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性状鉴别】忍冬 花蕾呈小棒状,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久贮色渐深,密被短柔毛,花萼绿色,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味苦。
【显微鉴别】忍冬粉末:浅黄色。①腺毛有两种,一种头部呈倒圆锥形,顶端平坦,柄部2~5个细胞;另一种头部类圆形或扁圆形,腺柄2~4个细胞;②非腺毛为单细胞,有两种,一种长而弯曲,壁薄,有微细疣状突起;另一种非腺毛较短,壁稍厚,具壁疣,有的具单或双螺纹;③花粉粒黄色球形,外壁具细刺状突起,萌发孔3个;④薄壁细胞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成分】黄酮类化合物。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来源】菊科周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
【性状鉴别】毫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多离散。总苞碟状,苞片卵形或椭圆形,花托半球形,管状花多数。气清香,味甘、味苦。
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多隐藏。
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多外露。
杭菊:呈蝶形或扁球形,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显微鉴别】粉末:淡黄色。①花粉粒黄色类球形;②无柄腺毛鞋底形。
【成分】绿原酸。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来源】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形状鉴别】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部细长,雄蕊5,花药黄白色,聚合成筒状;柱头微露出花药筒外,顶端微分叉。花浸水中,谁染成金黄色。
【显微鉴别】粉末:橙红色。①花各部均有呈长导管状分泌细胞,分泌细胞单列纵向排列;②花冠顶端表皮细胞分化成乳头状绒毛;③花粉粒圆球形、椭圆形或橄榄形,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
【成分】红花苷、红花醌苷、新红花苷。
蒲黄:止血化瘀,通淋。
【来源】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性状鉴别】蒲黄 鲜黄色粉末,体轻,易飞扬,手捻有滑腻感,易附于手指上,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气微,味淡。
草蒲黄 蒲黄花粉与花丝、花药的混合物,花丝黄棕色,不光滑。(品质较次)
【显微鉴别】花粉粒黄色,类圆形、长圆形、椭圆形或广卵圆形,表面有似网状雕纹,单萌发孔不甚明显。
【成分】含脂肪油,黄酮类等。
西红花:活血化瘀,解郁安神。
【来源】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性状鉴别】干燥柱头为弯曲的细丝状或呈线性,三分枝(连三朵),暗红色,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入水则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可见橙黄色色素直线下降,并扩散,水染成黄色,无沉淀。
【显微鉴别】粉末:橙红色。①柱头顶端表皮细胞绒毛状;②花粉粒较少,呈圆球形,外壁近于光滑,内含颗粒状物质;③萌发孔难察见,草酸钙簇晶。
【成分】胡萝卜素,西红花苷。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来源】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药材圆球形,表面黑色,少数未成熟者红棕色,略有光泽,种皮外有细密颗粒状突起。
五味子:益气敛肺,滋肾涩精。
【来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圆球形或扁球形,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果肉柔软,表面黑红或有白霜,种子1~2粒。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表皮细胞,壁稍厚,散有油细胞;②中果皮有10余层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③内果皮为1列小方形薄壁细胞;④石细胞下方为3~4列较小的薄壁细胞;⑤油细胞1列,细胞径向延长;⑥种皮内层细胞形小;⑦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粉粒。
粉末:暗红色。①果皮的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排列紧密整齐;②种皮外层石细胞群呈多角形或稍长;③种皮油细胞类圆形,含黄色挥发油。
【南北五味子比对】
北五味子 南五味子
颜色:黑红色或有白霜 颜色:棕红至暗棕色
外观:表面较光滑 外观:较北五味子粗糙
内部:富油性 内部:油性较小
果肉更厚 果实稍厚
质量较好 质量次之
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来源】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性状鉴别】药材呈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网状沟纹,一侧有明显的纵沟。断面不平坦,纵剖面可见外面一层暗棕色的外胚乳向内伸入,与类白色的内胚乳交错,形成类似槟榔样纹理。气芳香,味辛辣。
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药材为圆形片,皱缩不平,外皮红色,有细皱纹和灰白色的小点。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横切面具5粒黄色果核,有的片上可见细短的果柄。
苦杏仁:止咳平喘。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几种杏仁外形相似,成扁心脏形,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表面棕色至暗棕色,有不规则皱纹;尖端稍小册边缘一短棱线痕(种脐),种脐与合点间有深色的线形痕(种脊)。种皮薄,子叶2,乳白色,油性高。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种皮表皮为1层薄壁细胞,散有近圆形的橙黄色石细胞;②外胚乳为一薄层颓废细胞;③内胚乳为1至数层方形细胞,内含营养物质及草酸钙结晶;④子叶为多角形薄壁细胞。
【成分】苦杏仁苷
【理化鉴别】碱性苦味酸检查呈阳性。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来源】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呈扁长卵形,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种皮薄,气微,味微苦。
【成分】苦杏仁苷。
乌梅:敛肺涩肠,生津。
【来源】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呈类球形或扁球形,表面乌黑至棕黑色,皱缩不平。果核坚硬,表面有凹点,众多洞穴及网状纵纹。气微,味极酸。
【显微鉴别】粉末:棕黑色。①非腺毛多为单细胞;②表面有的具螺纹交错的纹理,基部稍圆或略平直,胞腔常含棕色物;③纤维单个或数个成束,长棱形;④石细胞较少;⑤中果皮细胞皱缩,有时含草酸钙簇晶。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来源】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决明 略呈菱状或短圆柱型,两端平行倾斜,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一端平坦,另一端斜尖,背腹面各有一条突起的棱线。质坚硬。横切面中间有S形折曲的黄色子叶。
小决明 呈短圆柱形,较小。表面棱线两侧各有1条宽广的浅黄棕色带。
【成分】含蒽醌
补骨脂:补肾助阳,止泻。
【来源】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呈肾形,略扁。果皮黑色,具细微网状皱纹,果实表面凹凸不平。有时外附绿色膜质宿萼,上有棕色腺点,种子一枚,黄棕色,光滑,种脐位于凹侧的一端。子叶黄白色,富有质。微有香气。
【显微鉴别】①种皮外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其内为1列哑铃状支持细胞;②非腺毛顶端细胞特长,胞壁密布油点;③腺毛多呈梨形,腺柄短,多单细胞,腺头多细胞或单细胞;④气孔平轴式。
枳壳:理气宽中。
【来源】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品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半圆球形,翻口似盆状。外表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质硬。横切面略现隆起,果皮黄白色,果皮边缘外侧散有1~2列点状油点,中央褐色,瓤囊7~12瓣,气微,味苦而后酸。
陈皮:理气健脾。
【来源】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药材分为“陈皮”或“广陈皮”。
【性状鉴别】陈皮 剥成数瓣,基部相连。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
广陈皮 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气香浓郁。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外果皮为1列细小的类方形表皮细胞;②中果皮为薄壁细胞;③内侧细胞依次增大,排列紧密,壁不均匀增厚;④维管束细小,纵横散布。
【理化鉴别】盐酸—镁粉反应阳性。
【性状鉴别】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白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味辛辣而苦,用水浸泡果实,有黏液渗出。
胖大海: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药材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略尖而歪,具浅色的圆形种脐,表面棕色或暗棕色,微有光泽,具不规则的干缩皱纹。外层种皮极薄,中层种皮较厚,遇水膨胀成海绵状。断面可见散在的树脂状小点。
小茴香: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双悬果,呈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柄。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部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角星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
【显微鉴别】分果横切面:①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②中果皮纵棱处有维管束,背面纵棱间有维管束;
粉末:绿黄色或黄棕色。①网纹细胞壁厚,木化,具卵圆形网状壁孔;②镶嵌状细胞为内果皮细胞;③胚乳细胞多角形。
【山茱萸与吴茱萸对比】
吴茱萸:芸香科植物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吴茱萸 山茱萸
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 ; 不规则片状或囊状;
暗黄绿色至褐色 ; 新鲜紫红,久贮变紫黑;
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油点 ; 果皮皱裂,皱缩;
顶端有五角形状裂隙 ; 顶端有的可见圆形宿萼;
基部残留被有黄白色茸毛果梗; 基部有果柄痕;
用水浸泡果实,有黏液渗出;
马钱子: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马钱呈纽扣状扁圆形,通常一面隆起,另一面微凹。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卷状茸毛,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硬,沿边缘剖开,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子叶心形2片,有叶脉5~7条极短小的胚根。
云南马钱(国产) 不规则的扁小圆形,边缘薄,较中央微薄并向上翘起。
【显微鉴别】粉末:灰黄色。①非腺毛单细胞;②胚乳细胞多角形,壁厚,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云南马钱种子表皮毛茸,平直或多少扭曲。
菟丝子: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呈类球形,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线形种脐,质坚实。用开水浸泡,表面有黏性,加热煮之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显微鉴别】①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币中央凹陷,角隅处呈角状突起;②扎状细胞2列;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位于栅栏细胞外的组织);③胚乳细胞多角形。
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
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型装鉴别】呈扁球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常附着少量灰白色内果皮碎片,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种孔,旁边有1明显新月形疤痕装种脐,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种皮组织外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石细胞;②种皮内层与外胚乳的折合层常不规则的插入到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
粉末:红棕色至淡棕色。
砂仁: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阳春砂、绿壳砂果实呈椭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种子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质硬,胚乳灰白色。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三棱,表面被片状、分枝状软刺。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假种皮有时残存;②种皮表皮细胞1列;③外胚乳细胞含细小的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粉末:灰棕色。
全草类中药
全草类中药又称草类中药,是指用植物的全体的一类中药。
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三种麻黄鉴别】
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细长圆柱形
淡绿色至草绿色
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有粗糙感
无粗糙感
断面略呈纤维性
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少分枝
多分枝
较多分枝
先端灰白色
先端尖锐
先端多不反曲
形成层环类圆形
形成层环类三角形
形成层环类圆形
偶有环髓纤维
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无环髓纤维
金钱草: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性状鉴别】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表面棕色,断面实心。叶对生,基部微凹,全缘。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广金钱草 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圆,全缘。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①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②中柱鞘部位纤维断续排列成环;③韧皮部狭窄,木质部连接成环。
【真伪鉴别】同科植物点腺过路黄、聚花过路黄和巴东过路黄的全草是伪品。
点腺过路黄与过路黄近似,唯有枝端延伸成细长鞭状,叶片具淡黄色或橘红色颗粒状的腺点。
聚花过路黄与过路黄主要区别为:花聚生于茎端叶腋,全体被多节卷曲的长柔毛,叶片卵形至宽卵形,具红色或黑色颗粒状的腺点。
巴东过路黄与聚花过路黄近似,惟叶片宽卵形至近圆形,具透明或带淡红色现状的条纹。
广藿香: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不同产地分为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
【性状鉴别】石牌广藿香 枝条较瘦小,表面较皱缩,灰黄色或灰褐色,节间较短,叶痕较大而凸出,中部以下被栓皮,叶片较小而厚,暗绿色或灰棕色。
海南广藿香 枝条较粗壮,表面较平坦,灰棕色或浅紫棕色, 节间较长,纸条下部始有栓皮,叶片较大而薄。
【显微鉴别】叶片粉末:淡棕色。①非腺毛平直或先端弯曲;②腺鳞头部扁球形,由8个细胞组成,柄单细胞,极短;③草酸钙针晶细小;④间隙腺毛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中。
肉苁蓉: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管花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性状鉴别】肉苁蓉药材呈扁圆柱形,稍弯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茎,叶基间有纵槽纹,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管花肉苁蓉药材扁纺锤形,鳞叶三角形,多数断落后留下极密的叶基痕。断面棕黑色,中心无髓。
【显微鉴别】肉苁蓉横切面:中柱维管束排列成波状弯曲的环,髓部呈星状。
管花肉苁蓉横切面:横切面维管束散生,中心无髓。
穿心莲: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鉴别】茎呈方柱形,多分枝,全体绿色,节稍膨大,质脆。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完整展开后呈披针状,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
【显微鉴别】粉末:①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②腺鳞头部扁球形;③非腺毛具角质线纹。
茵陈: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称“茵陈蒿”。
【性状鉴别】绵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叶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先端尖锐。
茵陈蒿 茎呈圆柱形,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脱落,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形。
【显微鉴别】茵陈蒿叶粉末:①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②腺毛少,顶面观呈鞋底形;③表面密布丁字形非腺毛。
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鉴别】蒿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断面黄白色,中部有髓。叶互生,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两面被短毛。
【显微鉴别】叶表面制片:气孔不定式,腺毛椭圆形,非腺毛丁字形。
通过最终裂片的中脉横切面:上栅栏组织细胞延续至中脉,下面于中脉处中断,维管束位于中心。
石斛: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及其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名称
外形
质地
断面
粘性
气味
颜色
鲜石斛
圆柱形或扁圆柱形
肉质多汁
嚼之有黏性
味苦而回甜
表面黄绿色
金钗石斛
扁圆柱形
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
铁皮石斛
螺旋状或弹簧状
平坦
有黏性
黄绿色
马鞭石斛
长圆锥形
质疏松
纤维性
味微苦
环草石斛
细长圆柱形
柔韧
较平坦
有黏性
金黄色或淡褐色
耳环石斛
龙头凤尾:耳环石斛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习称“龙头”,另一端渐细,无剪口,习称“凤尾”。
藻、菌、地衣类中药
藻类、菌类、地衣类合称为低等植物,或无胚植物。
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的菌丝组织体。
子实体:是真菌(多是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结构。
菌核:是菌丝密结成的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是菌丝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冬虫夏草:,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性状鉴别】外表深黄色至黄棕色,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中部4对明显。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深棕色至棕褐色,上不稍膨大,断面类白色。
【显微鉴别】子座头部横切面:①子座周围1列子囊壳;②子囊壳内有多数线性子囊;③子座中央充满菌丝;④具不育顶端(子座先端无子囊壳部分)
虫体横切面:不规则形,四周为虫体躯壳,其上着生长短不一的锐利毛和长绒毛,躯壳内为大量菌丝,期间有裂隙。
【伪品】蛹草,习称“北虫草”
亚香棒虫草
凉山虫草
地蚕
草石蚕
灵芝: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苏的干燥子实体。
【性状鉴别】赤芝 外形呈伞状,菌盖半圆形、肾形或近圆形。皮壳坚硬,黄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菌柄侧生,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菌管内有多数孢子,孢子细小,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
紫芝 匹克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丝锈褐色。菌柄长。
栽培灵芝 子实体较粗壮、肥厚,皮孔外有时被有大量粉尘样黄褐色孢子。
【显微鉴别】粉末:浅棕色、棕褐色至紫褐色。菌丝散在或粘结成团,细长,稍弯曲有分枝。孢子褐色,卵形,顶端平截,外壁无色,内壁有疣状突起。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性状鉴别】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外皮有明显隆起的皱纹。断面不平坦,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显颗粒性。嚼之粘牙。
茯苓皮 为削下的茯苓皮,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
茯苓块 未去皮后切制的茯苓,成块片状,大小不一。
茯神 呈方块状,附有切断的一块茯苓神木,质坚实,色白。
【显微鉴别】粉末:灰白色。①可见无色不规则颗粒状团块或末端钝圆的分枝状团块;②菌丝细长,稍弯曲,有分枝,无色或带棕色(外层菌丝)。
猪苓:多孔菌科猪苓的干燥菌核。
【性状鉴别】不规则条块状、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表面皱缩或有瘤状突起,灰黑色或棕黑色。体轻,能浮于水面,断面细腻,类白色,呈颗粒状。
【显微鉴别】粉末:灰黄白色。①菌丝团大多无色;②草酸钙结晶呈正八面体形、规则的双锥八面体形或不规则多面体。
松萝:松萝科植物松萝和长松萝的干燥地衣体。
【性状鉴别】松萝 呈二叉状分枝,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粗枝表面有明显的环状裂纹。质柔韧,略有弹性,不易折断,断面可见中央有线状强韧的中轴。
长松萝 地衣体呈丝状,主轴单一,两侧侧枝密生,似蜈蚣足状。
树脂类中药
血竭: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中渗出的树脂。(进口)
百合科植物海南龙血树及同属数种植物含脂木质部提取而得的树脂。
【性状鉴别】原装血竭呈四方形或不定形块状。加工血竭略呈扁圆四方形,表面暗红色或黑红色,有光泽,底部平圆,顶端有包扎成型时所成的纵折纹,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而粉末呈砖红色。研粉红似血。
青黛: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
【性状鉴别】蓝色粉末,体轻易飞扬,或呈不规则多孔性团块,手搓捻即成细末。微有草腥气,味淡。
儿茶:豆科植物儿茶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及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茎叶嫩枝的干燥煎膏。商品习称“儿茶膏”或“黑儿茶”。
【性状鉴别】方块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棕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断面不整齐,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气微,味涩、苦。
【显微鉴别】粉末棕褐色,水装片可见针状结晶及黄棕色块状物。
五倍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是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
【性状鉴别】肚倍 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表面灰褐色,微有柔毛。断面角质样,内壁平滑,有黑褐色死蚜虫及灰色粉末状排泄物。气特异,味涩。
角倍 呈菱形,具不规则的角状分枝,气特异,味涩。
【显微鉴别】①表皮细胞往往分化成非腺毛;②外韧型维管束,外侧有大型树脂道。
动物类中药
地龙:环节动物门锯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
白颈:地龙身体上第14~16环节生殖带。
石决明:软体动物鲍科动物杂色鲍(九孔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珍珠: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多数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珍珠特有彩光,一圈圈的具有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虹彩般的光泽,将其定名为“珍珠虹光环”。
蜈蚣: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斑蝥: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芜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
【性状鉴别】南方大斑蝥 呈长圆形,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不宜口尝。
黄黑小斑蝥 体型较小。
【显微鉴别】南方大斑蝥粉末:棕褐色。①刚毛极多,黑褐色;②体壁碎片块片状。
僵蚕: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蚕蛾科昆虫家蚕的4~5龄幼虫因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
【性状鉴别】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
蛤蚧:脊索动物门爬行纲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
【性状鉴别】全体呈扁片状,头稍扁,略呈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异型大齿,腹背部呈椭圆形。背灰黑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四足均五趾,趾底面有吸盘。全身密被类圆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显微鉴别】粉末:淡黄色或淡灰黄色。①鳞片近无色或淡灰绿色;②皮肤碎片淡黄色。
蕲蛇:脊索动物门爬行纲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
【性状鉴别】呈圆盘形,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乌鞘蛇: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游蛇科动物乌鞘蛇的干燥体。
【性状鉴别】圆盘状,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头盘在中间,眼大而凹陷,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尾部渐细长,剥皮者仅留头尾之鳞皮。
麝香: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性状鉴别】毛壳麝香 内皮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皮层皮膜,习称“银皮”;
麝香仁 其中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
冒槽现象 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
鹿茸: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性状鉴别】花鹿茸 ①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分出侧枝习称“门庄”,外皮红棕色或棕色,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下部有纵棱筋及突起小疙瘩。
二茬茸(再生茸):主枝长而不圆或上粗下细,下部有纵棱筋,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
②砍茸:两茸相距约7㎝,脑骨端平齐,后端有1对弧形骨,习称“虎牙”。
③马鹿茸:较粗大,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中部密布细孔,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表面有棱,分枝较长而弯曲,茸毛较粗,锯口色深,常见骨质。
矿类中药
朱砂:硫化合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
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习称“朱宝砂”;
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薄厚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透明,质较脆者,习称“镜面砂”;
呈粒状,方圆形或多角形,色暗红或呈灰褐色,质坚,不易碎者,习称“豆瓣砂”;
人工朱砂“灵砂”商品多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全体暗红色,断面呈纤维柱状,习称“马牙柱”。
雄黄:硫化物类雄黄族雄黄。
【性状鉴别】全体呈深红色或橙红色,具金刚光泽,断面具树脂光泽或断面暗红色,条痕橙黄色,燃之易融成红紫色液体,有强烈蒜臭气。
自然铜: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
【性状鉴别】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断面有金属光泽或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星。
磁石: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
【型装鉴别】多具棱角,具金属光泽,或覆有少许棕色粉末而无光泽,具磁性。
赭石: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
【型装鉴别】一面有圆形乳头状的“钉头”。有凹窝。在石头上摩擦呈樱红色。
信石:天然的砷华矿石,多数为加工制成品。
红信石(红砒):粉红色,具玻璃样光泽或无光泽,断面凹凸或呈层状纤维样。
白信石(白砒):无色或白色,其余同上。
炉甘石: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
【性状鉴别】有似蜂窝状孔。有吸湿性。
石膏: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
【性状鉴别】纤维状结晶聚合体,纵断面显绢丝样光泽。
硫磺:自然元素类硫族自然含硫矿物加工制得。
【型装鉴别】常有细砂空,断面常呈针状结晶形。
龙骨: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2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