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风的形成》课堂观察量表
学 校
年 级
四.1
人数
30
授课
教师
学 科
科学
课 题
风的形成
课型
新授课
观察项目
课堂情况记录
分析与建议
课前是否准备风的形成资料?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16
低年级参与课堂热情高,但需要老师指导。
怎样准备的?(指导/独立/合作)?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
大部分同在教师指导下准备,少数同学自主准备
学困生准备不足
展示任务完成得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约有一半同学完成较好,正确率较高。
学困生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
约22人
课堂需要多媒体介入提高学生参与度
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论。
运用多媒体给小组活动提供直观的支持。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课前回答较少,随着学习深入,参与度提高。
多媒体支持的滚动复习效果较好,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
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在教学中逐步养成
在合作中学生学会运用语言交流,提高了学习热情
学生参与度
课前较少
课中和结尾部分人数大大增加
语言输出质量
课前较少
课中课后语言输出量大
综上所述,在课前导入阶段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下,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指导,使得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对教学难点有了充分的理解,通过合作与讨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因此在对话教学环节和最后展示拓展环节,学困生参与度大大提高,可见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教师在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上还要再做些改进,课件的设计上也要更注重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