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利用乡村资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綦江县东溪镇镇紫中心小学 廖朝平
关键词: 乡村资源 动手能力
摘要: 论文叙述了动手能力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列举了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就地取材,利用乡村特有资源,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诸多例子,反映了一线乡村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深深思索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创设条件让小学生多动手操作,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更能满足儿童好奇、好动和娱乐的心理。对于数学学科,特别在几何知识上,我一直在思索:农村学校,特有的教具是比较缺乏的,于是就地取材,多多利用我们乡村特有的资源,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 、实践、体会、理解,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这一直是从教10于年的我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做到的,我和我的学生们就是在这样的“动”中深深地喜爱上数学这门学科的,所以,今天,我仍然在努力进行着我的数学教学,乐此不疲!
一、利用乡村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对抽象概念感悟上升到质的高度。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我从事数学教学已有十余年,但我从来不要求学生背数学概念,只要求他们从本质意义上去做真正的理解,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也给学生学习带来愉快。例如在教学物体体积的概念时,教材介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但什么是空间,学生并不好理解,我就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在家用盆子、石块等学生常见的随手可找的东西做实验,感受“体积”的含义;在课堂上,要求同一小组的四个同学把自己准备的不同的东西放进同一个同学的杯子里面,再随机抽几个学生把分别自己准备的石块、箩卜、红薯等物体放进老师准备好的装好水的杯子里,让学生观察每次水位的变化。用“不同的物体放进去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来感受不同体积的大小,理解什么是“空间”,进而理解体积的含义。再让学生用同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放进同一杯水中,让学生观察得出“每次水面的高度相同”来感受每次橡皮泥的体积相同。通过这两个实验,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轻松地掌握了物体体积的概念。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更教得省心。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教师也真正起到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的作用。
二、利用乡村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我就充分利用了我们乡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弄一团瓦泥,先把它弄成一个长方体,再把它弄成一个正方体,最后又把它弄成一个圆柱体,每次弄好以后都把它放进同一个装有大半杯水的容器中,观察水位的情况,学生会发现不管弄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放进水中,但杯中的水位总是一定的,从而得出结论:无论把这块瓦泥弄成什么形状,它的体积都不会因为其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有这个结论,要解决“把长方体物体熔铸成正方体或圆柱体”这类的应用体就轻而易举了。
还有,在教学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时,我也充分开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课前布置学生回家用瓦泥做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在教学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关系后,让学生再用自己所做的圆柱圆锥验证它们的体积倍比关系。最后,再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用瓦泥或者萝卜、红薯等不同的蔬菜做成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把削去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均放进量杯中计量出各自的体积,得出削去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之间的体积的2倍关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又让学生深刻的记住了两部分的体积比。为了深化圆柱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我还让用瓦泥做圆锥的同学把削下的部分瓦泥再弄回削成的圆锥上去,把它做成一个和原来底面积相等的圆锥,并让学生动手量量做成的圆锥的高和原来圆柱的高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得出“底面积和体积相等时,圆锥的高等于圆柱高的3倍”的结论。以后再遇到此类的应用题,学生就会迎刃而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利用乡村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教学完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比以后,为了拓展所学的数学知识,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找一截8厘米左右的小木棒,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陀螺,并把做好的陀螺带到学校进行抽陀螺比赛,评出优胜者进行颁奖。抽陀螺本来就是一项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游戏,现在又带进了数学知识,学生对这项活动就更有兴趣了,学生制作的陀螺不但做工精细,还涂上了漂亮的颜色,有的学生还给它进行了精美的装饰。获奖的同学,还道出了自己获胜的秘诀:为了做出一个标准的陀螺,为了让陀螺转动的时间更长,他还用圆规精确地找出了圆锥的顶点,保证自己所做的圆锥是直圆锥,从而保证了陀螺在转动时受力均匀,转动的时间更长,自己也才一举夺魁。小小的一个课外作业,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游戏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总之,相对我们农村孩子和农村现有的条件,我们在数学课中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数学问题的精神与方法,激发学生的灵感,也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到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在脑中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