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创作心理学角度浅析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09521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创作心理学角度浅析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创作心理学角度浅析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8文学探析一、鲁迅自身的心理郁结“人的社会经验以及社会阅历对于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复杂影响,是文学创作心理在继发创作过程中发生微妙而显著作用的经验过程。”鲁迅经历了家道中落和爱情的失意,成年后投身国内革命事业,造成身体常年抱恙,加上当时国内时局的惨淡和社会环境的黑暗,这种不幸的苦难经历形成了鲁迅的伤痛记忆。(一)少年时期 对封建教育的抗拒一个人从前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记忆,对其以后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指向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或是显现亦或是在潜意识下发生作用。文学作者将文字作为自己情感表露的途径,在文学创作之时,作者当下强烈的情感以及遥远的内心深处隐匿的情感或记忆都会慢慢浮现。鲁迅生于清光绪七

2、年,当时的清朝兴文字狱来立威,孔夫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那是被圣道支配的时代。鲁迅 7 岁开蒙,最先去读书的地方就是私塾,而他读的第一本书便是 鉴略,而后又接受 四书 五经的教育。对于还处在幼童时期的孩子来说,这些教材可谓天书。鲁迅的五猖会便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压迫对于儿童天性的残忍扼杀。五猖会是难逢的盛大庙会,这是除了过年时节,孩子们最盼望的时候了。出生于书香门第的鲁迅能去看一场真正的赛会,对他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场重大盛事了。但父亲却在热情的鲁迅身上从头浇了一盆冷水,必须要他背诵下鉴略方可去看会。鲁迅期待已久的乐事、对事物充满热情的心境,由于突如其来的学习任务而冷却了。那时的鲁迅年仅 7

3、岁,很难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条件,不能理解大人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因此,就算鲁迅“梦似的”背完了书再出门,也没有从前的高兴了,连热闹的五猖会对他来说也似乎失去了意思。乃至日后鲁迅回忆起来,也只记得背诵鉴略一事,恍如昨日。鲁迅一度认为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是“悲哀”的,这种“悲哀”直接与封建教育与私塾的塾师们相关。五猖会文末的“诧异”二字,正表现出鲁迅幼时的美好愿望夭折后留在心灵上的巨大创伤,同时也表现出鲁迅对封建教育的不满情绪。鲁迅可以说是封建教育的受害者,因此,这种心灵创伤难以疏解,便在鲁迅心中留下了心理郁结。(二)青年时期 对国民性的探寻鲁迅的青年时期是从八块银元和母亲的眼泪开始的,他只身前往一个

4、完全陌生的地方,踏上了他的人生征途。早在他就读江南水师学堂时,他就大量阅读严复及其他作者译制的新书,如天演论 社会通诠法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思想的早熟。而后鲁迅转到江南陆师学堂,那时正值义和团事件,从创作心理学角度浅析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金美琦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鲁迅率先开创了农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类型,其笔下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都具有非凡的典型意义和丰富的时代内涵。而在知识分子形象中,教师形象成为一种与其他人物形象相异的独特的存在,体现了鲁迅对于教师这一阶层的深刻认识和细致体察。这些教师职业或充当教师职责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鲁迅从少年时期到辛亥革命后对于教师所产生

5、的心理郁结的艺术产物。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之前,其心中早已存有郁结,这是一种郁积性的情感,它是人的本能冲动或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受到压抑而产生的内指性情感。由于痛苦的情绪体验无法疏散,故形成了郁积。这种郁积的苦闷情感成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一种强烈的心理势能。这种心理势能会转化为一种创作内驱力,使作家通过文艺创作的途径将这种情感释放出来。关键词:鲁迅;教师形象;创作心理学作者简介:金美琦(1999),女,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59文学探析那是一个“很不平安的时期”。在得到官费出国留学的资格后,鲁迅登上了开往日本的邮轮。鲁迅留日是希望能学

6、到新知识,以拯救祖国的危亡,力图用医学知识来救国救民。在“幻灯片事件”发生后,鲁迅决心放弃医学而以文学为自己奋斗终生的事业,这并不是一时冲动,在此之前,鲁迅就已饱尝了“中国人”这几个字在异国给他带来的耻辱。鲁迅在弘文学院时,就购有许多日文书籍,如拜伦的诗歌、尼采传记以及古希腊罗马神话等,同时,他这些年一直在思考国民性问题,这也是他决心从事文学创作的诱因。正如许寿裳所说:“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常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的大问题:(1)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2)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3)它的病根何在?鲁迅对这三个问题的思索使他倾尽毕生,而鲁迅之所以决定放弃医学而从事文艺运动,也正是因为想

7、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国民性有何特点,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相比有何固有的缺陷,这些问题是鲁迅苦苦思考一生的,这些思考在鲁迅的许多文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这种情结在鲁迅自青年时期开始形成,并伴随着岁月的不断增长而对中国国民性极度焦虑而加剧。(三)辛亥革命时期 对教育界的不满鲁迅自回国后就开始担任各学堂的监学和教员工作。但由于当时教师的职业就如同劣等饭碗,教师的待遇也非常窘迫,身为教师的鲁迅,也深切地感受到现实对他的压迫。他在致许寿裳的信中就曾说过“中学事难财绌”,由此可以见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教师这个职业并不受到重视,这就与当时知识分子期盼启蒙的心境相矛盾,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先锋者都不能受到重视

8、,那启蒙之路何以顺利?在北洋军阀政府成立后,教师的地位愈加窘困,北洋政府对教师的待遇何如,在鲁迅日记中就有非常清楚的反映,鲁迅在日记中记录了北京教育界开始索薪罢教的那一天,鲁迅也随即停止了在各校授课,一直到下个学期才重新开讲。教员索要薪资,成为一个重要事件,这种待遇对教师可以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野蛮势力对中国文化的践踏。当时正从事教育行业的鲁迅不得不受到这种压迫的影响,在鲁迅与许广平的书信往来中,他写道:“其实教员的薪水,少一点倒不妨的,只是必须顾到他的居住饮食,并给以相当的尊敬。可怜他们全不知道,看人如一把椅子或一个箱子,搬来搬去。”可见就连这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满足对于当时的教师们

9、来说都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鲁迅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现状的不满,使他心中的郁结久久不能消散。二、心理郁结的艺术产物文艺创作动机同人类其他的行为动机相比是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的,首要的便是其主观能动性,“它表现在即将开展的创作活动,纯粹出于作者内心的愿望和要求,而不是迫于外部力量的驱策。”正因文艺创作与作者的主观心理有着这样的关系,再加鲁迅内心不满、焦虑的心理郁结,因此,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是带有其特定时期心理定势烙印的。本文将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分为三个类型加以讨论,分别是封建塾师、民国教员和外国教师,这三类教师形象都凝结着鲁迅对于教师职业的思考以及自身的深刻体验。(一)封建塾师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怀

10、旧,是一篇文言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一个封建私塾先生的形象。小说全篇以儿童视角贯穿始终,但所讲述的却是儿童不能理解的成人世界的事情,在“予”眼中,秃先生是面目可憎、猥琐且庸俗的,因此,后面也就“秃先生为第一智者”作出了大段的讽刺性评论。小说中的“予”表现出鲜明的儿童天性,他最讨厌的就是上学背书,更讨厌无趣严厉的秃先生。王治秋在民元前的鲁迅先生中分析,“予”的遭遇正是儿时鲁迅的写照,小说以噩梦结尾,更能反映出封建私塾教育对于儿童沉重的心理压迫,封建教育、私塾教师对于儿童来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白光中的陈士成作为私塾先生,并没有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反而将钱和权当作“偶像”,“权力和金钱就像西

11、方的耶稣一样撑起很多人的精神世界,陈士成就是这种人的代表”。陈士成迷失了自己,最终在迷幻中走向了生命的尽头。鲁迅对陈士成这种塾师形象不无同情,他们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个人的心绪和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中只能黯然消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可谓是“最严厉的书塾”,学生无不体会到他严厉给予的压迫感,鲁迅充分描写了先生的方正、质朴和博学。但他对学生囚笼式的教育方式和古板的教学对学生年幼而美好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摧残。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没有自由玩耍的权利,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后院成为了学生的乐园,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对封建教育扼杀儿童美好天性的抗议溢于言表。60文学探析总之,尽管鲁迅

12、对陈士成这样的塾师不无同情,但由于从童年时起,鲁迅内心就种下了对封建教育制度极端的厌恶之种子,因此,此后他笔下的封建塾师形象也就带有鲁迅自身的心理郁结,这些形象都是在鲁迅自身心理情绪因素的推动下产生的。(二)民国教员头发的故事是N先生“在本地的中学做监学”时发生的故事,N 先生留日回国后任教时,由于没有辫子而受尽了苦头。在 N 先生的身上,体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以及他对辛亥革命后现实的愤慨而又无奈的心境。N 先生的形象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鲁迅自身的情绪郁结,鲁迅在留日时期就饱受“辫子”给他带来的侮辱,回国后又因为没有辫子而受到国民的卑视,这种从青年时期便郁结在心中的情绪终于

13、在头发的故事中爆发了。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他曾是一个怀抱革命理想的有志青年,也算是一个早期的思想觉醒者,但无奈现实让他屡屡碰壁,他不得不放弃理想,回归到琐碎的日常生活中,随便招收几名学生教起“子曰诗云”。吕纬甫的悲剧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时代的悲剧,同时也是知识分子自我沉沦的悲剧。这些早期的觉醒者经历“呐喊”后的沉寂,纷纷陷入了寂寞与苦闷之中。民国以来,教育行业每况愈下,有时连教师的薪资都不能按时供付。如孤独者中的“我”所在的地区教育事业状况不佳,已经到校两个月,但却得不到一文薪水,“只得连烟卷也节省起来”。又如端午节是以教员索薪为主要事件,“教员们因为向政府去索欠薪,在新华门前烂泥里被国军打得头破

14、血出之后,倒居然也发了一点薪水”。由此再结合鲁迅日记中所描写的鲁迅去索薪的语句,完全可以窥见这几位民国教员的形象都是鲁迅内心郁结而创造出的文学形象。(三)外国教师面对国内糟糕的教育环境,鲁迅感到失望和焦虑,特别是和外国的优秀教师相比,国内这种情况就更加令人唏嘘。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先生中的一位外国教师,藤野严九郎是对鲁迅的思想、性格以及生活等诸多方面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师之一。在鲁迅的留日生活中,藤野先生对其的诸多关怀以及教诲是鲁迅终生不忘的。藤野先生一生过着艰苦、朴素而充实的生活,他在任教期间的薪水为最低一等,但这并不影响他教学的热情。面对学生,他的教学十分严谨认真,据藤野先生在仙台医学专业的学

15、生铃本逸太回忆,因为藤野先生彻头彻尾地认真而又严谨,所以学生往往对他敬而远之。藤野先生最为令人钦佩的便是他能够摒弃民族及国家偏见,对孜孜不倦求学的学生一视同仁。他对于鲁迅的关怀是与对中国的态度联系在一起的,其思想的深刻之处在其与小林茂雄的信件中可见一斑,他认为不论发生什么事,“对彼等皆应作为道德上的先进国家表示敬意实为重要,我以为亲切相待、殷勤向导乃对待彼等之唯一武器,并非独爱周先生一人而已”。鲁迅将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散文中真切地描写出来,那种跨越种族偏见以及博大无私的世界情怀与当时狭隘、麻木不仁的中国当局统治者形成了鲜明对照,使他们的卑劣性也暴露无遗。鲁迅大概是要用藤野先生来为中国教师树立

16、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为中国的国民性改良开一剂良方。结语“从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的发端上看,在社会生活进入作家视野的一刹那,便会产生一个美妙的感觉回路。”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家能把自身的思想情感寄托在自己客观的创作对象上,对于鲁迅来说也是如此,鲁迅小说不断地揭示历史真相,同时也抵达了鲁迅自己心灵深处的花园。那些困扰鲁迅的心理郁结,有些是少年时期形成的,是那种对封建教育、封建私塾教育极度厌恶的情绪;也有在青年时期形成的对中国国民性的焦虑情绪;还有在辛亥革命时期,鲁迅自身从事教育行业,更能深切地体会到当前教育行业的黑暗现状。因此,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明显地带有他心理郁结发散的痕迹。参考文献:1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M.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2鲁迅.呐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3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4鲁迅,许广平.庄钟庆,庄明萱编.两地书(厦门广州)集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