资源描述
道岔插入施工作业指导书
10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中铁一局集团
道岔插入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 制: ________
审 核: ________
审 批: ________
朔黄铁路黄骅南站扩能改造工程指挥部
二零一零年四月一日
一、 编制目的
规范道岔插入施工的规范化作业, 确保道岔插入施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规定。保证线路封锁时段内道岔能够按预定计划顺利插入, 确保营业线行车安全、 畅通。
二、 编制依据
1.朔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轨道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说明书;
2.铁道部颁布的相关施工规范、 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 10082- )、 《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 】14号、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5- )、 《铁路工务技术手册》( 道岔) 等;
3.本企业的技术、 设备管理能力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三、 工程概况
本标段工程共铺各种道岔101组, 其中单开道岔93组、 各类交叉渡线8组。75轨: 12#道岔左开3组右开2组, 60轨: 18#道岔左开3组右开6组、 12#道岔左开28组右开26组、 9#道岔左开8组右开12组, 50轨: 12#道岔左开1组右开2组、 9#道岔左开3组右开3组。
四、 施工工期
本标段计划工期 4月15~ 11月30日
五、 总体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流程及控制时间见: 图1-1
1、 点前准备( 换岔前的准备)
把更换道岔施工的相关作业加以分解, 能提前做的尽量提前做, 以减少封锁点内更换道岔的工作量, 同时做好换岔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点前准备的主要内容有
( 1) 一般在更换道岔前一天, 利用封锁或慢行点, 更换道岔前后ⅲ型枕、 长岔枕及相应范围内的道砟。利用慢行条件施工时, 严格按照”各六换一”的原则进行施工。
( 2) 在换岔前一天, 将两条正线间不影响既有道岔稳定的洼垄道砟挖除, 腾出位置, 作为换岔点内旧砟的堆放处, 减少点内旧砟抬出量。同时对砟肩按标准依次进行换砟, 以减少点内工作量。枕木盒换砟视道床板结程度, 采取两种方案: 对于原道床板结严重, 多年没有清筛的应按工务维修规则”各六清一”的原则, 用镐或撬棍提前将旧道床按标准深度挖除, 然后用新道砟回填至枕木顶平; 对于原道床不板结的, 不的挖除枕盒旧砟。要拆除道岔的扣件、 配件有专人逐一松动涂油并复紧。
( 3) 将预铺好的道岔经过横移、 纵移尽可能靠近施工线路或换岔地点。
拆 除
1.拆除旧岔( 或旧线路)
2.拆除岔前、 岔后旧轨
3.布滑轨小车, 准备横移
清 除
1.清除旧石砟至设计标高
2.岔前、 岔后抬钢轨、 上扣件等3.横移到本线
4.横移到领线
1.回填底砟2.做好夯拍
2.20.
换填底砟
滑轨就位、 横移
布滑轨移岔
落 岔
抽滑轨、 滑车, 道岔就位
连接轨 岔, 补充石砟, 起道, 拨道, 捣固
1.连接道岔与配轨, 拨顺方向2.补充不足道砟
3.起到标高
4.捣固密实
1.配合电务调试
2.现场清理旧料, 危及行车安全为重点
检查线路状况, 工务、 电务开通
检查线路状况, 点后开通, 进行沉落整修, 确保行车安全; 检查设备使用情况, 养护设备
配合电务施工清理限界内料具、 杂物
20minn
70min
15min
20min
20min
30min
30min
5min
总210min
图1-1
道岔预移主要内容有;起落道岔, 道岔横移, 道岔纵移。
①起落道岔采用人工实施。以1/12钢筋混凝土固定型提速道岔为例, 每组道岔用16~18台齿条起道机, 分两组对称布置。起道机位置提前定好, 做好标记, 起道机手位置固定。起落时, 专人指挥, 统一行动, 同起同落, 每台起道机旁设”井”字型枕木垛跟进配合支垫( 枕木头长约50cm) , 同时在另一侧支垫安全垛, 以防道岔塌架。
②道岔横移, 采用横穿滑轨加横移小滑车的方法, 每组道岔下穿6根钢轨( 事先在道岔上做出穿轨位置标记) 。横滑轨应居于相邻两岔枕空档中心, 相互之间保持平行, 并用”井”字枕木垛支垫, 必要时用道钉钉固以确保稳定。小滑车置于道岔钢轨和横轨之间, 车轮中心线和横移导轨中线重合。
横移时, 由专人统一指挥, 前后平行缓慢前进, 专人手持木楔, 跟着随时制动; 到位后, 用楔子卡好小车轮, 防止道岔移动。
布置横移导轨时, 尽量前低后高( 横坡<1%) , 以利道岔横移。
③道岔纵移。点前利用既有线迂回纵移道岔, 纵移时采用特制纵移大台车, 每组道岔配5台, 台车位置提前定好, 道岔抬起后, 将台车从两端推到指定值置, 试推大台车无卡轮现象后, 将道岔落于大台车上。大台车布置如图3所示。
其它类型道岔可适当增减大台车数量。
纵移时, 推移道岔人员分两侧均匀布置, 统一指挥, 匀速前进, 不要碰到邻近既有设备。
④道岔横移、 纵移到预定位置后, 将道岔起到所需高度。点内直接横移对位的道岔, 新道轨顶标高应高于既有线轨顶标高5~ lOcm; 点内需纵移的道岔, 道岔枕底应高于纵移的既有线轨顶标高5- lOcm, 并用”井”字型枕木垛支垫牢固, 用铁线牵拉、 枕木交叉支顶方式确保道岔稳定。
(4)电务更换电源屏, 室内机械试验, 室外道岔调试, 对道岔横移纵移路线有影响的电务设备要挖坑下卧并设置防护。
(5)技术人员配轨完毕, 钢轨抬运到位并经过严格复核; 材料、 机具及各种备品全部到位。
(6)施工人员到位, 由负责人落实分工, 明确责任。
(7)工、 电联合平推检查,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8)按”行规”要求向车站值班员办理登记手续。
4.封锁换岔
换岔作业流程为: 下达施工命令→拆除旧岔→挖除旧碴→回填新碴并夯实整平→道岔横移纵移到位→落岔就位→联通拨正→上碴整道→电务调试→检查验收→开通。
( 1)下达施工命令施工负责人接到车站值班员下达的施工命令, 确认并按规定设好防护、 防护人员全部到位后, 下达施工作业命令。
(2)拆除旧岔施工命令下达后, 首先拆除旧岔及旧岔前后换轨段线路, 抬出旧料时, 听从指挥, 统一行动, 旧料抬运到事先规划的指定地点堆码。拆除旧岔时严禁用氧气切割。
( 3) 挖除旧碴 先在新碴上铺设彩条布以防混碴。清挖旧碴应按设计要求深度进行, 控制挖深的方法是提前打桩抄平或在拆除旧岔时预留三根旧枕作为参照。清碴完毕后, 作业人员退场, 监理人员对清挖深度和宽度进行检查确认后, 进行下道工序。
(4)回填新碴 新碴随填随摊, 回填标高应比岔枕底低3-5cm, 现场设标高桩控制并拉线找平。达到控制标高后, 用电动夯拍机全面夯实平整。
(5)道岔横纵移
不同的施工封锁和预铺方案, 采用不同的横纵移路线。
①横向直接对位预铺或经过预移能够对位的道岔, 点前拉线控制岔头或岔尾精确对位, 点内横穿或接长横滑轨, 安放小车, 直接横移到位。
②需利用封锁时间换岔的正线( 简称本线) 纵移到位的道岔, 其作业流程为: 横移上本线、 铺没纵移导轨、 纵移到位、 拆除导轨。
横移上本线采用如前所述横移方法, 将提速道岔横移至本线上, 打起道岔, 撤除横移导轨和小滑车, 换人大台车, 作好纵移准备。
铺设纵移导轨可与道岔横移上线同时进行。导轨所需钢轨和枕木提前备好, 轨枕应
采用木枕, 钢轨与木枕用道钉钉联, 木枕和岔枕之间的高差, 需支垫木板, 这种木板应提前备好。接头鱼尾板采用长孔式, 以减少轨排调整工作时间。导轨要求方向顺直, 轨面平顺, 以便道岔顺利经过。对于两组以上”串糖葫芦式”纵移的道岔, 其通行的纵移导轨长度应和预留空档一致, 并和前后连通, 且线路方向、 高低要平顺, 在轨排中可顺坡。
纵移到位 道岔纵移前应检查纵移路径上既有设备, 对于侵限的电务矮柱信号机、 箱盒等采取移设、 放倒和作必要的防护, 行进中应由专人检查, 防止其损坏。纵移时应匀速前进, 经过纵移导轨时速度要慢, 并注意纵移钢轨接头的变化情况。纵移到位时, 由技术人员拉线作岔头、 岔尾检查, 确保位置正确, 减少就位时横纵拨移量。
拆除纵移导轨 道岔纵移到位后, 为防止塌架伤人, 当道岔在大台车上尚未打起时, 先拆除导轨鱼尾板和外侧道钉, 然后用起道机打起道岔, 垫好枕木垛, 推出大台车。为杜绝人员钻到道岔下拆除导轨, 我们采用长钩从两端拉出钢轨, 从两侧拉出木枕。
③点内可利用相邻正线进行迂回横纵移的道岔, 其作业流程为: 横移上邻线、 纵移对位、 横移到位、 腾空邻线。此时道岔纵移是在既有线上, 纵移条件较好, 不需铺设纵移导轨。第一次横移是从线下横移到相邻正线上, 第二次横移是从相邻正线横移到就位位置, 然后打起道岔抽出横滑轨及小滑车, 腾空相邻正线并确保无料具侵限, 恢复邻线行车。
(6)落岔就位 道岔到位, 一般不会是就位位置, 需把道岔落下后, 再次进行调整。横向调整一般采用人力拨正; 纵向调整量不大时由人力拨正, 纵移量大时, 在道岔下反放小车( 即车轮朝上) , 轮上垫鱼尾板, 道岔落在鱼尾板上, 利用滚动的车轮来减小阻力, 纵移到位, 落地就位。就位时由技术人员按控制桩准确拉线, 检查岔头或岔尾位置, 再以人工拨正, 确保位置准确。
(7)联通拨正道岔就位后, 迅速铺设并联通前后配轨, 并按控制桩支距细拨道岔方向, 使其与原线路顺直。
对于原绝缘接头, 一般采用胶接绝缘轨, 提前将轨配好, 道岔就位后及时铺设。
(8)上碴整道 确认道岔前后直、 侧股全部联通、 方向已拨正后, 进行上碴整道。为尽量给电务调试创造条件, 上碴抬道( 利用齿条压机把整组道岔起到标高) 、 捣固或整道作业应从
岔前向岔后方向依次推进, 首次上碴应满足起道需要量, 边捣固边补充道碴, 捣固应充分密实, 道岔方向、 水平、 高低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9)电务调试 在工务创造条件后, 电务立即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先进行道岔转换及密贴试验, 完毕后进行联锁试验, 最后交电务部门进行验收试验。
(10)检查验收、 开通 所有施工项目完毕后, 立即收集料具并送至行车限界外, 认真堆码。道岔清扫、 涂油, 并由工务、 电务部门联合进行平推检查, 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 通知施工负责人消点开通。
六、 机具设备及劳力组织
以换一组道岔为例, 需配备纵移大台车5台, 横移小滑车12台, 锯轨机1台, 钻眼机1台, 齿条式起道机16台, 棒式震捣器2组, 24kW发电机1台, 夯拍机1台。按照先预铺后换岔的施工顺序, 劳力数量主要由换岔工作量所决定, 结合每次封闭时间 3.5—4.Oh的安排, 横向直接对位预铺的道岔需劳力90~100人, 需经过纵、 横移才能就位的道岔需劳力130~140人。其中起道机手48名, 每3人负责一台起道机; 其余为拆、 抬、 挖作业人员。另外, 每组道岔至少配设4名防护人员。
七、 质量控制及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中严格按部颁铁工务函(1996)313号文《60kg/m钢轨提速道岔及转换设备铺设安装维护及验收技术条仵》进行作业, 每道工序都按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凡不合格者必须返工, 使其达到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八、 安全保证措施
1、 严格按照部颁铁工务函(1996)313号文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2、 进场前, 对作业人员、 防护人员进行作业技能与安全培训;
3、 按”行规”要求进行防护及登记、 消点;
4、 实行”事故易发点”及”关键问题卡控表”制度, 将有关问题、 部门、 责任人员落实到位, 分工负责, 责任到人, 落实安全责任制。
九、 环境保护措施
1、 切实推行贯彻GB/T2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 成立环保领导小组,明确环保重点, 加强教育, 认真贯彻环保法规, 强化管理, 定期进行环保检查, 及时处理违章事宜。
3、 重视环保工作, 把其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
4、 美化施工场地
场地废料、 土石方废方处理, 按设计要求按工程师指定地点处理,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排水通道畅通, 工地干净卫生。尽量减少周围绿化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5、 消除施工污染
6、 施工中及时、 经常与当地政府、 环保部门、 村民沟通、 联系, 征求她们的意见, 作好环境保护工作。
7、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妥善处理弃方, 尽量避免破坏或掩埋林木。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 树木, 美化生产和生活环境。按要求拆除临时设施后, 及时恢复场地原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