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亲子活动 让幼儿园有效落实新课改
湖南省祁阳县小燕子北大实验幼儿园:潘小燕
【论文摘要】所谓的亲子活动是指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亲情活动,能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让家长与孩子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亲子活动的双向互动,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如今,随着幼教课程改革的实施,亲子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是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实践证明:多开展亲子活动,能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通过家长参与;更好地帮助课改的开展与落实;不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来,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 亲子活动 新课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也相应加快,一些年轻的父母由于忙于自己的事业,往往没有时间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时,有的家长就急于把孩子送入一些全托制学校,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和老师。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离开了父母,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或多或少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况且,孩子在幼儿园,幼儿园作为孩子的教育方,也不是一意孤行地实施教育,与家庭完全隔离,需要双方共同配合、努力。我们知道,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因为,教育孩子并不是哪一方能单独胜任的,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及主动参与,协同教育,双方形成合理,方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当今世界幼教改革的大趋势。
一、亲子活动,推动课程改革的意义。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所谓的亲子活动是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活动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随着幼教课程改革的实施,亲子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多开展亲子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教育作用,与幼儿园形成1+1>2的强大合力。
所以,亲子活动是课程架构中的一部分内容,是课程实施的强有力保证。新课程改革中,幼儿园和教师应认识到只有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共同携手,才能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1、 亲子活动能帮助课改的开展与落实。
为了确保一个主题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每个主题活动开展时,我们会在“一周活动计划表”中详细介绍主题的内容,发展目标,环境创设,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等,并提前张贴在“家园栏”中,让家长及时了解我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孩子需要什么等。通过了解,家长也会把自己的一些合理建议和改进措施向我们提出,使我们有对性地进一步调整主题活动的实施。在与家长不断的配合中,促使了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的开展:
(1)确保了材料的收集:大自然是活教材,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识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情趣,培养幼儿对自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所以,我们鼓励家长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不断收集有关大自然的知识材料。如,在开展《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外出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找春天》教学活动中,由于事先的观察经验,几乎每个孩子都积极投入活动,互相交流着自己的发现。与此同时,家长也积极投入到了活动中,有的为我们送来了绿绿的、弯弯的柳条,粉红的桃花,把活动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的与孩子一块捉来了小蝌蚪,为孩子提供了观察蝌蚪生长变化的机会。在一系列家长参与的活动中,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充分发挥了家长资源:在请家长提供活动材料的同时,我们也邀请、鼓励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来。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深入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家园同步,教育一致,以期受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 亲子活动的反思与评价。
一次主题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并非单取决于教师的执教效果,它包括孩子掌握的知识程度、兴趣的激发度以及家长对活动所持的态度与意见,所以,我们尽量让家长参与到反思活动中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首先,老师根据每个孩子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活动的效果,结合课程改革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反馈,鼓励家长为活动设计、改进。家长、教师相互之间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果会常常因一个人的认识,或一件事的处理,一个教育的案例,在班级群体中得到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在开展“一个小宝两个样”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家长进行了一次征稿活动,结合孩子在家在园的表现,家长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们又把家长的文章布置成一个“大家谈”展板,吸引了家长的关注,互相进行了交流、探讨、学习,因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其次,在活动中,我们积极鼓励家长发表自己的建议,对好的建议及时采纳,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条件。在我们广泛征求家长的建议与反馈后,对主题活动再一次进行改进,保证每个孩子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家长开放日中,我们为家长设计了一张反馈表,针对每个活动的内容、环节、效果,让家长在每一项后面写下自己的意见(包括好的与不理想的)。当看了家长的不同意见,会使我们看到需要努力与改进的地方,让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发挥其对孩子发展的作用。
三、如何开展好亲子活动
面对不同类型的家庭,以及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需要幼儿园认真作好宣传、动员、指导等工作了。正如新《纲要》中所说: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因为,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由此,幼儿园理应比家庭更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所以,在进行家园合作,推动课程的改革,让家长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幼儿园老师如何做好亲子活动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一)密切了家园联系,建立了平等、合作的关系。
如今的家长平时都忙于工作,把接送孩子的任务相应地转交给了爷爷奶奶,这样与老师就减少了交流的机会。但家长又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里到底教孩子什么?开展了什么活动?孩子学到了多少?等等。但由于爷爷奶奶有的年龄大,有时不理解老师说了什么;有的又不识字,看不懂家园栏的文字表述。怎么办?于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动态及孩子的情况,也为了得到家长进一步支持,亲子活动让双方及时沟通,彼此促进。
(二)让家长充分体验到亲子活动的快乐。
俗话说得好:尝到甜头自会来。只有让家长充分体验到家园合作的快乐,才能真正参与到我们的课程改革中来。因此,在每次的合作中,我们都会及时了解家长合作中的感受,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得”能使我们产生信心,激发动力;“失”则能使我们共同改进,不断进取。
1、 合作中加强了家长、老师心与心的联系。
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了孩子上课是怎样听课发言的,孩子在课堂中是怎样表现的,这时,你会感受到家长的积极性,老师相应也会受到启发,而信心十足。在组织活动中,遇到有困难的方面,我们也会借助家长的力量而一一解决,确保了主题顺利的开展,在你问我,我帮你的过程中,家长与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
2、 亲子活动的合作中,加强了家长与 孩子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在准备材料中,往往鼓励家长与孩子一块完成,这样不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还加强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譬如,家长费心地花了几小时与孩子共同制作了一座房子,虽然样子简单,但家长却得到了一次与孩子互动的良机,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一次接受孩子谢意、崇拜、感受孝心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在做做玩玩中,免不了与孩子语言交流和行为思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合作中,让家长找回了童真。
在工作竞争之余,陪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活动,及时了解一下幼儿园的学习动态中;在共同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在与孩子漫步在草丛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阳光中;或上书店挑一本故事书;还或者与孩子做做“水蒸发”的实验中,这对家长来说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呢!它会带领家长重返童年,完成童年时代尚未完成的事,让家长感到年轻了许多。怪不得,有的家长会开玩笑地说:“现在,儿子上幼儿园,虽然配合的工作不少,但让我好象又回到了幼儿园,感觉真好!”
新《纲要》中指出: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亲子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幼教工作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它可以帮助幼儿园改进工作、提高办园质量,完善管理、对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