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使用评价性语言
刘
红
霞
刘红霞,女,汉族,生于1967年,籍贯安徽 。现在新疆省农六师共青团子校教小学语文,小教高级。主要研究小学生主体教学。
。如何正确使用评价性语言
新疆省农六师共青团子校刘红霞
(邮编831301)
摘要:积极的评价性语言,让孩子充满自信。越自信,孩子就越快乐、越积极。在成功的体验过程中,心灵无时无刻感受着阳光雨露,从而改掉那些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性格,塑造优良的个性,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评价性语言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渗透于各个角落,甚至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目前家长繁忙,只看重成绩这个结果,不注重孩子身心发展,不注重学习过程的培养,更不懂得去精心呵护孩子,致使孩子的心灵脆弱不已。教师此刻责无旁贷的,担负起了学生的未来的塑造。
关键词:地位 作用 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一片纯净的蓝天。这个稚嫩的生命只有在体验中不断受到滋润才能健康的成长。“顺其天性而育之”,作为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为每一个生命个体搭建展示的平台,为他寻求成长的机遇,呵护他们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或开展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常常以成人的标准指责学生,以成人的语气训斥学生,而又常常意识不到这会给学生带来多大的刺激或伤害,“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所以“保护学生幼小心灵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以鼓励赏识的积极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挖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评价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地位
新《课标》指明了评价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地位,仅凭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某方面的特长来评价学生,这是不可取的,至于他们性格上是否有爱心,是否有责任感,是否合群乐观,则显得微不足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不同个体的学生会给教师的生命增添不同的色彩,教师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他在你的心目中是重要的。让学生在我是“重要的”信念中积累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心理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是渴望进步的,需要帮助的,教师的积极性评价语言,能呵护孩子们的幼小的心灵,如春风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从而帮助学生改掉那些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性格,塑造优良、积极的个性,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二.评价性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正确、科学的语文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有力手段。学生也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劳动者。而一个人,只有在他能在劳动成果中看到自己所付出的精力时,他才能顺利地完成任何一项长时期的劳动。因此,教师的赏识,鼓励,保护并发展了学生的自尊感,表扬鼓励是最好的阳光雨露。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时老师一次表扬肯定,一个赞许的目光和神情,都比他考试得高分的心理效果还好,每天有了“好心情”,长此以往抓积极越抓越积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都能生活在语文教育灿烂的笑容里,都会赏识自己了,老师还想学生不好好学吗?所以,我们提倡的正确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评价性语言的方法
我们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以考试分数看学生,把“差生”看得一无是处,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反思一下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端。所以我们需要多视角的去正确看待孩子,让我们与孩子能时时进行心灵沟通,读懂孩子心灵的密码:当学生讲错的时候,轻轻地一个微笑,他知道没关系;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他明白有人关注;当他不认同老师的观点时,一个微笑翘起大拇指,他体悟到不会受到批评;当他吞吞吐吐的说话时,你要鼓励孩子说出真实的想法,并加以说明;当他因烦躁而不守纪律时,教师应该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并给予及时安慰;当学生过于兴奋时,教师应予以欣赏,而不是“不许”;当学生暂时表现的无知,教师不是过多的责备,而是希望他下次如何;当他对教材有异议,没有人指责;当他学习遇到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当他发言精彩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所以作为教师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
1.巧妙维护学生的自尊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的合作者、指导者、激励者,就应该真诚地去发现、欣赏、激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真心地在学生遇到困难,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帮助。利用一些活动,并不时传递你的期望及关心。如学生站起来答错时,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的对与错,首先应想到孩子为什么答错,然后设法引导孩子的思维,引领不同个性的孩子从失败走向成功。要敢于承认孩子想法中的“亮点”,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误”不要及时“定性”。要抓住有利时机予以指导、启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锻炼了认知和思维。所以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好动心、上进心,会起到化解窘境的作用
2.个性化的评价
评价语言要个性化适中,不能串起一节课的评价语言都是“好”这个单调的词。当孩子很出色时,我们的教师怎样个性化的评价:“你真是个严谨的孩子”,“你是真是个宽容的孩子”,“你与别人合作肯定愉快”等;当学生表现出不足时,教师先要施以针对性的帮助,然后再用一种激励的语言予以肯定,使学生自觉地发现;当他们表现不够好时,教师没有任何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语言和表情,也没有嫌弃他们的脸色,甚至没有让人听了感到委屈的语调。让学生在人性的关怀中得到心灵的慰藉,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这样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能使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到极致。这难道不是积极评价性语言的诠释吗?
3.形成过程性评价
作为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好,只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就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尤其不能用成绩代表孩子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学生语文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是否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是否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否掌握了基础知识,是否善于口语交际,能否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否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是否重视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评价中我们应注意形成过程性评价。多方面结合评价学生。在听说读写各种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用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语,并适当记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其次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方面的信息相结合,给学生一个适当、贴切的评价。所以评价性语言要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将众多评价方法有所取舍的结合使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学习动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无法替代的个体,这种差异和独特是每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善于捕捉学生奇妙的想法,去发现学生思维中的亮点,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成就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让语文学习成为集知识、智慧和人格道德、终身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让我们的视野中没有教学的盲区,让我们的教师生涯添上亮丽的风采,让积极性评价语言助推孩子们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