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_贺苗.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35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_贺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_贺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_贺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5 2023年第2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机理阐析评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贺苗摘要:伴随西方学界近年来对中国关注度的增强,中国研究渐成热门研究议题。其中,英国学者休佩曼的著作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是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基于管理变革的视角,以丰富的一手经验材料为基础,从哲学、历史、经济、商业、政治等多个方面生动阐释中国的变革实践,认为管理变革是中国成功的关键,通过理解、设计和实施变革,促进了中国的长时段持续发展,对其他国家走出当前发展困局也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本书打破传统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从中国经验把握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逻

2、辑,客观评判中国发展道路及影响,对于扭转西方对中国的诸多认知偏见和误区,拓展中国研究的视野和方法,以及促进国内学界深化改革发展中相关问题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中国发展道路;管理变革;中国研究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447(2023)02-0095-08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融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演化的特征与应对”(2020M008);西北工业大学2021年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招标项目“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舆情生态治理研究”(GJJJZ202203)作者简介:贺苗,女,山西临汾人,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

3、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舆情研判分析。伴随西方学界近年来对中国关注度的增强,中国研究成为热门议题。其中,英国学者休佩曼(Hugh Peyman)的著作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Chinas Change: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是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重要影响,马丁雅克指出:“他并不是通过西方多棱镜在看中国这样往往会看错他是为数不多的理解中国的人。”1该书的显著特色是其管理变革的分析视角。在研究中,作者以丰富的一手经验材料为基础,从哲学、历史、经济、商业、政治等多个方面分析中国的变革实践,为理解中

4、国巨变,深化中国问题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从管理变革视角分析中国政治制度已彰显出来的克服西方“政治短视”的优势,提炼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特色且行之有效的中国管理变革模式和经验,阐释不断积累过程中发展的中国道路,已成为西方研究领域的理论宝库。尤其是从管理变革视角的不同阶段即战略筹划、改革设计、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入手,考察环境适配性、战略定位、推进机制、目标群体参与、改革中间效果监测、主管部门履职、实现状况综合评价、低于预期的诊断等维度,将得出极具操作性和借鉴性的结论。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往往都带着其固有的由于西方中心主义观念而造成的偏见,或有意曲解,或刻意贬斥,即便是原应从科学角度阐发的

5、质疑也显现“双标”。然而,中国作为当今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其迅猛发展及深远影响,正在逐步打破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既有的诸多理论预设和权威“神话”,比如“历史的终结”“线性的现代化”等。中国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其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相应地,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势必要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式和局限。休佩曼突破西方既有的关96贺苗:“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机理阐析于中国的认知结构,基于管理变革这个独特视角客观审视中国发展道路及意义,阐释其内在机理,其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值得深入挖掘。一、重新认识中国:超越西方效果评价中心主义的重要典范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演进的浩瀚进程中,由于生产力的

6、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及其改革的推动等,使得现代化最早在西方国家落地生根,并经历漫长的变革和试错过程,相应制度、体制逐步成熟,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实力迅速增长,以至于“西方”成了现代性的代名词。对于广大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向西方学习”成为其推动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选择。正是在此过程中,西方的众多学者、媒体、政要等便形成了一种西方优越感,西方中心主义随之形成。特别是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事件的发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谷,加之此时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更进一步固化了这种西方中心主义观念。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可以说是西方中心主义的集中体现。根据其理论观点,西方民主

7、制度可能是人类社会、文化演变的最终阶段,也是政府管理模式的最后形式,历史将“终结”在这里。2约翰奈斯比特和多丽丝奈斯比特在研究中分析指出,这样的理论得到了人文理论的支持,因为在他们看来,全世界应该有统一的道德标准;这样,西方国家自然而然会要求所有国家都遵循西方价值观,但是这种传教式的做法经常被其他国家看作是说教。3近年来,这种价值观的渗透更扯下温情的面纱,对市场的侵占、对资源的贪婪和对中国崛起的恐慌将美西方的意图充分暴露。中国作为典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雄辩地表明历史没有终结,而且社会主义发展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英等

8、众多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分裂、族群撕扯和思潮动荡加剧,陷入多重矛盾和危机。对此,休佩曼在研究中强调,世界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颠覆,而如今西方的代名词就是大部分地区政治阶层及其顾问的失败4,可谓一语中的。正确认识中国及其发展道路中的诸多问题,必须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固有思维定式。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逐步开始以更为客观、理性的态度认识中国,并勇于表达,这种转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所谓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在西方仍然是主要的论调。诚如约翰奈斯比特和多丽丝奈斯比特所认为的,西方国家现在仍然远远领先于中国,但中国已经逐步成长为它们在全球市场

9、上的强大竞争对手,并且正在创造一种符合自己历史与社会要求的政治体制,就像美国在200多年前创造了符合自己历史与社会要求的民主体制一样。5马丁雅克也如此强调,西方国家习惯于用西方化的标准去看待世界,它们习惯于用西方化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取得进步的程度,其他国家进步与否、进步多大,就看它西方化的程度如何,并指出,认为中国将会顺理成章地变成一个西方式的国家,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与西方几乎毫无共同之处。6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冷静比较和客观审视,休佩曼强调,“中国称霸(威胁)论”或“中国崩溃论”这种过于简单的叙事,对于理解21世纪的中国毫无益处。7这也表明,重新认识中国,是西方国家现在面临的

10、重要任务。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正是休佩曼研究中国问题的重要特点。他指出,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很少有人把握当今颠覆性的变革趋势,更没有人看到对于管理变革所需新方法的迫切需求,而关于根本的改变更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实施这些改变可能极其缓慢、痛苦且无力,甚至会深陷于冲突观念的泥潭。8西方长达两个世纪的统治和东亚繁荣奇迹的核心就在于静观变革如何改变经济与社会,遗憾的是现在西方思想中的变革之心已经消失殆尽。9与之相应的是,西方中心主义也就越来越丧失了其生命力。反观中国,通过实施变革使国家保持了繁荣,在变革中不断修正,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包括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变革也是如此。故对于一个迷失方向的西方来说,更为重

11、要的是对一个新的中国叙事的 理解。10然而长期以来,西方很多人一直没注意到中国的变革,或即使注意到了但仍傲慢地认为这种变革97 贺苗:“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机理阐析效率低下,这阻碍了西方对中国的进一步理解。虽然一些西方学者对西方的相关经典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等也在反思,但最终仍然无法抛开西方理论的基本架构和主流意识形态。11因此,要准确理解中国,必须基于中国的发展实际,而不是遵循西方既有的关于中国的认知结构,特别是要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以及改变对中国的诸多偏见和误解。休佩曼通过管理变革这个独特视角分析中国问题,呼吁西方重新认识中国。近年来,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研究已形成

12、了大量论著,有不少论著都在学术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但这种管理变革的分析视角却是其他学者所没有尝试的。休佩曼12指出,亚洲和西方都面临类似的挑战,各种颠覆性元素将形成一个新时代,双方都需要更新自己,问题在于:如何变革?而中国的变革富有成效,在应对和管理变革方面提供了新的路径。他认为,变革的中式思维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方哲学,而是一种与21世纪接轨的非常理性的方法,实用主义、灵活性、渐进主义、克制低调和不断自我更新是成功的关键。13在他看来,中国道路的发展即中国的变革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流程,即:目标、手段以及制定和实施政策之前确定优先事项的人员,管理变革不是首先提出崭新的意识形态,而是构建并有效实

13、施一个流程。正是通过不断变革,促进了中国的巨变。换句话说,变革管理强调的是如何实施政策,而不是单列出政策内容。基于这种管理变革的视角对中国的改革发展问题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对中国发展模式的重新认知,及其独到的见解,有助于外部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二、思路转换:从中国经验把握中国发展道路现代化是每个国家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每个国家的现代化却又有其特殊的逻辑。对于中国来说,就像费正清所指出的,西方人起码应该知道,首先这是一个人口大国;其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亦与西方生活方式千差万别;最后,中国人正经历着一场迅猛的发展与变革。14马丁雅克在研究中也评论说,西方希望总体上按照自

14、身的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标准评估中国,尽管可以理解,但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它排斥了中国的特殊之处;这种想法,实际上表现出了西方相对单纯的狭隘思想,也反映了西方过分狂傲的心态,认为西方经验是解决所有重大事务的万能钥匙。15实际上,要更好地把握中国发展道路中的诸多问题,必须基于中国的特殊实际。这也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突破西方既有的认知结构,从中国经验把握中国发展道路,正是休佩曼的独特研究理路。与西方差异巨大的特殊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现代化特征等,决定了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比如有论者称,中国国家形成的传统,不同于西方国家形成的传统。16中国模式成功了,但它与众不同。17从现

15、代化的模式来看,西方是一种内生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在外在冲击下不得不开始现代化的,加之中国超大的社会规模,特殊的历史进路和文化积淀,使得国家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路径、社会发展的议程、目标设定、价值选择等方面,都不同于西方,这些特殊元素又从深层次决定了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社会变革方式以及发展模式。休佩曼特别重视这种差异,并通过分析指出,语言不通、不熟悉中国地理和中国历史问题困扰着西方人,极端主义仍然影响着西方并引致许多误解,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误解,而要接受中国的经验就需要重新思考中国。18在休佩曼看来,西方是通过西方的眼睛看中国,认为最好是从中国的初始位置即中国自己的传统哲学开

16、始认识中国。中国变革强调长线思维,这与不理解变革的必要性、更不用说进行变革管理的西方和亚洲部分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社会没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或优先考虑,主要政党缺乏长线思维,决策往往是短视的反应性的而不是主动性的。相比之下,中式思维有很多优点,比如同时具有长线和短线思维,明确优先事项,接受自然的不确定性。19西方的短线思维不具备这样的优点,从而也就难以解决诸多深层问题。就像克劳斯托马斯贝尔格所说的那样,欧美社会的政治环境条件决定了其执政党和政府难以真正推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难题。20改革98贺苗:“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机理阐析开放40多年来,中国扭转了

17、被近代外来力量迫使的变革动力,主动作为,跃入现代化的洪流。正是通过勇猛又渐进的改革,有效地把握了能动性与规律性、强制性与诱致性、局部性与整体性、增量性与存量性的统一,从而带来了显著的发展成效。21中国特殊的发展逻辑,造就了其特殊的变革路径。比如,休佩曼22指出,中国特别重视历史经验的提炼和结合新形势的不断再领悟,认为历史是哲学思想、治国方略和社会治理的珍贵来源,他认为了解历史人物和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政府就可以采取良好的政策、结构和战略,放弃和避免不好的策略,人民在日常生活和政府在社会治理中都有意无意地接受这种历史的引导。休佩曼23指出,中国特别重视战略的作用,他认为战略旨在以最佳、最快、最安

18、全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目标,用于政府、农业、商业、经济、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战略必须切实可行,具有强操作性,必须战术上有效体现,而历史、哲学和战略的结合催生了一套操作手册。休佩曼24指出,中国特别重视政府的作用,他认为有效的管理和强有力的政府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治理的目标,从古代历史角度来看,官僚的命运随着王朝的兴衰而起伏,但仍然是中国发展所倚靠的基石。休佩曼25指出,中国特别重视多元思想的重要性,认为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等单一信仰体系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不同,中国传统哲学建立在儒家、道教和佛教交融的混合体基础之上,不了解这种交融的方式和演变就不能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和战 争

19、。休佩曼26指出,中国特别强调思想框架和变革的关系,认为要彻底现代化,中国需要巨变,而且这一巨变过程复杂、范围广泛、耗时漫长,只有在一个思维框架内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成功应对众多挑战。在休佩曼看来,一切都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关联,即三个主题的把握:目标、手段和人。其中,目标是传统思想的起点;手段是构思和实践思想的使用方法;最后是使用手段的主体人。在中国的巨变流程中,相较于变什么,更强调的是怎么变。中国正是坚持按照自己的路径积极推动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此,休佩曼27指出,变革在当代中国总是受人欢迎的,而对于变革保持积极态度是有意义的,这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耐力、弹性和破纪录增长,这也有别于变革缓

20、慢甚至畏惧变革的西方发达经济体。与中国相比,西方损失得更多,没有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利益,就无法抵消变革的不确定性、考验和磨难。而且,休佩曼28认为,中国几乎所有事情都在改变,不只是旧问题,还有由于快速增长和未竟的改革产生的新问题。“摸着石头过河”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此过程中需要处理挫折、确定优先事项并对行动进行排序,所有这些都需要很长时间。近年来在海外中国研究领域,诸多学者在从政策实验的角度解释中国的非凡成就29,实际上都是基于中国具体实践研究中国问题的有益探索。忽视中国经验,仅以西方标准或经验来看中国,是难以正确理解中国道路的。对于该问题,王国斌在研究中曾指出,如果我们忽视国家形成中的非

21、西方传统,而着眼于20世纪的国家,那就很容易使用从欧洲国家形成经验中得出的发展模式来分析问题,从而认为在决定各个国家的行为方面,上述更大的政治、经济体系起了决定作用。30这样一来,是很难把握非西方国家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的。具体到中国来说,就像吉尔伯特罗兹曼等学者所强调的,构成中国现代化历史的诸多要素,与其他国家的情况是不同的,以致不得不把中国当作一个别具一格的研究个案。31尽管变革是当今每个国家都重视的问题,但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成效等方面,却存在巨大差异。中国的变革是成功的,善于管理变革,明确优先事项,创新方法,注重长线思维,实事求是,是成功的关键。正是在此意义上,休佩曼认为,“实事求是”和“摸

22、着石头过河”可能听起来不那么深刻或精确,实际上却比象牙塔、智库或行业游说组织发明的许多西方方法更加现实和实用。32三、意义重构:客观评判中国发展道路及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且面临诸多危机,但美西方国家对于这种变化的应对是不理想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伤人一千,自毁八百”。在政治联盟军事化或军事联盟将“中国挑战”作为主99 贺苗:“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机理阐析要议题时,对于中国来说,变革将继续深入才能应对。中国通过传统哲学来理解变革的本质能够经常性地自我更新,以有效应对国家改革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风险和挑战,保持长时段的稳定增长。诚如马丁雅克所说,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

23、方面,这种说法实在有些过时,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可能也会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中国未来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将可与20世纪的美国媲美,甚至有可能会超越美国。33这表明,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或意义,必须要有客观准确的判断。对于休佩曼来说,从管理变革的视角客观评判中国发展道路及影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就像他所认为的,世界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颠覆,而“中国提供了考虑革新的路线图”34,其观点从深层次上折射出了今日崛起的中国对世界的深刻影响。要客观评判中国发展道路及其影响,必须纠正诸多片面认知或偏见。在休佩曼看来,很多西方人之所以曲解中国,是因为许多人通过西方的眼睛看中国,即使没有意识形态

24、或文化的偏见,他们也很难清楚地了解中国,规模、差异、距离和不熟悉是理解的障碍;当然,意识形态和偏见构成了障碍,这些障碍又因恐惧、大众文化,特别是媒体的议题设置和虚拟环境而加剧,而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对东方主义的神秘解读似乎向西方隐瞒了真正的中国。35他认为,西方对中国的种族优越感逐渐被另外一种消极的态度所取代,即中国人应该和他们一样,应该遵循他们的规则、他们的制度和他们的思想,任何不同的东西都是低级的,是对他们的一种挑战,也很可能是一种威胁。36通过对西方学界在中国经济研究方面存在的诸多谬误的分析,休佩曼37指出,它们扭曲了对中国经济的重要假设,而负面的结论让人们更加相信中国可能要面临麻烦,但实

25、际上并非如此。而且研究指出,民营部门、教育、研发和增长新动力领域等,是往往被忽视的四大支柱。尽管目前西方市场模式发生了多重危机,但有人仍然用西方市场经济模式来评判中国模式,这既无助于在对西方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改进西方模式,更不能认识中国模式所面临的真正问题。事实是,中国通过内生动力驱使的不断变革,以史为鉴,灵活运用长线思维,持续有效解决了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问题,尤其在重大节点上的关键问题。正是在此意义上,休佩曼38强调,现在是时候“看中国”了。在这部著作中,对于要探讨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其他国家、公司和个人如何借鉴中国思维在昏暗的黎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二是中国是否能继续贡献带动全球三分之一

26、的经济增长,超过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综合,并帮忙解决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滞胀?作者最终给出的答案是明确的。一方面,中国的管理变革经验为其他国家、企业和个人找到了新的途径。比如他认为,中国逐渐加速的全球重要性将越来越有助于实现全球目标,解决全球贸易、就业、标准、安全和流行病等问题,确保从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计划到企业全球行业领导地位的成 功。39中国不再仅仅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而是已经成为促进新产品、流程和思维产生的全球力量。40另一方面,中国的管理变革将会促进自身的持续增长,将会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全球经济繁荣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他认为,遥远的西方应该向中国广泛借鉴:从政府、技术

27、到哲学思想;甚至数学教育和共享单车的经验。41因此,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对此,休佩曼42指出,持积极态度的人看到中国的进步那些心态消极的人会专注于他们自己的政治、标准和问题,忽视了要以中国自己的方式或优先事项来判断和评估中国的问题,同时也指出,先入为主的误解比比皆是,这些看法往往通过易于理解的有声媒介进行表达,且它们都来自并非在中国获得的种种经验,无知的根源是缺乏对当前现实、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对中国的评判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态度和准确的定位,正如约翰奈斯比特和多丽丝奈斯比特所指出的,中国不仅在改变自己以适应全球贸易环境,同时也在改变着全球贸易环境。43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客观

28、的事实,与之相应的便是一种全新的国际秩序的形成。对于西方来说,重构其理念中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意义,这既是出于对真实中国客观认知的需要,也是从中国发展经验中获取有益于自身克服诸多发展危机的需要。对于中国的发展及影响,李侃如44在研究中曾进行过这样的评价,即中国的成就已经极大地增强了它在全球政治和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中100贺苗:“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机理阐析国的未来不仅是整个亚洲、而且是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世界将会从中国的成功中受益,一个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前进的中国,则更可能是一个稳定、繁荣与和平的中国,这将反过来为其他国家提

29、供更多与中国一同增长和受益的机会。45客观评价中国的影响,促使人们客观认识中国,是休佩曼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其重要贡献。在他看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对外开放,其全球地缘政治地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中国是21世纪第一批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型新兴经济体。他认为经过70余年的变革,1945年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新的架构来适应发展中经济体系和金融系统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中国的变化是促进此次改变的主要动力。46他强调,中国提出的诸多倡议得到了迅速执行,这些倡议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提供了基于软实力共赢而不是蛮力零和博弈的新全球秩序愿景。47中国的巨变,是“

30、历史性的、重新定义世界、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国不再仅仅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而是已经成为促进新产品、流程和思维产生的全球力量。48当然,休佩曼也指出,努力了解中国的人固然会遇到很多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是无法了解的,其实有很多资源可供使用,可以帮助那些准备付诸努力深入了解中国的人。四、研究启示:重视“管理变革”的方法论价值作为一个大国,中国近年来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独特发展路径及成效,与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界的诸多假定和理论预设形成的巨大反差,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研究的意义。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休佩曼的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可谓独树一帜。作者基于管理变革视角审视中国发展道路,客观理性分析中

31、国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观点新颖,说服力强,其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于深入研究中国问题,开启了新的视角,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参照。其一,休佩曼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扭转西方基于其固有的西方中心主义观念而对中国产生的诸多认知偏见和误区,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对于众多西方学者看来,由于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虽然看到了中国特殊的历史及发展模式,但仍然希望中国能按照他们的路来走。譬如,“中国崩溃论”之所以不绝于耳,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并没有采取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华盛顿共识”49。而“中国威胁论”又是美西方国家以往针对新兴崛起国家的惯用伎俩。在众多西方人眼里,西方标准就是现代化的标准,中国要按照他们所

32、预设的路径才能实现现代化,但实际上中国不可能按照西方的路径来推进国家建设,用其既有的理论来解释正在崛起的中国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对于休佩曼来说,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认知局限,立足于中国实际,以管理变革为视角,从中国经验把握中国发展道路,客观评判中国发展道路及影响,生动阐释中国的变革实践。这种学术研究进路,对于纠正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中国的片面认知和误读,拓展中国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二,休佩曼的研究也为国内学界关于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路和方法。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保持着迅猛的势头,被称为“中国奇迹”,学者们也从思想、信仰、文化、制度等方面进行

33、分析,阐释中国发展的经验。但中国的改革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所走的道路也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交融中的独立自主发展,既延续了传统中国的民族性力量,又萌发了现代化语境中的灵活奋进,这就需要人们不断深入研究这种特殊模式和对发展共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50这就需要我们在当前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基于丰富的发展变革实践经验,具备更加宽广的眼界和包容的胸怀,将中国问题置于全球背景下来思考,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4、发展的同时,必须思考全球治理、人类社会发展等国际性问题,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理论,让中国理论拥有世界视野和全人类的关怀在此过程中,方法和思路的选择101 贺苗:“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机理阐析就尤为关键。休佩曼关于中国道路的深入研究,特别是从管理变革的独特视角分析中国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其研究理路为国内学界进一步推动国家改革发展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借鉴。其三,也应看到,休佩曼从管理变革的视角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比如,作者虽然提出了管理变革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认为“管理变革是中国的神秘因素”,也运用大量事实说明管理变革,但关于管理变革本

35、身的理论构建和理论阐述还不够,演绎有余,但还缺乏从更高层次的归纳。再如,作者通过大量的一手经验材料,特别是其在我国的工作生活经历,更强调的是社会的变革因素,但将微观的经验材料同国家宏观的制度体制有机结合还相对薄弱,尤其是目标群体的参与和主管部门的履职的对比、战略推进机制和当低于预期时调整的对比等还缺乏有力的论证,更较少着墨政党的自我革新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影响。因此,对于管理变革这种特殊的研究和分析理路,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我们需要在借鉴其理论分析方法的同时,不断对其进行针对性地丰富和完善,以便能更好地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参考文献1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

36、民出版社,2019:评荐1.2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M.陈高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3 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M.魏平,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7.4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5 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M.魏平,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8.6 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1.7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

37、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8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2.9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10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11 范春燕,冯颜利.海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几个不同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2012(2):4-9.12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3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14 费正

38、清.中国:传统与变迁:费正清中国通史M.张沛,张源,顾思兼,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1.15 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331.16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M.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45.17 熊玠.大国复兴:中国道路为什么如此成功M.李芳,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139.18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19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

39、社,2019:13.20 克劳斯托马斯贝尔格.人类世时代的社会主义转型J.申森,译.国外理论动态,2019(12):85-90.21 郭威.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践演进、逻辑机理与借鉴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9(5):121-127.22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4.23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8.24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0.25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8

40、.26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0.27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7-78.28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0.102贺苗:“管理变革”视角下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机理阐析29 张克.海外学者视域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以政策试验治理机制为切入点J.国外理论动态,2019(9):97-107.30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M.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81.31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

41、现代化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56.32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5-106.33 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3.34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5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4-147.36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53.37 郑

42、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30.38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39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51.40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65.41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42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52-153.43 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43、M.魏平,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7.44 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56.45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80.46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58.47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62.48 休佩曼.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M.万宏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64-265.49 林毅夫.新中国成立70年和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解读J.科学社会主义,2019

44、(3):4-8.5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8.Analysis of the Special Mechanism of Chinas Development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Administrative Transformation”on Hugh Peymans Chinas Change: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HE MiaoAbstract:As western academias attention to China grows,China studies have r

45、ecently developed into popular research subjects.British scholar Hugh Peymans work Chinas Change: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is a highly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outpu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ve transformation,based on abundant first-hand materials,the book expressively elaborates Chinas

46、transformation practice in philosophical,historical,economic,commercial,and political aspects.The author holds that administrative transformation is the key to Chinas success,and that the understanding,design,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persistently fuel Chinas sustained development,whi

47、ch provides new path reference for other countries effort to break through their current development bottleneck.This paper topples the traditional mindset of west centralism,examines the special logic of Chinas development path from Chinas experience,and objectively assesses Chinas development path

48、and its influence.It is significant to the elimination of western cognitive prejudice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China,the expansion of the horizon and methodology of China studies,and the promotion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issues in deepened reform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Chinas development path;administrative transformation;China studies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