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T 2148.2-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pdf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89926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 2148.2-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3∕T 2148.2-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3∕T 2148.2-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3∕T 2148.2-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3∕T 2148.2-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1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148.2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杨梅卷叶蛾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n major pests and diseases on red bayberry Part 2: Red bayberry leaf roller 2018 - 10 - 08 发布 2018 - 11 - 08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T 2148.22018 I 前 言 DB33/T 21482018杨梅

2、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杨梅果蝇;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 第3部分:杨梅油桐尺蠖; 第4部分:杨梅天牛; 第5部分:杨梅介壳虫; 第6部分:杨梅粉虱; 第7部分:杨梅褐斑病; 第8部分:杨梅癌肿病。 本部分为DB33/T 214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总站、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 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华弟、戚行江、颜丽菊、黄茜斌。 DB33/T 2148

3、.22018 1 杨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杨梅卷叶蛾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杨梅卷叶蛾成虫诱集、虫口系统监测、发生危害情况普查、农事管理活动和气象情况记载等。 本部分适用于杨梅卷叶蛾系统测报调查。 2 成虫诱集 2.1 调查时间 3月15日至11月15日,每天观察一次。 2.2 调查方法 选择东魁、荸荠种、丁岙梅、晚稻杨梅等当地主栽的杨梅果园各1个,面积3000 以上,每个果园设置虫情测报灯1台。参照附录A杨梅卷叶蛾形态特征,区分杨梅卷叶蛾的种类,观察成虫的诱集数量,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1杨梅卷叶蛾成虫诱集调查记载表。 3 虫口系统监测 3.1 虫口数量调查 3.1

4、.1 调查时间 3 月至 10 月,每隔 5 天调查一次。 3.1.2 调查方法 3.1.2.1 选择东魁、荸荠种、丁岙梅、晚稻杨梅等当地主栽的杨梅果园各 1 个,面积 3000 以上,进行定园定点系统观察。每个品种选定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树龄 10 年以上的杨梅树各 1 株,每株杨梅树观察五个方位的枝组各 1 个,每个枝组观察新枝梢 10 个。 3.1.2.2 参照附录 A 杨梅卷叶蛾形态特征,观察记载杨梅卷叶蛾种类、幼虫、蛹数量和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记入附录 B 表 B.2杨梅卷叶蛾发生危害调查记载表。 3.2 虫口发育进度观察 3.2.1 观察时间 4月至5月,7月至8月。 3.2

5、.2 采集虫样 DB33/T 2148.22018 2 在杨梅园采集幼虫30 头。 3.2.3 观察方法 进行室内饲养,观察幼虫历期、蛹期、成虫和卵期。观察结果记入附录B表B.3杨梅卷叶蛾虫口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 4 发生危害情况普查 4.1 调查时间 杨梅春梢(4月至5月)、夏梢(7月至8月),各调查一次。 4.2 调查方法 按杨梅主栽品种、生态类型划分调查果园,每类型查3个果园,每个果园随机抽取杨梅树5株,每株杨梅树观察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枝组各1个,每个枝组观察新枝梢10个,观察记载杨梅卷叶蛾虫口数量和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2杨梅卷叶蛾发生危害情况调查记载表。 5 农

6、事管理活动和气象情况记载 观察记载杨梅休眠期、花芽发育期、开花期、幼果期(春梢抽发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成熟采收期(夏梢抽发期)等主要生育期,杨梅栽种密度、整形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杨梅园天敌的种类与数量,观察记载气温、降水等气象条件情况。观察结果记入附录B表B.4杨梅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情况记载表。 DB33/T 2148.22018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杨梅卷叶蛾形态特征 A.1 杨梅卷叶蛾形态特征 杨梅卷叶蛾形态特征见表A.1。 表A.1 杨梅卷叶蛾形态特征 种名 形态特征 成虫 卵 幼虫 蛹 小黄卷叶蛾 雌成虫体长约 8 mm,翅展约 17 mm。雄成虫较小。

7、排列成块,表面有黄色蜡质物。 老熟幼虫体长 17cm 左右,身体细长,淡黄绿色或翠绿色。 体长 9 mm10 mm,黄褐色,腹部第 2 节第 7 节, 各节背面有 2横列刺,腹部末端臀棘发达,有 8 根钩状刺毛。 褐带长卷叶蛾 雌成虫长约 8 mm10 mm,翅展约 24 mm28 mm。体暗褐色,前翅长方形,暗褐色,翅基有黑褐色斑纹。雄成虫略小。 椭圆形,淡黄色,呈鱼鳞状排列成块,覆盖胶质状薄膜。 低龄幼虫头部黑色,高龄幼虫头部黄褐色。前胸硬皮板近半圆形, 两侧下方各有 2个褐色椭圆形斑。 黄褐色, 尾端有臀棘 8根。 拟小黄卷叶蛾 雌成虫长约8 mm, 翅展约15 mm20 mm。头部有黄

8、褐色鳞片。雄成虫略小, 前翅后缘近基角处有方形黑纹, 两翅相并时呈六角形斑点,后翅淡黄色。 椭圆形,淡黄色,呈鱼鳞状排列成块,覆盖胶质状薄膜。 初孵幼虫体长约 1.5 mm,老熟幼虫体长约18 mm。幼虫头部沿中线下凹,单眼在头的两侧,每边 6 个。1 龄幼虫头部黑色, 2 龄后头部变为黄色。胸足淡黄褐色。高龄幼虫头部黄褐色。前胸硬皮板近半圆形,两侧下方各有 2 个褐色椭圆形斑。 纺锤形,黄褐色。雌蛹长约 9 mm,宽 2.1 mm2.5mm,雄蛹略小。第 10 腹节末端具根卷丝状臀棘, 中间 4根较长,两侧两根一长一短,着生在背面的较长,着生在腹面的较短,但粗细无差别。 DB33/T 214

9、8.22018 4 A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杨梅卷叶蛾发生调查记载表 B.1 杨梅卷叶蛾成虫诱集调查记载表 杨梅卷叶蛾成虫诱集调查记载表见表B.1。 表B.1 杨梅卷叶蛾成虫诱集调查记载表 调查 日期 调查 地点 杨梅 品种 卷叶蛾种类 诱集成虫总数 (头) 天气情况 备注 月 日 小黄 卷叶蛾 褐带长 卷叶蛾 拟小黄 卷叶蛾 其他 DB33/T 2148.22018 5 B.2 杨梅卷叶蛾发生危害调查记载表 杨梅卷叶蛾发生危害调查记载表见表B.2。 表B.2 杨梅卷叶蛾发生危害调查记载表 调查 日期 调查地点 杨梅品种 调查株数 (株) 调查枝梢 (个) 危害株数 (株) 危害枝

10、梢数(个) 幼虫、蛹总数(头) 单株平均幼虫、蛹数 (头) 单梢平均幼虫、蛹数 (头) 株危害率(%) 梢危害率(%) 备注 月 日 DB33/T 2148.22018 6 B.3 杨梅卷叶蛾虫口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 杨梅卷叶蛾虫口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见表B.3。 表B.3 杨梅卷叶蛾虫口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杨梅品种 卷叶蛾种类 观察虫口数量(头) 化蛹率 (%) 羽化率 (%) 幼虫历期 蛹期 卵期 备注 月 日 幼虫 蛹 蛹壳 总数 DB33/T 2148.22018 7 B.4 杨梅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情况记载表 杨梅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情况记载表见表B.4。 表B.4 杨梅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情况记载表 调查 日期 调查地点 海拔高度 杨梅品种 气温 降水(mm) 日照 (h) 栽培管理措施 天敌种类与数量 备注 月 日 最高() 最低() 平均()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