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土方回填专项方案
土
方
回
填
专
项
方
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负 责 人:
目 录
一、工程概况................................................3
二、编制依据................................................3
三、施工部署................................................3
四、施工准备................................................3
五、施工方法................................................5
六、施工技术要求............................................7 七、质量保证措施............................................7 八、安全保证措施............................................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60.30m,包含两座货运站:Ⅰ号货运站及Ⅱ号货运站。Ⅰ号货运站建筑面积为12269.88m2,Ⅱ号货运站建筑面积为12105.5m2,基础形式均为独立基础和筏板基础,基础最深开挖深度为-3.10m。结构形式均为门式钢架,轻型屋面,Ⅰ号货运站地上一层、局部二层,长125.48m,宽77.75m,跨度38m,柱距10m、8m,檐口高度为25.6m,其中4轴(A-B)段和B轴(4-11)段为防火墙;Ⅱ号货运站地上一层、局部二层,长125.48m,宽81.48m,跨度40m,柱距9m、8m,檐口高度为19.2m,其中12轴(A-C)段和B轴(2-12)段为防火墙。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部署
施工计划安排
Ⅰ号货运站
序号
施工部位
回填开始时间
回填结束时间
1
C轴基础
2012.9.28
2012.10.15
2
A轴基础
2012.9.24
2012.10.17
3
B轴基础
2012.9.28
2012.10.22
Ⅱ号货运站
序号
施工部位
回填开始时间
回填结束时间
1
C轴基础
2012.9.25
2012.10.22
2
A轴基础
2012.9.30
2012.10.30
3
B轴基础
2012.9.28
2012.10.25
四、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1、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对基坑进行回填,回填之前,应选择回填料并对回填料进行取样试验,排除坑内积水、清除建筑废料,制订回填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
2、逐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明白设计意图,做到心 中有数。
3、现场技术员应认真熟悉施工方案后对施工作业人员做好技术交底,严格 按方案要求施工。
4、质检员应做好各道工序的验收工作,如:回填料的进场验收,回填前的基槽验收等工作。
5、试验员应做好回填土粒径、含水率压实度等各项指标的检验,并将检验 结果记录成文,认真填写各种试验检验表格,务必保证各项检验指标达到设计及 规范要求。
4.2 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应按施工进度安排及现场实际情况,备足施工所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基坑回填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
机械设备统计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挖掘机
台
2
摊铺回填料
2
自卸车
辆
2
回填土运输
3
蛙式打夯机
台
3
夯实回填料
4
小型碾压机
台
1
碾压回填料
5
手推车
辆
4
回填土运输
6
环刀
套
10
检查密实度
注:以上基坑回填施工设备的数量随着现场工作面的展开而循序增加。
4.3 材料准备
1、材料要求:回填料采用原土回填,不得含有杂草、垃圾等有机物。回填土使用前应做实验测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做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密度及碾压遍数等确切参数。
4.4 劳动力准备
选择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及操作人员。人员配备如下:挖掘机司机2人、自卸车司机4人、小型碾压机司机1人、蛙式打夯机操作工3 人、辅助人员10人。
五、施工方法
5.1 施工工序
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摊铺→分层压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5.2 施工方法
1、基底清理
填土前要清除基底垃圾等杂物及积水,之后进行基坑回填。
2、 检验土质
检验回填土有无杂物,以及土料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过大,应使用挖机进行翻晒,如含水率过小,回填前应进行湿水。
4、分层铺摊
底部基础-3.1m~-2.3m大放脚部分采用人工夯实。采用人工夯填时,每层回填厚度不得大于200mm,对柱基础四周也采用人工夯实。人工夯实的地方摊铺厚度200mm, 夯实遍数为3~4遍。柱基础-2.3m~-0.8m采用机械碾压区域摊铺厚度为300~350mm,夯实遍数为4遍,施工时由自卸汽车把土运至基坑内,由小型挖机把土填料运到位并粗略整平。为保证在回填过程中不损坏已施工完成的砼基础,底部基础大放脚部分采用人工夯实或小型碾压机。
5、分层压实
用压路机分层压实操作时宜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压 实时,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轮宽的1/3 ,保证压实均匀,不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配合人工推土辅以人力或小型机具夯实。人工填土,蛙式打夯机夯实,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夯底宽度的 1/3。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用环刀取样,测出土的压实系数,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土。填方全部完成后,应拉线找平,凡高于设计高程的地方,应及时铲平,低于设计高程的地方应用齿耙翻松后补土夯实。每层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施工时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应尽量选在无雨天施工。若已填好的土遭到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3 检验密实度
1、设计压实度
设计压实系数为≧0.94
2、检验取样
每层夯填结束后,取样检查回填土压实系数。机械碾压时,每层填土按基坑50m 或基坑面积为1000m2时取一组,每组取3个点;人工夯实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25m或基坑面积为500m2时取一组,每组取样点不少于6个,其中中部和两边各取 2 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Ⅰ、Ⅱ号货运站A、B、C轴线每条轴线人工夯实部分取两组,机械夯实部分取一组。遇有填料类别和特征明显变化或压实质量可疑处适当增加点位,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六、施工技术要求
1、填土前基础结构要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
2、填方土料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与稳定性,本工程采用原土回填,使用前必须做最佳密实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回填时要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夯实碾压,现场检验方法为:用手将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3、土方回填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回填施工前应对支护结构中的可回收材料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回填施工应按规范要求分层压实、分层检测密实度,严格控制单层松铺厚度。
七、质量保证措施
1、填筑土方时,在自卸车将土运到现场倾倒后,用推土机将土均匀地摊铺开,且大致平整,以保证对土方的均匀压实。每层填土压实之前均要在现场按规定取样测试填土含水量。当土料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2%时,应翻晒土料降低含水量;当土料含水量低于最优含水量2%时,应洒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只有当土料含水量在是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时,才可进行碾压。
2、填筑过程中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3、土方回填施工须详细记录填筑范围及厚度,每层填土压实后均应 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上一层的填土施工。
4、土方回填不能连续进行时,应留有接茬,接茬呈阶梯状,长约 1000mm,高 200~300mm,以便下一次回填土方时便于衔接。
八、安全保证措施
1、基坑回填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回填开始前,必须对现场作业工人进行安全交底。
2、机械作业时,施工人员严禁在回转半径内工作,尤其是土方配合人员。施工机械有专人进行统一指挥。
3、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度。
4、使用蛙式打夯机之前,应先对机械各部进行检查,连接螺栓必须牢固,电器设备应符合要求,所有电源必须有漏电保护器,电动机,电缆各种电器及接 地线均不能有漏电和联接不良的现象。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应齐全牢靠,并调整好三角皮带的松紧度,然后启动电机进行试运转。
5、夯实机应由一人操作,一人拉持电缆辅助。操作及辅助人员均须带绝缘手套,穿胶鞋以防触电,辅助人员跟随在操作人员后边或侧面随时调整电线,调线时要避免夯机砸线,并不得强拖,作业时如发现电缆破裂或漏电应立即停机检修。
- 8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