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联合收割机.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201872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联合收割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联合收割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填表) 学院:车动学院 2012年3月27日 课题名称 4LZ-2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设计(切割装置) 学生姓名 尹飞 专业班级 农自072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 指导教师 王显仁 职称 讲师 课题来源 工厂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谷物收获是谷物田间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此环节作业质量的好坏对谷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此期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丰产丰收,谷物联合收割机扮演着重要角色。到2009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约3.8亿亩,机收率大约为85%,各地区差异较大,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产麦大省机械化收获作业程度都在90%以上,而多山区、丘陵地带省份机械化收获作业程度还不足50%,水稻的机收率也在50%以上。目前,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超过65万台,收获机械行业已成为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行业。 现阶段,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有两大机型,自走式和背负式。自走式机型的功率大、效率高,运输和田间转弯都比较方便,但也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年利用率低、不适合小地块等缺点。背负式是拖拉机和收割机直接挂接,功率较小,效率较低,投入成本低,回收期短,在非收获期拖拉机还可以做其它用,年利用率较高,主要适合小块田地和丘陵地区的联合作业。 本课题拟研制的4LZ-2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可以完成小麦(水稻)的切割、输送、脱粒分离、清选等联合作业。配套动力为48千瓦,喂入量2千克/秒,割幅2000毫米,籽粒总损失率≤1.5%,籽粒破碎率≤0.5%,含杂率≤2%,机组生产效率5~8亩/小时,使用可靠性大于95%,综合分析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一、国内联合收割机的研究概述及其发展趋势。 我们国家收获机械的研究和发展可以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收获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30%。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总结起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入门阶段(1949-1965)这一阶段所完成的主要是引进和仿制工作。1949年开始从前苏联引进C-6牵引式和C-4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此后又相继从其他国家引进一些机型。经过多年的实验选型和农场的实际使用,曾先后选定几种机型进行仿制,但最后投产的只有两种联合收割机机型,即1956年投产的GT-4.9牵引式联合收割机和1965年投产的东风ZKBD-3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此时我国已初步掌握了联合收割机的生产和制造技术。 (2)发展阶段(1966-1980)这一阶段是我国联合收割机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典型的产品有:ZKB-5、LZ-5、丰收-3.0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北京-2.5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北大荒-6、新疆-5等一大批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这段时间的工作使我国设计研究联合收割机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逐步具备了独立设计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3)利用引进技术发展阶段(1981-1990)这个阶段是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过程中一个艰难而又复杂的时期。1981年机械部首先组织开封、佳木斯两个联合收割机厂,生产了1055、1065、1075三种大型联合收割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联合收割机行业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从原来比较落后的状态,一 下子跨越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有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进入20世纪90年代,新试制的产品的品种型号繁多,出现了制造、开发、收购收获机的新局面。 (4)自主研发快速平稳发展阶段(1990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机院与新疆联合收割机厂吸收了先前中国农机院与外国公司合作开发的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小型联合收割机——KC070型联合收割机的一些优点,于1993年正式投产很快赢得了市场。新疆-2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性能优于国外产品特别适宜我国单产高、作物收获时比较潮湿、难脱粒的状况。 目前,我国的收获机械行业已经成为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行业。 二、国外联合收割机的研究概述及其发展趋势。 谷物收获机械出现之前,世界各国人民都是使用各种镰刀和手工割禾器进行谷物收割。1880年,最早的可供使用的联合收割机在美国诞生了。1890年,美国出现了拖拉机牵引的联合收割机和最早的由蒸汽机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938年前后,美国开始推广使用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已占到美国全部联合收割机总产量的90%-95%。日本在借鉴西方收获机械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山地丘陵较多,水稻种植面积大等特点,研制出一系列小型水稻收割机械,独具特色。目前,日本的水稻收获机械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许多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当前,国外收获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发展趋势是:1.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和高速发展;2.由牵引式向自走式发展。3.向扩大机器的通用性和提高适应性发展;4.对保持收获中低损失率,高清洁度的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更为深入;5.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产品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6.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向舒适性、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方向发展;7.向智能化收获机发展。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1.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了解我国小麦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弄清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根据主要技术指标,确定所设计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总体方案、整机性能参数及各工作部件的结构、运动参数,绘制总体布置图及传动图。 3. 确定各工作部件结构参数,绘制该装置部装图和若干零件图。 4. 对所设计联合收割机进行技术性能分析。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 主要参考农业机械设计方面的书籍,相关的设计手册和标准完成设计计算。手绘总体布置图,其余利用计算机CAD、caxa绘制图纸。 2. 通过测绘现有机型,以及查阅相关图纸资料。 3. 参观样机,结合样机设计。 5. 实施计划 1~2周    查阅资料,市场调研,确定总体方案和设计计算; 3~10周   绘制结构图; 11~12周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翻译外文资料,指导教师审阅设计图纸等; 13周    评阅教师评阅设计资料,学生答辩等。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