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汉语(双语班)上册教案 (7) 买买提依明·买米提力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2日至10月18日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智能
1、通过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词语的读音,意思和词意。
2、掌握本课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与作业,熟练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能够在实际生活语言交际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交际。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所带来的语言知识,通过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体温表来历的艰难过程;并让同学们体会到著名的科学家怎样研究问题,遇到困难是怎么做的,我们要把他们的哪些方面。
课时分配:本课分为六课时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
第三课时 精学课文(一)
第四课时 综合练习
第五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二)
第六课时 写作训练
课题: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与方法;注意不同性格人物的语气,语调,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能够完全理解并把所学的内容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自读,分段讲解,转述段落,总结全文。
学习方式:以个人或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相结合。
课型: 新课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听写词语
欣赏 谢幕 溺水 情操 胸襟
构思 无不 习作 创见 储蓄
2.造句
(1)不就是······吗?——
(2)······也可以——
二、导入新课:
以提问方式而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那些东西的来历吗?你们知道 那些东西的发明者吗?
三、新课内容:
1、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2、老师先把词语范读,并板书重要词语
3、讲解疑难词语。
沸点——液体开始沸腾时的温度。
刻度——量具、仪表等上面刻画的表示量(如尺寸、温度、电压等)的大小的条纹。
得力——①能干;有干才。 ②坚强有力;措施得力。
③受益;得其助力。
膨胀——①物体的体积增大。②泛指事物的扩大或增长
下降——①向低处移动;降下。②指公主出嫁。③指程度﹑数量的降低﹑减少。
改进——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4、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5、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医生恳求伽利略做什么?
(2)伽利略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是怎样回答的?
四、巩固练习:
熟读课文,分析课文大意。
五、作业:
用重点词语来造句。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1、分析课文大意。
2、讲解疑难词语。
3、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5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与方法;注意不同性格人物的语气,语调,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句型和词语的用法,并能够模仿课文中重点句型来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以个人或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相结合。
课型: 新课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速读课文
2.回答问题
(1)医生恳求伽利略做什么?
(2)伽利略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是怎样回答的?
二、导入新课:
以复习旧课而导入新课。
三、教学内容:
1、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2、老师先把词语泛读,并板书重要词语
3、讲解疑难词语。
撑——充满到容不下的程度。
代替——轮流;取代。
原则——言行所依据的准则。
揭穿——揭露;揭破。
4、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5、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学生的回答给了伽利略什么启示?
(2)伽利略是怎样研制体温表的?
四、巩固练习:
做出课文有关的练习。
五、作业:
1、复述课文。
2、做相关练习。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1、速度课文。
2、讲解疑难词语。
3、回答问题。
4、复述课文大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第三课时 精学课文(一)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6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分段大意和中心内容。
教学难点:总结课文中心内容。
教学方法:启示法、指导法、分析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以个人或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相结合。
课型: 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速读课文
2.复述课文大概内容。
3.回答问题
(1)学生的回答给了伽利略什么启示?
(2)伽利略是怎样研制体温表的?
二、导入新课:
以复习旧课而导入新课。
三、教学内容:
1、让学生说课文的分段大意,老师纠正总结
2、让学生板书课文分段大意,老师纠正学生写错的、不足的地方。
3、老师总结本文分段大意。
本文共有 18 个自然段,分为四个大段:
第一段(1——7 自然段)——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看病”现象,引出作者要介绍的故事话题—— 体温表,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段(8——12 自然段)——一堂实验课的启发:伽利略开始了长期、艰苦的实验。 这两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开始的结果,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
第三段(13——17 自然段)—— 一次次的实验和一次的失败——让读者体会“世界上第一体温表就 这样艰难地诞生了”这句话。
第四段(13 自然段)——经久耐用的“酒精体温计”的诞生——直到今天还在广泛使用着。
4、先让学生总结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后老师纠正总结对学生未说到的地方补充,而对学生说错的地方加以纠正。
5、学习句型:
把一个很细很细的试管装上一些水,排除里面的空气,并在试管上刻上了刻度。
“动词+助动词”,表示动作的结果。
(1)大家拿出笔,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2)孩子们纷纷走出教师,在院子里玩起游戏来。
四、巩固练习:
复述课文大意。
用所学的句型来造句。
五、作业:
1、复述课文。
2、做相关练习。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1、分析课文大意。
2、讲解重点句型。
3、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第四课时 综合练习 真是交接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7
教学重点:通过真实情景的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能在实际生活中自由交际的目的。
教学难点:能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表达。
教学方法:启示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
学习方式:以个人或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相结合。
课型: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速读课文。
2.说一说课文(1)的中学思想。
3.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以复述课文内容而导入新课。
三、教学内容
(一)复述课文————说的训练
1.分组复述,每个小组内每人复述一遍。 可以复述事件的全过程,也可以复述文中的故事。
2.在文中故事的基础上,自己增添一些细节,是故事更加完整。
(二)真实交接
情景一:练习数学、生物课的学习,谈谈你是怎样做题、做实验的?
情景二:谈谈你观察、体会到的一个小小的发现。可以从生活、学习和其他方面去说。
(三)给下列句中带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1.体温表可以深测病情。 ( C )
A.深求 B.深究 C.考察和测量 D.深听侦察
2.学生都听得入了迷。 ( B )
A.迷恋 B.沉迷 C.入神 D.入魔
3.提问学生也启发了自己。 ( B )
A.启示 B.发现 C.启动 D.启事
四、巩固练习
1.速度课文(二)
2.做出有关课文(二)的练习
五、作业
1.复习旧课、预习新课。
2.做出同步练习册。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1、说的训练。
2、听的训练。
3、真是交际。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第五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二)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7
教学重点: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教学难点:能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听、说、读、写。
教学方法:启示法、指导法、鼓励法、谈话法。
学习方式:以个人或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相结合。
课型: 新课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口头提问学生背诵课文情况。
2、复述课文(1)的大概内容。
3、用重点词语和句型造句。
二、导入新课
给同学们看一张图片看看同学的欣赏观点。
三、新课学习
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二。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4.老师来讲解疑难词语词语。
发疯——发狂。
例如:这个人发疯了。
所谓——所说的。
例如:他就是所谓的权威。
胡说八道——没有根据的胡说。
例如:别再胡说八道啊!
窃窃私语——形容声音细小。
例如:不少人在台下窃窃私语
5.小组要讨论
话题一:1、伽利略在哪儿上大学?那时发现了一个什么情况?
话题二:对伽利略这项实验其他人的看法如何?
6.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其他人是如何看起伽利略的试验?
答:他们都嘲笑伽利略,他们以为伽利略是一个疯子,他们还说伽利略的试验总会失败的。
2.伽利略是怎样应对同行们的挑战的?
答: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些挑战
四、巩固练习
1.速度课文(二)
2.做出有关课文(二)的练习
五、作业
1.做课后练习。
2.复习旧课,预习新课。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1、讲解疑难词语。
2、复述课文(2)。
3、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第六课时 写作训练
授课时间: 2012年10月18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表白心态
教学难点: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运用、能写出简单的一篇作文。
教学方法:讲解法、指导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以个人或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相结合。
课型: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听写并用汉语解释词语
发疯——发狂。
例如:这个人发疯了。
所谓——所说的。
例如:他就是所谓的权威。
胡说八道——没有根据的胡说。
例如:别再胡说八道啊!
窃窃私语——形容声音细小。
例如:不少人在台下窃窃私语
2.速度课文(2)
3.复述课文(2)的大概内容。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
三、教学内容:
提示: 提示: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可以侧重于说明学习方法的使用步骤,也可 以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好处,让其他同学能够参考学习运用。 根据以上提示按下面的要求写一篇小故事。 根据以上提示按下面的要求写一篇小故事。
根据以上提示按下面的要求写一篇小故事。
要求:1、“我爱新疆”为题写一篇作文。
2、要求以正反两方加以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内容要具体,条理清晰。
4、句要通顺,标点符号要准确。
5、得少于300 字。
四、巩固练习:
谈一谈有关一位科学家的一篇故事。
五、作业:
1、写一篇作文。
2、复习旧课、预习新课。
第七课 体温表的来历
1、话题交际。
2、写作训练。
3、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