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带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电磁操动机构)
原文地址:带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电磁操动机构)作者:银湖电站
图中: WC、-WC — 控制母线;FU1、FU2—熔断器,R1-10/6型,250V; SA — 控制开关,LW2-1a.4.6a.40.20.20/F8型;HG — 绿色信号灯具,XD2型,附2500Ω电阻;HR — 红色信号灯具,XD2型,附2500Ω电阻;KL — 中间继电器,DZB-115/220V型;KMC—接触器; KOM — 保护出口继电器;QF—断路器辅助开关;WCL—合闸小母线;WSA—事故跳闸小母线;WS—信号小母线;YT—断路器跳闸线圈;YC—断路器合闸线 圈,FU1、FU2—熔断器,RM10-60/25 250V;R1—附加电阻,ZG11-25型,1Ω;R2—附加电阻,ZG11-25型,1000Ω;( )WTW—闪光小母线。
(一)“跳闸后”位置
当SA的手柄在“跳闸后”位置,断路器在跳闸位置时,其常闭触点闭合, WC经FU1→SA11-10→HG及附加电阻→QF(常闭)→KMC线圈→FU2→-WC。此时,绿色信号灯回路接通,绿灯亮,它表示断路器正处于跳闸 后位置,同时表示电源、熔断器、辅助触点及合闸回路完好,可以进行合闸操作。但KMC不会动作,因电压主要降在HG及附加电阻上。
(二)“预备合闸”位置
当SA的手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至“预备合闸”位置,SA9-10接通,绿灯HG回路由( )WTW→SA9-10→HG→QF(常闭)→KMC→FU2→-WC导通,绿灯闪光,发出预备合闸信号,但KMC仍不会启动,因回路中串有HG和R。
(三)“合闸”位置$ u5 a# E" f! j _1 {$ ?
当SA的手柄再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至“合闸”位置时,SA5-8触点接通,接触器KMC回路由 WC→SA5-8→KL2(常闭)→QF(常闭)→KMC线圈→-WC导通而启动,闭合其在合闸线圈回路中的触点,使断路器合闸。断路器合闸后,QF常闭 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
(四)“合闸后”位置
松手后,SA的手柄自动反时针方向转动45度,复归至垂直(即“合闸后”)位置,SA16-13触点接通。此时,红灯HR回路由
FU1→SA16-13→HR→KL线圈→QF(常开)→YT线圈→FU2→-WC
导通,红灯亮,指示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同时表示跳闸回路完好,可以进行跳闸。9 \6 J6 h. h! V J- ^
(五)“预备跳闸”位置- N* R, f8 B3 d O4 i9 x L
SA手柄在“预备跳闸”位置时,SA13-14导通,经( )WTW→HR→KL→QF常开触点→YT→-WC回路,红灯闪光,发出预备合闸信号。
(六)“跳闸”位置
将SA手柄反时针方向转45度至“跳闸”位置,SA6-7导通,HR及R被短接,经 WC→SA6-7→KL→QF常开触点→-WC,使YT励磁,断路器跳闸。断路器跳闸后,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绿灯亮,指示断路器已跳闸完毕, 放开手柄后,SA复位至“跳闸后”位置。. j/ s4 v' R9 ` b7 \6 T
当断路器手动或自动重合在故障线路上时,保护装置将动作跳闸,此时如果运行人员仍将控制开关放在“合闸”位置(SA5-8触点接通),或自动装置触点 KM1未复归,断路器SA5-8将再合闸。因为线路有故障,保护又动作跳闸,从而出现多次“跳—合”现象。此种现象称为“跳跃”。断路器若发生跳跃不仅会 引起断路器毁坏,而且还将扩大事故,所谓“防跳”措施,就是利用操作机构本身机械上具有的“防跳”闭锁装置或控制回路中所具有的电气“防跳”接线,来防止 断路器发生“防跳”的措施。4 c; |% X9 P3 b( \* y
图中所示控制回路采取了电气“防跳”接线。其KL为跳跃闭锁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一个电流启动线圈,串于跳闸回路中;另一个电压保护线圈,经过自身常开触点KL1与合闸接触器线圈并联。此外在合闸回路中还串有常闭触点KL2,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利用控制开关(SA)或自动装置(KM1)进行合闸时,若合在故障线上,保护将动作,KOM触点闭合,使断路器跳闸。跳闸回路接通的同时,KL电流线 圈带电,KL动作,其常闭触点KL2断开合闸回路,常开触点KL1接通KL的电压自保持线圈。此时,若合闸脉冲未解除(如SA未复归或KM1卡住等),则 KL电压自保持线圈通过触点SA5-8或KM1的触点实现自保持,使KL2长期打开,可靠地断开合闸回路,使断路器不能再次合闸。只有当合闸脉冲解除(即 KM1断开或SA5-8切断),KL的电压自保持线圈断电后,回路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 _. 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