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与朱元思书》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070600 上传时间:2025-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与朱元思书》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与朱元思书》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 备课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 2 课题 与朱元思书 课型 精讲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重点 1.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 2.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难点 1.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 2.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环节 说 明 二次备课 复习 新课导入 第一课时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其实,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就会惊喜地发现一条秀绝人寰的绿色飘带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之间,这就是富春江。古往今来,它倾倒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尽的美丽传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可以一睹它的芳容了。一起来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 课 程 讲 授 1.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诗文清新且反映社会现实,其文工于写景,风格峻拔清丽,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 2.写作背景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想要辞官到石门山中去隐居。 3.文体知识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文,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体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讲求平仄,讲究用典。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复,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经典之作。【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ɡ)嘤嘤(yīnɡ)鸢飞(yuān) 戾天(lì) 经纶(lún) 窥谷(kuī) 2.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3.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6.文言句式(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第二课时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山的特点。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本文第一段概括介绍富阳至桐庐的景物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分别描写异水奇山。第一段与第二、三段是总分关系。作者是乘船游览富春江,立足点是在江中船上,所以采取了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写景,先写近处的“异水”,再写远处的“奇山”。 【感受作品意境美】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感受作品志趣美】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联系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其生平经历,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吴均曾得宠于梁武帝,并任史官,后因直言,一度被贬。虽然后来朝廷也曾恢复了他的官职,但他从官场倾轧中悟出了仕途的险恶,于是完全淡泊了功名。他的这种思想在本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分析 【赏析文章语言美】 讨论、探究本文的语言美。 (示例)1.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2.抓住特征、有层次地描写景物和从多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富春江的山水的特点是这篇游记散文的主要特色。 【把握文章主旨】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结尾处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小结 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程度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注意:①解释加点词一定要准确,避免只解释大意,造成丢分。②课内文段中的加点词一般都出自课本注释,要识记准确。③要注重文言词语意义的迁移,以应对课外文段中的加点词。④解释词语时,字要写对,不要出现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