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贡水白柚无公害生产技术
来源:恩施州农业局 作者: 查看:1418 时间:2005-07-08 02:59
[州农业局经济作物科(站)、宣恩县多种经济办公室]
1 园地选择
1·1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6˚C,绝对最低温度≥-5˚C,1月平均温度≥4.5˚C,≥10˚C的年积温4800˚C以上。年日照1100~1500小时,无霜期不低于280天。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年降雨量1200mm左右。
1·2生态环境
按GB/T18407·2-2001的规定执行。应选择在生态环境好,无或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限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
1·3土壤条件
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最好在1·5%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最好在60cm以上,pH值5·5~6·5,地下水位1m以下。土壤中,一般要求:总汞≤0·30mg/kg总镉≤0·30mg/kg、总砷≤30mg/kg、总铬≤150mg/kg、总铅≤250mg/kg、总铜≤50mg/kg、六六六≤0.50mg/kg、滴滴涕≤0.50mg/kg。
无公害食品贡水白柚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2-2001规定。
土壤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mg/kg
pH<6.5
pH6.5-7.5
pH>7.5
总汞 ≤
0.30
0.50
1.0
总砷 ≤
40
30
25
总铅 ≤
250
300
350
总镉 ≤
0.30
0.30
0.60
总铬 ≤
150
200
250
六六六 ≤
0.5
0.5
0.5
滴滴涕 ≤
0.5
0.5
0.5
1·4水质
按GB/T18407·2-2001的规定执行。灌溉水中,pH保持5·5-8·5,总汞≤0·001mg/L、总镉≤0·005mg/ L、总砷≤0·1mg/L、铬(六价)≤0·10mg/ L、总铅≤0·10mg/L、氰化物≤0·50mg/L、氟化物≤3·0 mg/L、氯化物≤250mg/L。
农田灌溉水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氯化物,mg/L ≤
250
氰化物,mg/L ≤
0.5
氟化物,mg/L ≤
3.0
总汞,mg/L ≤
0.001
总砷,mg/L ≤
0.1
总铅,mg/L ≤
0.1
总镉,mg/L ≤
0.005
铬(六价),mg/L ≤
0.1
石油类,mg/L ≤
10
pH值
5.5-8.5
1·5空气质量
按GB/T18407·2-2001的规定执行。空气中,总悬浮微粒的日平均浓度限值≤0·3mg/m3,二氧化硫≤0·15mg/m3, 二氧化氮≤0·12mg/ m3,氟化物≤7μg/ m3 。
空气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日平均
1h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mg/m2
0.3
二氧化硫(SO2)(标准状态),mg/m2
0.15
0.50
氮氧化物(NO2)(标准状态),mg/m2
0.12
0.24
氟化物(F),(dm2.d)
月平均10
铅(标准状态),g/m2
季平均1.5
季平均1.5
1·6地形地势
海拔高度控制在650m以下,坡度25°以内。坡度在15°以上的山地,建园时要修建水平梯地。
2 果园规划
在勘察测量的基础上,对道路系统、水利排灌系统、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林及附属建筑等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实行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保持生态良性循环,达到优质、丰产、稳产、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水利排灌系统要求引、蓄、排、灌有机结合。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防止水土流失。山地果园的梯壁应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护坡。幼龄果园的行间种植矮杆作物或绿肥,覆盖果园,防治水土流失。DB42/T254-2003
防护林应根据地形、地貌设置,一般在山顶及果园周围,特别是进风口设置防护林,形成山顶绿树戴帽,四周绿树成林的布局。防护林选择与贡水白柚无共同病虫害的速生树种。
3 育苗
一般为常规育苗,有条件的地方提倡进行容器育苗。
3·1接穗与砧木的要求
接穗与砧木要求品种纯正,健康无病毒。接穗采自脱毒采穗圃,枝条充实,芽眼饱满,生长健壮。贡水白柚多采用酸柚或枳3作砧,要求种子饱满,颗粒均匀,发芽整齐,出苗率高。
3·2嫁接
枳砧离地面10cm、酸柚砧离地面12 cm处直径达0·4 cm即可嫁接,枳砧嫁接高度离地面10 cm、酸柚砧离地面12 cm以上。
3·3苗木分级标准
只采用1级苗木,低于1级标准的苗木禁止出圃。
表1 贡水白柚嫁接苗分级标准
砧木
级别
侧根数
(条)
侧根长度
(cm)
苗木茎粗
(cm)
机械
损伤
分枝数量
(条)
苗木高度
(cm)
嫁接愈合
状况
枳
1
≥4
≥20
≥0·8
无
≥3
≥60
全愈
酸柚
1
≥4
≥20
≥1·0
无
≥3
≥80
全愈
4 栽植
4·1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为春季(2月下旬~3月中旬)和秋季(10月中旬~11月上旬),土温低于12˚C或气温高于30˚C以上时不宜栽植。
4·2栽植密度
平地及15˚以下的缓坡地果园永久树的株行距:酸柚砧4×5m,枳砧3×5m。山地果园永久树株距以3m~3.5m为宜。
4·3栽植技术
按NY/T5015-2001的规定执行。栽植穴长60cm,宽40cm,深30cm~40cm,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镇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m的树盘,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根颈露出地面5cm~10cm为宜。
5 土肥水管理
5·1土壤管理
贡水白柚丰产树对土壤要求指标为:土层深80 cm~100 cm,PH值5·5~6·5,有机质含量1·5%以上,全氮0·1%~0·2%,全7(五氧化二7)0·15%~0·2%,全钾(氧化钾)2%以上。
5·1·1深翻扩穴,熟化土壤
深翻扩穴一般在秋梢停长后进行,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0.4m~0.5m。回填时混以绿肥、秸杆或经腐熟的人畜粪尿、堆肥、厩肥、饼肥等,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然后对穴内灌足水分。
5·1·2 间作或生草
柚园宜实行生草制,种植的间作物或草类应是与柚树无共生性病虫、浅根、矮杆,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为宜,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
5·1·3 覆盖与培土
高温或干旱季节,建议树盘内用秸秆等覆盖,厚度10cm~15cm,覆盖物应与根颈保持10cm左右的距离。培土在冬季中耕松土后进行。可培入塘泥、河泥、沙土或柚园附近的肥沃土壤,厚度8cm~10cm。
5·1·4 中耕
可在夏、秋季和采果后进行,每年中耕3次~4次,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8cm~15cm,披地宜深些,平地宜浅些。雨季不宜中耕。
5·2施肥
5·2·1施肥原则
按NY/T5015-2001的规定执行。即:应充分满足柑桔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推荐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
5·2·2肥料种类和质量
按NY/T496-2002的规定执行。即:按NY/T 394—2000中的5.2.1的规定选择肥料种类,使用的叶面肥应已在农业部登记注册。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害物质(如毒气、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的工业垃圾;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人畜粪尿等需经50℃以上高温,发酵7d天以上。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量必须符合NY/T 227的规定。
肥料种类:农家肥料(指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各种有机肥料。它由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积制而成的。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商品肥料(按国家法规规定,受国家肥料部门管理,以商品形式出售的肥料。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 肥、无机(矿质)肥、叶面肥、掺合肥等)、其它肥料(系指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及骨粉、骨胶废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肥料)
NY/T 227
剂 型
项 目
液 体
固 体
颗 粒
1. 外观
2. 有效活菌数
根瘤菌肥料
慢生根瘤菌,亿/mL ≥
快生根瘤菌,亿/mL ≥
固氮菌肥料,亿mL ≥
硅酸盐细菌肥料,亿/mL ≥
7细菌肥料
有机7细菌,亿/mL ≥
无机7细菌,亿/mL ≥
复合微生物肥料,亿/mL ≥
3. 水分,%
4. 细度,mm
5. 有机质(以C计),% ≥
(以蛭石等作为吸附剂不在此列)
6. pH
7. 杂菌数,% ≤
无异臭味
5
10
5
10
5
15
10
—
—
5.5~7
5
黑褐色或褐色
粉状、湿润、松散
1
2
1
2
1
3
2
20~35
粒径0.18
20
6.0~7.5
15
褐色颗粒
1
1
1
1
1
2
1
<10
粒径2.5~4.5
25
6.0~7.5
6.0~7.5
20
8. 有效期
不得低于
六个月
不得低于六个月
不得低于六
个月
注:
1)在产品标明的失效期前有效活 菌数应符合指标要求,出厂时产品有效活菌数必须高出本指标30%以上。
5·2·3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包括土壤施肥和叶面追肥。成龄园的土壤施肥必须早施基肥、重施7月壮果促梢肥。其他按NY/T5015-2001的规定执行,即:
5·2·3·1 土壤施肥
可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和土面撒施等方法。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穴),深度20cm~40cm。东西、南北对称轮换位置施肥。土面撒施的肥料以造粒缓释肥为主。速溶化肥应浅沟(穴)施,有微喷和滴灌设施的柑桔园,可进行液体施肥。
5·2·3·2 叶面追肥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用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叶面追肥,以补充树体对营养的需求。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浓度范围的下限施用,果实采收前20d 内停止叶面追肥。
5·2·3·3施肥时间
采果后施足量的有机肥(基肥),氮施用量占全年的20%~40%;花前(萌芽)肥以氮、7为主,氮施用量占全年的20%;稳(壮)果肥以氮、钾为主,配合施用7肥,氮施用量占全年的40%~60%。微量元素肥在春梢生长期施用。
5·2·4不同树龄树的施肥要求
幼树要勤施薄施,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施用7、钾肥。春、夏、秋梢抽生期施肥4次~6次,顶芽自剪至新梢转绿前增加叶面追肥。1年~3年生幼树单株年施纯氮0·1kg~0·4 kg,氮、7、钾比例以1:(0·25~0·3):0·5为宜。施肥量应由少到多逐年增加。
结果树施肥量以产果100 kg施纯氮0·6kg~0·8 kg,氮、7、钾比例以1:0·6:0·9为宜。微量元素肥料缺什么补什么,一般进行叶面喷施,在春梢生长期施用。
5·3水分管理
灌溉水的水质要符合GB/T18407·2001的规定。其它按NY/T5015-2001的规定执行。
6 整形修剪
6·1整形
贡水白柚以自然开心形为主。干高40 cm~50 cm,主枝3个~4个,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主枝分枝角度以40˚左右为宜,每个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个~3个,第三主枝形成后将中央干剪除。
6·2修剪要点
6·2·1幼树期
以摘心、抹芽、拉枝为主,将主枝、副枝的延长枝短截1/3~1/2,促使剪芽抽发强壮的新梢,以利迅速扩大树冠。在生长季节及时抹芽放梢,春、秋梢生长到15~20 cm时,留6~8片叶摘心,对生长过旺的夏梢,在20 cm左右摘心。没有形成树冠骨架的要注意整形,对部分夏秋梢短截1/3~1/2扩冠。幼树在每年早春发芽前,可适当疏剪过密的、纤弱的、有枝无叶的枝条。顶端丛生枝按“三疏一、五疏二”的原则疏剪,保留中下部枝,侧枝及基部枝。有花蕾时,应全部抹除。
6·2·2初结果期
继续选择和短截各级骨干枝的延长枝,抹除夏梢,保发健壮秋梢。对过长的营养枝留8片~10片叶及时摘心,回缩或短截结果后的枝组。抽生较多夏、秋梢营养枝时,可采用三三制处理:即短截三分之一长势较强的,疏去三分之一衰弱的,保留三分之一长势中庸的,秋季对旺长树采用环割、断根、控水等促花措施。
6·2·3盛果期
修剪宜慎重,在春季萌芽前疏剪郁闭大枝、部分10cm以下的无叶或少叶结果母枝、密生枝、交叉枝,保留健壮的成花母枝(10 cm~15 cm)。疏去无叶花序枝和部分无叶单花枝,促发营养枝。回缩衰老结果枝组及秋梢结果母枝,进行枝组轮换回缩。
在冬季或早春常规修剪的基础上,做好花期复剪,即于蕾期至盛花期(花开75%)根据花量、花质和树势进行的一次补充修剪。修剪时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多花树修剪:结果枝占春梢总量的70%以上为多花树,根据树势和花质确定修剪程度。若树势旺,有叶花枝占40%以上的植株,疏除10%无叶花枝和单叶花序枝、5%的春梢营养枝和有叶花序枝顶部的花蕾,保留基部或靠近基部的花蕾。若树势弱,无叶花枝占80%以上时,回缩20%~30%的衰退结果枝组,促进营养生长,再按叶果比(300~400):1将未回缩结果枝组上的无叶花枝疏去60%~70%。
中花树修剪:结果枝占春梢总量的40%~50%为中花树,修剪宜轻,只疏除少量花枝及部分春梢营养枝。
少花树修剪:结果枝占春梢总量的30%以下为少花树,对少花树尽量保留全部花枝,疏除部分春梢营养枝,使营养枝与结果枝之比为6:4或5:5。
6·2·4衰老更新期
对部分枝组能结果的衰老树,采取轮换更新。在树冠分枝级数较高的部位,先对部分衰退的三、四年生侧枝进行短截,保留分枝点下方年幼枝梢,并对部分过密过弱的侧枝进行疏删,在2年~3年内有计划的轮换更新全部树冠。对比较严重衰老树要“一开、二疏、三回缩”,即开天窗,打开光路促使内膛隐芽见光萌发,形成新的结果枝梢;疏掉密生枝、交叉枝、病虫枝、重叠枝,疏掉不符合整形要求的主枝、侧枝,但应保留少部分有叶枝,对保留的侧枝和小枝都进行短截;对衰老骨干枝有计划地回缩更新,以尽早恢复树冠。DB42/T254-2003
7 花果管理
7·1疏花疏果
贡水白柚适宜的叶果比为(300~400):1,坐果率为5%~8%。疏除畸形花(蕾)、弱质花(蕾)和顶部花(蕾)。疏除密生小果、畸形果、病虫果、极大果、伤痕果和病虫果。
7·2果实套袋
由于贡水白柚易受桔实雷瘿蚊及其他蛀果害虫的为害,提倡进行果实套袋。套袋时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套袋前应按留大去小、留健去弱、留正去畸和合理确定载果量的原则对全树疏果、定果,并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1次~2次病虫害防治。应选用柚果专用袋。于10月中下旬果实着色时去袋,套袋果应适当晚采。
8 病虫害防治
8·1基础性防治
8·1·1植物检疫
不得从检疫性病虫害疫区调运苗木、接穗、果实和种子,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8·1·2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抗逆性强的砧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能力;提高采果质量,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腐烂率。
8·1·3物理防治
应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防治害虫。利用黑光灯引诱或驱避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害虫。利用卷叶蛾等害虫对糖、酒、醋液有趋性的特性,在糖、酒、醋液中加入农药诱杀。另外,可用黄板诱集蚜虫,人工捕捉害虫,集中种植害虫中间寄主以诱杀害虫。
8·2生物防治
通过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天敌,应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利用性诱剂和以菌治虫等措施来防治消灭害虫。
8·3化学防治
农药种类选择及使用: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或有三致作用的药剂,有限制地使用中等毒性以上的药剂,允许使用低毒及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
禁止使用的农药主要品种:有机砷类杀菌剂福美砷、福美甲砷,有机氯类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林丹、硫丹,有机7类甲拌7、乙拌7、久效7、对硫7、甲基对硫7、甲胺7、甲基异硫7、治螟7、地虫硫7、蝇毒7、丙线7(益收保)、苯线7、甲基硫环77胺、氧化乐果,氨基甲酸脂类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铁灭克)、灭多威,有机氮类杀虫脒、双胍酰胺(培福朗),有机锡类三环锡、薯瘟锡、毒菌锡,杂环类敌枯双,有机汞类富力散、西力生,有机氟类氟乙酰胺、氟硅酸钠,二苯醚类除草醚、草枯醚,熏蒸剂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等。
限制使用农药主要品种:苄螨醚、克螨特、唑螨酯、三唑锡、双甲脒、单甲脒、水胺硫7、杀扑7、喹硫7、乐果、丁硫克百威、乐斯本(毒死蜱)、抗蚜威、敌敌畏、杀螟丹、灭扫利、功夫、歼灭、杀灭菊脂、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脂、福美双、硫线7、百草枯、高效氯氰菊脂等。
农药使用准则:不得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和未登记的农药;限制使用的农药,每年每种药剂最多使用1次;允许使用的农药,每年每种药剂最多使用2次;限制使用和允许使用的农药必须按要求控制施用量。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8·4贡水白柚主要病虫防治
贡水白柚主要病虫及其防治
防治对象
化学防治时期或指标、防治次数
及间隔时间
生物防治、农业防治或
注意事项
桔全爪螨
(柑桔红蜘蛛)
花前(1~2)头/叶,花后和秋季(5~6)头/叶
桔始叶螨
(四斑黄蜘蛛)
花前1头/叶,花后3头/叶。
花前引移、释放尼氏钝绥螨。
锈壁虱
叶上或果上(2~3)头/视野;当年春梢叶背出现被害状;果园中发现一个果出现被害状。
矢尖蚧
初花后(25~30)天为第一次防治时期;花后观察雄虫发育情况,发现果园中个别雄虫背面出现白色蜡状物时,之后5天内为第一次防治时期。第一次药后151天到201天施第二次药。发生相当严重的果园第二代2龄幼虫再施一次药。第一代防治指标:有越冬雌成虫的秋梢叶达10%以上。
第一代雌成虫出现以前引移、释放日本方头甲、湖北红点唇瓢虫等天敌。
黑刺粉虱
越冬代成虫初见日后(40~45)天施第一次药,第一次药后20天左右施第二次药。发生严重的果园各代若虫期均可用药。
花蕾蛆
花蕾直径2~3mm时喷药,严重的在谢花前幼虫入土时再次喷药。
第一次施药地面和树冠同时喷,第二次地面喷雾。
潜叶蛾
多数嫩芽长(0·5~2)cm时喷药,(7~10)天一次,连喷(2~3)次。
抹除过早和过晚抽发不整齐的夏、秋梢,肥水1控制,使新梢抽发比较整齐,以利施药。
柑桔蚜虫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危害春梢。
桔实雷瘿蚊
4月中、下旬为第一次防治时期。
释放寄生蜂等天敌。
疮痂病
春梢新芽萌动至芽长2mm前至谢花2/3时喷药,(10~15)天再次喷药。秋梢发病地区需喷药保护。
炭疽病
春、夏梢嫩梢期和果实接近成熟时,均需喷药。(15~20)天左右一次,连续(3~4)次。
a为10倍手持放大镜的一个视野。
9 果实采收及采后处理
9·1果实采收
根据贡水白柚应市要求可以分为完熟采收及贮运采收。鲜销果须完熟采收,要求果实外观内质各项指标均达到该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贮运果实一般在果实着色8成左右即采下。
9·2采后处理
9·2·1浸果
果实采收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杀菌保鲜处理应采用效果好、低残留的防腐保鲜剂,禁用高毒残留期长的保鲜剂。
9·2·2预贮
将防腐处理后的果实堆放在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温度较低、不受阳光直射的室内地面上(铺稻草)预贮3天,使果实预冷、愈伤、软化。
9·2·3商品化处理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品化处理,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鲜果-选果-清洗-灭菌-打蜡-干燥-分级-贴标-包装-成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