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唯一的听众讲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199852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一的听众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唯一的听众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唯一的听众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唯一的听众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唯一的听众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唯一的听众讲稿一 导入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放一段动听的小提琴音乐(梁祝,一分钟左右)怎样?这音乐好听吗?小提琴声多么优美,然而,要演奏出这么优美的琴声要经过多少磨难,多少艰辛啊,而一位曾被父亲和妹妹称为音乐白痴的人,却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老人/老教授,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唯一的听众”。那么,根据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呢?你想了解什么,谁来大胆的说出你的问题。生二三次语言描写这位唯一的听众是如何帮助作者成为一名演奏家?为什么是唯一的听众?怎样做一名唯一的听众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3-8段,看看老人是如何帮助作者?是通

2、过什么传达出来?把你找到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并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3分钟巡视刚才我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好多同学都画出了老人的语言,谁画的是我和老人在树林里第一次见面说的话。生PPT展示“是我打扰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咱们继续交流,老人的这些语言,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我们先来看,第一次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生同桌合作来读书。一个人读在什么情况下,另一个同学读她说了什么,可以吗?好,在什么情况

3、下呢?(出示幻灯片)(请一组同学做示范读句子)PPT展示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是我打扰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同桌合作读书在作者听来,此时老人说的话像什么一样?生 诗一样那好。读出像诗一般语言的那种美,好吗?哪位同桌再读?一组示范(张思晴组)读得真好!请坐。咱们议论一下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

4、郭惠:我觉得,老人看到和听到在作者的琴声中没有自信,所以老人非常想鼓励这位作者。学生:老人听出来作者拉琴声非常没有自信,而且拉得很不好。老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语言来给予作者信心,使作者有信心去拉好自己的琴。学生:因为她听出了他拉得很不好,所以她说“我的耳朵聋了”。她想给他自信。教师:你们知道老人为什么这么说吗?学生:当作者发现这位老人的时候,老人从作者的眼睛中看出他想溜走,老人并不希望这位作者中断拉琴,希望他一直坚持下去。所以她就用这些话来鼓励他。教师:所以她就说我做你的听众,每天早晨。意思是让他要干什么呀?(全体学生回答:坚持练琴)教师:对了。所以,老人是给他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还告诉他“

5、你要天天来练琴”。是不是这样啊?那咱们一起合作读。(师读)“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而此时老人送上了那诗一般美好的语言全体学生接读:“是我打扰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教师:非常好!我们看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出示幻灯片)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

6、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两大组对读教师:好。同学们说一说,老人为什么这样说呀?饶旭日:我觉得也是为了鼓励他。老人觉得如果每天都对作者说上这样一句话,就会使作者对自己非常有自信。其实作者拉得不是很好,老人听出他在进步,鼓励他,让他有信心继续练下去,而且越来越进步了。教师:对。老人看到他微小的进步就鼓励他。那好,请同桌互相读一读。一个人读在什么情况下,一个人读老人说的什么。(同桌互相读)教师:哪个同桌来读?请金砚迪那桌。金砚迪:“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同桌:“真不错。我的

7、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教师:非常好!咱们全班一起来合作读。好吗?“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送上鼓励的美好语言全体学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教师:好。同学们,那你们看第三次老人在什么情况下,说了什么呢?你看这一次,她说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句话是一个转述的话,如果要是给它直接变成老人说的话,怎么说这句话?能试着把它直接变成老人说的话吗?韩乐。韩乐:老人说:“谢谢你,小伙子。虽然我听不见,但我能从你的琴声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教师:此时,她送上赞赏的话。谁再来说?张文萱

8、老人说:“谢谢你,小伙子。我能从你的琴声中感受到快乐与幸福。”总结,师生合作读,师读旁白,生读对话。PPT展示同学们,这样的话语产生了什么作用?作者说很快他发觉自己变了,改变了,请全班同学把作者发展改变的部分读一读。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起请同学快速阅读第八段,联系上下文,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在老人的鼓励下,作者有了怎样的变化?PPT展示以前我是沮丧的,现在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练琴,现在以前我坐在木椅上练琴,现在以前我拉小夜曲就像锯床退,现在说的真好,作者变得自信了,更爱拉小提琴了。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理解的都是老人的语言。课文还写了几次老人鼓励和关爱的眼神,是不是啊?那么课文几次写到

9、老人的眼神呢?含义是什么?请你找一找,画一画,体会体会,一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好!(学生找、画课文中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一分钟教师:好,同学已经找完了,是吗?那我们来交流一下吧!可以吗?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先跟大家说说一共有几次,都在哪里。可以吗?好,鲍思杰,声音响亮一点。鲍思杰:一共有三次写到老人的眼神。第一处在第三节:“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第二次在第七节:“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还有一次在第八节:“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出示幻灯片)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10、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教师:是这样吧!同学们,谁来读一读?我请三个同学。谁来读?哪个同学在这节课上还没有读书的机会呢?来,你来读第一次。你来读第二次。你来读第三次。好。请读吧!学生:“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学生:“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学生:“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教师:非常好!请坐。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在写老人的眼神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呀?学生:是“平静”。教师:那好。你们怎么来理解?你们觉得老人用平静的眼神望着作者,有什么含义吗?请你说。学生:第一次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是希望“我”消除紧张的心理,能继续

11、演奏。教师:体会得挺好。为什么几次都是平静地望着?还有什么含义啊?学生:我觉得几次都是对作者的信心,不让他失望。还有一个就是,我觉得每次这个老人都是在用心地体会作者的琴声。学生:我还认为,作者从老人平静的眼神里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教师:也就是说无论他拉得怎么不好、好听不好听,她都那样平静地望着他,是让作者怎样?学生:能够专心地拉琴、练琴。教师:又能够怎样?学生:能够自信地练琴。教师:还能够怎样?学生:能够很安心地练琴。教师:因为她怕自己丝毫异样的表情都会影响他的心情。同学们再读读最后一句:“她慈祥的眼神”,一、二。学生:“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教师:同学们,作者为什么感

12、觉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呢?也就是说,他从老人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学生:我觉得作者从老人平静的眼神里,读出了对自己的鼓励。教师:好。请坐。所以像潭水那样深。还有吗?请你讲。学生:我觉得他读出了老人对作者的期盼。教师:好。所以像潭水那样深。还有吗?请你说。学生:他读出了老人对他的肯定。学生:他还读出了老人对他的赞许。教师:是呀,老人的鼓励、关爱,都蕴涵在她的眼神里,所以看上去像深深的潭水。说明作者读懂了老人的眼神。那好,我们把这些含义朗读出来,好吗?“她慈祥的眼神”,请读。学生:“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教师:同学们,我一直为这位耳聋的听众用心的演奏者,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

13、有一天,全班齐读3生读9、10段从这段话中,作者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什么感受?学生:他知道这位老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聋子,而是音乐学院的最有声望的教授。教师:是教授。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非常好!同学们,你们说老人为什么要自称是聋子呢?你们知道了吗?为什么? 吕曼侬:因为老人想给予作者鼓励,不想让作者灰心、失望。好,老人的爱护和鼓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唯一的听众。全班齐读最后一段,有背景音乐!教师:老人给作者信心,带领他度过了练琴起始的艰难阶段;老人给他鼓励,带领作者体验练琴中成功的喜悦;老人带给他享受,带领他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此时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你又想对作者说些什么?又或者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一写,和大家分享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