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乘 法 分 配 律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沙红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54—55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模型,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到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经历不完全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概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3.感受到从熟悉的地方发现问题,从事件中寻找共同点是研究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思和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为什么这么喜欢?
除了喜欢上数学课,还喜欢上什么课?(学生任意回答)
Xxx喜欢上数学课,xxx也喜欢上语文课,能合成一句话来说吗?
(xxx喜欢上语文课和数学课。)
Xxx喜欢上语文课和数学课分成两句话来说,就是——
像这样既可以合成一句话,也可以分成两句话,能自己举例来说一说吗?
是不是挺有趣的?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现象,待会就让我们来一起研究。
【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唤醒旧知记忆
谈话:首先进行听力训练!用字母表达式写出运算律
1. 加法交换律
2. 乘法结合律
3. 乘法交换律
4. 加法结合律
(学生完成)
谈话:(电脑出示)核对一下,老师把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换了一下,有上当的吗?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生举)
预设1:(如果全班都做对)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会听!
预设2:(如有部分同学写反)看来,会听很重要哟!
谈话:请收好听算本!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运算律。
二、数形结合,发现规律的结构特征
1.建立等式,理解分和合的关系。
(1)师:猜猜今天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米奇:嘿,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米奇。我最近要搬新房了,正在进行室内装修,你们能帮我一起来铺地面砖吗?
师:这是米奇家室内的平面图。瞧瞧,米奇的新房子里共有哪些房间?(生说)米奇决定先铺客厅和餐厅的地砖。
(播放:我用正方形地砖来铺,客厅横着一行铺8块,竖着一列铺5块,餐厅横着一行铺3块,竖着一列也铺5块,一共要用多少块?)
师:快帮米奇想一想,客厅要铺多少块?怎么想的?
预设生1:一行铺8块,是1个8,有这样的5行,就有5个8,五八四十。
师:你是横着看的,能竖着看看吗?
预设生2:竖着一列铺5块,横着铺8块,就有8列,就是8个5,五八四十。
师:是这样吗?(演示)一列铺5块(点击),能铺这样——?(生齐答:8列)(点击)也就是几个5?
师:餐厅呢?
预设生1:一行3块,5行就是5个3,一共是15块。
师:竖着看,也可以是几个几?(演示)
预设生2:一列铺5块,3列就是3个5。(演示)
师:求两个房间一共铺多少块,怎样列成综合算式?(板书:8×5+3×5)
(2)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如果没有人举手)师:同桌讨论一下!
师:怎么想的?
预设生1:客厅和餐厅都是5行,我先求两个房间一行一共可以铺11块, 再用11乘5。
师:11是怎么来的?(生答:8+3=11)也就是两个房间合起来的话,一行就可以铺11块(演示:合并)。
预设生2:我把两个房间合成一个大长方形,横着一行一共能铺11块,竖着一列能铺5块,11乘5等于55。
师:为什么可以合起来?(演示:合并)
预设生3:两个房间竖着一列都是铺5块。这样就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师:能列成综合算式吗?(请两生回答)(板书:(8+3)×5)
(3)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板书:分 合
师:这两个算式大小怎样?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生1:计算。
师:计算确实是个好办法!有不需要计算的吗?
预设生2:不管是分开算还是合起来算,图上地砖的块数没有变,所以肯定是相等的。
师:是从图上观察的。能从算式直接观察吗?
预设生3:左面是8个5加3个5就等于右边的11个5。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都说明了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看来老师可以放心地在两个等式间画上等号了(板书:8个5,3个5,11个5,=)。
师:在这幅图上你能找到8个5、3个5和11个5吗?
生:客厅一列铺5块,8列就是8个5。餐厅一列铺5块,3列是3个5。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有11列,就有11个5。
(4)师:如果米奇用的地砖每块都是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砖,你知道米奇的客厅长多少、宽多少?(点击出示:8米、5米)面积是多少?(点击小方格消失)餐厅呢?(点击出示:8米、3米、小方格消失)总面积是——?
预设生1:8×5+3×5
预设生2:(8+3)×5
师:在这里8+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合起来?
生:8+3求的是合起来后大长方形的长,因为两个房间竖着的一条边是相同的。
师:求面积和、与算地砖块数都可以用两种方法。
(5)米奇:谢谢同学们帮我铺好了客厅和餐厅,接着我准备铺书房和卧室了,还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砖,一共要用多少块?
师:谁来介绍一下图中的信息?
生:书房长6米、宽4米,卧室长6米、宽5米。
师:求一共要用多少块,其实只要算出什么就可以了?(面积,点击出示:这两个房间一共有多大?)
师:你会分开算吗?
那可以合起来算吗?这两个房间的宽不一样呀,怎么合起来的?(点击合并)
预设生1:书房横着的一条边和卧室竖着的一条边是相同的。
预设生2:把卧室转个方向就可以合了。
师:现在请用两种方法算一算,打开活动单,找到“我会列式”!(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两道算式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
生:4个6加5个6等于9个6。(板书)
师:在图中你能找到4个6吗?5个6、9个6呢?
生:书房长6米,横着一行可以铺6块砖,宽4米,就能铺4行,是4个6。卧室一行也可以铺6块,能铺5行,是5个6。两个房间合起来是9行,就是9个6。
师:所以两个算式是相等的。(板书:=)
2.比较等式,发现两种不同的结构
师:一起来读一读左边的两道算式!(生齐读)
这两道算式感觉蛮像的,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生1:都有两个乘号和一个加号。
预设生2:都是两个乘法算式相加。
预设生3:都是几乘几加几乘几。
谈话:我们把这种算式的结构写出来。(板书:□×□+□×□)
提问:右边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呢?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预设生1:都有括号。
预设生2:括号里都是加法
预设生3:括号外面都有一个乘号。
追问:能像老师这样,把这种算式的结构写出来吗?(板书:(□+□)×□)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先求——?再——?
生:右边是先求和,再相乘。
提问:而左边这种结构的算式是先分别——再——?
生:先分别相乘,再相加。
三、深入研究,发现规律的数据特征
(1)引入:刚才用两种结构的算式解决了两个问题,米奇还有两个房间的面积没算呢!(出示客房和厨房)
提问:怎么算?(板书:6×5+4×2)
提问:用的是哪种结构?可以合吗?
预设生1:一个房间太大,一个太小,根本不能合。
师:为什么一个大一个小就不能合?
预设生2:这两个房间没有一条边是相同的,不能合成一个大长方形。
提问:回头看看卧室和客厅为什么可以合?(出示)书房和餐厅也可以合呢?
预设生1:卧室和客厅有一条边都是5米。(闪烁相同的边)
师:那用地砖来铺时,一列都能铺几块?所以我们可以把8个5和3个5合起来就是——?
预设生2:一列都是铺5块砖,8个5和3个5合起来是11个5。
师:如果这两个房间一个一列铺5块砖,一个一列铺6块砖可以合起来算吗?
预设生3:必须每列铺的块数相同才行。
预设生4:用的是同样的地砖的话,得有一条边是相同的。
提问:这两个房间为什么也可以合?
预设生1:书房每行铺6块,餐厅每列铺6块,4个6和5个6可以合成9个6。
预设生2:两个房间也各有一条边是相等的,所以可以合起来算。
(2)提问:客房、厨房这两个房间的边怎样改变一下,就可以合起来算了呢?下面就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当一回小设计师。
出示活动要求:
我来设计
画图:
列式:
改变任意一个房间的一条边,使这两个房间的面积既可以分开算,也可以合起来算。
1. 在旁边画出示意图并标出调整后的数据。
2. 列出分与合两种结构的算式解决问题。
3. 小组交流不同的方法,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请一小组进行汇报。
预设生1:我是把客房的长变为 4米,和厨房相同。两个房间的面积分开来算是: ,合起来算是: 。
生2:………
生3:………
生四:我们小组发现只要两个房间各有一条边是相同的,就可以合起来算。(老师任选两种方法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任指黑板上一个算式)相等吗?怎么看出来的?(板书:等号)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生5:我还有不同的设计方法。我也可以改变这条边……
生6:我是让一个房间有两条边相同的。
师:这样做可以吗?
生7:这样做不行,要让两个房间各有一条边是相同的边才可以。
生8:如果用地砖来铺的话,一个能铺5个5,一个是2个4,根本就没有相同的几个几。
师:原来如此,一下子切中了问题的本质。
师:这相同的边在分的算式中是什么?
生8:是两个乘法算式中相同的乘数。
师:在合的算式中呢?
生9:是括号外面乘的一个数。
师:由分到合,5出现的次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预设生1:合起来就是把3个5和8个5的一下子合成了11个5。
生2:相同的乘数是5,由分到合,5在分的算式中出现了2次,在合的算式中只出现了一次,因为合的算式中是把3个5和8个5合成了11个5,所以只要写一个5了。
提问:由合到分呢?
预设生1:把11个5分成8个5加3个5,所以要先写8×5再加上3×5,那么合的算式只要写一个5,而在分的算式中就要写两次5了。
生2:由合到分时,5就要分别去乘那两个数,所以5就要出现两次了。
四、举例归纳,用多种方式表征规律
1.提问:是不是分与合的这两种算式,有了这样的数据特征,就一定相等?
提问:确定?这儿才有4个例子呢!能不能每人再举一个例子。请写在“我能举例”里!
(生写)
师:说说你举的例子吧!
生说师板演。
师:看这个同学举的例子,左右相等吗?怎么看出来的?还能再举吗?(板书:……)
师:那有没有哪位同学举出符合特征的却不相等的例子?
生:没有!
师:看来,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确实是正确的!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规律吗?
预设生1:倘若两个数同一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也可以将这两个数先加起来,再同那个数相乘。
生2:几个一个数加几个一个数,就可以写作几加几的和再乘这一个数。
师表扬:表达得真完美,掌声送给xx同学。
2.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揭示课题:乘法分配律并板书。)
3.提问:你能试着把这个规律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吗?写在“我想表示”里。
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文字、图形、字母等等)
选择字母表达式写在黑板上。(板书:a×c+b×c=(a+b)×c)
师:这个算式谁来说说它相等的理由?
生:a个c加b个c就等于(a+b)个c。(板书 )
(出示长方形的模型图)
师:在这幅图中,a、b、c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生:a和b表示的是两个长方形的长,c表示的是两个长方形相同的边。
五、应用模型,进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
1. 填空练习
米奇:同学们学得可真棒!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现在,根据乘法分配律,给你一种结构的算式,你能联想到另一种结构的算式吗?赶快来试一试吧!
(1)5×3+4×3 =
师:由分到合,怎么合?
生:5个3加4个3合起来是9个3,(点击:闪烁3)可以写成(5+4)个3。(出示)
(2)12×27+43×12 =
师:这一题怎么想?
生:两个乘法算式中相同的乘数是12。(点击:闪烁12)
师: 12所在的位置不同,也一下子就被你找准了,真厉害!
生:27个12与43个12合起来就是(27+43)的和个12。(出示)
(3)72 ×(m+n)
师:现在是由合到分,还出现了字母,怎么办?
生:用72分别去乘m和n。(出示)
师:右边是几个72加几个72?
生:m个72加n个72
(4)15×15 + 26×14
师:可以合吗?为什么?
生1:两个乘法算式中根本没有相同的乘数。
生2:如果是两个长方形的话,根本就没有相等的一条边。
生3:相等的两条边在一个长方形里是不行的。
2.判断练习
米奇:同学们,你们太厉害了!我也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了算式联想,赶快帮我判断一下,我做得对不对吧!
出示:
(1)75×39+25×39=(75+25)×39
(2)40×(50+90)=40 ×50+50×90
(3)101 × 32=100×32+32
师:米奇做对了吗?哪一题有问题?
生:第二题米奇做错了,应该改成40×90。因为相同的乘数是40,所以要用40分别去乘50和90,再相加。(点击修改)
师:这两个算式米奇写得是对的,你能很快地说出得数吗?
出示:
75×39+25×39=(75+25)×39
101 × 32=100×32+32
师:你是用哪个算式算出来的?为什么?
生1:第1题我是用合的算式算出来的,因为75加25正好是100。
生2:第2题我是用分的算式算出来的。
师:看来运用乘法分配律,有时候可以使计算简便。
米奇:谢谢大家,现在我对乘法分配律也认识得更清楚了
六、瞻前顾后,纳入知识体系
1.师: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对乘法分配律早有接触。
师:瞧!(出示)这是我们在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乘法之后,到了下册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材出示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2个14相加是28,第二种算法2个10是20,2个4是8,把这两种算法写成一道等式,你会吗?(生答后,点击出示:14×2=10×2+4×2)
师:这样的想法不正符合我们刚学的乘法分配律吗?
2.师:再比如三年级上册(点击出示),我们要求篮球场的周长,教材给出了四种思考方法,上面两种方法是将长方形的四条边分别相加,这自然不用多说,下面两种方法你能看懂吗?
师:你能将这两种方法用综合算式表示出来吗?
演示:这两道算式自然是相等的,(课件出示:=)你再仔细看看这道等式,想到了什么?
师:看来,咱们数学学习前后还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的,这就告诉我们要踏踏实实地上好每节课。
七 、延伸发现、丰富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1.米奇:哈,我的地砖顺利铺完,真得谢谢同学们。那你知道我的客厅比餐厅多铺了多少块地砖吗?(演示:合并)
师:客厅比餐厅多铺多少块,其实就是求什么?(出示问题)
生:是求客厅的面积比餐厅大多少。(点击出示)
师:你会算吗?
生1:8×3-5×3(出示)
师:你是分开来算的,有其他方法吗?
生2:(8-5)×3
师:怎样想的?
生1:8-3求的是客厅的长比餐厅的长长多少,再乘宽5米,求到多出来的面积。
生2:一列铺5块砖,客厅比餐厅多铺了3列,就多铺了3个5。
师:原来你是合起来算的。(点击出示:(8-3)×5)
师:同学们,这么重要的发现咱们可不能轻易放过。面对这道等式,回想我们刚学的乘法分配律,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一个数分别乘两个数,再相减,就等于用这个数乘那两个数的差。
师:用字母来表示a×c-b×c等于什么?(课件出示=(a-b)×c))
2.米奇:我的这三个房间一共有多大?
师:可以分开算吗?
生:4×6+5×6+5×6(出示)
师:可以合起来算吗?(演示合并)
师:怎样列式?
生:(4+5+5)×6
师:相等吗?
生:相等。4个6加5个6加6个6就等于(4+5+5)个6(出示:等号)。
师:刚才我们联想到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有这样的规律,现在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生:三个数的和乘一个数也有这样的规律。
师:用字母表示a×c+b×c+d×c就等于什么?
生:(a+b+d)×c(出示)
师:三个数的和也有这样的规律,你还能联想到什么?
生1:四个数的和乘一个数有这样的规律。
生2:不管几个数的和乘一个数都有这样的规律。
生3:不管几个数的差乘一个数也符合乘法分配律。
师:数学研究就是在不断的联想中向前发展的。
3.师:最后老师留下一个问题:客房和厨房,同学们之前都说不改变一个房间长或宽的数据的话,不好合起来算,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不改变数据,真就不好合吗?留待同学们课后慢慢思考。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分 合
a×c+b×c = (a+b)×c
a个c b个c (a+b)个c
8×5+3×5 = (8+3)×5
8个5 3个5 11个5
4×6+5×6 = (4+5)×6
4个6 5个6 9个6
6×5+4×5 = (6+4)×5
3×7+4×7 = (3+4)×7
. .
. .
. .
. .
. .
. .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