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佛陀的教育
——开启幸福宝藏的钥匙
佛教是什么?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此目标。
佛菩萨是谁?他们怎样保佑我们?
佛是彻底觉悟宇宙人生事实真相者,具有高度的智慧,圆满的德能,称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是我们的老师,菩萨是我们早期的学长,我们与佛是师生关系,与菩萨是同学关系。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国依照佛,菩萨的教诲,身体力行去做,有一份诚敬得一份利益从中得到真实的智慧。对人,事,物做到恰到好处,圆融自在,这就是佛菩萨对我们真实的保佑。如果把佛菩萨当做神明,神仙,偶像来顶礼,膜拜,是迷信,是错误的。
佛教教学的高度艺术化
佛教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寺院中的建筑风格及供奉的佛菩萨像,诸天护法神像,各种供品都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很高的灵性智慧。所有这些设施都是高度艺术化的教学工具,懂得了其中的内涵,一进寺院整个佛法就是活活泼泼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佛教的教学目标
佛教的教学目标就是彻底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是让我们在生活环境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离苦得乐。
天王殿
在佛教建筑方面,供佛的大殿,我们从外面看他是两层,里面看是一层,这都是有意义的。从外面看,真俗二谛;里面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这就说:外表有差别,实质就是一致的(没有两样的)。佛教正规的建筑,一进山门,第一眼看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奉有弥勒菩萨及护法神——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这个就是教学,是进入佛门的第一课,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入山门,第一眼就看到的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的造像是宋朝时布袋和尚的形象。满脸笑容,肚皮很大,表法的意思特别明显,呈平等心现喜悦相。弥勒菩萨教人们要开拓心量,包容一切,量大福大,健康长寿,事业有成。
东方持国天王
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从保持个人家庭,事业到整个社会的安定繁荣,再扩展到保持世界和平。持国天王代表尽职尽责,社会人人都能负责尽职,这个目标就达到了。天王手持琵琶,弦松了不响,太紧就断了。教人们处事待人接物要做到中道——恰到好处,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
南方增长天王
增长就是今天讲的进步,儒家讲的日新又日新,佛法讲精进。天王教我们我们不断求进步,德行要进步,学问要进步,技术要进步,生活的水平要进步,不保守,不落伍,走在时代的前端。指导时代要有高度圆满的智慧,南方天王拿的是剑——慧剑。
西方广目天王
广目就是多看。善于观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结经验。天王一手拿的是龙或蛇,龙,蛇表变化。社会上人,事,物,变化多端,要仔细小心看清楚。另一手拿的是珠子,表不变,教人们以不变应万变,在变乱中找出不变的原则,心有主宰。
北方多闻天王
多闻天王代表学问,增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闻天王手上拿的是伞盖。伞盖的意思是遮盖,防止污染,最重要的是要保护清净心,防止心底污染。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佛寺主殿。大雄称大英雄,具足大力,降服众魔;难行能行,难舍能舍,世间人办不到的都能圆满做到,故称大英雄。供佛是表报恩,也是提醒自己见贤思齐,佛身旁两位尊者分别代表解,行,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代表解;迦叶尊者是苦行第一:代表行。佛两侧供奉文殊,普贤分别代表智慧,大行。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
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都离不开根本的修学,其基础是净业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师尊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上述常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是地藏菩萨代表孝敬;第二是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第三是文殊菩萨代表智慧;第四是普贤菩萨代表实践。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大乘佛法的信,解,行,证。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名号中的地是心地,藏是宝藏。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人们心地里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怎样才能开发出来呢?依靠孝敬,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是开采心地宝藏的最好方法。因此地藏菩萨表孝敬,《地藏菩萨本愿经》被称为佛门孝经。
观音菩萨
把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扩展到对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是观世音菩萨表法的重要意义。要以善心善念善行对待一切众生。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彼此,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相关怀,永无间断。
文殊菩萨
慈悲,孝敬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理智,理性。文殊菩萨代表理性,代表智慧。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孝敬,慈悲,智慧,如果不能落实在生活上,不能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就没有意义,就变成空谈。所以普贤菩萨交给我们实践实行。把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的法门统统做到。
释迦牟尼佛
供养本事释迦牟尼佛,报恩的意思很重。他是佛陀教育的创始人,第一代表尊师重道,第二是名号表法。这个世间人毛病多,病根有两条,一是没有慈悲心,自私自利,佛在名号上用的“释迦”是梵语,翻成中文是仁慈的意思,教我们对一切众生要仁慈。第二个毛病是自己心不清净,所以用“牟尼”,意思是清净,告诉我们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慈悲。
西方三圣
中央供奉的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两侧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协侍,辅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此一佛二菩萨称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是印度梵语,中文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觉”,我们见面的第一句话:阿弥陀佛,是祝你长寿,光明,智慧。也是提醒你要警觉,放下自私自立的念头,大公无私的对待一切事物。因此阿弥陀佛这句话含义深刻圆满,包含正大光明的心地,健康长寿和幸福美满。常念阿弥陀佛圣号也代表众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心,阿弥陀佛两侧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则分别代表慈悲和专一(指从皈依到成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供佛像?
供佛像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报恩”。一切众生与我们都有恩,恩德最大的无过于老师,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接受佛菩萨教诲,这才是真正的觉悟,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要供养佛菩萨是纪念老师,感恩不忘。第二个意思最重要,“见贤思齐”。佛是凡夫修成的,供养他的形象提醒我们向他学习,也要成佛。要学佛的存心立愿,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样样向佛学习。不能把佛菩萨当做神明看待,那样就迷信了,就错了,就把佛教变成宗教,就不是教育了。
供品是教学的工具
香:香表“信”,代表戒定慧真香,见到香,闻到香,知道自己要修戒定慧,是修学的目的。
灯:象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每个人要有奉献精神,舍己为人为社会服务。灯也代表智慧光明。
水:佛前供一杯水,要想到我们的心像水一样请进平等。
花果:佛前供花代表修善因,得善果。提醒我们深信因果,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