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本信息
课 题
《学会观察与描写事件》教学设计
作 者
王春凤
工作单位
房山五中
授课对象
初一(2)班学生
教学内容分析
《学会观察与描写事件》是我们初一年级上半学期作文教学“学会观察与描写”系列之四,我们在之前已经进行了关于景物和人物观察与描写的专题训练,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如何对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观察、准确描写,学生还很难把握,因此,我设计了这节以对事件观察与描写的为内容的写作训练课。解决学生作文中缺少自己独特材料的问题,同时进一步
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虽然在小学学过一些观察的方法,但是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普遍存在着对周围的事情视而不见。
2、老师一布置作文,就是那几个被同学们写烂了的内容:生病了爸爸不在家,妈妈带着上医院;放学了,天降暴雨,妈妈来学校送伞;老师带病坚持工作;学骑自行车,爸爸教我要学会坚持等等。根本不是自己的真实生活,他们不会在生活中寻找亮点,有时即使班里发生了有意义的事,有些学生也不知道如何描写。因此,我设计这节课,主要教会学生观察与描写事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现场观察事件,学会观察事件的基本方法和抓住事件意义展开合理联想,书写人生感悟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观察事件的基本方法和抓住事件意义展开合理联想,书写人生感悟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观察景物描写的目的、方法
2、观察人物主要目的、方法
3、如何把一件事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有哪些?)
根据复习情况回答问题
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二、激趣导入
俗话说:一花一世界,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丰富我们的经历。事实又是怎样呢?
大家从三年级就开始写作文,你们写的最多的是哪些事呢?大多数是人云亦云,如果要让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不是感觉无话可说就是写成流水账,今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写那些事(送伞、生病、学骑自行车让座)
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展示目标
学会观察事件的基本方法和抓住事件意义展开合理联想,书写人生感悟的方法。
一学生读,其他人看、听,明确本节课任务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四、学习本节内容
(一)表演事件
提要求:请同学集中注意力认真看看下面发生的事情
教师陈述:前几天,我们进行了语文基础知识挑战赛结果是这样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句没有标点的文字:
初一(2)班打败了初一(1)班获得冠军
提问:
1、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个怎样的结果?
2、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把你想的意思表达出来!追问: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够把你想的意思准确表达出来呢?
3、请大声读出来并说明句意。
一学生通过点标点,得出来的结论一定是有利于本班的。然后,再让另一个学生点出与上一个学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提出要要求:请大家再读一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结果? 哪位同学上来,重新点上表现相反意思的标点。
(二)明确事件的意义:
请你思考刚才发生的事情说明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呀?
(三)动笔实践:
教师出示课件:幻灯片3试一试:时间5分钟
倾听老师提出的要求和布置的任务,并进行思考
(点上标点符号,才能算一句话,才能准确表达出你的想法)
初一(2)班打败了初一(1),班获得冠军。
初一(2)班打败了,初一(1)班获得冠军。
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生的事情展开合理联想来回答问题
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引导,增加神秘感,吸引学生注意
使学生明确标点作用,并且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朗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意义
把你刚才看到的和想到的写成一段话
提示:请你认真回忆并思考:
1、老师和同学都做了什么?
2、这件事本身有什么意义?
3、由这件事能够联想到什么生活哲理?
教师在学生自己写的过程当中巡视、答疑,做个别指导,并且从中找出典型,准备展示。
(四)展示一两个同学作品,大家分析优点
找出写的好的和差的代表让学生来分析
过渡:刚才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但老师觉得大家写的还不太细致,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这有一篇例文
出示幻灯片4
(可参看附件1)
(五)品例文,总结方法:
要求:10分钟时间
小组合作 探究方法
小组内交流总结,并展示。板书方法
1、全面观察 明确意义
2、描述过程 合理取舍
3、展开联想 丰富内涵
学生自己动手,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尽量详细地记录下来
1、 指名学生读自己的作品。
2、 其他学生倾听,并在同学读完后给予点评
小组合作,根据例文及自己的写作事件,共同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事件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独立完成对于事件的叙述,通过实践,明确自己哪里最需要的帮助
大家互相借鉴,学会评价他人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由小组成员一起,品析老师所给的例文,寻找适宜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关于时间的观察与描写的方法,其实,只要大家都能留一点心,生活中的小事中蕴含着许多道理,也都能成为我们表达情感的载体,希望大家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使自己的作文内容别具风采,也使语文学习贯穿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学生倾听、感悟
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诠释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观。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 完善自己的片段练习,交流展示
修改自己的习作
落实学习目标,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谈收获
针对自己上课的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加深学生印象,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请以今天上课的内容为材料写一篇作文: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含义及所写的重点及要求
提示学生在“有趣”上下功夫,要把事情交代清楚,注意描写的角度,要紧扣题目及要表达的中心
根据老师提示及本课所学知识,思考并陈述自己的想法
变化方式,使学生学以致用,并能拓宽孩子的思路,积累写作素材
板书设计
开启智慧之窗,感悟多彩人生
——学习观察和描写事件
1、全面观察 明确意义
2、描述过程 合理取舍
3、展开联想 丰富内涵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我进一步清楚了写人与写事文章的根本区别,人们常说“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离不开写人。”但是,写事的文章侧重点应该是事件的过程和事件本身的意义,写人的文章则侧重于通过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表现,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对简单事情的观察与描写的方法。一步步指导学生观察,让他们感觉到其实观察很简单,只要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事情;通过让学生动笔先写,然后再通过例文总结归纳出描写事件的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学会了谈们一直认为很难学会的技巧。
布置作业环节所留的题目既与课堂内容有关,又不完全重复,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同时更好地延伸了教学,也是学生对这节语文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积累了他们的作文素材,可谓一举数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