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 名词解释
1. 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个体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2. 兴趣:是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
理的重要动机。
3. 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4.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5.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
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6.智力: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把智力定义为是"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之间
所达成的一种平衡"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则认为智力"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另
这些能力对于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很有价值的" 。
7. 最近发展区:是指个体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有能力的教师或伙伴的帮助下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范围。
8. 思维: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及其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9. 具体化;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
识
10. 直接思维:是指没有完整的传统逻辑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和突然
领悟的思维
11. 定势:是指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12.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二、判断选择
1. 心理学的对象①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 ②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③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行
为是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的反应或动作。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中高级水平的心理
活动,一般定义为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2. 1897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 年德国
心理学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件
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3.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4.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胞体发出的树突及轴突两部
分组成的。
5.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些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接触的区域叫做突触。(轴突的作用:连接
神经元)它是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构成。
6.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组成。脑是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大脑是高
级心理过程的司令部。
7. 小脑的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脑干由延脑、桥脑、中脑组成,对于维
持我们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8. 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神经通路的"中转站" 。
9. 边缘系统由下丘脑、一部分丘脑和大脑内侧的一些皮质结构所组成,包括杏仁核、海马、边
缘皮层。
10.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大脑皮层及其覆盖着的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组成。大脑皮层
从前到后可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区域。
11. 视觉皮层处于枕叶内,在大脑的正后方,它与图像的接受和解释有关。
12. 位于颞叶的听觉皮层,其左边处理来自右边的声音,右边则处理来自左边的声音。
13. 与顶叶相关的是触觉皮层,与额叶相关的是运动皮层。额叶的主体部分负责分析记录数据,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称作第二区域;当数据完全理解后进入额叶的第三区域,形成一般的行动计划,再有第二区域
负责具体执行行动计划,将头脑的活动变为身体的具体动作。
14. 一般认为,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有左半球负责;而右半球则负
责直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15. 加尔的颅相说认为颅骨的外部形状和内部脑的结构相关,并相信心理特征与颅骨形状之间
有一定的相关。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16. 潘非尔德使用电刺激法;斯佩里运用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理论;弗卢龙采用部分毁除法;
拉什利得出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认为大脑是以一个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
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正比,而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
17. 鲁里亚的机能系统说:第一机能系统为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称动力系
统,由脑干的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储存的系统。第
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负责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
18. 加查尼加的模块说认为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19. 泛脑网络论认为机能定位既可以是相对隔离的结构,又可以是动态联系的体现。
20. 斯佩里的实验研究: 脑人" "裂
21. 脑与性别差异:
第一、男性和女性在成熟时间上存在差异;第二,男女两性在脑结构上存在差异;第三,男
性和女性在智力方面各有优势与不足;第四,大脑左半球受损后,语言机能损失或出现障碍的,
女性不如男性明显。
22.
分类 标准
按性 质和 内容
按表 现形
式
动机种
类
原则性
动机冲
突
非原则
性动机
冲突
双趋动 机冲突
双避动 机冲突
趋避动 机冲突
含义
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
动机冲突
与社会道德不冲突,只与个人兴趣爱
好的取舍的动机冲突
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
标,又不能同时达到,必须选择一个
的动机冲突
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相同的目
标,都想避开,但必须接受其一的动
机冲突
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的即好而趋
之,恶而避之,
举例
公与私,个人利益
与集体利益的冲
突
如周末想去看电
影,又要复习功
课。
鱼和熊掌不能兼
得
既怕学习辛苦,又
怕老师批评
既想当班干部,又
怕耽误学习
23. 需要的种类: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 (从人类需要起源的角度看)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按照所指向的对象分)
生物需要: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
社会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
24. 只有当诱因出现时,需要才能被激活,而成为内驱力驱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目标,这时需要才
能被转化为动机。一切动机,无论是简单动机或者复杂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5. 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 效率会因为动机强度增强而提高, 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
行为 当学
行为效率会因为动机强度增强而降低。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6. 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27. 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感觉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
28. 知觉可以被看作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9.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长性
30. 幻觉与错觉的区别:幻觉是运动幻觉主要是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
确的知觉
31. 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32. 人类思维活动的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
33. 思维的类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34. 绝对感受性就是感受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量。
35.情绪的分类:激情,即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的情绪,如暴怒、狂喜是
捧腹大笑;心境,即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应激,出乎
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如动员各种资源应付紧张局面。
36. 流体智力是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依赖于个体的文化知识经验,不同文化
背景中的个体,可以具有相似的流体智力, 类比是测验和数列完成测验是对流体智力的良好度 (
量) 晶体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通过个体掌握文化知识经验而形 ;
成, 到环境、
受 练习或兴趣等因素的影响,词汇测验和阅读理解测验是对晶体治理的良好度量)
( 。
流体智力帮助人们处理新的复杂的问题,而晶体智力则使人们能够很好的面对自己生活和具体
问题。
37. IQ(智商)= 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 ×100(乘以 100 是为了消除小数)
38. 对发散思维的质量,心理学中通常是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39. 多血质的典型特点: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
胆汁质的典型特点: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
黏液质的典型特点: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沉静,忍耐;
抑郁质的典型特点:敏感,孤僻,忧郁,常在内心经历暴风骤雨。
40. P335 表 10-5 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
41.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
42.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观、加涅的信
息加工学习观。
43.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
44. 认知风格有:场依存型-场独立型;沉思型-冲动型。
45.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46.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到学生的学习结果。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要:第一,教
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第二,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
学生的学习过程。
47. 一般能力是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能力,例如感觉、记忆、想象、思维,即智
能;特殊能力是指人在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保证这种活动高效率的能力。
三、简答题
1.归因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位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
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
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2)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根据行为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