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彩色的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慧英
教学内容:
《彩色的梦》是一首儿童诗,写的是小朋友用彩色的画笔在白纸上画画时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说一说。
教学重点:
1.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说一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学习书写
1. 导语: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花儿爱做梦,梦是红红的;大海爱做梦,梦是蓝蓝的;云儿爱做梦,梦是白白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彩色的梦》。
2. 教师板书课题:彩色的梦
3. 指导“彩”“梦”的书写,“彩”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木字的捺变点,三撇部起笔在一条垂直的隐形竖线上,三撇之间的间距相等,最后一撇要长一些。“梦”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下面“夕”的起笔撇要在两个“木”的中间,上面紧凑,扁又扁;下面舒展站得稳。
4. 出示书写顺口溜:
1·捺笔画懂礼貌,捺笔变点让一让。(捺笔画)
2·上面紧凑,扁又扁;下面舒展,站得稳。(上下结构的字)
5、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书写“彩、梦”(先描红,再仿写两个)
二、 预习检测,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1. 出示预习步骤,重温预习过程。(“标注组,读打想”)指名说说具体的预习方法。
2. 尝试读词语(没有注音):笔盒、聊天、烟囱、精灵、叮咛、葱郁
3. 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检测自己刚才是否读正确。
4.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盒、聊、坪、囱、叮咛、郁”
5. 借助图画理解“葱郁”的意思(青翠茂盛的样子)
三、 学习课文,边读边想,体会梦境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形式和一共有几个小节
(二)、学习第一小节
1、“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什么呢?(彩色铅笔)找出这一小节中的情报员(铅笔盒),它会告诉你。
2.指导读“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
3.指导读“聊天”“跳蹦”词语,体会情感。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脚尖”指的是什么?(笔尖)
2.画了哪些景物?(草坪、野花、天空)
3.画中的景物给了你怎样的印象?(读句子)
4.这里的破折号的用法(表示声音的延长)。
(四)、学习第三小节
1.第三小节画的是哪?画上有些什么?(雪松、小鸟、太阳……)
2.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雪松邀请小鸟唱歌的情景,体会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
3. “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通过“苹果”的香甜、可爱,流露出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4. “又大—又红!”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读出惊讶、惊奇、惊喜之感。
(五)、学习第四小节
1. 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描绘了的哪些美景。(水果香、季节风、紫葡萄的叮咛……)
2.“在溪水里流动……”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了列举的内容。
3.猜一猜,还可能会绘画出哪些梦境呢?(彩色的朝霞、茫茫的大海、巍峨的青山、碧绿的田野、丰收的果园、热闹的池塘边……)
(六)、齐读课文
四、范例引路,启发想象,尝试创作
1. 示例:我想画风儿。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
在院子里用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2. 示例:在碧绿的田野里,
麦苗儿点头微笑;
大片的油菜花黄澄澄的,
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不知名的野花眨着小眼睛;
蜜蜂采蜜忙;
蝴蝶花丛中翩翩起舞。
3.在丰收的果园里……
在丰收的果园里,
苹果羞红了脸;
石榴笑破了肚皮;
橘子穿上了黄衣服;
柿子树上挂起了红灯笼;
紫珍珠似的葡萄挂满了架,
晶——莹——透——亮!
五、作业布置
小朋友们,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