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 述代谢综合征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张素华,郭新峰(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淄博 2 5 5 0 0 0)摘要:目的 探究代谢综合征(M S)和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 P H)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本院2 0 1 9年1月-2 0 2 1年1 2月收治的1 8 5例老年B P 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 S,分为两组,B P H合并M S设为观察组,B P H未合并M S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 5例,对照组1 4 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M I)、空腹血糖(F P G)、甘油三酯(T G)、总胆固醇(T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L
2、-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C)、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 P-S S)、最大尿流率(Qm a 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 S A)、前列腺体积(P V)等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 o-g i s t i 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B P 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M I、血压、F P C、T G、T C、L D L-C均高于对照组,HD L-C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 5);观察组患者的I P S S评分、P V均高于对照组,Qm a x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1 5 mm o l/L(不排除有偏倚)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字同意,且
3、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授权批准。1.2 方法对患 者 进 行 详 细 的 问 诊,并 对 其 进 行 血 压(S B P、D B P)、体重、身高、体质量指数(BM I)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 P S S)的测量和记录。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离心1 5 m i n(离心速度:3 0 0 0 r/m i n;离心半径:1 5 c m)后,提取血清,采用雅培i 2 0 0 0全自动化 学 发 光 仪 检 测 空 腹 血 糖(F P G)、甘 油 三 酯(T G)、总胆固醇(T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C)等指标。采用迈瑞6 0 0 0 i化学发
4、光仪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 S A)水平,采用尿动力学检测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定最大尿流率(Qm a x),采用彩超测量前列腺体积(P V),P V=(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0.5 2)m L。2 诊断标准2.1 M S诊断标准M S诊断标准3:即代谢综合征以下4个组分中达到3个或3个以即可诊断,(1)肥胖:BM I2 5 k g/m2(2)高血压:血压1 4 0/9 0 mmH g和(或)高血压已确诊;(3)F P G6.1 mm o l/L和(或)餐后2 h血糖7.8 mm o l/L;(4)高脂血症:高水平T G853Q i n g d a o M e d J,2 0 2
5、3,V o l 5 5 N o.51.7 m o l/L和(或)低水平H D L-C(男性2 0 m L;I P S S8分;Qm a x 1 5 m L/s。3 统计学方法以S P S S 2 6.0作为统计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学处理,经正态性检验后,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B P H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P 0.0 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B M I、血压、F P C、T G、T C、L D L-C均高于对照组,H D L-C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6、 0.0 5)。见表1。4.2 两组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I P S S评分、P V均高于对照组,Qm a x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 5)。见表2。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指标观察组(n=4 5)对照组(n=1 4 0)t值P值年龄/岁6 3.8 15.7 96 2.0 36.6 41.6 1 10.1 0 9BM I/(k g/m2)2 5.5 93.0 92 3.2 83.2 44.2 0 70.0 0 1S B P/(mmH g)1 4 6.6 51 4.4 01 4 2.1 01 5.7 41.7 2 10.0 8 7D B P
7、/(mmH g)9 8.6 51 0.3 69 3.4 01 1.8 82.6 5 60.0 0 9F P C/(mm o l/L)5.4 01.4 44.8 80.8 92.8 9 30.0 0 4T G/(mm o l/L)1.3 90.3 71.1 60.6 92.1 3 70.0 3 4T C/(mm o l/L)4.7 50.4 94.4 80.6 72.4 9 50.0 1 3HD L-C/(mm o l/L)1.2 00.2 41.4 00.5 9-2.2 1 30.0 2 8L D L-C/(mm o l/L)1.2 00.2 42.3 10.7 9-9.2 7 40.0 0
8、1表2 两组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指标比较(xs)指标观察组(n=4 5)对照组(n=1 4 0)t值P值I P S S1 3.4 54.4 98.5 93.8 47.0 8 00.0 0 1P S A(u g/L)2.1 40.8 92.2 01.0 1-0.3 5 60.7 2 2Qm a x(m L/s)1 1.5 54.6 81 8.1 65.0 9-7.7 2 30.0 0 1P V(m L)3 8.5 91 7.6 53 0.7 41 5.6 12.8 4 10.0 0 54.3 良性前列腺增生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以B P H作为因变量
9、,根据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如BM I、S B P、D B P、F P C、T G、T C、HD L-C、L D L-C作为自变量纳入L o-g i s t i c回归分析 模型,结果 显示BM I、高血 压、高F P C、高T G、高L D L-C均是B P 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表3 良性前列腺增生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BS EW a l d x2O R9 5%C IPBM I0.6 1 00.4 0 12.3 1 41.8 4 11.0 5 12.5 0 10.0 3 5高血压0.5 7 90.3 3 23.0 4 11.7 8
10、 51.6 1 22.6 2 30.0 3 0高F P C0.5 2 00.3 7 01.9 7 51.6 8 31.0 1 13.8 9 00.0 4 1高T G0.6 4 00.3 0 64.3 7 41.8 9 71.5 8 12.9 6 40.0 2 0高L D L-C0.3 8 80.1 3 38.5 1 11.3 5 81.2 4 43.0 1 50.0 0 15 讨论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M 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多个国家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它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亦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B P H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中老年男性泌
11、尿系统功能障953青岛医药卫生2 0 2 3年第5 5卷第5期碍,发病率逐年增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既往研究发现,以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为主要特征的M S是导致B P H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中M S中的脂质代谢紊乱或是引发B P H患者出现膀胱、前列 腺缺血的根 本原因,而持 续的缺血则 是B P H病情发展和临床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紊乱是M S的主要特点,其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B P H所致的下尿路症状(L U T S)程度亦与其密切相关5。此外,肥胖可引起体内激素失衡,并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影响P V及L U T S,但任
12、瑞民6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T C血症时,糖尿病患者B P H的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4倍,而P V总体水平却没有显著升高,因此,目前尚不能确定血脂异常是否为P V升高的单一因素,亦或是多方面的代谢异常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BM I、血压、F P C、T G、T C、L D L-C均高于对照组,HD L-C低于对照组(均P0.0 5),这与刘冬梅7的观点一致,提示M S与B P H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M S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的疾病,其致病机理仍不清楚,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M S与B P H发病密切相关,M S及其组分是B P H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并可促进B P H的临床发展8。王
13、保祥9等的研究发现,有3种或更多种M S组分超标的男性,其发生L UT S的风险会显著提高。此外,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病史和低HD L-C与L UT S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王姊娟1 0等对3 5 9名中老年男子进行了研究,其中M S伴有B P H的有3 6例(1 0.0 3%),M S不伴有B P H的有2 0例(5.5 7%),结果显示,M S患者B P H的发生率更高,且发现M S对B P H的I P S S、P V、P S A亦有一定的影响,肥胖、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导致B P H发生的主要原因。王永兴1 1等按照有无合并M S,将1 4 9例B P H病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用多重线性
14、回归模型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 V、Qm a x、I P S S、P S A与M S的各组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I P S S评分、P V均高于对照组,Qm a x低于对照组(均P0.0 5),既往研究表明,M S与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出的程度呈正相关,而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出程度、P V与M S组分HD L-C水平呈负相关,高血压、HD L-C和T G是P V 4 0 m L的 独 立 预 测 因素1 2-1 3。有学者1 4在对患有M S的B P H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与单纯应用受体拮抗剂比较,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和受体拮抗剂治疗后,患者的Qm a x、I P S
15、 S评分、P V明显降低,该研究亦从侧面证实了B P H的发生与脂代谢紊乱有关。本研究进一步发现,BM I、高血压、高F P C、高T G、高L D L-C均是B P 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李晨1 5等的研究发现,低HD L-C、腹 型 肥 胖、高T G、高F P C、高 血 压 与B P H的发生关联度更高,且M S患者发生B P H的风险比非M S患者高1.6 0倍。因此,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摒弃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以此缓解氧化应激,降低血管炎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进而降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与
16、此同时,还可以改善前列腺的血流灌注,减少对其血管内皮的损伤,进而减轻和消除B P H的症状1 6。综上所述,M S与B P H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亦对B P 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和生存质量有很大影响。但本研究亦有不足之处,因为是回顾性研究,所以未能将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测定,所以对于B P H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队列研究来证实。参考文献1 黄庄楷,何学军.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危险因素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 0 2 2,3 5(2):1 2 0-1 2 2.2 刘心露,曹德宏,任正举,等.良性前列腺增生和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
17、杂志,2 0 2 0,4 0(4):7 1 6-7 1 9.3 李泽亚,黄榕翀.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 0 2 3,2 2(3):2 3 9-2 4 4.4 田野,邵强,宋健,等.北京多中心社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调查:B P C-B P H研究结果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 0 1 0,3 1(3):1 9 4-1 9 8.5 谢金波,彭波.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 0 2 1,4 2(4):5 6 8-5 7 3.6 任瑞民,马丁,付永强,等.代谢综合征后前列腺增生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18、2 0 2 2,1 1(1):4 3-4 6.7 刘冬梅,林树无,徐旺达.干预体重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 0 1 8,3 5(2):1 2 8-1 3 1.8 杨杰.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和前列腺增生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 0 1 8,1 6(2):3 6-3 7,3 9.9 王保祥,刘绍辉,彭仕芳,等.健康管理中代谢综合征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之间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 0 1 8,2 0(2):2 2 4-2 2 7.1 0 王姊娟,杜依青,张建,等.代谢综合征及其诊断指标与重度良性前列腺 增 生 症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J.协 和
19、 医 学 杂 志,2 0 2 0,1 1(6):7 0 3-7 0 9.1 1 王永兴,姜永光,彭涛,等.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医药,2 0 1 9,1 4(4):5 7 4-5 7 8.1 2 蒋茂,薛晓文,程伟,等.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慢性炎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药学与临床研究,2 0 1 9,2 7(4):2 9 4-2 9 9.1 3 袁星辰,王文杰,姚榆,等.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前列腺增生手术病人下尿路症状相关性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 0 2 0,5 6(2):1 9 4-1 9 8.1 4 彭彩霞,史晓凤,李昱卓,等.代谢综合征诱导炎症反应与下尿路症状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 0 1 9,3 4(1 1):9 2 0-9 2 5.1 5 李晨,王丽姿.男性下尿路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现状J.中国性科学,2 0 1 9,2 8(6):5-9.1 6 胡英芳,张登峰.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代谢综合征行电切手术治 疗 效 果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J.现 代 实 用 医 学,2 0 1 9,3 1(3):3 4 4-3 4 5.(本文编辑:张玉超)063Q i n g d a o M e d J,2 0 2 3,V o l 5 5 N 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