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关中学初一年级 语文导学案 主备教师:彭晶晶学习内容十三岁的际遇个案设计(三)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怎么分?为什么? 2、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三合作展示1.文章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去写北大的? 3.朗读最后一部分,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精讲点拔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五反馈拓展同学们,读完了这篇散文,我们心潮澎湃,有许多话要说。那么,我们以“我也是不系之舟”为题,向田晓菲阿姨诉说我们的心里
2、话,请在文中充分利用课文的词语,并适当运用比喻和反问等修辞手法。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3.学习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4.反复诵读,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2、3导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曾经有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被北大破格录取,有幸成为这所著名学府的一员。在北大建校九十年之际,她为北大写了一曲赞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读这曲赞歌,感悟作者那款款深情吧!二自主学习(一)“汉”海拾贝1.注音:白驹( )过隙( ) 蓦( )然 迸( )溅 穹( )窿 骤( )然 呜咽( ) 涉( )足 絮( )语 犀利( ) 摒( )弃 樯( )橹 撷( )取 安恬( ) 惆怅( )( ) 2.生字释义:际遇 稚气 弹指 谈笑风生 穹窿 犀利 凝重 撷取 (二)走进作者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13岁(近14岁)时,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16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