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大学本科生73acfd01c6b3a751c62b0fb4eefcd21b.doc第 49 页目录第一章绪论21.1课题的提出21.2课题研究内容21.3课题的背景知识31.3.1 数据库技术31.3.2 数据访问技术ADO.NET41.3.3 UML技术51.4本章小结6第二章ERP72.1 ERP的概述72.1.1什么是ERP72.1.2ERP的发展简史72.1.3ERP具备的功能72.2ERP系统的管理思想72.3ERP 系统结构分析82.3.1 ERP系统模块及其相互关系82.4ERP系统应用及思考92.5本章小结9第二章销售管理系统开发103.1系统设计103.1.1系统需求10
2、3.1.2 需求分析113.1.3销售管理系统逻辑数据库设计133.1.4销售管理系统的物理数据库设计193.2系统实现203.2.1多层C/S(Client/Server)模式203.2.2客户端用户界面设计和相关功能实现213.3本章小结27第四章总结与讨论284.1本文工作的总结284.2进一步的思考28致谢30参考文献31附录 源程序32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的提出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采用以企业整体控制为主体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实现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管理和控制的科学管理思想。是九十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企业中开始采用的先进生产
3、经营管理方法。它以满足产品供货期为目标,将产品结构逐层展开,制定出对各种零部件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反馈库存和车间在制信息,使制定的滚动计划既能保证按期交货,又能减少在制品和原材料的资金占用,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因此ERP系统在美、德、日等国的制造企业中被广泛采用。而在我国,离散型制造企业分布的行业较广,主要包括: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汽车、服装、家具、五金、医疗设备、玩具生产等。离散制造(Intermittent Manufacturing): 产品的生产过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务来完成。每项任务仅要求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企业一般将功能类似的设备按照空间和行
4、政管理建成一些生产组织(部门、工段或小组)。在每个部门,工件从一个工作中心到另外一个工作中心进行不同类型的工序加工。企业常常按照主要的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设备的位置,以使物料的传输距离最小。另外其加工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的使用也是非常灵活的,在产品设计、处理需求和定货数量方面变动较多。离散型制造企业的生产特征是: 生产计划a)影响计划的因素较多,生产计划的制订非常复杂;b)能力需求是根据每个产品混合建立,并且很难预测。 生产过程控制a)生产任务多,生产过程控制非常困难;b)生产数据多,且数据的收集、维护和检索工作量大;c)工作流根据特定产品的不同经过不同的加工车间。因每个生产任务对同一车间能力的需求不
5、同,因此工作流经常出现不平衡;d)因产品的种类变化较多,非标准产品多,设备和工人必须有足够灵活的适应能力;e) 通常情况下,一个产品的加工周期较长,每项工作在工作中心前的排队时间很长,引起加工时间的延迟和在制品库存的增加。 成本管理a)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废品频繁出入库、成本计算复杂,需要针对成本对象并随着生产过程进行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b)使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c) 注重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比较和不同角度的成本分析。因而为离散制造企业开发的有针对性的ERP更适合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要求。1.2 课题研究内容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此次我们的导师将整个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行了划分,我主要
6、负责对ERP销售管理子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建立一个小的实现模型。在这篇论文中,我主要是要进行销售管理子系统的对象分析,运用我在本科四年中所学的关于数据库开发的思想和方法,来讨论数据库的分析,设计和建立,并通过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来建立基于UML的用例图和实体关系模型。我主要运用Rational Rose 2000来画图,运用Visual Studio.NET平台中的 ADO.NET来连接 SQL Server 2000所建立的数据库。通过运用Visual Basic.NET方便地建立各种窗体界面。为了实现对ERP整体系统的研究,我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介绍
7、ERP的由来,历史,以及ERP的标准。其实ERP主要是未了一个管理,因此对ERP系统的管理思想的介绍旧必不可少。对于ERP系统结构的分析可以让我们跟清楚ERP系统管理思想的实现。1.3 课题的背景知识1.3.1 数据库技术所谓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有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1) 数据库系统(DBS Data Base System)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应当指出的是,
8、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等工作只靠一个DBMS远远不够,还要有专门的人员来完成,这些人被称为数据库管理员(DBA,Data Base Administrator)。在一般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可以用下图表示用户用户用户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图1-1 数据库系统(2) 数据库应用程序构成数据库应用技术大体上可以分成三部分,即用户界面,数据库引擎和数据仓库:1.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提供给用户并用于交互的界面,通常由窗体组成,可用来显示数据,并允许用户查看或更新数据.这些窗体通过应用程序的代码来驱动,包括用来请求数据库服务的数据访问对象
9、和方法,例如添加或删除记录和执行查询等.这些服务请求不直接对物理数据库文件发出,而是通过数据库引擎提出,该引擎执行对数据仓库请求,并向应用程序返回所需要的结果.2.数据库引擎数据库引擎把应用程序的请求翻译成对数据库文件的物理操作,实际读取,写入和修改数据库,并处理所有的内部事务,如索引,锁定,安全性和引用完整性.数据库引擎还包含一个查询处理器,用来接受并执行结构化查询语言的查询,实现所需要的数据库操作.此外,它还包括一个结果处理器,用来管理查询所返回的结果.3.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它是含有表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有时候,应用程序可能会访问保存在几个不同数据库文件或格式中的数据.数
10、据仓库包含数据,但不对数据进行任何访问处理,也不用对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所有的操作都通过数据库引擎来完成.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在任何情况下,数据仓库都是被动的。1.3.2 数据访问技术ADO.NETADO.NET是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在.NET中创建分布式和数据共享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API)。它是一个基于W3C(The World Web Consortium,国际互联网联盟)标准的程序设计模型,可以用来创建分布式的,数据共享的应用程序。ADO.NET支持各种开发需要,包括前端客户端和中间商对象的创建。ADO.NET是一种新的数据访问策略,在许多
11、方面他都采用了新的思维方式,它涉及到我们通常使用“与数据源断开连接的”数据的领域。这种思想就是在高度互联的世界中,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可以有多个来源以及多种格式。也就是说,你希望快速取回数据,这样就可以在本地使用这些数据,而不需要保持到数据存储的连接。稍后就可以将任何修改传递到基数据存储。ADO.NET提供对XML内在支持,可以是数据传输通过防火墙的过程更容易。ADO.NET对象模型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组成。Connections 连接和管理数据库事务。Commands 向数据库发送的命令。DataReaders 直接读取流数据。DataSets和 DataAdapters 对缓存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和
12、操作。这些核心组件的功能基本上可以被概括为:Connections对象建立与数据库间的连接;Commands对象向数据库提供者发出命令,返回的结果以一种流的方式贯穿于这些连接中;结果集可以用DataReaders快速地读取,也可以通过DataAdapters对象将数据储存到缓存中的DataSets对象中,让用户在数据集中访问和操作记录。ADO.NET的主要组件如下图: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数据提供程序DataReaderDataAdpterCommandConnectionDataSetDataRelationdatatabledatatabledatacolumndatacolumndatarow
13、datacolumndatacolumndatarow客户端图1-2 ADO.NET主要组件1.3.3 UML技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OOA&D,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方法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中出现了一个高潮,UML就是这个高潮的产物.UML不仅统一了Grady Booch, James Rumbaugh 和Ivar Jacobson所提出的面向对象方法中的符号表示,而且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最终被统一为被开发者所接受的标准建模语言.1.3.3.1 UML的内容作为一种建模语言,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
14、示方法两个部分:1.UML语义UML语义给出了基于UML的精确的元模型定义.元模型为UML的所有元素在语法和语义上提供了简单,一致,通用的定义性说明,使开发者能在语义上取得一致,消除了因人而异的表达方法所造成的影响.此外UML还支持对元模型的扩充定义.2.UML表示法UML表示法定义了UML符号的表示方法,为开发者或开发工具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和文本语法给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这些图形符号和文字所表达的是应用级的模型,在语义上它是UML元模型的实例1.3.3.2 UML的概念范围UML概念和模型可以被划分为以下的范围。静态结构。精确的模型必须首先定义讨论的各种事物,即应用中的关键概念,它们的内部特征
15、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该一系列构造是静态视图。应用概念建模成类,类描述了一系列拥有信息和相互通讯以实现行为的离散对象。对象所拥有的信息建模成属性;它们执行的行为建模成操作。多个类可以使用概括共享通用的结构。孩子类将新添的结构和行为增加至通过继承得到的结构和行为。对象还可以拥有与其它对象的运行是连接,上述对象-对象关系建模成类之间的关联。元素之间的一些关系用依赖来分组,包括抽象层次的转移;模板参数的绑定,许可的授予和元素对其它元素的使用。其它关系包括用例和流的合并。静态视图显示为类图。静态视图可以用于产生大多数程序中的数据结构声明。UML类图中有许多种元素,如接口,数据类型,用例和信号。它们合在一起
16、被称为分类。它们的举止如同具有某种限制的类。动态行为。有两种方式来建模行为。一种是通过与外界交互的对象的生命史;另一种是使用一系列对象的通信模式,这些相互连接的对象交互实现行为。状态机是被隔离的对象视图视图中,对象依照当前状态对事件响应,执行动作,迁移至新状态。状态机在状态图中显示。相互交互对象的系统视图是一种协作,即依赖上下文的对象和互相之间链的视图,连同对象间数据链上的消息流。该视点在单张视图中统一了数据结构,控制流和数据流。协作和交互在顺序图和协作图中表达。指导所有行为视图的是一系列用例,用例展示了活动者系统的外部使用者所见的一部分系统功能。模型组织。计算机可以处理大型的模型,但人不可以
17、大型系统中,建模信息必须划分成条理分明的单元,一是开发团队可以并发的工作在不同的部分。即使在小型系统中,人类的理解能力需要模型内容被组织到适度大小的包中。包是UML模型中通用的层次组织结构。它们可用于储存,访问控制,配置管理和构造包含复用模型块的库。包上的依赖总结了包内容的依赖关系。包之间的依赖可以被整体系统的体系结构来强制。从而包内容必须同包依赖和系统体系结构强制相一致。扩展机制。无论语言的设施多么完备,人们总是需要对其进行扩展。我们对UML提供了有限的扩展能力,无需对基本语言进行修改。我们相信它可以容纳日常的大多数扩展需要。UML扩展机制包括版型,约束和标签值。版型是与现有元素结构相同的
18、新元素,它具有附加的约束,不同的解释和图标,并被代码生成和后端工具不同的对待。标签值是可以附加子在任何模型元素,容纳任意信息的任意标签值的文字串对,如项目管理信息,代码产生指导和版型所需的值。标签和值用文字串来表达。约束是使用某些约束语言如编程语言,特殊的约束语言和自然语言,用文字串表达的条件。UML包括称为OCL的约束语言。同任何扩展机制一样,它们必须小心的使用,因为它对于其他人可能是本土化,难以理解的。然而,它们可以避免某些根本的更改。1.4 本章小结在绪论这一章中,我们首先根据目前我国离散型执照企业的特点提出开发离散型ERP的课题。接着我简要地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内容,这篇论文主要是研究ER
19、P的思想,以及对数据库的分析和设计。在背景知识中,注重介绍了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构成。这里我也做了一个小的实现模型,主要用ADO.NET作为数据访问工具,因而,相应地将ADO.NET作为Visual Basic .NET数据访问的新技术来讲。在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分析中运用UML来建模是很有效的,在这一章中,介绍了UML的内容和概念范围。ERP之所以在这几年这么流行,主要在于它的管理方面的先进性。所以接下来的一章我会比较全面地介绍ERP知识。第二章ERP2.1 ERP的概述2.1.1 什么是ERP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中文意思即
20、企业资源计划.公认它是Gartner Group1990年初提出的. ERP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换言之, 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企业资源管理(ERP)的合理运用已经改变了企业运作的面貌. ERP通过运用最佳业务制度规范(business practice)以及集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es)来发问和提高企业利润,市场需求反应速度和企业水平.2.1.2 ERP的发展简史五六
21、十年代,企业开始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库存控制.发票执行和跟踪,工资核算等.六十年代,物料资源计划(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产生,特点为以物料作为资源,优化采购需求.八十年代,制造资源计划(MRP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特点为优化生产资源,平衡需求.九十年代,贯穿企业运营各个方面和部门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产生,特点为优化企业各种资源,适合于各种行业.2.1.3 ERP具备的功能Gartner Group 提出ERP具备的功能标准应包含四个方面:1.超越MRPII范围的集成功能 :包
22、括质量管理,试验管理,试验室管理,配方管理,流程作业管理,产品数量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和仓库管理。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 :包括既可支持离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按面向对象的业务模行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国际范围内的应用。3.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功能。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包括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形用户界面(GUI, Graphic User Interfac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面向
23、对象技术,使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对关系数据库查询,内部集成的工程系统,商业系统,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EDI)ERP是对MRPII的超越,从本质上看,ERP仍然是以MRPII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术上却超越了传统的MRPII,它是以顾客驱动的,基于时间的,面向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 2.2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
24、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 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
25、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M , 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需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 “虚拟工厂” ,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
26、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
27、策。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 ”组织结构向“扁平结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的响应速度。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2.3 ERP 系统结构分析2.3.1 ERP系统模块及其相互关系ERP系统由销售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模块生成
28、其结构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决策支持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经营规划生产规划销售管理主生产计划应收帐管理项目管理资源要求计划现金管理产品设计应付帐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总帐物料需求计划库存管理能力需求计划车间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图2-1 ERP系统结构其中“销售-生产-采购”构成“物流”和“资金流”的基础,库存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的结算中心;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流的结算中心;生产计划的安排以能力资源为基础,生产计划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能力资源的消耗情况;质量信息系统用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2.4 ERP系统应用及思考通过对ERP系统功能的研究,可以发现:第一:传统的ERP系
29、统着眼于企业后台的管理,而缺少直接面对客户的系统功能。因为传统的企业只是着力于买到物美价廉的原材料,快速高效地生产出产品,至于那种产品更受欢迎,哪些服务最有待改进这一类的问题,却往往没有确切的答案,只能凭经验臆测。第二:企业处在日新月异的市场机遇,价格和服务水平等的挑战环境中,必须不断改变,改善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往仅仅关注于企业内部的流程改善,产品开发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已经不足以面对现时市场环境。事实说明,处在现代竞争环境的企业要保持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商业合作伙伴充分协调一致以建立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第三:在Internet的大环境中,企业的客户可能分散在全球各地,企业不可能对
30、他们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所以必须有一个系统来收集客户信息,并加以分析和利用。于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又称为前台管理系统,成了ERP市场上最新的亮点。2.5 本章小结在这一章中我们比较全面地介绍了ERP的概念,历史,所具备的功能,特别是ERP系统的管理思想。其实ERP的核心管理思想也就是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接下来对ERP的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ERP系统主要由八大模块构成,接着又介绍了ERP的应用和对ERP的一些思考。通过对ERP的全面地认识,我在下一章就要对ERP系统的销售管理字系统进行系统开发。第二章 销售管理系统开发3.1系统设计3.1.1系统需求信息系统开发的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为
31、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人员必须充分理解系统的商业总体目标和用户的工作方式。销售管理系统的域描述如下:销售管理系统,是通过销售报价、销售订货、仓库发货、销售退货、销售发票处理、客户管理、价格及折扣管理、订单管理、信用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管理系统,对销售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跟踪,实现完善的企业销售信息管理。 该系统可以独立执行销售管理;与制造其他子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结合运用,将能提供更完整、全面的企业物流业务流程管理和财务管理信息。销售管理主要包括:1.销售订单管理销售订单不仅是销售业务的业务处理源,更是工业系统整体的起源单据和最终目标,可以实现以销定产、以销售定计划、以销定购等多种业务
32、模式,因而在整个ERP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订单管理主要是订单执行的管理,即对订单的情况的记录、跟踪和控制,包括针对销售合同的执行;控制订货价格、数量和客户、业务员信用管理;对订单进行锁库管理;对指定订单提供交货期计算与查询的功能;随时对订单完成情况的跟踪、控制订单的实际执行;根据实际补货情况实现追加执行订单;进行比较并显示订单执行差异,并通过业务和分析报表进行订单执行情况的反映。 同时,订单还可以处理以销定产的客户BOM(Bill of Material)管理;如果企业有集团内部的购销业务,还要包括集团内部销货或调拨的订单的执行情况。2.销售发票管理销售发票是企业收入的确认标志,其业务处理和
33、管控是企业销售业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销售发票与全部销售业务单据都有联系;同时与应收款系统实现发票共享,并与销售合同、收款单、预收单据联系紧密。 系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和费用发票的管理。销售发票的管理包括: 发票的日常业务处理,包括日常发票处理、对销售合同的执行、销售信用和价格控制、销售发票收款管理、与应收款系统中发票的传递和共享; 发票的钩稽,提供反映资金流的发票与反映物流的销售出库单一起相互钩稽,确认销售收入,符合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原则;同时提供发票之间对等核销的功能; 发票的数据分析,系统提供一系列的业务和分析报表,对发票进行综合的查询和分析。 核心业务三方关联,系统提供两种联系
34、模式,一是作为销售核心单据的订单、发票和出库单之间的数据关联;一是对业务合同、订单、发票之间的业务关联,实现业务和财务信息之间紧密结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综合运作水平和效率。3.销售价格管理系统对企业销货信息和销售政策进行了比较完善的管理,除了保障对销售价格的基本信息处理外,还将管理内容扩大到对不同客户、不同物料、不同数量段的价格信息以及折扣资料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记录、价格有效期控制、业务传递、自动更新、数据分析,同时进行销售最低限价的控制和预警管理。 针对销售价格处理,提供独立处理和批量处理两种模式。4.信用管理在企业业务发展日益复杂、交易日益频繁、广泛的今天,对交易客户、销售业务人员进行
35、业务评估、设置交易信用管理是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控制应收账款成本的迫切需要。信用管理提供企业设置信用额度、信用期限、信用数量等信用标准、制定信用政策,在销售业务处理过程中对销售订货、价格确认、货物出库、收款等环节集中客户和业务员的双重信用控制,并有相应的多张分析报表和信用预警来即时反映信用情况。5.报表查询功能系统提供的报表查询包括销售业务报表、销售分析报表、万能报表和查询分析工具的查询和使用。 销售业务报表是系统针对用户已经实现的业务处理,将所取得的业务成果进行筛选、分析、处理,以综合反映企业采购业务的信息;销售分析报表是对销售流程中各项主要业务的处理结果和运作情况进行分析,是了解企业销售
36、情况的重要手段。查询分析工具和万能报表都是自定义形式的报表,是方便用户根据自身查询分析需要制作自定义性质的业务和分析报表的工具。对上述销售管理系统的域描述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功能性需求:(1) 由销售订单决定采购管理中的采购申请单(2) 由销售订单决定采购管理中MRP运算(3) 由销售发票决定发货通知单(4) 由发货通知单决定库存管理中的销售出库(5) 由销售报价单和销售订单,客户信用等级决定销售发票的生成(6) 销售系统管理员维护销售订单(7) 由销售管理系统打印销售业务报表(8) 由销售发票决定应收款系统中的应收款额(9) 定库存管理中的销售出库实现与销售发票的钩稽(10)系统管理员维护
37、销售报价单信息(11)系统管理员维护销售业务员信息(12)系统管理员维护销售发票信息3.1.2 需求分析采用用例驱动分析方法分析需求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出系统中参与者和用例,并建立用例模型。3.1.2.1 识别参与者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六个参与者:Customer System(客户管理系统),Planning System(计划与采购系统),Store System(库存管理系统),Sale System(销售管理系统),Pay System(应收款管理系统),Administrator(销售系统管理员)参与者的描述如下:(1)Customer System描述:客户管理系统用
38、来保存客户的具体资料以及客户的信用等级示例:客户管理系统(2)Planning System描述:计划与采购系统用来管理MRP运算和采购申请单示例:计划与采购系统(3)Store System描述:库存管理系统用来实现对物料的管理和销售出库的管理示例:库存管理系统(4)Sale System描述:销售管理系统主要运用销售订单管理,销售发票管理等功能对销售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跟踪,实现完善的企业销售信息管理示例:销售管理系统(5)Pay System描述:应收款系统用来进行对销售发票的核销和成本分配示例:应收款系统(6)Administrator描述:销售管理员主要负责对订单和销售业务员信息的
39、录入,修改以及对销售发票的管理等示例:销售系统管理员3.1.2.2 识别用例前面已经识别出参与者,通过对需求的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如下用例存在:(1) maintain sale price order info本用例提供了对销售报价单进行创建,修改,删除的功能;(2) maintain order info本用例提供了对销售订单进行创建,修改,删除的功能;(3) produce Invoice info本用例提供了对销售发票的生成功能;(4) produce sending inform info本用例提供了对发货通知单的生成功能;(5) supply alarm本用例提供了在库存
40、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缺货预警的功能;(6) maintain salesman info本用例提供了对销售业务员信息的插入,删除,修改等功能;参与者和用例的关系如下:Administrator与Sale System 存在依赖关系,用例maintain sale price order info,maintain order info,produce Invoice info,produce sending inform info和maintain salesman info都由Administrator代替Sale System来执行;用例supply alarm是用例produce sendi
41、ng inform info的扩展,在库存不足的情况下由Store System来发出;用例produce Invoice info用到用例maintain sale price order info和maintain order info,它传给Pay System;用例produce sending inform info用到produce Invoice info,它传给Store System;用例maintain order info它传给Planning System。图3-1 销售管理系统用例图3.1.3销售管理系统逻辑数据库设计3.1.3.1标识实体逻辑数据库设计的第一个步骤是
42、标识在数据库中必须描述的主体。由上面的描述,可以标识如下实体:Customer(客户)Salesman(销售业务员)Product(产品)Order(销售订单)Invoice(销售发票)SalePriceOrder(销售报价单)SendingInform(发货通知单)表3-1 标识实体将实体存档为实体命名时,应该有意义的并且对用户直观的名字,在数据字典中记录他们的详细信息。具体如下图表格Entity Name DescriptionAliasesOccurrenceCustomerGeneral term describing all customers who have requiremen
43、ts of this company. There are many customer of this company.SalesmanGeneral term describing all staff employed by this department.EmployeeEach member of salesman works at this departmentProductThe things that this company sells.The product will be sold to customer.OrderERPThe lists record the detail
44、 of salesSalesmen fill the order.InvoiceThe lists record the money of sale.Send the invoice the department which manage the currency of the companySalePriceOrderThe order define the price of product of different kinds and quantity.Use salepriceorder to decide the price.SendingInformThe orders record
45、 the detail of sending product. Send it to the store.表3-2销售管理系统数据字典3.1.3.2标识关系标识完实体后,下一步就是标识存在这些实体之间的所有关系。对于销售管理系统而言,标识的关系如下:实体关系实体客户请求销售订单洽谈销售业务员购买产品支付销售发票销售业务员洽谈客户处理销售订单产品是一部分销售订单是一部分销售报价单销售订单登记产品相关于销售报价单决定销售发票决定发货通知单被请求客户被处理销售业务员销售发票决定于销售订单决定于销售报价单决定发货通知单销售报价单决定于产品相关于销售订单决定销售发票发货通知单决定于销售订单决定于销售发票
46、表3-3 标识关系1确定关系的多样性约束标识完要创建的关系后,现在应该确定每一个关系的多样性约束。对于销售管理系统而言,标识的多样性约束如下:实体多样性关系实体多样性Customer1.*RequireOrder1.11.*TransactSalesman1.*1.*BuyProduct0.*1.*PayInvoice1.11.1Is related toSalePriceOrder1.*Salesman1.*TransactCustomer1.*0.*process Order1.1Product0.*Is part of Order1.*1.1Is part ofSalePriceOrder1.*0.*Bought byCustomer1.*Order1.*RecordProduct0.*1.1Is related to Salepriceorder1.*1.1DecideInvoice1.11.1DecideSendingInform1.11.1Ordered byCustom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