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糖监测和
感染防治护理
【摘要】 目的:加强糖尿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血糖的监测,预防
感染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采用床旁血糖监测仪及严密观察和防
治感染护理。结果:经过术后血糖的监测和积极的预防感染,未出现
因糖尿病并发症而影响手术成功者。结论:严格血糖监测,严密观察
病情,积极做好防治感染护理,可促进康复。
【关键词】 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护理
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虽然术前血糖控制在接近
正常水平才能手术,但由于患者有糖尿病及手术对机体的刺激反应,
往往术后血糖又升高,若不及时控制血糖水平,将加重患者病情,延
长住院日,增加经济损失,且手术切口久治不愈,甚至导致死亡的危
险。为此,对糖尿病患者行冠状搭桥术,术后血糖的监测护理尤其重
要。 我科从 2004 年 1 月至 2006 年 4 月共收治 10 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
者,均在非体外循环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由于术后重视血糖的监
测护理,及时给予控制处理,未曾发生由血糖升高导致并发症的危险,
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 31 d 出院,现将其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本组 10 例,男 6 例,女 4 例,年龄 51 岁~75 岁,平均年龄
56 岁,体重 60 kg~71 kg。糖尿病病程 4 a~13 a,均为 2 型。糖尿
病患者入院次日晨常规抽取静脉血查空腹血糖结果在 8.5 mmol/L~12
mmol/L,查尿糖(-~++) 入院后依病情行糖尿病药物治疗调整血糖, ,
控制血糖在 6 mmol/L~9 mmol/L,同时调整心血管功能治疗,如强心、
利尿、抗凝、扩血管、降血压等。
2 术后监护
2.1 常规护理 常规接好各管道及监护仪、呼吸机,去枕平卧
至拔除气管插管。
2.2 监测 进行病情监测,准确做好各项记录。
2.3 血糖的监测 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由于机
体对创伤等因素的应激反应,血糖水平会明显增高,因此,术后监测血
糖极为重要。 们采用强生牌床旁血糖监测仪进行监测,此方法采用指 我
尖采血,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便于血糖的监测与及时调整降血
糖药的量。监测血糖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采血时勿用力
撞捏指尖,采血量以能让试纸吸血区反面变蓝为宜,动作要轻稳、快
捷。术后回室时测血糖一次后每 2 h 检测一次;对拔除气管插管已能
2
进食患者,改为 4 h 检测一次,检测时间在空腹或餐后 2 h 进行;同
时进行尿糖、尿酮的监测,一般 1 次/4 h;血糖控制稳定可改为三餐
前加睡前检测;如尿糖检测结果有明显变化或患者出现神志淡漠、出
冷汗、面色苍白、心慌等低血糖反应征象时,应随时检测血糖,及时
处理。
2.4 血糖的调整 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及感染发生
率是其他患者的 2 倍,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调整对切口愈合很重要
[1] 。我们依据血糖、尿糖监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控制血糖至 6
mmol/L~9 mmol/L,尿糖至(-~+) ,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及术后
切口的愈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5 优泌林的使用 为防止和纠正代谢紊乱, 防酮症酸中毒 预
等并发症发生,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糖尿病患者在术后早期
均主张用优泌林控制血糖,直到病情稳定后,再逐渐过渡到术前的糖
尿病治疗方案。优泌林初用剂量为患者每日的基础需要量,以后根据
血糖、尿糖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每日用药量;用药途径有静脉、皮下联
合用药。为精确计算用量,我科用微量输液泵控制静脉用药或优泌林
治疗笔皮下注射,后期请内分科协助用胰岛素泵治疗。使用优泌林应
注意:
2.5.1 防治低血糖反应 加强观察神志、生命体征,随时注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