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应用进展
摘要:简要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技术原理,综述了在电力系统
状态估计与动态监视、稳定预测与控制、模型验证、继电保护及故障
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场试验、运行以及应用研究的结果表明,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广域测量技术,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运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 相量测量装置 广域测量
20 世纪 90 年代初,借助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的精确时间,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研制成功后[1] ,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安装使用数百台 PMU。现场试验、运行以及应用研
究的结果表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与动态监视、
稳定预测与控制、模型验证、继电保护、故障定位等方面获得了应用
或有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原理及其应用。
1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原理
PMU 的典型结构如图 1 所示, 其基本原理为: 接收器给出 1 pps GPS
1
信号,锁相振荡器将其划分成一定数量的脉冲用于采样,滤波处理后
的交流信号经 A/D 转换器量化,微处理器按照递归离散傅立叶变换原
理计算出相量。对三相相量,微处理器采用对称分量法计算出正序相
量。依照 IEEE 标准 1344—1995 规定的形式将正序相量、时间标记等
装配成报文,通过专用通道传送到远端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收
集来自各个 PMU 的信息,为全系统的监视、保护和控制提供数据。图
2 示出了 PMU 与数据集中器的通信,可以采用多种通信技术,如直接
连线、无线电、微波、公共电话、蜂窝电话、数字无线等。因特 网技
术也可用于 PMU 数据通信,在通信和功能层应用 TCP/IP 规约,可灵活
控制 PMU。数字信号处理、同步通信是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关键。防
混叠滤波器、A/D 转换器等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
图 1 PMU 结构框图
图 2 PMU 与数据集中器的通信
2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1 现场试验及运行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陆续安装于北美及世界许多国家的电网, PMU
针对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所进行的现场试验,既验证了同步相量测量的
有效性,也为 PMU 的现场运行积累了经验。其中包括 1992 年 6 月,乔
治亚电力公司在 Scherer 电厂附近的 500 kV 输电线上进行了一系列的
2
开关 试验[2] 以确定电厂的运行极限并验证电厂的模型;1993 年 3 ,
月,针对加利福尼亚—俄勒冈输电项目所进行的故障试验[3]等。试
验中应用 PMU 记录的数据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
我国黑龙江省东部电网区域稳定控制系统中装设的基于 GPS 的相
量测量装置,在 1997 年 6 月 29 日的一次故障中记录了 3 个不同地点
的动态数据,包括各点之间的相位差信息[4] 。我国南方电网骨干联
络线天广 500 kV 线路的功角振荡也已可在电网调度中心实时观测。
2.2 研究与应用领域
目前,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已涉及到状态估计与动态监
视、稳定预测与控制、模型验证、继电保护及故障定位等领域。
(1) 状态估计与动态监视。状态估计是现代能量管理系统(EMS)
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传统的状态估计使用非同步的多种测量(如有功、
无功功率, 压、 流幅值等),
电 电 通过迭代的方法求出电力系统的状态,
这个过程通常耗时几秒钟到几分钟,一般只适用于静态状态估计。
应用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系统各节点正序电压相量与线路的正序
电流相量可以直接测得,系统状态则可由测量矢量左乘一个常数矩阵
获得,使得动态状态估计成为可能(引入适当的相角 测量,至少可以
提高静态状态估计的精度和算法的收敛性)[1] 将厂站端测量到的相 。
量数据连续地传送至控制中心, 系统动态的状态就可以建立起来。 描述
一条 4800 或 9600 波特率的普通专用通信线路可以维持每 2~5 周波一
个相量的数据传输,而一般的电力系统动态现象的频率范围是 0~2
Hz,因而可在控制中心实时监视动态现象。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