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工大附中教师备课用纸
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陈静蓉 授课年级班级:初一(A1,A2班)
课题: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丰富数学学习物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学法指导:从身边发现立体图形,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中感受几何体的特征,增强学习兴趣、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积极主动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媒体运用: 多媒体投影图片
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环节 欢迎新同学
内容:随机指出六个学生作自我介绍,引入中学数学学习,指出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方法,并以以下一段话结束引语: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而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过是所学的课知识体系的映射。
目的: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旨在让学生在现实的丰富的图形世界里寻找并识别各种几何体,并在小学
西工大附中教师备课用纸(续页)
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二环节 观察探究 抽象归纳
内容:
以旅游的线索串起生活中的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几何体。
目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感受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注意事项与效果:
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次提出下面的问题:你能叫出这些几何体的名字吗?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与上述几何体类似吗?应该说由于这些几何体都比较简单,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学生基本都能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同时给出了极为丰富的现实背景,如“桌子上的笔筒是圆柱形的”,“公共汽车是长方体”,“圣诞老人的帽子是圆锥形的”,“地球仪是球形”,“各种建筑物的形状是……”,“铅笔的形状是棱柱形的”……从具体的模型到生活中的实物,学生的回答展现了他们眼中的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第三环节 生活观察室:考察你的观察能力
活动1:教师依次展示四张图片(如下图)要求学生从图片中寻找出所熟悉的几何体。
活动2:学生分组活动,解决课本P2的问题串:
学习的基础上对几何体进行识别和归类,认识组合几何体。所以在课堂情境的创设上,要使生活的气息充满课堂的整个时空,课堂的视野也要延伸至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活泼、热烈的气氛,辅以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穿插,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整个课堂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的知识升华过程。
新学期伊始,孩子们还不熟悉,此时老师更需要有目的的
西工大附中教师备课用纸(续页)
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
⑴在小明的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
⑵ 书房中哪些物品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
(3)请在房中找出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品?
活动2:在其他图片中找到熟悉的几何体
目的:
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辨认出特征鲜明的几何体,认识到几何体的特征是我们认识不同几何体、区别不同几何体的钥匙,意识到我们所学习的这些几何体大到古代建筑、小到日常生活学习用品就在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注意事项与效果:
选择的图片要包含相对丰富的几何体,而且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比较鲜明,具有代表性,从而便于学生识别;此外注意图片的现实性、新颖性、多样性,让学生认识到几何体的丰富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环节 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
内容:
1:画一画 请学生用笔画出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
参与和指导学生的交流活动,使学生都动起来,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用自己的激情和精心创设的情景为学生合作探究蓄势;又要以清晰的头脑,理清讨论的主线,呵护学生富于个性的创新,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
西工大附中教师备课用纸(续页)
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2:认识棱柱
(1)与笔筒形状类似的几何体称为棱柱。
以六棱柱为例认识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底面。
(2)棱柱的侧棱、底面、侧面有何特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3)长方体、正方体是棱柱吗?
(4)棱柱的分类。
人们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需要说明的是:棱柱又分为直棱柱、斜棱柱。本书讨论的都是直棱柱。
直棱柱 斜棱柱
(5)说一说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6)棱锥、棱台、圆台。
(7)根据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目的:
画图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初步感受几何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柱体,上下一样粗的,那么如何保证你所画图形中上下一样粗呢?因此,画一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进一步感受相应几何体的个性特征;而说一说,则需要学生主动说明几何体的特征,以及生活
西工大附中教师备课用纸(续页)
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中的哪些几何体符合这样的特征,这一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从而,可以更为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他人经验,同时认识到不同几何体的共性与个性,为后续对几何体进行分类提供了依据。
注意事项与效果:
教学中,要注意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描述这些几何体,并适时进行点评和提升;在小组讨论活动中,要注意提请学生相互倾听别人的见解,适时、合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第五环节 引导归纳
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进行命名、分类规范。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常见的几何体:柱、锥、(台)、球
分类
名称
图形
主要特征
柱
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
圆柱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只有一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
锥
棱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只有一个底面。
圆锥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只有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
球
球
只有一个面,并且是这个面曲面。
(有*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
西工大附中教师备课用纸(续页)
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目的: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几何体之间有个性也有共性,对于几何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效果:
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形成对几何体的较为系统及理性的认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第六环节 再认常见几何体
1.下面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由一些常见几何体组合而成,你能找出其中常见的几何体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组合几何体的例子吗?
2. 猜一猜:(1)横看是圆,侧看是圆,上看是圆,下看是圆
(2)正看三条边,侧看三边, 上看是个圆, 下看是圆。
目的: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常见的几何体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本环节进一步使学生能从较为复杂的组合体中找出常见的几何体,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形,其实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西工大附中教师备课用纸(续页)
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七环节 练习反馈
1.下面的物体分别是由哪些几何体组成的?
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第八环节 师生交流 归纳小结
生活中的物体是形形色色的,几何体描述的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如铅球、乒乓球、篮球都是球体。常见的几何体有柱体、椎体、(台体)、球体
第九环节 作业布置
1. 课本第4页 习题1.1的第1~6题
2. 补充练习:有一个边长为3的立方体,将其各个面都涂成黑色,再切割成27个小立方体,请回答
(1)有一面是黑色的小立方体有几个?
(2)有两面是黑色的小立方体有几个?
(3)有三面是黑色的小立方体有几个?
(4)各个面都不是黑色的小立方体有几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