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07397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 00 22 33年年第第11 66期期 谈文化 作者简介 郑玉萍,厦门华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刘昌俊,厦门华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 郑玉萍 刘昌俊 摘摘 要要“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任务,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育人及文化属性相关联,二者存在共通点,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融合会使得其具备的育人效能更加显著。对此,本文针对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展开论述,正确认知二者融合的必要性,立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健全融合机制、构建良好思政教育环境、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意见,以

2、期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关关键键词词 传统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路径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如何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被列入了国家文化教育建设的日程中。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依照其需求展开科学化的引导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其教学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思政内容的同时,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提升文化素养。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具备的魅力尤为独特,如同血液一般,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思

3、想方式产生影响。传统文化倡导宽容精神,例如仁者爱人等思想,在其精神的熏陶影响下,学生对待各类事物的态度会产生改变,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的目的就在于引领学生走出认知误区,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在健全学生人格的同时,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对此,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应用其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培养优秀的人才。(二)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想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就需要依靠中华传统文化,让其能够更为繁荣地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内涵,在实行思政教育引导时,可以利用“大禹治水”等儒家文化的思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采取通识选修课

4、等多种方式大力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明确政治教育责任,让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1。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促使学生科学对待传统文化,不断夯实高校思政教育的根基。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一)教学引导不到位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会采取通识选修课以及两课的方式,该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性极强,不会束缚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其教育方式在实施阶段仍存在短板,通常会采取大班的形式授课,班级内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无法全批全改学生的实践作业,还有一些实践项目会受到传统文化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无法顺利推行。学生对于通识选修课以及两课的重视度较低,会敷衍对待教师所布

5、置的实践作业任务,这就使其无法实现理想的实践教育目标。(二)社会实践形式化从教学方式方面展开探讨,大部分高校思政教师会应用照本宣科的形式授课,这种固化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正确引领学生思想,甚至还会让学生形成抵触等不良学习情绪。从教师方面来分析,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不同,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对待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会有所差异,需要改进传统文化和72郑玉萍 刘昌俊/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现代社会的接轨等教育内容。(三)网络传播单向封闭首先,是网络传播封闭固化的问题。一些高校在借助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沿用落后的宣教形式,并没有对其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其次,是网络传播单向被动的问题。

6、随着现阶段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也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辅助,在传播传统文化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拓宽思政教育的范围。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会受到多媒体技术演示、传播等的影响,无法让静态的传统文化资源生动形象地呈递给学生,使其完全成为网化的展品,这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四)课程设置存在弊端首先,就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方面进行探究,想要凸显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价值,就应当设计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挖掘和其相关联的教育资源,这样高校思政教育才会和传统文化课程保持同向同行的状态,从而实现全方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积极设置传统文化课程,对于

7、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重视度也在持续性升高,但是其并没有将这类教育贯穿至全年级,整体教育的周期会比较短。学生处于该种教学环境下,无法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次,从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设置的思政理论课均为大课,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其在专业性质方面差别也会较为悬殊。在学生群体专业不一因素的影响下,教师的授课会受到阻碍,无法全面、充分地把控学情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在融入传统文化时,很容易会脱离学生实际状况,无法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传统文化的渗透性有待提升,会形成理论教学空洞等的问题,学生也无法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还有部分选修课程存在学生受众面较为狭隘的问题

8、,只能以考查当作重要的考核形式。一些学生对于其重视度也会比较低,会敷衍了事,这就使该课程失去了教育价值。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一)坚持正确的融合原则首先,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所以其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要将其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够高度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利用传统文化提供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的土壤,使其历史积淀变得更加丰厚,找到辩证法以及唯物论思想的契合点。可以借助传统文化,采取易懂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提高学生对其理论的认可度,从而逐步形成正确

9、的价值导向,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理论不断武装学生的头脑。其次,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工作时,要将学生当作起点,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变得更强。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这种自主性的强调并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而是要以正确的思政思想为引领,把自我教育和其相融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充分尊重并理解学生,这样其教学的实效性才会变得更强。再次,高校想要将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相融合,要强调知行合一。把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从而实现传承发扬传统文

10、化的教育目标。传统文化蕴含的实践精神是先辈通过实践逐步积淀而成,其实践性强。因此,在融合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时,应当坚持实践精神,把知行合一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彰显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积累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发展学生人文素养。借助校园社会社团实践、课堂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觉统一实践和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积极性,让其通过实践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最后,要坚持扬弃与创新统一的原则。随着对传统文化传的重视,高校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其教学并不是保持原本形态和内容,将其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批判性地继承,保留其精华,去除带有时代局限性

11、的内容;不可全盘否定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要对其内容进行传承和升华,滋润学生的文化土壤,让其可以保持理性的态度发展传统文化,推陈出新。82郑玉萍 刘昌俊/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二)健全融合机制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需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及教育作用。根据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使其能够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引导作用,改革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让其授课内容和传统文化更好结合,给学生打造更适合其发展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及吸引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其次,要以思政

12、教育与优秀文化融合的背景为基准,列出二者融合教学开展的关键点,同时调动各项教育资源融合多方力量,大力开展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宣讲工作。同时,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使其能够满足学生文化需要,保障内容的规范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处于更具协同化以及制度化特性的教学环境之中。最后,高校需要革新现在推行的教育教学制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其能够一同参与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中,补充完善各项融合机制的内容。(三)构建良好思政教育环境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是无法得到改变的。父母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指导者,把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相结合,需要发挥出家庭教育的引领作

13、用。在日常生活中,将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其中,以父母正确的言传身教形式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打造“和乐”家庭环境,注重“和”文化的延续,让学生能够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也应当端正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态度,可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借助传统文化来影响孩子。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号召孩子,形成良好的家风3。此外,家长也应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如春节、端午节等一些传统节日文化来引导孩子能够正确认知节日文化内容,提高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认同感。其次,要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同时践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导原则,合理利用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办特色传统文化宣扬活动

14、。如借助纪念馆、博物馆等一些公共服务设施,举办文化沙龙活动,进行思政教育的宣讲和引导。还可以使用广播、报纸等一系列的社会媒介传播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让传统文化能够融入学生生活,构建轻松、愉悦的社会环境。最后,要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校园之中注重开展精神文化教育活动,建设良好的班风与校风,增强全校的凝聚力及荣誉感,注重校园人际关系的构建。如可以鼓励学生组建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用校园广播平台为其讲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如传统文化节日的由来等,定期推送传统文化文章等。总之,要使用正确的舆论来鼓舞学生,感染学生,打造更为优异的校园文化氛围4。(四)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

15、重要延伸形式,其可以被划分为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园实践活动两类。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的实操能力变得更强,用其来帮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导原则,学生可以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掌握更为丰富的文化知识,内化活泛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管采取何种形式教导学生,均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保证实践活动课时设计的合理性。依照授课内容,将其划分成为多个主题模块,要有目的、有规划地引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其所掌握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同学,例如开展传统文化故事会、参观红色基地等。在课前可以组织时政热点讨论活动,学

16、生们共同学习当前的时政热点新闻,各抒己见,教师要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面,让其能够产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当做好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比如发挥“学习强国”这一学习平台作用,该平的台内容信息量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每周可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强国”相关内容的分享活动5。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形成自主学习时事政治等内容的习惯。通过开展这一活动,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其学习兴趣。在组织开展校园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明确凸显出文化的主题,可以采取名师讲坛、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也可以借助学生会等组织开展古诗词、征文竞赛等的活动

17、,要让学生分享并汇报活动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政内容。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让传统文化渗透至其中,符合教学目标,设定好学分和学92郑玉萍 刘昌俊/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时,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去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或者采取走访问谈、实地调查等方法调研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便于学生切身感悟传统文化具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五)强化学生认知践行能力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始终是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中心主体,

18、所以传统文化在融入时需要以学生为落脚点,这样才能够改变当前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想以及意识,所以不可将其当作被动接收知识的客体,要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作为发展学生传统文化涵养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意识的支撑下,才能够明确学习动机,将其当作提高道德素质的关键路径,积极主动汲取传统文化知识,使涉猎到的传统文化内容更加广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学生的课堂表现放置到日常成绩评分之中,让学生针对其内容展开探索,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懂得反思,找到更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推崇倡导“克己内省

19、”,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原则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并鼓励学生找准定位。只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才会使其规划设计的目标更加清晰,帮助其实现崇高的理想。坚持把传统文化美德当作道德规范,强化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能够自觉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次,要增强学生文化践行能力,掌握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观念。弘扬“守诚信,讲仁爱”等思想,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认知并改造世界,将所汲取的思想精髓内化于心,将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当作行动自觉的内在动力,要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并加深对其文化的理性认知深度。可以定期参与书法、绘画等多类活动,自发去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学生文化素养,

20、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尤为丰富,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发展的黄金阶段,若其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领,那么就会影响到其后续的发展状态。教师要抓住教育的契机,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深度的融入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出二者融合的教育启迪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教师要探索出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式和路径,开辟出全新的发展局面,给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参 考 文 献】1 范成龙,王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逻辑与实践方略J.教育探索,2 0 2 2(2).2 崔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讨J.作家天地,2 0 2 1(3 0).3 阚玉金,丁美琴,孙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路径探索J.大学,2 0 2 1(3 7).4 刘婵.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就业与保障,2 0 2 1(1 5).5 费白露,倪松根,王琴.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2 1(7).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