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
06015 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 32学时/ 2学分
英文译名:Object-Oriented Methods and Technology
适用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任课教师:曲立平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和解决软件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将来参与创新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课堂授课32学时
学时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2
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的由来及发展
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
面向对象技术的新进展
课堂授课
2
面向对象设计范型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系统的形式化描述、图模型
抽象数据类型
面向对象涉及的其他概念
课堂授课
4
C++的类与对象
C++的继承
C++的多态性与虚函数
C++的其它成分
课堂授课
4
WIN32 API概述
WIN32 API基本概念
WIN32 API应用程序框架
WIN32 API程序示例
MFC应用程序框架
MFC对WIN32 API的封装
文档/视图
课堂授课
6
面向对象软件的开发过程
经典面向对象方法
标准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UML
Rational统一开发过程——RUP
课堂授课
4
基于组件的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
分布组件技术初探
COM/DCOM模型
CORBA技术
Web Service技术
代理技术
课堂授课
4
Java简介
JDBC
远程方法调用RMI
J2EE
Fspaces JavaSpaces Linda
课堂授课
6
设计模式的概念
设计模式的原则
GoF设计模式的分类
创建模式
结构模式
行为模式
其他设计模式
课堂授课
教学主要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
先修知识: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C++语言、Windows编程基础及MFC开发、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组件技术、设计模式、Java技术等内容。
内容摘要:面向对象不仅是一些具体的软件开发技术与策略,而且是一整套关于如何看待软件系统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什么观点来研究问题并进行求解,以及如何进行系统构造的软件方法学。面向对象技术在计算机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产业界有着广泛应用。它已经渗透到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几乎每一个分支领域,新兴的基于构件开发、面向服务计算、Agent和面向方面开发等技术也以面向对象技术作为基础。本课程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及面向对象技术与方法的最新进展;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C++程序设计的类与对象、继承、多态性与虚函数;WIN32 API基本概念、应用程序框架,MFC应用程序框架,MFC对WIN32 API的封装;面向对象软件的开发过程,UML,RUP;COM/DCOM模型,CORBA技术,Web Service技术,代理技术;Java语言与Java技术;GoF设计模式。
考核方式:笔试
主要参考书目:
[1] 黄永忠,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英)Ian Graham,面向对象方法:原理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 李英军等译,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麻志毅,申成磊,杨智,RUP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 邵维忠,麻志毅译,UML用户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