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个人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一、我职业倦怠的表现
1.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
2.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一生碌碌无为;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3.在情绪上,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把气泄在学生身上等等。
4.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想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不想进课堂,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二,我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1.社会过高的期望。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校管理的滞后。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有关。学校的管理能否提供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首先,学校有的管理思想不够明确,做形式的事情太多,造假太多,不干实事。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许多压力。其次,有的规定没能考虑到人本思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常规管理”,那里又唱教学改革什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本教育理论”。究竟用谁,领导都下不了决心。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我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随意性强或对教师实行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使绝大部分教师很难取得彼此认同,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教师的负荷量,也促使人际关系复杂,并诱发急功近利倾向,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我身心疲惫。
3.学生问题的困挠。如今的独生子女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 。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教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给我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
4.家长过分的苛求。一部分家长一方面是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如果再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和“只有差老师,没有差学生”的教条,这居然出自教育名家之手,明显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通常在独生子女的学生群体中有着这样两类家长: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措施,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另一类家长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甚至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无限上纲,造成了我长期不被理解,致使工作行为退化,工作士气降低。
5.教师自我发展的困惑。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又要担任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角色需要不断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情绪调控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我重要的压力源。
6、社会地位低
首先是工资低,虽然邓小平同志把教师工资提高了百分之十,但工资外收入很少,更谈不上有灰色收入。其次是社会经验不足,教的是科学知识,接触的对象是学生,而与现实社会差距大,很多潜规都要向公务员或其他行业学习。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
职业厌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存状态,危害性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注定与教育人生作伴,如何在平凡单调中发现万千变化之美,在照亮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呢?如何努力改变自己,克服职业倦怠呢?
3.1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因为爱,所以执着”一个人若是能够选择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然后倾情投入,不但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就,而且也将过得幸福快乐, 矢志教育人生,提供让学生回味一生的优质教育,是我的教育理想。我认为,教育虔诚第一,教育艺术第二,教师应该带着爱工作。在各种场合,我毫不掩饰对生物、对教育的由衷热爱。什么是热爱,一个名师说得好,那就是:作为一个科任老师,讲到教育,讲到学生,讲到你教的学科,你的眼睛会发亮。要给学生一种幸运感;通过教学科研给工作以新意,时常聆听自己教育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给自己一种成就感。
3.2调整心态
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是个奉献的职业,不能与大官相比,也不能与富商相比。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工作生活之中有烦恼、悲伤,有失落、有痛苦,这些暂时现象你必须接受,因为你抱怨也好,苦恼也好,自卑也好,都无法一下能改变得到。如果一味地沉溺于抱怨和啰嗦之中,永远都是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的。我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学会情绪疏导。最好就是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练字,可以锻炼,可以活泼一点,可以朴素一点,总之挖掘出自身潜能,辉闪自己长处,心生自豪,心生荣耀,心生自强,在成功中我又有什么可能倦怠呢。
3.3调整目标
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想让自己工作干得出色,但结果并不总随人愿,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难道不好吗?
3.4提高耐压能力
职业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故作为教师本人,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我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培养良好的个体素质。教师劳动的收获,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短期无法看见效益的收获,认识这个特点,就要能细细体会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看到满园桃李风光,收获爱与尊重,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在幸福中我又怎么可能心生倦怠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