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05110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69 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侯 佳 赖勉珊*(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60)摘 要:全球范围内,约有 3/4 的国家拥有形式各异的经济特区。作为经济特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深圳经济特区备受瞩目,也是全球最为特殊的经济特区之一。本文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的角度,选取了特区数量较多的几个国家,包括美国、波兰、菲律宾、印度以及肯尼亚,梳理了各国经济特区发展现状、管理机构、优惠政策、对外经济发展效果等。在此基础上,从对外贸易和利用外来投资的角度,讨论了深圳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策内涵等方面的异质性,指出了经济特区的

2、关键政策内涵,并分析了深圳经验的可复制性。关键词:全球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 异质性一 引言世界各国或地区通过建立经济特区,以更宽松与灵活的经济政策吸引投资、*侯佳,经济学博士,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应用计量经济学;赖勉珊,土地经济学博士,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70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2 年第 1 辑 总第 15 辑)促进贸易与经济发展,因此经济特区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下简称“联合国贸发会”)的一项统计,截至 2018 年底,全球至少 3/4 的国家或地区共有 53

3、83 个形式各异的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的成功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是全球经济特区中的佼佼者,获得广泛关注。将深圳经济特区置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所具有的异质性,有助于我们在全球视野下更深入地了解深圳成功的经验,分析经济特区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探讨建立经济特区作为经济发展手段之一的有效性与可复制性。根据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 2019 世界投资报告:经济特区,全球各国或地区的经济特区涵盖近 90 个不同名目,包括开发区、外贸区、出口加工区、工业园区、自由港、ISP/数据基础设施特区、旅游开发区等(见表 1)。广义的经济特区反映了不

4、同的政策内涵。通过对这些经济特区进行统计,可以对当前经济特区发展的政策侧重点进行概括,并为了解深圳整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需要包含的要素及其异质性提供对比基础。表 1 广义经济特区类型单位:个经济特区要素经济特区名称及数量整体经济发展自由区(307)、经济特区(148)、先进发展区(100)、经济区(54)、自由经济区(40)、自由经济区/地区(8)、特别开发区(7)、自由区/开发区(5)、经济发展特区(3)、国际发展自由区(1)、开发区(1)、经济刺激特区(1)地域(省级)开发区(1991)、州政府和私营经济特区(11)、大面积经济特区(10)、区域经济走廊(5)、经济城市(1)港口与贸易发展外

5、贸区(262)、出口加工区(144)、特殊关税区(135)、自贸区(52)、出口工业区(52)、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19)、自由港(17)、经济(贸易)区(7)、自由贸易港(7)、中央政府(出口)经济特区(7)、自贸区和仓储区(4)、关税区(1)、港口经济特区(1)、工贸区(1)、自贸加工区(1)、贸易港(1)知识与创新IT 中心(294)、经济技术开发区(219)、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6)、先进发展区(100)、科技开发区(83)、IT 园区(76)、自由区/科技产业开发区(15)、技术创新经济特区(6)、科技园(4)、技术经济开发区(2)、中心(1)、高科技园区(1)、科技村(1)、

6、技术开发区(1)、知识之城(1)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71 续表经济特区要素经济特区名称及数量绿色经济环境科技园(4)、国际绿色示范区(1)特定行业发展:农业农工经济特区(28)、农工园区(5)、农业生物科技园(3)、农业开发区(3)特定行业发展:工业制造业经济特区(102)、一般工业区(54)、自由区/工业园区(49)、工业园(43)、自由工业区(26)、工业区(18)、工业生产经济特区(10)、符合条件的工业区(10)、自由工业和经济区(7)、工业(开发)区(8)、工业园区/庄园(3)特定行业发展:旅游业旅游经济特区(25)、旅游休闲经济特区(9)、旅游开发区(5)、医疗

7、旅游中心(2)医疗旅游园区(1)特定行业发展:商业自由商业区(18)、服务园/中心(5)、商业园(2)、商业自由区(1)、国际商务中心(1)(未指定)行业发展 特定行业的经济特区(326)、多部门/服务经济特区(25)其他外商投资区(26)、多功能经济区(4)、ISP/数据基础设施特区(3)、国家战略开发区(3)、税收自由区(2)、国际物流枢纽产业开发区(2)、油气场(1)、国际投资园区(1)、特别行政区(1)、特殊社会市场经济区(1)注:联合国贸发会所收录各国(地区)经济特区名称可能与各国(地区)官方名称有出入。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 2019 世界投资报告:经济特区 附表 21 数据整

8、理。可以看到,广义的经济特区包含各类自贸区、开发区。这些特区的共同特征是划定特定空间,为该空间内的特定或非特定行业与经济主体提供优惠性经济政策。除以整体经济发展和地域划分为要素的经济特区外,其他类型经济特区的政策指向更为具体,主要强调港口与贸易、知识与创新、绿色经济、农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全球范围内发展经济特区这一政策工具的目标主要包括促进贸易发展、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特定行业发展等。也有少量经济特区根据其所提供的优惠政策来命名,如外商投资区、税收自由区、特别行政区等,反映了建立广义经济特区的另一个维度,即按经济政策内涵来划分。也有部分经济特区强调基础设施优势,如 IS

9、P/数据基础设施特区、国际物流枢纽产业开发区等。72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2 年第 1 辑 总第 15 辑)二 全球经济特区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口径,从地区来看,广义经济特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4046 个),占全球总数的 75%;在亚洲地区,中国以 2543 个经济特区(包含各类开发区、高新园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海关特区等)位列全球第一。除中国以外,亚洲地区拥有经济特区数量排名前 5 的是菲律宾(528个)、印度(373 个)、韩国(47 个)、马来西亚(45 个)和孟加拉国(39个)。西方国家共有 374 个广义经济特区,数量排名前 5 的是美国(262 个)、波兰(21 个

10、)、立陶宛(16 个)、克罗地亚(11 个)和保加利亚(9 个)。非洲地区共有 237 个广义经济特区,数量排名前 5 的是肯尼亚(61 个)、尼日利亚(38 个)、埃塞俄比亚(18 个)、埃及(10 个)和喀麦隆(9 个)。在所有广义经济特区中,只有148 个以“经济特区”(狭义经济特区)命名,主要分布在柬埔寨(31 个)、伊朗(23 个)、印度尼西亚(12 个),以及老挝和沙特阿拉伯(各 10 个)等国,其他分布在博茨瓦纳(8 个)、津巴布韦(8 个)、巴基斯坦(7 个)、刚果(4 个)、缅甸(3 个)、布基纳法索(2 个)、加蓬(2 个)、莫桑比克(2 个)、卢旺达(2 个)等国。这些经

11、济特区大多数成立于 20 世纪90 年代及之后,尤其是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的经济特区,当地最早的经济特区成立于 2005 年,充分彰显了中国建设经济特区经验与成效的外溢效应。然而,即便同样命名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蕴含的政策内容也可能千差万别。为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特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动态,本文选取经济特区数量较多的美国、波兰、菲律宾、印度、肯尼亚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立法基础、管理部门、优惠政策、特区数量与分布、贸易和就业情况等,分别梳理这些国家经济特区发展的情况与特征,为分析深圳经济特区异质性提供参考。(一)美国美国的经济特区主要指对外贸易区(Foreign Trade Zone,FT

12、Z),区内企业适用特别关税规定,通过延缓支付或降低关税等方式促进贸易发展。美国 FTZ的建立有较为坚实的法律基础:1934 年,对外贸易区法案 及其修正案(FTZ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73 Act-19 USC 81a-81u)批准设立 FTZ 委员会,负责 FTZ 的审核、设立与管理;出台 外贸区法规(FTZ Board Regulations,15 CFR Part 400)以及 海关与边境保护署外贸区法规(CBPs FTZ Regulations,19 CFR Part 146)。美国的 FTZ包括两类,一是磁铁站点(Magnet Sites),通常位于港口或工业园区,

13、对多个贸易区运营商开放;二是子区域/用户驱动站点(Subzones/Usage-driven Sites),为经批准的特定企业提供“对外贸易区”功能。在管理上,美国 FTZ 的设立需要经过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署(ITA)批准,并获得贸易区所在地海关与边境保护署(CBP)准许,园区内活动由地方、州及联邦政府管辖,FTZ 委员会并不拥有或经营这些贸易区,申请建立这些贸易区的公共组织或实体负责提供与维护该区域的相关设施。美国第一个 FTZ 位于纽约,于 1936 年设立。在 FTZ 内,企业可以从事的活动比较明确,包括组装、展示、清洁、操作、制造、混合、加工、重新贴标签、重新包装、修理、回收、取样、存

14、储、测试、展示和销毁等,而生产活动需要获得 FTZ 委员会的授权。FTZ 内的企业被完全禁止从事零售贸易。FTZ 内企业享受的便利政策也比较明确,主要包括:(1)再出口产品不需要缴纳进口关税;(2)对进入美国市场的进口产品延迟缴纳关税;(3)由 FTZ委员会备案的制造活动享受相关优惠措施,比如关税减免;(4)取消对废品、废料、不合格或有缺陷产品的关税;(5)区内企业可以每周提交一次入境申请并支付单次费用,无需为多次入境多次付费,以降低区内企业的商品处理费。根据 FTZ 委员会 2021 年年报,2021 年美国境内共有 197 个 FTZ,356 个包含单个企业的活跃站点。其中,仓储/物流业务

15、涉及的商品总值为 3690 亿美元,生产运营活动涉及的商品总值为 4650 亿美元,占比分别为 44%和 56%。在地区分布上,FTZ 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西部沿海地区,内陆偏东部地区也有参见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对外贸易区网站,https:/www.trade.gov/foreign-trade-zones-board;国际投资贸易网“美国特殊经济区域的规定”,http:/www.china-ofdi.org/ourService/0/223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2021 年版)第五章。参见“Foreign-Trade Zones,75 Years of Hi

16、story,”https:/enforcement.trade.gov/ftzpage/history/earlyyears.html。74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2 年第 1 辑 总第 15 辑)少量分布。FTZ 内占比较高的行业为制药、炼油、汽车、电子和机械/设备。FTZ 对贸易与就业的积极影响较为稳定。2001 2021 年,美国经由 FTZ 的出口额逐年上升,尤其是2010 年后有明显增长;FTZ 涉及的就业人数在2012 2021 年也逐年上升(见图1)。图 1 2001 2021 年美国对外贸易区出口额与就业情况资料来源:FTZ 委员会 第 83 届自由贸易区年报。(二)波兰相比

17、于美国以关税优惠为主的对外贸易区,波兰的大多数经济特区以“经参见 U.S.Foreign-Trade Zon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https:/ 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命名。区内企业享有的优惠政策以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为主,以良好的物流、产业、仓储等配套设施,土地租赁或购买政策为辅,特区建设目标也更多样,包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外商投资与就业、调整产业结构等。基于企业新投资金额、新创就业、当地失业率与经济发展状况等,不同企业在不同经济特区能够享受的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度与期限可能不同。在立法基础上,波兰于 1

18、994 年通过 经济特区法 及相关修正案,依次规定各个经济特区的面积、地理位置与存在年限等。1995 年,波兰第一个经济特区 Mielec 成立,位于该国南部。此后 3 年,共有 16 个经济特区成立,但其中 2 个投资环境较差,对投资者吸引力较小,发展效果较差,因此被取消。2001 年,新增 1 个经济特区,合并原本相邻的 2 个经济特区,最终形成14 个经济特区并延续至今(见表 2)。各个经济特区由地理位置界定,但每个经济特区又可能包含彼此不相邻的子区域。分析新增就业数据可以发现,波兰南部的经济特区(Wabrzych、Katowice、Krakw、Mielec)、西部临近波德边境的考斯钦斯

19、乌比采经济特区(Kostrzyn-Subic)对投资有较高的吸引力。表 2 波兰 14 个经济特区概况单位:个经济特区名称建立年份2017 年新增就业岗位Mielec199516830Katowice199634018Suwaki19963441Kamienna Gra19976698Kortrzyn-Subice199714248Legnica119976088dz 19978525波兰经济特区情况及投资选择地的考虑,商务部网站,http:/ 年7 月15 日;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Poland(2020),ht-tps:/invest-in-poland.eu

20、/special-economic-zones-in-poland/;波兰投资贸易署 波兰投资区,https:/www.paih.gov.pl/why_poland/Polish_Investment_Zone。Eurofound:“波兰经济特区”,https:/www.eurofound.europa.eu/nl/observatories/emcc/erm/su-pport-instrument/special-economic-zones-sez。76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2 年第 1 辑 总第 15 辑)续表经济特区名称建立年份2017 年新增就业岗位Starachowice199

21、74184Supsk19971063Tarnobrzeg19976928Wabrzych199710829Warmia-Mazury199712706Krakw199813641Pomeranian200110201 资料来源:地区分布数据来源于 ESPON 政策报告(2020)和 欧洲经济特区,https:/www.espon.eu/topics-policy/case-studies/special-economic-zones#:text=A%20Special%20Economic%20Zone%20(SEZ,corpo-rate%20or%20personal%20income%20

22、taxes);建立年份数据来源于波兰投资贸易署网站;各特区 2017 年新增就业数据来源于波兰创业与科技部 波兰创业报告(2018)。2008 年,波兰 经济特区法 进行了一次修正,扩大了经济特区的地理范围;根据 2018 年 5 月 10 日法案,原本经济特区内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再受特区地理位置限制,即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不再局限于经济特区内,而是推广到所有满足标准的企业,现有经济特区内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可以继续享受优惠至 2026 年。可以预见,2018 年 5 月 10 日法案 于 2022 年 1 月开始执行后,由特定地理位置定义的经济特区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新投资的优势将会逐渐

23、消失。然而,相比于非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地理位置、商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依然存在。以西南地区的 Katowice 为例,该特区在 2015 2017 年、2019 年和 2021 年被 金融时报 评为欧洲最优经济特区。当前,Katowice 特区拥有的主要优势包括:(1)30%60%的企业所得税减免;(2)战略性地理位置,拥有通往德国、乌克兰、捷克和欧洲其他各国的便利交通条件;(3)地处波兰第三大教育中心;(4)当地政府对投资者的强力支持;(5)全面的投资服务。经过发展,Katowice 特区已成为汽车产业集聚地,拥有来自法国、意大利、中国、日本、韩国的大型汽车企业。玻璃制品、钢铁

24、、木材加工、食品和建筑等行业也在 Katowice 特区集聚。除经济特区以外,波兰还拥有40 个以上的工业科技园,主要通过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与商业服务等方式,促进汽车等行业创新、产研结合,以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横向对比各经济特区与工业科技园,它们主要在占地与仓储面积、交通便利性、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77 有无税收优惠、税收优惠程度、购地补贴、领衔产业等方面存在差别。(三)菲律宾菲律宾的经济特区常用“经济区”(Economic Zone)命名。截至 2021 年 11月,菲律宾共有 415 个经济区,主要涉及制造业(76 个)、信息技术(297个)、旅游出口(17 个)、农业工

25、业(22 个)、医疗旅游(3 个)几大行业。菲律宾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法律依据为该国的 1995 年经济特区法案(第 7916号共和国法,并经第 8748 号共和国法修订),经济特区主管机构为该国贸易与工业部下属的菲律宾经济区管理局(Philippine Economic Zone Authority,PEZA)。PEZA 负责制定菲律宾境内经济区、工业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等的建设和运营总体政策,审核批准建立特区的申请,监管或提供特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服务等,持续优化特区建设与运营,并推动特区可持续发展,以吸引出口导向型的外来投资,最终实现增加菲律宾国内就业、出口与经济机会的目标。2

26、020 年,PEZA 管理的经济特区为菲律宾贡献了 64%的出口额,出口服务市场份额达到 80%,区内企业的生产总值占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PEZA 审核与管理的企业每年产生的外来投资额约占菲律宾外来投资总额的 60%。2000 年以来,PEZA 管理企业的出口金额占菲律宾总出口额的比重保持在 50%以上(见图 2),PEZA 在促进菲律宾出口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于美国和波兰,菲律宾为经济特区提供的优惠政策更为丰富,包括财政支持政策与非财政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包括各种财政优惠,比如 4 7参见 Healy 咨询:波兰经济特区,https:/ 荣获 2022 年南亚最

27、佳经济区推广机构,菲律宾经济区管理局(PEZA)网站,ht-tps:/www.peza.gov.ph/press-releases/peza-awarded-best-economic-zone-promotion-southeast-asia-2022,2022 年 5 月 29 日。参见“菲律宾经济区管理局(PEZA)激励措施”,https:/www.peza.gov.ph/elligible-activi-ties-and-incentives-category/fiscal-incentives。78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2 年第 1 辑 总第 15 辑)图 2 1994 2019

28、 年菲律宾 PEZA 管理企业出口金额及其占菲律宾总出口额比重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对蒙古的知识分享会:发展经济合作区项目 菲律宾 PEZA 经验,https:/events.development.asia/system/files/materials/2021/03/202103-case-study-philippines-one-stop-shop-sezs-and-role-global-value-chain-english-translation_0.pdf。年的所得税优惠,5%的特殊企业所得税或 10 年的增强扣除,最高可至 30%的境内销售补贴,原材料或配件免税进口,出口企业

29、国内采购产品增值税减免,免于支付任何地方政府的所有杂费、费用、税款等。非财政支持政策主要包括长期土地租赁优惠、为外国投资者及其家属的签证提供便利措施等。PEZA 还致力于提高经济区内的行政服务水平,通过简化流程、提高透明度、建立专门服务团队等方式,减轻区内企业办理业务的行政负担。(四)印度印度是亚洲地区最早建立出口加工区的国家之一。1965 年,印度政府在西部港口坎德拉港建立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1999 年,印度外长访华,其间对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在内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中国也分享了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的经验。2000 年 4 月,印度政府出台了发展经济特区的相关政策,旨在通过

30、建立功能更为全面与丰富的经济特区,实现吸引投资、印中对话时间表(19972000),印度外交部网站,https:/mea.gov.in/rajya-sabha.htm?dtl/9772/Q+302+IndoChina+Talks,2000 年 3 月;李鹏会见印度外长辛格,外交部网站,https:/ 年1 月14日;Kumar,R.S.K.,“SEZs In India:Concept,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https:/www.gtap.agecon.purdue.edu/resources/download/4103.pdf,2008.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

31、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79 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2000 2006 年,印度经济特区建设工作及相应财政激励政策主要受对外贸易政策相关规定管理,强调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吸引力的财政政策、尽可能少的行政管制。2005 年,印度通过 经济特区法,并于2006 年开始执行,此后,经济特区的发展有了稳定清晰的法律依据,相关法律程序大幅简化,并在中央与邦政府层面提供相关事项的单一窗口许可。相比于出口加工区以促进出口为主的单一目标,经济特区的目标更为多样,包括:(1)创造额外的经济活动;(2)促进商品和服务的出口;(3)促进国内外投资;(4)创造就业机会;(5)发展基础设施。为了吸引境内外投资,印度经济特区内

32、主体单位可以获得的优惠政策也相对丰富,包括:可以免税进口或从印度境内采购产品,用于开发、运营和维护;在进入特区后 5 年内享受 100%的出口收入所得税减免,第 5 10 年享受50%的免税,第10 15 年对50%的出口利润减税;享受最低替代税、中央销售税、服务税和邦销售税等减免;提供中央与邦政府相关审核事项的单一窗口许可。经济特区开发商也可以享受关税、消费税、股息分配税、中央销售税、服务税等的减免。截至 2022 年 10 月 14 日,印度共批准设立经济特区 424 个;截至 2022 年 1月 27 日,共有 268 个运营中的经济特区,其中 19 个为 2005 年 经济特区法通过前

33、建立。目前,运营中的经济特区大多数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以利用当地便利的港口交通条件与发达的基础设施。不同的经济特区在吸引投资、发展业务上侧重的产业有所不同。268 个经济特区中,有超过一半(162 个)侧重IT/IT 服务/电子硬件和软件的发展,25 个以多产业发展为主,分别有14 个、12参见“印度经济特区发展简介”,http:/sezindia.nic.in/cms/introduction.php。注:经济特区主体单位(SEZ units)是指为制造商品或提供服务而设立的单位。下文经济特区开发商(SEZ developer)是指依相关规定设立的为特区提供商业、住宅或娱乐等设施的单位。参见

34、 https:/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2 年第 1 辑 总第 15 辑)个、7 个和 7 个经济特区关注药品/化学品、工程/冶金工程、生物技术和纺织品/服装/羊毛行业。其他受关注的行业包括电子产品/半导体/电信设备、鞋类/皮革、宝石和珠宝、航空/航天等。2010 2017 年,印度经济特区内企业出口金额占全国总出口金额的比重保持在 30%上下,但在 2017 2018 年骤跌至不足15%(见图 3)。图 3 2005 2018 年印度经济特区出口额及占比资料来源:印度经济特区出口表现,http:/sezindia.nic.in/cms/export-perform-ances.php;印度

35、商工部商务司贸易数据,https:/merce.gov.in/eidb/ec-nt.asp。(五)肯尼亚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国家,非洲地区国家发展广义经济特区的历史更短,绝大多数经济特区设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及之后。肯尼亚是为数不多较早开始建设经济特区的非洲国家。2015 年,肯尼亚通过 经济特区法案(Special Eco-nomic Zones Act No.16 of 2015),并成立经济特区管理局,负责管理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的相关事宜,此后肯尼亚开始成立经济特区。截至 2021 年底,肯尼亚共有 15 个经济特区,其中 12 个为私人拥有、开发和管理。值得一提的是,Farole,

36、T.,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Africa:Comparing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from Global Ex-periences,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11.肯尼亚经济特区投资指南(2022),https:/www.sezauthority.go.ke/publication/document/2。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81 2017 年 5 月,我国广东新南方集团与肯尼亚政府签约,确定在肯尼亚埃尔多雷特建立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并于当年 7 月举行奠基仪式。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在肯尼亚

37、获得直接推广。在 经济特区法案 颁布之前,肯尼亚主要依托出口加工区法(CAP 517)建设出口加工区,并于 1990 年设立了隶属于肯尼亚工业、贸易与企业发展部的出口加工区管理局,负责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事宜,以促进出口导向型投资。发展至今,经济特区管理局和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并存,分别负责经济特区与出口加工区的管理与发展。根据最近一次统计(2022 年 3 月),肯尼亚共登记了 82 个出口加工区。肯尼亚的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和经济特区管理局功能各有侧重。前者负责出口加工区开发/运营执照、企业执照、商务服务许可等的审核与管理,主要职责包括促进出口导向型企业生产活动,监管区内经批准的活动,并保护政府收入和

38、外汇收入。可以在出口加工区管理局注册的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加工、动物加工、药品生产、纺织品和服装生产、采矿和电影生产等制造业,散装、贴标签、重新包装、贸易、出口等商业活动,经纪、维修、信息和咨询、IT 和业务流程外包(BPO)等服务。出口加工区的企业可以享有绿色通道口岸与清关、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惠费率、厂房出租、办公场所建设用地、外汇制度自由化、资金和利润轻松汇回、外汇账户准入、境内外借贷等非财政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区内企业可以享有很多财政激励政策,比如10 年的企业免税期、20 年的预扣税免税期、永久免征关税和进项商品与服务增值税、建筑与机械新投资可享受 100%

39、的投资减免等。肯尼亚经济特区管理局强调通过发展经济特区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境内外投资、增加市场机会,并推进肯尼亚工业化转型,帮助肯尼亚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相比之下,经济特区内企业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更为丰富。在行政措施方面,除参见肯尼亚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网站,https:/ 2022 年 3 月报告,https:/unctad.org/system/files/non-offi-cial-document/aldc_2022_pdsd_pdw_ken_ppt_16-18_mar_benjamin_chesang_eng.pdf;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肯尼亚 2

40、021),https:/www.ccpit.org/image/1473840398441926657/ae8877c36bf7486aa0808be4f1955a4b.pdf。参见肯尼亚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网站“常见问题”,https:/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2 年第 1 辑 总第 15 辑)了出口加工区企业可以享有的相关优惠外,经济特区管理局还提供签证便利,并致力于实现“只需一张许可证”,以减轻区内企业的行政负担。此外,各经济特区还设置了常驻海关办公室,提供海关文件与检查服务,并协助处理海关与消费税相关事宜。在财政优惠政策方面,经济特区内企业与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一样,享受永久免征进项商品和服

41、务增值税政策,同时获得消费税、进口报关费(IDF)和铁路发展税(RDL)永久减免,但经济特区内企业并不能如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一样永久减免关税。相比于出口加工区内企业,经济特区内企业能够享受的建筑和机械新投资减免更多,内罗毕和蒙巴萨以外的经济特区内企业均能够享受150%的减免。另外,两类经济园区对企业税的优惠政策略有不同。三 深圳经济特区异质性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引人瞩目,深圳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模板。通过对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特区发展特征,可以看到其他经济特区少有可以在政策广度与深度上与深圳经济特区相媲美的。广义来看,中国的经济开发区、自由贸易区、高新园区等享有政府优惠政策的经济区都属于经济特区

42、,而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制度改革的先行者。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价格体系改革,到后续基建体制、劳动制度、外贸体制、企业制度等改革,再到 21 世纪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等,深圳都是最早参与改革的城市之一。因此,与其说深圳是经济特区,毋宁说深圳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的政策试验田。从这个角度而言,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深圳经济特区在历史背景、地理位置、政策广度与深度、政策执行能力、政策目标等方面拥有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特区显著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无疑促成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成功,也为其他经济特区发展提供了参考。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契机是 1978 年中国

43、实施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在 1979 年 4 月主要讨论经济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来自广东的代表建议中央考虑广东毗邻港澳、拥有许多海外华侨等优势,允许广东更灵活地探索对参见科尼亚经济特区管理局网站,https:/www.sezauthority.go.ke/tax-incentives。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济特区的异质性83 外经济发展;1979 年8 月,国务院发布 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1979 年,中共广东省委提出了 关于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出口特区的初步设想,在这三个城市分别划定出口特区,通过产权保护、

44、外汇自由、优惠税制等吸引外资,促进对外经济发展。1980 年8 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该条例成为在广东省发展经济特区的主要立法基础之一。相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区,中国几大经济特区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开放这一更为宏大的改革潮流。与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同时进行的,还有特区之外整个广东省在各项经济政策上的探索,以及整个国家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的坚定探索。1981 年7 月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 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强调了广东和福建作为主要侨乡具有的优势,并明确了继续在两省贯彻实施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扩大市场调

45、节范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行财政包干和外汇分成制度、继续推进经济特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等,为全国经济发展积累经验;同时,从计划、财政、金融、外贸等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广东和福建两省的权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承担了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使命,也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在前述批转的 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 中,中央政府拟定了各经济特区共同享有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1)关税优惠;(2)简化出入境手续;(3)特区企业职工合同制;(4)对外贸易在国家的统一政策指导下,实现自主经营;(5)分批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6)上缴中央财政收入减免,外汇收入

46、单列;(7)引进外资参与建设机场、海港等基础设施;(8)管理机构精简、行政人员支持等。这些在1981 年列明的特区发展具体支持政策,在整体思路上显示了与前述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特区内企业所拥有优惠政策的相似性,即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关税优惠等,以促进对外贸易与吸引外来投资。可以说,促进出口贸易、鼓励外资投资、扩大对外经济规模是经济特区的主要功能。参见“中国改革开放全记录(19782018)”,中国改革开放数据库,http:/www.reformdata.org/records/。84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22 年第 1 辑 总第 15 辑)深圳经济特区独特于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47、的事实,也在 1981 年批转的 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 中有迹可循。中央政府结合不同经济特区的特点,给各经济特区定下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即深圳、珠海的特区应建成兼营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而厦门、汕头的特区应建成以加工出口为主,同时发展旅游等行业的特区,在厦门、汕头的特区中,只设工厂。由此,深圳经济特区独特于厦门和汕头经济特区的痕迹更加清晰。而紧邻香港的深圳,在依靠香港发展贸易、吸引投资方面,又具有比珠海更为明显的优势。彼时,深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的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深圳在经济特区建设上积累了绝对的先行优势。深圳与香港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联系十分紧密。19

48、87 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中,63%来自港澳台地区。此后,该比例一直维持在 50%以上。2007 年以来,该比例持续提高,一度接近 90%。在贸易方面,根据可得数据,2007 年至今,深圳对香港出口占深圳总出口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40%以上,2013 年接近60%(见图 4)。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向香港出口占中国内地总出口的比重大约只有 20%,且呈下降趋势。深圳为重要侨乡、毗邻香港的文化与地理优势,对深圳经济特区成功发展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图 4 1987 2019 年中国内地、深圳与香港贸易和投资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和深圳市统计局。统计上,港澳台地区投资参照外资。从全球经济特区发展看深圳经

49、济特区的异质性85 从深圳的对外贸易发展来看,经济特区建立以后,直到 1984 年深圳市的出口额才取得突破性增长,从 1983 年的 6320 万美元增加到 26539 万美元,增长率达到 300%以上。同年,深圳市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比重也从 1983 年的0.28%跃至 1.01%,并在此后保持快速增长,其中 1993 年达到 15.49%,随后直到 2013 年都保持在 13%以上(见图 5)。2013 年之后,深圳市出口总额有所下降,占全国总出口额的比重也回落至 9.5%左右。虽然 1981 年中央政府已经在批转的 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 中肯定了当时蛇口特区的建设成效

50、,但深圳在对外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只体现为当地特区政策的支持。1983 年 7 月,国务院成立外贸体制改革小组;1984 年 1 月底至 2 月上旬,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成效,并明确继续鼓励特区建设;1983 年5 月,国务院做出开放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建设经济开发区,构建沿海对外开放经济地带的决定;1984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外贸工作的通知,提出实行政企分开、工贸结合、技贸结合、外贸经营实行代理制等外贸体制改革措施,贯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图 5 1979 2019 年深圳出口总额及其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和深圳市统计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