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爱的教育读书参考心得
一、倪美英老师教学二十余年来的教学经历,悲欢离合情形的点点滴滴透过戴晨志先生的妙笔生花,写成一篇篇精采感人、动人的故事,文末更以他专业的知识,为故事提供许多学理和启示。这本号称台湾版的「爱的教育」亦荣膺年度中兴文艺奖。
二、文中分成五篇加以介绍
(一)用爱,点燃小孩心中的灯
(二)打他、骂他、不如先理解他
(三)爱的温馨、是用脑也用心
(四)用今天,点亮小孩的明天
(五)让管教在创意里「轻松化」
三、倪美英老师在序文中提到: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可以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历缺乏、缺乏教学经历、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老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竞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假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对待小孩,也以"外表"来衡量小孩,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小孩,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不已。
四、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小孩多付出一份关怀与爱心与真心,发觉小孩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而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漂亮、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非常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最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遭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入,只是大家都没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假如有时机加以整理,好像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形式、一种适应,而要常求打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考虑来处理征询题。我们应该养成反省考虑的适应,对任何事都要下困思勉型的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非常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征询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考虑的征询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
一、老师的"要":
(一)老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舞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推断才能等等,让学生欢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时机和家长获得联络,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征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将来而努力。
(三)老师要理解人性:要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响、学生的心声也该细心的倾听看看。
(四)老师要多爱怜和鼓舞
(五)老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如今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老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老师的"不要":
(一)老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老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老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老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老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怀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妙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1、系统考虑2、自我增进3、改善心智形式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老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历,落实教学工作。
(五)老师专业成长*进德涵养,老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须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如今各科教学工作上、表如今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