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扎根农村 奉献青春
大学生村官巨陵镇娄庄村主任助理 杨颍珂
(2008年10月)
入村工作已经一个月有余了,经历了彷徨、苦痛和酸楚,也有很多的憧憬、希望和幸福。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城市,可我一直以来都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农村人淳朴、厚道,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和善良。他们身上同样也蕴藏着不尽的宝贵财富和知识,使人一生受用无穷。
经过了一系列严格的录用程序之后,我被很顺利地分到了巨陵镇娄庄村任职。应该说我是很幸运的,娄庄村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全村有三千多口人,总面积4200多亩,主导产业为苗木繁育和温棚蔬菜种植,早在2006年就被确定为“漯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8月11日来到村里后,我们受到了镇政府和村民干部的热情接待,村里也为我安排了很好的住处,这使我非常感激和感动。为尽快掌握情况,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我不仅主动请教村两委班子成员,而且走村串户走访群众,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到街头或村民家中同他们促膝谈心,同村干部交流思想,倾听群众疾苦,了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使自己从思想上、行动上完全融入村庄。
通过调查走访,我了解到了娄庄村的面积、人口、农业、经济、资源交通、教育、卫生、新农村建设及其他相关信息情况,每到一处,我都及时征求农民对村里的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天晚上,我都及时整理当天的情况记录及工作日志。
娄庄村的道路四通八达、宽敞整洁。空闲的时候,我总是骑着车子走在宽敞整洁的街道上,充分感受和领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村里民风淳朴、文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乐业。在闲来无事同他们的聊天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新生活的喜悦和对新农村建设的肯定。
现在到了秋作物的收获季节,村民们喜上眉梢,黄灿灿的玉米和大豆一个个黄金元宝般被拉回到了家中晾晒。收获后的玉米秸秆,村民们不再像往常一样就地焚烧,而是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将秸秆充分还田,既肥沃了土地,又节约了资源。“三秋”大忙时节,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看到这些,我不禁为党在农村中的政策叫好。近几年来,随着一项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也逐渐过上了富裕、幸福的新生活。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人才建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环节。这次能被组织上选聘为大学生村官,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又深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娄庄村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可喜成绩,这是村两委班子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本,苦拼实干、艰苦奋斗的结果。而我将以这可喜成绩为契机,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以实际行动扎根农村,奉献青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更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