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06026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6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改革。教育行业近些年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德育是课堂中的重点,将生活化的方式融入实际的德育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德育融入生活,构建良好思想建设。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构建特色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通过运用德育生活化的方式,拉近课堂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意

2、识到德育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提高自身思想品质建设。一、在德育导入环节融入生活化导入环节是影响整个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关键,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导入的作用,甚至是忽略不计直接进入正题,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教学形式较为枯燥。导入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影响课堂质量的关键。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活跃的阶段,而课下是学生唯一的活动时间,在上课前教师需要利用导入的时间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几分钟的导入时间,教师可以准备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是对上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总之导入是一节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充实导入的内容,并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

3、,寻找与生活相关的教育素材,运用生活实例进行导入,能够有效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很多都是与生活相关的,教师应善于将生活素材导入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中教师使用生活实例来对知识进行引入,然后让学生总结教师列举的实际案例有怎样的规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实例中发现什么,进而引出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对生活案例进行思考,并且寻找与之相关的例子,引发学生快速思考,在导入的环节快速地将学生课下的思绪拉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导入效果。在学生说出相关的案例后,教师进行总结,最后提出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当天的课题,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地

4、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兴趣。初中学生思维跳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素材,加强学生参与积极性,发挥生活素材的效能,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学习“合理利用网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的过程中准备一些新颖的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小美是初三的一名学生,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去了很多医院治疗还是不见好转,但是同学们想到将小美的病情上传到网络中,让社会中的各种专业人士帮忙诊断。在网络快速传播的形势下,有人提到可能是金属中毒导致,同学们利用网络帮助了小美,发挥信息化优势。又如小明嗜好游戏,进而认识了很多社会人员,他们蛊惑小明一起赚钱打游戏,过几天就因为抢劫被抓。两名同学都是在

5、运用网络,为什么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结局,引发学生讨论。教师随之引入教学内容:合理利用网络。运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网络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网络游戏也是部分学生的兴趣所在,利用游戏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端正态度,进而发挥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优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二、创设德育生活化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系统影响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学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学校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而且应该使学生在正确的教学方法中全面发展。学生良好的品德是未来学习生活的重要立足之本,更应该在多种途径树立良好的品德。教师利用生活化教育应该满足当前初中学生

6、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接受能力,因为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应该选择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是教师准备好的有价值的教育场景,还是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氛围,在生活中找到德育,在德育中反映生活。情境教学法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使用相对广泛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教育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相关学者指出,让学生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生活化的情境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为学

7、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在创设情境中使环境更加的真实,通过多种感官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口文/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凤鸣路校区曹雪楠教学纵横总第1540期-31科 学 大 众智 慧 教 育2023年 第10期Popular Science刺激,利用声像、图片等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接收信息的效率。在“探问生命”的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颗卵子从受精到慢慢成长的过程,使学生明白生命来之不易,也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生命的视频。如在几个月前土耳其发生地震,在地震救援中发现一位父亲为了保护怀中的孩子,支撑着整个身体为孩子遮挡废墟,在救援人员

8、发现后将父亲抬出来的时候,身体早已经硬化,却一直维持着一个姿势,在父亲的保护下孩子被救,父亲永远失去了生命。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既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但是生命又是脆弱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只有活着才能够感受大千世界,引导学生能重新审视生命的真谛,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在情境中学生离生命更接近,可以在情境中大胆地表达,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的目的。三、德育方法贴近生活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学生已经能够在网络中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短视频在近几年火爆,形形色色的信息映入学生的眼帘。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内心去看待世界。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站在各种的角度就

9、会导致道德标准因人而异,但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世界,评判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就能够看到道德的真实模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道德这一概念也模糊不清,或者是懂得理论概念,对真实含义一知半解,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真实的例子将德育融入生活。传统的教师只重视单一枯燥的课堂模式,在书中也是理论性的知识偏多,学生学习起来就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教师可以创新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德育贴近生活。比如 我不是药神 这一电影火遍全网,教师可以结合书中对影片中的内容进行判断,使学生能够对真实的案例各抒己见,可以通过实例在评判与扬弃的过程中重新理解道德的标准。影片中国内买到的德国版格列宁

10、4万元一瓶,男主在印度买到仿制的卖到国内500元一瓶。很多白血病患者每年要耗费几十万来买药,男主带来的便宜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男主明知违法,还是为患者低价代购,最后因为走私和销售假药入狱。提问学生:男主的做法正确吗?他该不该这样做?在道义方面这种行为又是怎样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影片进行讨论,有些学生会认为他救了更多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应该值得表扬;有些学生则认为他触碰了法律,是不可取的行为。但是影片中的男主明知违法还是去代购,这就引发学生之间激烈地讨论:善与恶、是与非等道德标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时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无论怎样不能触碰法律,而是要找到符合途径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

11、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很多概念虽然教材中能够明确地进行解释,但是将生活化的方式融入教学中,既能够使学生真正明白概念的含义,还能够拉近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四、课外延伸将德育融入实际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生活经验,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将重点放到了课堂教学中,忽略了课后延伸的环节。课后延伸是德育内容发展的继续,在课外延伸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也是影响课内外生活和谐一体的关键性因素。在课外延伸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既需要跟学校的相关领导进行商议或者

12、报备,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初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习压力无形增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普遍使用形式单一的说教,而道德与法治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在课后延伸的环节融入生活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科目,实践才是最后的目标,能够在生活中将理论知识引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是真正地掌握知识,学以致用。课外延伸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设计,可以是实践作业,可以是调查论文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外延伸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理论的印象。在“遵守规则”的学习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秩序下的交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去实际生活中的红绿灯路口

13、或者交警站岗的位置进行参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对校内外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做好安全方案,如每次出行的人数和路线,还要和交通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避免影响实际的交通秩序。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中可以对现场的行人或者车辆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价,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如行人要在绿灯下的斑马线行走,而不能翻越马路栅栏。可以观看在交警的疏通下一个有秩序的交通现状,引发学生思考。在“服务社会”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组织学生去社区捡垃圾;清除小广告等。课后延伸应该是道德与法治老师需要重视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理论知识较多,但是重点都是影响学生行为,只有学生将道德与法治应用到思想建设中,影响实际行为,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教育价值。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初中学生的德育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教师应通过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使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对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需将生活化引入课堂模式,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