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淇县“四让五步教学法”导学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十九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主备人
张丽丽
单位
淇县朝歌镇中
编 号
39
课 型
新知探究课
课 时
一课时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 感悟本文情理交融的语言;
2、 了解并评价“年轻人”的品质,发扬“年轻精神”。
重难点
重点: 学习本文的运用正反对比来鲜明突出地表现主题的写法;
难点: 构思巧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反洁( )(2)溺( )死 (3)峥( )嵘( )
(4)舐( )干
2解释词语。
(1)畅泳:
(2)博爱:
(3)木乃伊:
(4)打抱不平:
(5)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3填空。
(1)萧红,原名 ,现代女作家, 人,在鲁迅的帮助下,发表成名作 。
(2)郭沫若,现当代 、 、 、 ,原名 ,四川东山人,代表作有诗集 。
二、合作探究
1、这篇讲演开头三段文字是不是“题外话”?为什么?
2、讲演者阐述了“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写几句体现“现代人的年轻精神”的话。
三、展示点拨
四、达标检测
那么,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
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豪无成见的去接受客观真理;他A虚心坦率的受人指教,B如饥似渴的请人指教;C他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一特征。
第二,是( )的实践者。他( ),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实切实地有着( )、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
第三,是勇敢的战士。他不任何的艰难困苦,他富于弹性,倒下去不立即站起来,碰伤了舐干血迹,若无其事,他以牺牲的自我意志征服一切。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三特征。
这三种精神的特征,每一个年轻人都大有的,假如他把这中特征保持着,并扩大着,那他便永远年轻,就是死了也年轻;假如他把这种特征失掉,比如年纪轻,便做狗腿子的事,那他不仅不年轻,而且老早就是一个死鬼了。
1、 第五段中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2、第二段中画线的语句中有两个应对调位置,行文才连贯,请指出是那两句(写出字母即可)
3、“大公无私”、“博爱”、“人饥己饥”,是从原文中抽出的词语,请根据上下文判断,应分别填入第三段的哪一个括号内。(只需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写出应填词语的序号)
4、 请仿照本文中“他是一张白纸,豪无成见的去接受客观真理”的句式,再写出三个语句,只需在横线上填上有关词语,所填词要和后面的内容有关,并且不能重复
⑴他是 ,流动不息地奔向远方
⑵他是 ,无所畏惧的搏击长空
⑶他是 ,大公无私的拨撒光明
五、反思总结
我们应该怎样发扬“年轻精神”呢?请联系我们中学生的理想、生活、学习、人生、克服困难等一些激励你自己或者勉励别人的话语。
- 3 -
我的课堂我做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