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教学名称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理论
第二章 医用X线胶片
l 学习要点:
l 1、医用X线胶片的结构、种类及特点。
l 2、潜影的概念及形成。
l 3、胶片特性曲线绘制方法、曲线分段及意义。
l 4、胶片特性曲线特性值的定义、求取方法及意义。
l 重点内容
l 分类
l 按乳剂涂布分
l 1、双面涂布型 普通X线胶片 T颗粒胶片 口腔用X线胶片
l 2、单面涂布型
l 软组织用X线胶片 CT胶片 荧光缩影片 X线复制片 激光胶片等
l 四层结构
l 片基层、结合膜层(放光晕层)、乳剂层、保护膜层
l 片基特性:
l 1、透明塑料薄膜
l 2、胶片支持体
l 3、片基便面涂布感光乳剂
l 4、憎水性材料
l 片基材料:
l 1、纤维素酯(早期使用)
l 分类:
l A、硝酸纤维素酯
l (易燃-不安全片)
B、 醋酸纤维素酯
l (不易燃-安全片)
l 特性:
l 2、聚酯
l 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
l 分类:
l 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片)
l 我国目前采用
l B、聚碳酯
l 涤纶片特点:
l 1、不易燃
l 2、熔点高
l 3、热稳定性好
l 4、吸湿性小
l 5、收缩性低
l 6、机械强度高
l 7、耐拉、耐磨、耐撕
l 片基要求:
l 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好
l 1、厚度:影响透光率、折光率、机械强度
l 一般厚度:175-200ū
l 2、透明度和色度:
l 透明度越高越好,给人发黄感觉
l 浅蓝色,给人舒适感
l 3、耐光性:片基在长时间光照下
l 透明变化的程度。
l 证实:三醋酸纤维素酯、涤纶片基耐光性比聚碳酸酯好。
l 4、机械性能:胶片需要一定机械强度、柔韧度
l 5、几何尺寸稳定性:
l 严格几何尺寸
l 6、导电性:
l 属于不良导体
l 极易摩擦产静电
l 7、化学稳定性:
l 制造和冲洗时,
l 要求片基化学稳定性好,
l 不影响乳剂。
l 作用:
l 将片基(憎水性材料)与感光乳剂(亲水性材料)牢固粘合。
l 使得乳剂在涂布和冲洗加工过程中不分离、脱落。
l 组成:
l 1、感光银盐
l 2、明胶
l 作用
l 1、涂布于片基上
l 2、吸收光线后与化学药液作用,形成可见影像。
l 3、照相性能优劣,取决与感光乳剂性能。
l 4、涂布薄,高感光度,说明X线胶片质量高。
l 卤素+金属银(化合物)-总称卤化银
l X线片 感光的核心物质
l 感光银盐=
溴化银(AgBr)
少量氯化银(AgCl)
+碘化银(AgI)
卤化银特性(是制造感光材料的重要条件):
A、卤化银难溶于水
B、在光线作用下可分解出银(光解银)
C、感光乳剂肿的卤化银处于过饱和状态,仅小部分溶解,大部分呈晶体状态。
D、溶解度直接影响感光性能。
溶解度:处于溶解状态的银离子和溴离子在单位体积内的含量。
l 各种卤化银之间的区别:
l 金属----增
l 颜色----深
l 氯化银---白色
溴化银—淡黄色
碘化银---黄色
三者溶解度不同,
在乳化生成晶体大小和速度不同。
v 卤化银颗粒
v 1、尺寸与什么有关?
v 胶片感光度
v 清晰度
v 分辨率
v 2、颗粒越小,在保证感光度一定情况下,清晰度和分辨率较高。
v 3、增感屏颗粒远大于卤化银颗粒。
v 4、胶片与增感屏配合,卤化银颗粒大,不影响效果。
v 卤化银晶体结构
v 1、立体结构
v 2、理想晶体(不存在)
v 3、晶体的不完整性:晶体不按照理想规律排列且具有某些缺陷的现象。
v 4、晶体生成该过程中,离子迅速聚集,受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各晶面成长不平衡。
20min
5min
8min
8min
8min
8min
12min
8min
12min
15min
20min
8min
15min
v 卤化银颗粒
v 1、尺寸与什么有关?
v 胶片感光度
v 清晰度
v 分辨率
v 2、颗粒越小,在保证感光度一定情况下,清晰度和分辨率较高。
v 3、增感屏颗粒远大于卤化银颗粒。
v 4、胶片与增感屏配合,卤化银颗粒大,不影响效果。
15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教学名称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理论
l 5、分类:
l 物理不完整:晶格缺陷和偏离
l 点阵缺陷:点阵结构中的离子或原子在应该存在处缺失或在不该存在处出现,这种现象称之。
l 点阵位错:在点阵正常的位置上离子或原子发生位移而使点阵偏离或歪曲,而使质点间的距离改变,这现象称之。
l 化学不纯洁:
l 为什么卤化银晶体具有感光性?
l 卤化银具有点阵缺陷、点阵位错等物理或化学不完整性及不纯洁性,破坏了理想晶体的固有平衡,造成晶体中的薄弱点,正是这种薄弱点才使卤化银晶体具有感光性能,而卤化银的理想晶体对光线不敏感。
l 6、坚膜剂
l 能使明胶产生坚膜作用的化学物质。
l 明胶坚膜作用对胶片的制造、保存和冲洗加工时的温度、湿度均有很大意义。
l 特别示冲洗加工过程中利用明胶的坚膜特性,采用酸性定影液,可使胶片的感光乳剂层进一步硬化。
l 2、明胶
l 制成:
l 明胶由动物(如牛、猪等)的皮、筋、爪和骨等精制而成。
l 一种蛋白质,由各种氨基酸组成。
l 氨基酸功能:氨基-碱性、羧基-酸性。
l 明胶----一种兼具碱性和酸性的两性物质
l 作用:
l 1、介质和保护作用。
l 2、吸收膨胀性。
l 3、热熔冷凝性。
l 4、提高感光度。
l 5、坚膜作用:明胶的氨基和羧基易与鉻盐、铝盐和醛酮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稳定分子间键,从而提高明胶的熔点,增强乳剂膜的机械强度,这种作用称为。
15min
6
9
9
9
布置作业: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教学名称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理论
v 作用:
v 1、介质和保护作用。
v 2、吸收膨胀性。
v 3、热熔冷凝性。
v 4、提高感光度。
v 5、坚膜作用:明胶的氨基和羧基易与鉻盐、铝盐和醛酮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稳定分子间键,从而提高明胶的熔点,增强乳剂膜的机械强度,这种作用称为。
v 介质和保护作用
v 明胶悬浮卤化银颗粒,不沉淀不凝聚。
v 吸收膨胀性
v 吸收多量水分而膨胀呈冻胶状的半凝固状态。由于水分可以浸入,显定影液物质可渗透而让卤化银起化学反应。
v 热熔冷凝性:
v 明胶吸水后附于片基,水温升高30-40度,明胶熔融,与片基剥离,碱性时膨胀快,吸水更多。降温低22-25度时,或浸入酸性液,明胶挤出水分,复原半凝固状态。干燥后呈白色有弹性固体。
v 提高感光度
v
v 明胶与银离子作用,生成不稳定银胶络合物,它分解后生成硫化银和金属银,大大提高乳剂感光度,并形成感光中心。
v 、坚膜作用:明胶的氨基和羧基易与鉻盐、铝盐和醛酮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稳定分子间键,从而提高明胶的熔点,增强乳剂膜的机械强度,这种作用称为。
v 6、坚膜剂
v 能使明胶产生坚膜作用的化学物质。
v 明胶坚膜作用对胶片的制造、保存和冲洗加工时的温度、湿度均有很大意义。
v 特别示冲洗加工过程中利用明胶的坚膜特性,采用酸性定影液,可使胶片的感光乳剂层进一步硬化。
v 组成:
v 透明胶质
v 或高分子材料
v 厚度1微米左右
v 作用:
v 避免感光乳剂余外界接触。
v 防止感光乳剂受摩擦产生灰雾、摩擦黑丝
v 减少感光乳剂受潮机会
v 保护膜中加入二氧化硅等毛面剂,增加胶片表面糙度
v 减少使用过程中与增感屏粘搭机会。
v 特点:
v 保护膜厚,20微米左右。
v 感光乳剂同X线胶片。
v 卷片片基蓝色或灰色0.12-0.14mm。
v 页片0.21-0.23mm。
v 片基另一面涂布抗静电层、放光晕层等附加层
v 防光晕层:
v 吸收摄影时多余的光线。
v 防止由于光线的反射产生光晕,避免影像模糊和清晰度下降。
v
9min
9
9
9
9
9
9
作业: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教学名称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理论
v 一般X线胶片乳剂晶体形态
v 1、大小不等球状颗粒
v 2、马铃薯状颗粒
v 1963年出现扁平颗粒技术
v 20世纪70年代,柯达公司推出新型T颗粒胶片
l T颗粒胶片概念:
l 将卤化银颗粒切割成扁平状,以预期的方式系统地排列,并在乳剂中加入品红染料,以增加影像清晰度的一种新型X线胶片。
l T颗粒胶片分类:
l 1、T-Mat型颗粒
l 2、ST构造型颗粒
l 扁平颗粒性质和特点:
l 1、表面积大且平整
l 2、长而薄
l 3、体积小
l 4、颗粒细
l 5、涂布银量少,表面吸附感光色素,多对绿色光敏感。
l 6、特点是:成像清晰度明显提高,但感光速度慢
9
9
9
布置作业: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教学名称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理论
l 适用于---乳房、颈部软组织等部位摄影
l 属于单面涂布型
l 背面有抗卷曲、防静电及防灰层。
l 能获得清晰、层次丰富影像。
l 近年乳腺专用增感屏问世使用。降低辐射,改善影像细节。
l 属于 单面涂布乳剂型
l 可用于CT、MRI、放射性核素、B超等荧光屏幕图像记录。
l 特点:较高感光度、清晰度和较大宽容度
l 对绿光敏感,属于感绿胶片类型。
l 规格:8X10 14X17(英寸)
l 属于 单面涂布乳剂型 间接摄影用胶片
l 特点:
l 具有高解像力和大宽容度
l 属于感绿胶片
l 又叫直接反转片
l 属于 单面涂布乳剂型
l 特点:专用于X线照片复制,直接正性感光材料,具有反转影像特征。
l 用于教学、科研、会诊等
l 背面:涂布反防光晕层,具有解像力高,对比度及感光度强。
l 属于 单面涂布乳剂型
l 分类:
l 1、氦氖激光型(HN型)
l 2、红外激光型(IR型)
l 共同特点:通过激光打印机记录激光扫描图像,具有极细微乳剂颗粒,蓝色调或透明无色聚酯片基,背面涂有防光晕层。
l 用途:
l CT、MR、DSA、ECT、US等扫描图像记录。
l 属于全色片
l 要在全黑下或带有暗绿色滤光片安全灯下操作。
l 随着发展,进入数字成像的无胶片时代。
l
15
6
15
6
布置作业: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教学名称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理论
第二章 医用X线胶片
l 学习要点:
l 1、医用X线胶片的结构、种类及特点。
l 2、潜影的概念及形成。
l 3、胶片特性曲线绘制方法、曲线分段及意义。
l 4、胶片特性曲线特性值的定义、求取方法及意义。
l 重点内容
l 分类
l 按乳剂涂布分
l 1、双面涂布型 普通X线胶片 T颗粒胶片 口腔用X线胶片
l 2、单面涂布型
l 软组织用X线胶片 CT胶片 荧光缩影片 X线复制片 激光胶片等
l 四层结构
l 片基层、结合膜层(放光晕层)、乳剂层、保护膜层
l 片基特性:
l 1、透明塑料薄膜
l 2、胶片支持体
l 3、片基便面涂布感光乳剂
l 4、憎水性材料
l 片基材料:
l 1、纤维素酯(早期使用)
l 分类:
l A、硝酸纤维素酯
l (易燃-不安全片)
B、 醋酸纤维素酯
l (不易燃-安全片)
l 特性:
l 2、聚酯
l 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
l 分类:
l 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片)
l 我国目前采用
l B、聚碳酯
l 涤纶片特点:
l 1、不易燃
l 2、熔点高
l 3、热稳定性好
l 4、吸湿性小
l 5、收缩性低
l 6、机械强度高
l 7、耐拉、耐磨、耐撕
l 片基要求:
l 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好
l 1、厚度:影响透光率、折光率、机械强度
l 一般厚度:175-200ū
l 2、透明度和色度:
l 透明度越高越好,给人发黄感觉
l 浅蓝色,给人舒适感
l 3、耐光性:片基在长时间光照下
l 透明变化的程度。
l 证实:三醋酸纤维素酯、涤纶片基耐光性比聚碳酸酯好。
l 4、机械性能:胶片需要一定机械强度、柔韧度
l 5、几何尺寸稳定性:
l 严格几何尺寸
l 6、导电性:
l 属于不良导体
l 极易摩擦产静电
l 7、化学稳定性:
l 制造和冲洗时,
l 要求片基化学稳定性好,
l 不影响乳剂。
l 作用:
l 将片基(憎水性材料)与感光乳剂(亲水性材料)牢固粘合。
l 使得乳剂在涂布和冲洗加工过程中不分离、脱落。
l 组成:
l 1、感光银盐
l 2、明胶
l 作用
l 1、涂布于片基上
l 2、吸收光线后与化学药液作用,形成可见影像。
l 3、照相性能优劣,取决与感光乳剂性能。
l 4、涂布薄,高感光度,说明X线胶片质量高。
l 卤素+金属银(化合物)-总称卤化银
l X线片 感光的核心物质
l 感光银盐=
溴化银(AgBr)
少量氯化银(AgCl)
+碘化银(AgI)
卤化银特性(是制造感光材料的重要条件):
A、卤化银难溶于水
B、在光线作用下可分解出银(光解银)
C、感光乳剂肿的卤化银处于过饱和状态,仅小部分溶解,大部分呈晶体状态。
D、溶解度直接影响感光性能。
溶解度:处于溶解状态的银离子和溴离子在单位体积内的含量。
l 各种卤化银之间的区别:
l 金属----增
l 颜色----深
l 氯化银---白色
溴化银—淡黄色
碘化银---黄色
三者溶解度不同,
在乳化生成晶体大小和速度不同。
v 卤化银颗粒
v 1、尺寸与什么有关?
v 胶片感光度
v 清晰度
v 分辨率
v 2、颗粒越小,在保证感光度一定情况下,清晰度和分辨率较高。
v 3、增感屏颗粒远大于卤化银颗粒。
v 4、胶片与增感屏配合,卤化银颗粒大,不影响效果。
v 卤化银晶体结构
v 1、立体结构
v 2、理想晶体(不存在)
v 3、晶体的不完整性:晶体不按照理想规律排列且具有某些缺陷的现象。
v 4、晶体生成该过程中,离子迅速聚集,受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各晶面成长不平衡。
15
15
20
20
20
20
6
v 卤化银颗粒
v 1、尺寸与什么有关?
v 胶片感光度
v 清晰度
v 分辨率
v 2、颗粒越小,在保证感光度一定情况下,清晰度和分辨率较高。
v 3、增感屏颗粒远大于卤化银颗粒。
v 4、胶片与增感屏配合,卤化银颗粒大,不影响效果。
20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教学名称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理论
l 5、分类:
l 物理不完整:晶格缺陷和偏离
l 点阵缺陷:点阵结构中的离子或原子在应该存在处缺失或在不该存在处出现,这种现象称之。
l 点阵位错:在点阵正常的位置上离子或原子发生位移而使点阵偏离或歪曲,而使质点间的距离改变,这现象称之。
l 化学不纯洁:
l 为什么卤化银晶体具有感光性?
l 卤化银具有点阵缺陷、点阵位错等物理或化学不完整性及不纯洁性,破坏了理想晶体的固有平衡,造成晶体中的薄弱点,正是这种薄弱点才使卤化银晶体具有感光性能,而卤化银的理想晶体对光线不敏感。
l 6、坚膜剂
l 能使明胶产生坚膜作用的化学物质。
l 明胶坚膜作用对胶片的制造、保存和冲洗加工时的温度、湿度均有很大意义。
l 特别示冲洗加工过程中利用明胶的坚膜特性,采用酸性定影液,可使胶片的感光乳剂层进一步硬化。
l 2、明胶
l 制成:
l 明胶由动物(如牛、猪等)的皮、筋、爪和骨等精制而成。
l 一种蛋白质,由各种氨基酸组成。
l 氨基酸功能:氨基-碱性、羧基-酸性。
l 明胶----一种兼具碱性和酸性的两性物质
l 作用:
l 1、介质和保护作用。
l 2、吸收膨胀性。
l 3、热熔冷凝性。
l 4、提高感光度。
l 5、坚膜作用:明胶的氨基和羧基易与鉻盐、铝盐和醛酮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稳定分子间键,从而提高明胶的熔点,增强乳剂膜的机械强度,这种作用称为。
20
5
20
5
10
布置作业: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教学名称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理论
v 作用:
v 1、介质和保护作用。
v 2、吸收膨胀性。
v 3、热熔冷凝性。
v 4、提高感光度。
v 5、坚膜作用:明胶的氨基和羧基易与鉻盐、铝盐和醛酮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稳定分子间键,从而提高明胶的熔点,增强乳剂膜的机械强度,这种作用称为。
v 介质和保护作用
v 明胶悬浮卤化银颗粒,不沉淀不凝聚。
v 吸收膨胀性
v 吸收多量水分而膨胀呈冻胶状的半凝固状态。由于水分可以浸入,显定影液物质可渗透而让卤化银起化学反应。
v 热熔冷凝性:
v 明胶吸水后附于片基,水温升高30-40度,明胶熔融,与片基剥离,碱性时膨胀快,吸水更多。降温低22-25度时,或浸入酸性液,明胶挤出水分,复原半凝固状态。干燥后呈白色有弹性固体。
v 提高感光度
v
v 明胶与银离子作用,生成不稳定银胶络合物,它分解后生成硫化银和金属银,大大提高乳剂感光度,并形成感光中心。
v 、坚膜作用:明胶的氨基和羧基易与鉻盐、铝盐和醛酮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稳定分子间键,从而提高明胶的熔点,增强乳剂膜的机械强度,这种作用称为。
v 6、坚膜剂
v 能使明胶产生坚膜作用的化学物质。
v 明胶坚膜作用对胶片的制造、保存和冲洗加工时的温度、湿度均有很大意义。
v 特别示冲洗加工过程中利用明胶的坚膜特性,采用酸性定影液,可使胶片的感光乳剂层进一步硬化。
v 组成:
v 透明胶质
v 或高分子材料
v 厚度1微米左右
v 作用:
v 避免感光乳剂余外界接触。
v 防止感光乳剂受摩擦产生灰雾、摩擦黑丝
v 减少感光乳剂受潮机会
v 保护膜中加入二氧化硅等毛面剂,增加胶片表面糙度
v 减少使用过程中与增感屏粘搭机会。
v 特点:
v 保护膜厚,20微米左右。
v 感光乳剂同X线胶片。
v 卷片片基蓝色或灰色0.12-0.14mm。
v 页片0.21-0.23mm。
v 片基另一面涂布抗静电层、放光晕层等附加层
v 防光晕层:
v 吸收摄影时多余的光线。
v 防止由于光线的反射产生光晕,避免影像模糊和清晰度下降。
v
10
20
5
20
5
作业: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教学名称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理论
v 一般X线胶片乳剂晶体形态
v 1、大小不等球状颗粒
v 2、马铃薯状颗粒
v 1963年出现扁平颗粒技术
v 20世纪70年代,柯达公司推出新型T颗粒胶片
l T颗粒胶片概念:
l 将卤化银颗粒切割成扁平状,以预期的方式系统地排列,并在乳剂中加入品红染料,以增加影像清晰度的一种新型X线胶片。
l T颗粒胶片分类:
l 1、T-Mat型颗粒
l 2、ST构造型颗粒
l 扁平颗粒性质和特点:
l 1、表面积大且平整
l 2、长而薄
l 3、体积小
l 4、颗粒细
l 5、涂布银量少,表面吸附感光色素,多对绿色光敏感。
l 6、特点是:成像清晰度明显提高,但感光速度慢
15
5
5
布置作业:
北海市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