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来做个小开关 资源包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课题所属 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题所属单元名称 电
版本、册别 四年级下册
资源收集、整理、设计者 叶健华
办公电
设计者所在学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中心小学 0757—
话
2——1 教材说明:
通过对导体与绝缘体的研究,学生已知道导体是电流能通过的物体,而绝缘体是电流不能通过的物体。
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本节课的目标是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
践和创造能力。
孩子们通过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活动,能够了解开关的开和关与小灯泡的亮和灭之间的关系。这个活动 要注意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感受开关的功能。明白了手电筒的开关原理之后,孩子们会想到为自己制造 的电路设计一个开关,自由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怎么操作呢?在讨论中孩子们会渐渐明确:在一个断开 的电路中连接上一个导体,电路就通,断开导体,电路就不通。用上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好一个方案以 后就来试着做一个开关吧。值得老师们注意的是:这些组装活动要让每一个孩子都经历,让他们在活动过 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扣式开关和按压式开关的组装活动,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自己设计一
种开关。
孩子们会自己制造开关了,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开关会组装吗?教师可提供给学生组装红、绿灯的材 料,并引导他们讨论如何组装,然后让他们尝试组装一组红绿灯装置。如果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
的学生发展的比较好,教师可以在制作红、绿灯的基础上加一个黄灯。
2——2 学习对象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 学习科学,在一年多对科学的了解和探究的接触上,学生已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表现为:已经 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能运用一些知道的科学方法来思考遇到的问题,但往往容易以自己原有的经验判 断甚至是想象来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因此要在课堂中非常强调科学活动的实证精神的培养。目前,大 多数学生都有用过开关的经历,但是对开关的构造了解的并不多。另外,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
于父母的溺爱迁就,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什么事都不让做,怕他们受伤,怕他们累着了,
所以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以上对学生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 准》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我们有必要在学生中间开展做个小开关的教学活动。
2——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开关在电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让学生经历设计和制作小开关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让学生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来激发学生对
电路进行探究的兴趣,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2——4 教师准备:
材料名称 数量 规格 要 求 提示
手电筒 1个 普通型 自备,外壳透明。
干电池 2节 1.5V 配套学具内提供 小学科学 教科版) (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小灯泡
小灯座 电池盒
导线
回形针
开关
1个
1个 1个 3根 1个 1个
1.5V
10cm
的材料要保管
好,完成实验后 应存放整齐,以 留待下一实验使
用。
四年级下册配套学
具。按要求自备的
亦可。
小木板 1块 10cm ×1cm ×6cm
图钉 2个 自备 所有材料禁止用于
其他导体、绝缘体
红灯、绿灯、黄灯
若干
各 1盏
自备
自备
控制 220V 防 电路!
止触电!
2——5 课题有关知识:
手电筒:观察制作手电筒的材料,得出信息反馈:手电筒的外壳,开关的按钮,手电筒头上的玻璃片
是绝缘体;里面底部的弹簧、连接到上面的铜片、小灯泡灯座的外壳是导体。在此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手 电筒的不同部位要用不同的材料组成呢?进一步巩固对导体、绝缘体作用的认识。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是怎 样控制电流通断的?——开关按下去,铜片接触,电流连通,小灯泡亮了,开关往上送,铜片分开,电流
不通,小灯泡就不亮。
红绿灯:19 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着红装的女人 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后来,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于是
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 月 10 ,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
年 12 日
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 7m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 ,
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
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不幸的是只面世 23 的煤气灯 天
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直到 1914
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才率先恢复了红、绿灯,不过,这时已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又在纽约和芝加
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 红、黄、绿三种标志) 1918 于
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
为改善。
黄色信号灯的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深造,在大发明家爱迪 生为董事长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红灯而正
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在红、
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于是红、黄、
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指挥信号家族,遍及全世界陆、海、空交通领域了。
中国最早的马路红、绿、灯,是于 1928 现在上海的英租界。 年出
从最早的手牵皮带到 20 50 代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从采用计算机控制到现代化的电子定时监控, 世纪 年
交通信号灯在科学化、自动化上不断地更新、发展和完善。
2——6 实验介绍:
课题 实验内容 具体事项
我来 观察手电筒: 目的:
做个 l 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 电路及导体与绝缘体知识的延续、联系、应用。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小开 l 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方法:
关 l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 先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来推测手电筒的构造, 并用语言
关。 描述,再对手电筒进行观察,看看自己的推测对不对。
l 游戏,用手电筒相互发信 要求:
号。 l 讨论手电筒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 有些地方要用绝
缘体。
l 比一比手电筒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l 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
注意事项: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外壳透明的手电筒,以便观察其内部结 构,便于区分哪部分是导体做的,哪部分是绝缘体做的。
目的:
明白手电筒的开关原理之后, 为自己制造的电路设计一个开
关自由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方法:
先组织学生对开关的设计进行讨论, 描述回形针能够成为开
关的原因, 然后通过每一名学生参与扣式开关和按压式开关 的组装活动,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自己设计一种开
关。
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个开关
要求:
l 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上,讨
l 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论用什么材料控制小电
l 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小开关后全班交
灯的亮和灭。
流。
l 进行扣压式开关的组装
l 制作材料要合理使用,制作完成后将桌面整理干净。
活动。
注意事项:
l 做一个按压式开关。
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制作开关的连接零件是裸线型的回形
针。虽然教材中用到了一节电池,其电压很低,人触摸根本
没有感觉, 对一个尚未接触过有关电知识的四年级学生来 但
说无疑会造成一种错觉, 他们来说电器的开关就可以照着 对
书中的方法去做。 因此要提醒学生绝对不能用 220做电源 伏
进行该实验。
实验改进:
如泡沫太松, 上去的图钉容易脱落,
按 可换上橡皮进行制作。
红灯、绿灯和黄灯 目的:
拓展本课学到的知识,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l 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 方法:
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 向学生提供组装红、绿灯的材料,引导他们尝试组装一组红
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 绿灯装置,认真组织该如何装的讨论。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