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整体上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9956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整体上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整体上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整体上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从整体上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蒋显荣侯彭振*【摘要】把“马克思辩证法”“列宁辩证法”“毛泽东辩证法”看作各自独立的原创要素,就无法把唯物辩证法发展贯通起来,甚至会得出否定后者原创性的结论。有必要从理论发展的整体性上研究“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性,把“毛泽东辩证法”的“中国元素”“独创元素”与唯物辩证法原理创新贯通起来。以此方法观矛盾论,就不会纠缠于“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等是不是毛泽东的原创,而会清晰地发现毛泽东对这些范畴、原理形成和发展所作的原创性贡献;此外,还会发现矛盾论所述其他关系的原创性,如“两种宇宙观”“矛盾地位的转化”“矛盾诸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等。文本研究中的毛

2、泽东对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原创性贡献,还要从理论创新与实践需要的整体上来认知。矛盾论既是解决理论问题的原理创新,又是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论。【关键词】厂毛泽东矛盾论唯物辩证法无论是中方学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曾提出过“毛泽东辩证法”,显然,这一指称意指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有原创性的贡献。多数学者对推测毛泽东辩证法没有原创的反击是有力的,是有说服力的;但还缺乏从整体性视角度来论证“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性。矛盾论是“毛泽东辩证法”的代表作,本文拟从整体上去认识矛盾论的原创性贡献,将其原创性贡献与理论发展贯通起来。确立这一思路的推理是,即便毛泽东沿用了过去哲学的词句,但是毛泽东阐述的一些关系、原理具有原创性,这方

3、面的创新更能证明“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原创性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 0 BKS061)。*蒋显荣,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侯彭振,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管理思想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振,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管理思想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例如,王南在中国社会科学(2 0 1 0 年第3 期),美国学者田辰山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6 年第2 期分别提出过“毛泽东辩证法”“中国的唯物

4、辩证法”,指的都是毛泽东辩证法。142023年第1 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总第3 1 期研究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原创性贡献的整体性方法在讨论此方法之前,有个逻辑的前提有待厘清,那就是对“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性”“矛盾论的原创性”“毛泽东的原创性”应有个区分。“毛泽东的原创性”指的是毛泽东个人对理论的原创性;“矛盾论的原创性”指的是这篇文章的原创性;“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性”指的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理论家的原创性,如同“马克思辩证法”也包含恩格斯的贡献。我国学者石仲泉、沧南、许全兴、王南提、汪信砚、李佑新等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及毛泽东与同时代哲学家李达、艾思奇等的书信的研究中,就认为老一辈哲学家对“毛泽

5、东辩证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不能否认。那么史学研究的难点也随之而来,某一个观点是哪个理论家首先提出来的?从理论上讲,原创理论应该归首先提出者,后来的学者们一般从自已掌握的文本线索中论述毛泽东与同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互动,很少就“谁的原创”下具体的结论。撇开史学难点,仍可以研究“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这也是一个“时代辩证法”的原创问题。如何定位“一个时代的辩证法”的原创性?许全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谈到一个观点:毛泽东的原创来自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同时代的理论家们只是“一般地参与中国革命”,“没有直接同党内错误思想斗争的经验”,因而影响到一些概念的首先提出和对某些概念的重视程度,

6、“如李达、艾思奇当时的著作中并没有出现过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这一解释作为毛泽东是“毛泽东辩证法”的主要贡献者的理由是成立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毛泽东辩证法”不是毛泽东在单一空间下创立的,其有一个思想互动的整体性,其中李达、艾思奇等“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生动的互动历史和过程;同时,也能发现李达、艾思奇早期作品或他们对早期作品的修订版中都有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的影响和痕迹。可以说,“毛泽东辩证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时代作品,其中毛泽东是主要贡献者。需要厘清的另一个逻辑前提是,“毛泽东辩证法”有哪些关联概念?从理论发展来看,“马克思辩证法”

7、“列宁辩证法”“毛泽东辩证法”在一条发展路径上,都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阵容内,这一阵容的对立面就是唯心辩证法。那些否定毛泽东辩证法原创性的学者,问题就出在没有弄清以上三种概念的逻辑关系。许全兴: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 0 1 3 年第12期。汪信砚、周可: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研究2 0 1 1 年卷。许全兴: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 0 1 3 年第12期。15从整体上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对这些概念,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辩证法”+“列宁辩证法”

8、+“毛泽东辩证法”。这样区分,各自的原创性贡献清晰明了;但是,越往后,创新越难,“毛泽东辩证法”的一些概念在前辈那里就有,难有创新可言。第二种理解是:“毛泽东辩证法”是“一个时代的辩证法”,是对“马克思辩证法”和“列宁辩证法”的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辩证法”并没有排除“马克思辩证法”“列宁辩证法”,其独创的一些表述,既包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基本思想,又表述出了反映新客观的新关系,这就是原创。乍一看,第一种理解具有合理性,但仔细琢磨,其犯的错误在于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把“毛泽东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列宁辩证法”割裂开来,不但发现不了“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性,还会得出否定的结论。第二种理解,

9、也是本文所讲的整体性方法。“毛泽东辩证法”或者“中国的唯物辩证法”,是“时代辩证法”,它并不是指分离出马克思时代的元素和列宁阶段的元素以后的剩余元素,而是融合了“马克思辩证法”“列宁辩证法”在内的新的发展了的“唯物辩证法”。“毛泽东辩证法”这一指称实质上是一种整体的指称,既有毛泽东独创性的元素,更指融成了唯物辩证法整个新阶段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以,对“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性研究,应该把毛泽东的理论原创置于唯物辩证法整体发展中去理解。用整体性方法来考察矛盾论的理论创新,发现毛泽东对“两种宇宙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内因和外因”“普遍与特殊”等关系的论述在马克思、列宁那里已经有了原型

10、,但毛泽东的论述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论述,也不同于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的论述。矛盾论是“毛泽东辩证法”的代表作,虽然“沿用了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的某些哲学术语和表达方式”,但是“矛盾论超越了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因此从原理深化与发展上,“毛泽东辩证法”具有原创性。矛盾论是对之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唯物辩证法论述的深化与发展。按传承逻辑来理解,“毛泽东辩证法”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单个字词来看,矛盾论借用了已有哲学范畴,但从范畴延展的原理意义上看,其创新之处是明显的。矛盾论的开篇语,已经点出了这篇文章将对唯物辩证法的诸多方面会有新的观点。文首在肯定列宁阐述的

11、辩证法的本质的前提下,强调“不得不涉及许多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毛泽东对这些问题的新看法,是原创性的。理解和把握毛泽东的这些创新,要把这些原创的东西置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整体框架之中,才沧南、彭臻:矛盾论与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毛泽东研究2 0 1 2 年卷。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2 9 9 页。216总第3 1 期2023年第1 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能整体理解毛泽东辩证法的创新之处。例如,毛泽东提出“两种宇宙观”,显然不是突然创造两种新的宇宙观,而

12、是在马克思主义原有宇宙观的基础上,加上创新融合成一种新的包含本体论和方法论在内的“宇宙观”。研究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需要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从综合到分析的析取,能让读者具体理解原创点;但研究的结论不应停留于此,终究要从分析回到综合,整体把握原理的演进和发展至于“毛泽东的原创性”贡献,涉及更细更精确的时间定位和历史事件定位,史学家们已经贡献了很多成果,也在不断探索之中。本文在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时,侧重从原理创新的角度来呈现理论发展的逻辑。学习和把握矛盾论不是件容易的事,著名哲学家李达在实践论、矛盾论解说中严谨并深有感触地说:“要搞通毛泽东思想是很不容易的。”研究原理创新也是比较困难的:

13、矛盾论的创新更多的是体现在其对原理的深化与发展上,从字面上看似乎创新较少,但深入研读原文,发现它揭示了客观辩证法的许多新关系。从文本比较来看,还不能仅仅拿矛盾论与被认为是其直接理论来源的当时译介苏联版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新哲学大纲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比较,纵向上还要研究思想发展史,横向上要研究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所以,研究方法需要更新,从理论整体上、从理论与实践互动整体上看创新。从理论的整体性来认识矛盾论的理论创新理论通过发展和联系形成整体,矛盾论并没有独立于唯物辩证法之外,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新发展新表述。从分析的角度来说,矛盾论的原创性可以用“独立要素”“原创要素”来体现,但分割出来的“独立要

14、素”只有置于唯物辩证法的整体之中才能发现其对原理的创新,对新关系的揭示。从文本考究来看,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章“辩证法的根本法则一一由质到量及由量到质的转变法则”中有“矛盾特殊性”“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的原话,矛盾论中“矛盾特殊性”一词在苏联版中就有,似乎难以把“矛盾特殊性”归于矛盾论的原创性贡献。真是这样吗?从原理发展来看,矛盾论对“矛盾特殊性”的论述深度远远超过了苏联版本。毛泽东在最初阅读中译本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时作了一些认同的批注,批注的字数也不多;但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矛盾的特殊性”的专门论述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位思想家,毛泽东对“矛盾特殊性”的论述,显然

15、不是字面上创李达文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 9 8 8,第7 页。蒋显荣、侯彭振: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动力认识的原创性贡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1 年第6 期。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1 1 页。17从整体上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新,而是原理的深化与发展上的创新,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创点。第一个原创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的本质。在对“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的“特殊性”进行论述之后,毛泽东下了一个科学的结论:“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

16、,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辩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黑格尔是较早探讨个性本质的哲学家,他说:“概念的运动原则不仅消融而且产生着普遍性的特殊化,我把这个原则叫做辩证法。”黑格尔的观点摆脱了共性本质的栓楷,黑格尔之前,本质一般都被理解为是共性的东西,个性只是共性的载体和形式而已。马克思从事物本身去探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他说:“一物的属性不是由该物同他物的关系产生,而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恩格斯提倡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也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提出:“任何一般

17、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晰而具体的原理:事物的本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得出这一结论之后,毛泽东对其进行了认识论上的扩展论证和解释,并且相当有说服力。毛泽东的理由是:一般性认识物质,只是思维的出发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毛泽东这一简单而深刻的认识论解释,揭示出一个深层次问题,那就是,通过认识特殊,一般能否被深化?如果能深化,通过什么途径而深化?毛泽东认为,既然特殊性是变化多样的,那么一般性的东西则是活的,并不存在一个抽象的固定的一般。因为,“由特

18、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是“循环往复地进行的”。显然,毛泽东超越了历史上唯物主义对共性的把握。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也曾出现过几次固定物质本质的结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把物质的本质固定在几种原初物质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把物质本质固定在“原子”上,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把物质的本质理解为“客观实在”。怎样认识客观实在,毛泽东认为,就是通过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0 9 页。【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 9 6 1,第3 8 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4 卷,人民出版社,

19、2 0 0 1,第7 2 7 3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2 0 1 2,第6 6 4 页。列宁全集第5 5 卷,人民出版社,2 0 1 7,第3 0 7 页。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0 8 页。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1 0 页。1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总第3 1 期2023年第1 期本质”。毛泽东这一思维相当先进,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科学发现就是在特殊事例中推翻原来的范式,构建新的范式,这也证明了毛泽东这一认识的正确性。第二个原创点,“每一过程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质”。在马克思之前,即使是最有辩证眼光的资产

20、阶级理论家也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把资本主义当作一般的范畴来考察,而不是把它当作历史过程来考察。马克思对于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批评,“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就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不会超出庸俗的见解。毛泽东的“过程特殊”发扬了马克思考察特殊历史形式的思想。毛泽东对因何导致“过程特殊”给予了深刻的解释,大致的逻辑是这样的:一个大的事物,例如“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包含许多矛盾,我们不但要理解矛盾之间的特别之处,不但要了解一对矛盾的两方的特殊之处,而且要在“矛盾的相互联结上,了解其特殊性”。矛盾相互联结的方式经常发生变化,相互联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种联结破裂之后,还

21、会出现新的联结,但“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往往忽视联结的特殊性,总是空洞谈论普遍性。毛泽东关于“过程特殊”有总结性的揭示:“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方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第三个原创点,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相互关系中生成特殊性。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论述了产生特殊性的哲理:虽然“根本矛盾”或者“事物的本质”与事物发展共始终,看似不变,但事物矛盾联结方式在变,事物发展呈现特殊过程和阶段。毛泽东这段文字蕴含深刻哲理:“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是事物

22、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对此,毛泽东的原创性在于,从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的关系中把握事物运动的“阶段性”,从而认识事物的特殊矛盾。随后,毛泽东举例说明了这一道理,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毛泽东选集第1

23、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0 9 3 1 0 页。赵凤岐等:矛盾特殊性学说的历史发展一一从马克思到毛泽东,东岳论丛1 9 8 3 年第4 期。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3 卷,人民出版社,2 0 0 4,第3 4 6 页。3赵凤岐等:矛盾特殊性学说的历史发展一一从马克思到毛泽东,东岳论丛1 9 8 3 年第4 期。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1 4 页。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1 4 页。19从整体上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义革命,就社会的性质(根本矛盾)而言并没有变,因领导阶级不同,而矛盾呈现不同的特殊阶段。从举例

24、分析上升到理论综合,那就是: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矛盾,离不开分析矛盾的阶段性;认识新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对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的分析。第四个原创点,“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黑格尔是较早重视普遍和特殊相互转化的哲学家,他说:“哲学最敌视抽象的东西,它引导我们回到具体的东西。”黑格尔力图在精神和物质之间构建一个普遍与特殊相互转化的体系,把运动的终极动力建立在思想的矛盾上,他讲的思想抽象的普遍性与主体再生物质的特殊性之间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没有构建基于事物本身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的体系。马克

25、思则不同,在主客观两大体系问题上,与黑格尔相反,其不把普遍性看作脱离具体实际的空洞的抽象,而是客观上就存在真实的普遍性,思想上的普遍性是对客观上已经具有的普遍性的反映。譬如,马克思说,“一切生产阶段所共同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恩格斯强调研究个别才能通达一般,“不研究个别的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就根本不能认识物质和运动”。列宁评价了马克思的方法,认为马克思槟弃了一般性的关于社会发展的“议论”,从研究资本主义的特殊性中建构了未来发展的一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论述共

26、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共性的道理。毛泽东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认同,认为他们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其互相联结的模范”。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的基础上,毛泽东用简单而深刻的语言揭示出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的原理。毛泽东普遍和特殊相互转化的原理,在人类认知领域已经得到证明。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就论述过,普遍性的范式指导科学家实践,可以发现特殊的“解谜”方法;但是,还有另一种途径,普遍范式指导实践,科学家从特例中推翻普遍范式,形成新的革命范式。波普尔的“证伪原则”也论述了普遍性的原理在特殊性中有证伪的可能,所有的普遍性一直处在证伪之中,通过证伪而发展普遍性的理论。毛泽东矛盾特

27、殊性学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毛泽东在现实中强调要解决教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1 8 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9 卷,人民出版社,1 9 7 4,第4 0 6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5,第6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5,第3 4 3 页。列宁原话:“他抛弃了所有这些关于一般社会和一般进步的议论,而对一种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一种进步(资本主义进步)作了科学的分析。”(列宁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8 4,第114页)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1 9 页。62020

28、23年第1 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总第3 1 期条主义问题,提倡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不要盲目听信共产国际的指示,要更加注重中国的特殊性,从中国特殊性发现新的马克思主义普遍性。毛泽东矛盾特殊性学说具有理论的创新性,毛泽东自我总结为“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三从理论创新与实践需要的互动整体来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一个整体,从发展逻辑上来说,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的论述;认同毛泽东的原创性贡献,既要分析其创新点,也要把握毛泽东对原理整体性的深化与发展。单就对立统一而言

29、,毛泽东的矛盾论与西方哲学的概念辩证法、与马克思论述的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所述的辩证法,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元素。但是,从理论体系上看,毛泽东的辩证法具有独特的内涵,它既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派生,也不是唯心辩证法的“再颠倒”,而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的辉煌成果,是融人了毛泽东元素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论的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述基础上的深化与发展,至于其对西方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引证和举例,也是为了佐证和阐述业已发现新关系的正确性。不能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全归为毛泽东的贡献,理解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性要回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整体上,毛泽东在某些关系、某些范畴上突破了

30、前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局限。所以,认同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就要回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整体发展的链条上来。同理,把握毛泽东关于辩证法新提法之间的关系或者新提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仍然要回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整体性上来。毛泽东的矛盾论有两个著名的论断,一个是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论,另一个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论。“核心”论来自列宁的解释,“精髓”论是毛泽东的总结,毛泽东的原话是:“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理论界在深人研究两论时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认为核心论与精髓论是一回事,只是在方法论上由“核心

31、论”变成“精髓论”,以便于把握和应用;另一种解释则认为,“精髓”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两种说法都难以体现矛盾论本意,应从矛盾论的本意上理解“综合”“张力”,从理论与实践的整体上、从理论体系的整体上来认知毛泽东辩证法的原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2 0 页。1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2 0 页。21从整体上认识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原创性贡献创性。毛泽东辩证法的原创性与实践需要是一个互动的整体。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遇到了必须解决的几个哲学问题。第一个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主要是靠中国的同志

32、,还是靠国外的同志。第二个是普遍性理论与特殊性理论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是涉及“山沟沟的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国际传播过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第三个问题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是否可以作为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对中国革命力量逐步壮大及对中国革命领导力量的重新认识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中西哲学元素综合的问题,而是既有理论来源又有实践根源的追求真理的伟大创造,毛泽东用独特的话语揭示了辩证法发展的深刻动因。矛盾论的写作时间是1 9 3 7 年8 月,是长征胜利之后(1 9 3 6 年1 0 月)创作出来的。长征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取得了更多的联系,来自共产国际的指示也更多。同时,中国

33、共产党已经具备了反对教条主义的一些经验,有待于把这些经验上升为理论。理论问题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根据,才能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有说服力。矛盾论是为了解决党内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而创作的。毛泽东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了中国历史的经验,并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经验中增强理性认识。仅凭经验不会有革命的理论,普遍性的革命理论到了中国遇到了很多不适用的问题,只要根据实际创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灵验了。于是,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就出现了,基于中国特殊实际的理论有没有可能转为普遍性的理论?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如何解决?对立统一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但如果仅止于此其只是一个常识,所以,毛泽东进一步发问

34、:“这样就够了吗?还不够。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所以,“核心论”和“精髓论”都蕴含毛泽东的原创性贡献,前者有毛泽东原创性的元素,后者是毛泽东全新的创造。毛泽东的辩证法二论,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中西哲学思想的融合创新成果。这种成果不是一种纯理论的虚构,而是基于实践问题的再创造,如同科学家在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矛盾问题的时候诞生出科学理论一样,毛泽东的辩证法二论也是在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时,从实践过程中融合中西哲学的成果,是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既解决了逻辑问题,又解决了实践问题。王南:重估毛泽东辩证法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一一从中西

35、思维方式比较视角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 0 1 0 年第3 期。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第3 2 8 页。22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总第3 1 期2023年第1 期On the Original Contribution of on Contra Diction toMaterialist Dialectics as a WholeJiang XianrongHou PengzhenAbstract:If we regard“Marxist Dialectics,“Lenin dialectics and“Mao Zedongdialectics as independen

36、t original elements,we can not connect the development ofmaterialist dialectics,and eve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denies the originality of the latter.It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originality of“Mao Zedong dialectics from the integrity oftheoretical development.Connecting the“Chinese element and“origin

37、al element of“MaoZedong dialectics with the innov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shows MaoZedongs original contribution.Viewing the theory of contradiction with this method will notquestion whether the“particularity of contradiction and“main contradiction are theoriginal works of Ma

38、o Zedong,but will clearly find Mao Zedongs original contributions to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categories and principles;In addition,we will alsofind the originality of other relations mentioned in the theory of contradiction,such as“twocosmologies,“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radictory st

39、atus,“the unity and struggle of variousaspects of contradiction and so on.Mao Zedongs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the principle ofmaterialist dialectics in the text research should also be recognized from the overall needs of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e.Contradiction theory is not only a principle innovation tosolve theoretical problems,but also a methodolog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Keywords:Mao Zedong;On Contradiction;Materialist Dialecti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