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9006309 上传时间:2025-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 摘要。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论文重点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和不良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的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 违法犯罪 预防 对策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步上升,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目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看,呈低龄化态势,犯罪类型增多,且趋向暴力性和恶化性。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通过

2、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共同作用,才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家庭预防 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充分落实,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小家庭,逐步取代了存在几千年的“四世同堂”的传统大家庭。传统家庭中的诸多教育功能和教育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家庭教育功能和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挑战。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早期启蒙作用、长期感染作用、环境熏陶作用都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和难以取代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

3、肯定。 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很多都与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家庭结构缺损、家庭成员不和、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自身言行不当等,都会给孩子思想品德、性格习惯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父母不能只为孩子提供简单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影响,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父母,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结合孩子成长身心特点,采取恰当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于父母来说,把子女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人,才父母最终的培养目标。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家庭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该担当和强化对青少年违法犯

4、罪的预防责任。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 学校是未成年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除了家庭,未成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理所当然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负有重大的责任。个别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学生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理想、道德的教育,或者思想道德教育欠缺,出现“只教书不育人”的状况。有的学校和老师对学习差或调皮捣蛋的学生懒于关心,疏于过问,导致他们对学校、对老师、对学习毫无兴趣,最后发展到无故逃学,浪迹社会,沾染恶习,最终走向违法犯罪。 有的学校和老师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人为地进行等级定位,导致个别未成年学生心理失

5、衡,“破罐子破摔”。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学校,要切实贯彻素质教育,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改变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评判学生好坏的做法,改革学生评价体系,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评判和对待学生。作为教师,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差异,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要特别注意避免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彻底根除恶势力滋生的土壤,防止诱发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偏差行为,为

6、广大未成年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预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文化和人的思想日益多元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消极腐朽思想文化也在不断渗透和传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相当一部分人中盛行。网络、书刊等媒介上传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黑录像厅、黑网吧,包括影视作品中的枪战、砍杀、暴力等场面,很容易使未成年人形成道德认知上的错位,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未成年人在耳闻目染的社会负影响下,精神空虚、道德失范、心态扭曲、铤而走险,甚至步入犯罪深渊。 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这些变化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社会共同参与

7、对未成年人关心关注,要从政治、文化、法律、道德的各个领域全面启动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关心、帮助和救治。文化和传媒部门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严格净化书刊影视内容。有关部门要生产和制作出更多的未成年人喜欢的健康向上的视听节目,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和网吧的监管,尽量使未成年人远离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减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要加强社会控制体系,增强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约束力,尽量减少未成年人涉足不宜领域和不良场所的机会,使未成年人主动远离违法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实行对未成年人违

8、法犯罪的综合防控,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影响,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 年2 月26 日印发。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1999 年6 月13 发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 年12 月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 年6 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5中学生守则,教育部2004 年9 月修订发布。 6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部2004 年9 月修订发布。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