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环境法律意识[XX市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环境法律意识调查与分析].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9197656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法律意识[XX市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环境法律意识调查与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法律意识[XX市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环境法律意识调查与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法律意识[XX市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环境法律意识调查与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XX省XX市城郊农村进行调查,研究表明:XX市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的环保知识水平及环保法律意识还很低,提出改进对策:增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环境法教学;改变教育形式,丰富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加强学校管理,提供良好学习学习的环境;加强与家庭、社会的结合,共促教育。 【关键词】 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环境法律 环境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自然环境和环境法律的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心理要素、价值判断和表达方式的有机综合体。[1]环境法律意识与环境法律知识水平息息相关,而环境保护行为则是其外在体现。环境教育是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它培养人们理解和评价人及其文化,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态度的技能,[2]是提高人们环境法律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的根本保障。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而他们的环保意识又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未成年人的环保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3] 一、调查目的 XX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解放以来,南充一直以丝绸、纺织等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环境污染较少,该地区环境质量在中等城市中一直居于前列。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工业逐渐向XX县区的推进,城郊污染随之扩散,进而影响到当地城郊农村的生态环境。虽然目前有《环境法》、《自然保护法》等环境法律法规维护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但是当城郊农村环境受到破环时,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又是否知道用相关的环境法律来保护环境呢。这必然会涉及到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的环境法律行为表现,而这也可以反映出其环境法律知识水平。 本课题试图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在调查基础上,为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提出了一些可实际操作的方案;为合理开展环境法律教育提供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也为如何培养具有较高环境法律知识水平的城郊农村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些参考。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11年7月中旬完成,主要对象为XX市、XX县区、XX县区的城郊农村的未成年人。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4]本研究将纳入研究的未成年人年龄界定在6到18岁。性别分布相差不大,男生占52%,女生占48%。而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8.9%,小学、高中或中专分别占11%、10.7%。 2、调查方法 调查员在调查前对问卷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就调查技巧进行统一培训后,以2~3人为一组,采取一对一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人群均来自城郊农村,文化程度各异,对整个城郊农村未成年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历时3天,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1份,有效回收率为98.7%,其中未成年人400份。 3、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被调查未成年人的家庭基本情况;(2)被调查未成年人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水平;(3)被调查未成年人的环境法律教育;(4)被调查者环境法律意识。 4、统计分析 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前,选择XX市40名城郊农村居民进行预测,问卷均有效回收,运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分析,cranach系数为0.668,说明问卷是可信的,可用于正式调查。整理问卷,使用excel2003、spss17对问卷进行了数据处理,取得相关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1、家庭基本情况 被调查未成年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以外出打工为主(占57.2%),大部分被调查者多由隔代监护。家庭年总收入以1千-3千(51.4%)为主。 2、环保法律知识水平 由于文化程度的不同,被调查者对环保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有所不同,呈现出一种随文化程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如表1所示。 表1.南充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环境法规及诉讼程序了解情况(%) tab.1theminorsinsuburbanruralareasinnanchong tounderstandenvironmentalregulationsandprocedures 了解程度非常了解比较了解知道一点不知道环境法律相关规定 环境诉讼的相关程序1.6 3.419.6 16.771.5 43.37.3 36.6有关环境法律知识的科目设置中,基本上是常识性问题。依照《水污染防治法》和《自然保护法》设置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法律知识性问题4道。按每道题答对得1分,答错得0分计算。据统计4道知识性问题的平均得分为2.0,可见城郊农村居民的环境法律知识得分明显偏低,见表2。 表2.环境法律知识得分统计(%) tab.2environmentallegalknowledgescoresinstatistics 总数最小得分最高得分平均得分法律知识得分383042.03、环境法律教育 由表3可以看出,被调查者获取环保法律知识的渠道中,学校教育占的比例最多(47.3%),公众宣传教育和媒体分别占24.5%、23.2%,而其它途径占5.0%。无疑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获取环境相关法律的最主要的途径。而8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获取的知识“远远不够”或“还需加强”。另外,被调查者中的72.6%认为农村应该开展环境法类讲座。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水平很低,所获取的相关教育也很欠缺。 表3.获知环境法律知识的途径 tab.3themethodofacquiringenvironmentallegalknowledge 获取环境法律知识的途径媒体学校教育公众宣传教育其他选择的人数(人) 第5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