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相”字一共出现19处,分录如下:
(1)相见常日稀; (2)及时相谴归;
(3)儿已薄禄相; (4)会不相从许;
(5)还必相迎取; (6)久久莫相忘;
(7)好自相扶将; (8)嬉戏莫相忘;
(9)誓不相隔卿; (10)誓天不相负;
(11)不得便相许; (12)登即相许和;
(13)六合正相应; (14)蹑履相逢迎;
(15)怅然遥相望; (16)黄泉下相见;
(17)枝枝相覆盖; (18)叶叶相交通;
(19)仰头相向鸣。
课文除了对(3)句“相”解释为“相貌、福相”(“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福的福相。古人迷信,往往从一个人的相貌来断定他的命运。”)、(13)句中“相应”解释为“合适”,其余各句均未作出明确解释。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并不能分清“相”的用法。
将“相”分为四种用法:(3)中的“相”是名词,作“相貌、福相”解;(1)、(13)、(16)、(17)、(18)(19)中的“相”是副词,表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是互指,译为“互相”;(9)中的“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如“相信”、“相烦”、“相劝”中的“相”;其余11个“相”,均具有代词性质,有间接指代“三身”的作用((2)、(6)、(8)中的“相”意为“我”;(4)、(5)、(10)中的“相”意为“你”;(11)、(12)中的“相”释为“之”,意为“这门亲事”,(12)中的“相”,亦可解释为“他们”;(14)、(15)中的“相”,意为“他”;至于(7)中的“相”则又解释为“老人家”)。
对“相”的称代用法,学生不能理解。相,xiāng,(xiàng),本义是察看,仔细看。
将“相”的用法分为两大类:
相(一)(xiāng)
(1)互相;交互。如:相同;相间以诚;相辅相成;相亲相爱。
(2)动作偏指一方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如:相信;相烦;好言相劝;实不相瞒;苟富贵,无相忘。柳宗元《三戒·黔之驴》:“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二)(xiàng)
(1)视,视察,仔细观察。如:相面,相机行事;相时而动。《史记·滑稽列传》:“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2)貌相,状貌。面相;儿已薄禄相(4) 辅助。《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亦指辅佐的人。吉人自有天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官名,宰相。《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4)主持祭祀礼节仪式的人。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矣
(5) 舂杵声,也指古时劳动时的谣唱。《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郑玄注:“相,谓送杵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