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个基层官员的“自负”人生
——郑年胜主政“佛山名镇”240天后落马的轨迹
2012年7月25日,原佛山市禅城区区委常委、佛山名镇管委会主任郑年胜在主政“佛山名镇”期间,因为“挪用资金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现年47岁的郑年胜,正常的人生轨迹就此画上句号。
痴迷于陶瓷、古玩、翡翠,以学者型官员自居的郑年胜,在工作人员的回忆中,还是一个极为自信甚至自负的官员,他在多个场合有多次“操之在我”的表态。
反思郑年胜案,记者试图通过追寻郑年胜主政“佛山名镇”工程240天里的经历和心理,探究其落马的缘由。
自认“操之在我”
在主政佛山名镇之初,他为自己总结了以下几个字:“只许成功,不能成仁,尊重权威,操之在我。”据工作人员回忆,郑年胜在多个场合多次有“操之在我”的表态,自信甚至自负之情溢于言表。
“2010年12月31日晚,我临危受命到祖庙街道报到,兼任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这个角色是全新的,我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第三次挑战。这个挑战容不得有长时间的钻研学习了,而只给我短短的思考时间就要马上上岗。”
这段颇为煽情的自述出自去年4月正操刀佛山名镇的郑年胜。2010年12月,佛山名镇启动三个月余,但是在一直找不到钱、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名镇一把手易人,2010年最后一天,郑年胜接手名镇改造。
善于即兴演讲的郑年胜在干部大会上曾这样表态:“名镇动迁做好了,我请大家坐高铁旅游。大家不要为我省下乘坐高铁北上旅游的费用,高铁修到哪里我们就旅游到哪里。今后,建设者们将会永载史册,我们还会建一座丰碑,从动迁到规划、建设,甚至包括被动迁者的名字,都将刻在上面。”
据工作人员回忆,雄心勃勃的郑年胜在多个场合多次有佛山名镇“操之在我”的表态。他还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字:“只许成功,不能成仁,尊重权威,操之在我。”
在他上任之初,佛山名镇的建设进度要求是5月底前一期项目汾宁路要“闪亮登场”,但在实际上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郑走马上任的自信何在?
“他自以为是时候发挥自己的商业思维和人脉的优势了。”一位接近郑年胜的工作人员说。
事实上,郑年胜1998年从新加坡国立大学MBA毕业,经历上世纪90年代企业转制与顺德行政体制改革这段历史,自认为对改革尺度的把握很有信心。这样直接导致接手祖庙佛山名镇这个“烫手山芋”的八个月间,在上面要求大干快上的背景下,郑自以为高明地大胆运用老友关系,以解决“佛山名镇”没有一分钱启动资金的问题。
他告诉身边人,通过借用老友关系、以商业手段推进旧改是“触碰雷区,是光荣的事”。
曾经慷慨激昂谈廉政
郑年胜在主政“佛山名镇”期间,在公开场合对于廉政问题的表态总是慷慨激昂。以致于郑年胜挪用资金和受贿案爆出后,其身边人士颇为惊讶。
对于举全区之力打造“佛山名镇”项目,彼时引来禅城上下的质疑,一些人并不看好这个项目。在广佛同城化的主题下,禅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空心化”问题,“钱袋子”空前紧张,有官员曾忐忑地说:“以禅城尤其祖庙的财政状况,稳扎稳打求发展应对各项支出已属不易,举全区之力推进名镇建设不能不说是一招险棋。”
但郑年胜却在这个时候接手主政“佛山名镇”。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让他最引以自豪的是,自认为对改革尺度有充分把握、能够很好地掌握旧城开发的节奏。
这种自信甚至自负还要从他的从政履历说起。大学毕业后他来到顺德,经历了珠三角改革开放后第一波的工业化浪潮,并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顺德社会经济改革试验,“郑年胜最初连什么是产值都不知道,后来却在《学术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过经济体制改革的论文。”早年一本记录顺德改革的书《大道苍茫》中这样写到。2005年7月,郑年胜来到禅城区张槎街道任职,后任禅城区委区政府秘书长。
“佛山名镇项目的开发节奏如何掌握是很讲究的。”面对社会对“佛山名镇”的舆论反弹,在禅城广大干部普遍感到焦虑之时,郑年胜表现得颇为自负。
2011年春节后,在面对村书记、主任的迎春座谈会和村两委成员座谈会上,他提出,希望获得祖庙街道9条村、9位“大佬”、村两委委员们的支持,期间,颇具讽刺意义的是,郑年胜还提醒在座的村官们:“相关合同、相关约定等必须经得起现在和以后的考验,所谈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摆到台面上,没有暗箱操作,没有台下交易。”
郑年胜挪用资金和巨额受贿爆出后,其身边人士颇为惊讶。因为主政名镇期间,他在公开场合的表态总是慷慨激昂。在回答记者关于佛山名镇项目中的廉政问题时,他给出了三个原则令人印象深刻:任何时候都要站在捍卫公共利益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给利益以空间,不留灰色地带给人以想象,要经得起现在,更要经得起未来的检验。
声称要为祖庙财政打翻身仗
郑年胜甚至谈到最终要将古镇项目公司做上市、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他曾半开玩笑说:“佛山名镇做成功了,我们就专业去运作历史古街区改造好了。”
事实上,祖庙街道作为禅城区的核心区,财力的困窘为历任主政者所苦恼。一位知情人士评价说:“身兼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年胜希望通过旧城改造给祖庙财政打个翻身仗。他曾说希望能够运用自己的MBA知识,重新盘活老城区的资产潜力。”但主持祖庙工作8个月间,他已将涉及季华路旧改地块的900万元行贿款收入自己囊中。
“当时因为有很多拆迁户需要安置房,我就找到了沿海集团公司进行投资。”郑年胜在此前的供述中称,他与沿海公司佛山分公司总经理刘某、沿海公司老总姜某三个人都是在新加坡读研究生时的同学,相互间都比较熟。
刘某对于祖庙街道的工作人员来说并不陌生,“他常常会去郑的办公室喝茶。”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2011年“五一”假期中的一天,郑年胜突然召集身边工作人员火速到一家饭店,与刘某等人商谈。据悉,这次谈话的核心就是围绕“佛山名镇”动迁和安置房的三个亿资金。彼时的郑年胜还是雄心勃勃,希望闯出一条旧城改造的商业模式来。
事实上,2011年1月至3月,沿海集团分别与古镇公司签订了《佛山名镇投资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佛山名镇三旧改造及安置房建设合作协议书》,以及《佛山名镇安置房共建安置协议书》。在第三份协议书中,约定由沿海集团先拿出3亿元来投资,由佛山名镇管委会共管。当时这3亿元约定用于佛山名镇项目动迁及安置工作。
郑年胜在这场饭局中提出,3亿元资金放在公管账户利息低,不如拿出来作其他投资。而且他很清楚,作为名镇管委会主任,对这3亿元的划拨具有审批权,只要老友同意,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将这一亿元挪用出来没有问题。
“他私下里作出的解释是,为了减少正常谈判中从建立信任、到逐渐磨合的漫长程序,地方官不得不大胆运用自己的私人关系。这个时候让老同学介入,原因之一是上面要求汾宁古道要尽快做出样板来。”祖庙街道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此间,汾宁路的完工时间从5月底推迟到了8月。
在主政“佛山名镇”期间,郑年胜曾邀请众多专家对古镇项目公司如何开发运作进行专题探讨,甚至谈到要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最终要将企业做上市。他还开玩笑说:“佛山名镇做成功了,我们就专门去运作历史古街区的改造好了。”
(来源:南方日报)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