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镁和铝综合练习及解析.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986159 上传时间:2025-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镁和铝综合练习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镁和铝综合练习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第一节 镁和铝 一、选择题(10×5′=50′) 1.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常温下,铝不能和氧气反应 B.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 C.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强碱反应 解析:在常温下,Al表面氧化成一层氧化膜,A错误;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C错误;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 与强碱反应,D错误. 答案:B 2.认识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对学好化学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或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一定只有MgO B.钠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或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一定是Na2O2 C.四氧化三铁溶解在过量的硝酸中,溶液中含有Fe3+、Fe2+ D.三氯化铝和足量的氨水反应一定得到Al(OH)3沉淀 解析:Mg在空气中燃烧可与O2、N2、CO2等反应,其产物有MgO、Mg3N2、C等;Na长时间存放最终生成Na2CO3,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Fe3O4与过量HNO3反应时,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2价铁全部氧化为Fe3+.AlCl3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Al(OH)3不会溶解在氨水中. 答案:D 3.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汞合金补牙材料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了水银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下列有关汞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低 B.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 C.汞合金的毒性远低于汞的毒性 D.汞合金具有金属的特性,但性质并不是其各成分性质的简单加和 解析:汞在常温下呈液态,汞合金的熔点比汞高,其强度和硬度比锡大;汞有毒,但汞合金的毒性比汞小的多. 答案:A 4.(2010·泉州质检)近几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达.“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 A.Mg→Mg(NO3)2 B.Mg→MgCl2→Mg(OH)2→Mg(NO3)2 C.Mg→MgO→Mg(NO3)2 D.Mg→MgSO4→Mg(NO3)2 解析:根据题意,“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三个方面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从经济角度考虑,B项最不合算,环节多、使用试剂种类也多;D项不合算,使用了两种试剂;从环保角度考虑,A产生了污染环境的氮氧化物;B项也使用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Cl2. 答案:C 5.以下有关正三价铝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向溶液中加入强酸溶液时,氢氧化铝主要发生酸式电离 B.当向溶液中加入强碱溶液时,氢氧化铝主要发生碱式电离 C.在强酸性环境中正三价的铝离子以Al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D.在pH较大的溶液中正三价的铝离子以Al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解析:Al(OH)3在水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H++AlO+H2OAl(OH)3Al3++3OH-    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 当加入强酸时,消耗溶液中的OH-,使平衡向碱式电离的方向移动,当加入强碱时,消耗溶液中的H+,使平衡向酸式电离的方向移动;因此正三价的铝在强酸性环境中以Al3+形式存在,在强碱性环境中以AlO形式存在. 答案:C 6.(2009·上海高考)实验室将9 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 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 (  ) ①Fe2O3和MnO2 ②MnO2和V2O5 ③Cr2O3和V2O5 ④Fe3O4和FeO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9 g Al若全部参加反应共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1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知,生成18 g金属单质最多得到1 mol电子(Al全部反应),也可能小于1 mol电子(Al不能全部反应),再结合平均值的思路分析如下: ①Fe2O3:×3=0.96 mol;MnO2=×4=1.31 mol;②MnO2:1.31 mol,V2O5:×5=1.76 mol;③Cr2O3:×3=1.03 mol;V2O5:1.76 mol;④Fe3O4:×=0.85 mol,FeO:×2=0.64 mol.综上分析可知:①④选项正确. 答案:B 7.(2010·唐山模拟)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种氧化物中有二种可溶于盐酸,三种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将它们的单质溶于盐酸后过滤,向滤液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将其单质溶于氢氧化钠,过滤,向滤液中加过量的盐酸,也可以得到白色沉淀,已知A、D同主族,则A为 (  ) A.碳 B.钠 C.硅 D.硫 解析:根据四种氧化物在盐酸及NaOH溶液中的溶解情况,推知氧化物中必有Al2O3;根据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推知单质中必存在Mg;根据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推知单质中必存在Si;结合题中其它限制条件,推知A为C,B为Mg、C为Al、D为Si. 答案:A 8.(2010·衡水模拟)在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溶液,再加入 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到的沉淀物是 (  ) A.Fe(OH)3、Al(OH)3     B.Al(OH)3、I2 C.Fe2S3、I2 D.FeS、S、Al(OH)3 解析:加入足量KI溶液时,发生反应2Fe3++2I-===I2+2Fe2+;再加入足量Na2S溶液时,发生反应为Fe2++S2-===FeS,I2+S2-===S↓+2I-, 3S2-+2Al3++6H2O===3H2S↑+2Al(OH)3↓,因此所得沉淀为FeS、S、Al(OH)3. 答案:D 9.(2009·枣庄调研)将Mg、Cu组成的2.64 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气体0.896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 mol/L NaOH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质量及硝酸物质的量分别为 (  ) A.4.32 g 0.02 mol B.4.68 g 0.16 mol C.5.36 g 0.18 mol D.6.38 g 0.2 mol 解析:Mg-2e-+2OH-===Mg(OH)2 Cu-2e-+2OH-===Cu(OH)2 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金属质量与OH-质量之和,即 2.64 g+×3×17 g/mol=4.68 g. 金属离子全部沉淀后,溶液为NaNO3, 由HNO3~NaNO3~NaOH及HNO3~NO可知, 稀HNO3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n(HNO3)=n(NaOH)+n(NO) =2×0.06 mol+=0.16 mol. 答案:B 10.(2009·四川高考)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c= B.p=m+ C.n=m+17Vc D. m<p<m 解析:根据题意,反应过程如下: A项,根据电子守恒关系可列出×2=V··c;B项,p=m+×16;D项,极端假设法,若p g固体全为MgO,则质量为m g;若p g物质全为Al2O3,则质量为m g,实际应为两者之间;C项应为n=m+17V··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12分)某同学为验证Al在冷的浓HNO3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     、          ;纠正上述错误后,请你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装置2提出改进建议,使装置2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 解析:为了控制铝与浓NHO3的反应,可将装置2中的铝片改成一段螺旋状的铝丝,螺旋状的一端插入浓HNO3中,另一端伸出橡皮塞外,通过上下拉动铝丝,使铝丝接触浓HNO3时发生反应,与浓NHO3脱离时停止反应,从而达到控制反应进行的目的. 答案:两支试管中液体均超过了试管容积的 加热液体的试管应略向上倾斜 将装置2中铝片改成一段螺旋状铝丝,螺旋状一段插入浓HNO3中,另一端伸出橡皮塞外. 12.(13分)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反应①中生成C、D物质的量之比为3∶1,D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除反应③⑤外其他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F、G是气态非金属单质,K是一种常见的非极性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某些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的分子式是    ; (2)E中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                       ; (5)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 解析:由B溶液电解生成E、F、G可推测B溶液为NaCl溶液,则E为NaOH,F、C为H2、Cl2,D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而与NaOH溶液反应则D为Al(OH)3,K是密度大于水的常见非极性有机溶剂,应为CCl4,则C为CH4,F为Cl2,A与H2O反应生成CH4和Al(OH)3,物质的量之比为3∶1,推测A最简式应为Al(CH3)3,相对分子质量为144加以验证,可得A的分子式为Al2(CH3)6. 答案:(1)Al2(CH3)6 (2)取试样,进行焰色反应,若火焰呈黄色,说明有Na+存在 (3)2NaCl+2H2OH2↑+Cl2↑+2NaOH (4)Al3++3AlO+6H2O===4Al(OH)3↓ (5)AlO+2H2OAl(OH)3+OH- 13.(13分)(2010·湖南联考)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的转换关系,已知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电解质. 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乙    ,丁     . (2)组成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丙的电子式是        . (3)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根据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推知C为H2,根据A+NaOH溶液―→乙+C(H2),推测A可能为Si或Al;根据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若A为Si,则乙为 Na2SiO3,丁为H2SiO3、甲为SiO2,因为SiO2不属于电解质,因此A不能为Si,推知A为Al,乙为NaAlO2,丁为Al(OH)3、甲为Al2O3,丙为H2O,B为O2. 答案:(1)Al O2 NaAlO2 Al(OH)3 (2)第3周期、第Ⅲ A族 HO,H (3)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AlO+CO2+2H2O===Al(OH)3↓+HCO 14.(12分)治胃病的药物中通常含有氢氧化铝.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化学原理设计了如下五种制备方案: A.铝屑与硫酸反应,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铝离子; B.铝屑与硫酸反应,然后再加氨水沉淀铝离子; C.铝屑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加入硫酸生成氢氧化铝; D.铝屑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 E.铝屑先分别与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将二者反应后的混合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铝. (1)你认为    方案最佳. (2)在你选择的最佳方案中,如何调整反应物的比例,从理论上使铝全部转化成氢氧化铝:     . (3)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含氢氧化铝药剂,会造成一些副作用    . A.重金属中毒 B.引起甲状腺肿 C.智力低下 D.贫血症 解析:(1)方案A中过量的NaOH溶液能溶解Al(OH)3,方案C中过量的H2SO4能溶解 Al(OH)3,因此用上述两种方案制取Al(OH)3均不合理;方案B:Al Al2(SO4)3Al(OH)3;方案D:AlNaAlO2Al(OH)3; 方案E: 上述三种方案若制取等量Al(OH)3,方案E消耗的原料最少,因此属于最佳方案. (2)方案E中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6H2O===4Al(OH)3↓.因此使与H2SO4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与NaOH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达1∶3,就会使铝完全转化成Al(OH)3. (3)人体内含铝过多,会造成人的智力下降. 答案:(1)E (2)使与硫酸反应的铝的量与氢氧化钠反应的铝的量比为1∶3 (3)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