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刮痧疗法操作方法
•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刮痧板的类型:
• 1、椭圆型刮痧板
(二)刮痧介质:刮痧油、刮痧乳、石蜡油。
• (三)握持刮痧板方法
• 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约呈45度角为宜。
• (四)刮痧的次序
• 选择刮痧部位顺序的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
(五)刮痧的方向
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背部、腰部、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
(六)刮痧的补泻方法
• 常用为:刮痧补法:刮痧时,刮痧板的力度(力量)小,刮拭速度慢,刮拭相对时间较长。此法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症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等。
• 七)刮痧的时间
• 刮痧时间包括每次治疗时间、刮痧间隔和疗程:
• 1、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刮拭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
• 2、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的痧退、手压皮肤无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它相关部位进行刮拭。
• 八)刮痧的程度:包括刮拭的力量强度和出痧程度:
• 1、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承受为度。
• 2、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
• (九)刮痧手法:轻刮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