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学中德育的情感升华(李磊).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42848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德育的情感升华(李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中德育的情感升华(李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中德育的情感升华 姓名:李磊 联系方式:15845981919 邮编:163111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春雷小学 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党的德育工作,立志献身教育事业。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对工作尽职尽责。作为一位平凡的教师,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因为只要你时时做好平凡的事,那就是不平凡。 一、传教必先育人 “文以载道”德育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德育并不是教师空洞的口头说教,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呢?我在班级做到的是: 其一、坚持每天早语文课前自习读古文10分钟,让国学教育走进课堂,让小学生提前接触国学教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上学期开始,我们班的同学们都要集体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和《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等国学典籍10分钟。目前,我班学生基本上能完整地把《三字经》背诵下来,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几十首唐诗。让小学生提前接触国学教育已成为我班的特色课堂。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晓之以理”,还得“动之以情”,即教师的思想感情进入课文情境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中的情境,发挥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感情深处,使他们在道德感上受到深切的影响。一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要有道德情感的参与。“在语文教学中,不是我们讲授了思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学生就能把这种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而是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后,才能产生内心的需要,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地激发情感,创造学生情感投入的时机。如:在《沉香救母》中,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从中体会文中“沉香”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心切之情,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从中教育学生更加的用心去爱我们的父母。 我不仅在课文中溶入情感德育教育,在教学识字这一环节中,我也渗透给学生德育教育。如:在教学“左右结构”的生字时,做为部首的汉字应写的瘦窄一些,例如“端”“立”字做为部首应写的“瘦、窄”写起来比较好看,在这一环节为了使学生更加深记忆,我举例说明:“立”做为家里的主人,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耑”两人同睡一张小床怎么办?同学会说:“做为主人应该占的地方小一些,给客人留的地方大一些。”从而我引导学生,那“立”在写的时候应该写的又瘦又窄才对。学生在此不仅明白了部首的写法,也渗透给学生为人处事的方法,此乃一举两得。 二、日生活为内容,以活动为动力,推动德育教育 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如春游找春天,学雷锋活动,热爱家乡活动,各种节目活动和演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和教育模式。如:学生刚入学过母亲节时,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我想利用这一节日,向孩子初步渗透德育教育,于是我在班内号召孩子们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画画,并写句感谢妈妈的话(字数不限,写出自己的感受与妈妈的神态和语言)等。回校后,我及时组织了各种活动。如画展,让孩子们讲自己的画张贴的教室里,孩子们的画五花八门,有帮妈妈洗脚的,有帮妈妈做家务的,有给妈妈捶背的,等等。其中大部分画都配有简短的文字,将自己的感受与妈妈的话表达出来。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接受了一次良 好感恩教育,同时提高了孩子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尽职尽责,做好班主任和教学工作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没有再优越的职业了。为了积累一些德育工作的经验,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德育工作服务。几年来,我都主动承担起班主任的任务。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重视并努力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重视并搞好小公民道德纲要“四进”工作,不断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我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是班集体的主人,大胆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把“权力”下放,设立值日班长制。 现在班级插班生较多,而且男生也较多,同时独生子女也多。方晓明是一个性格外向的男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很受老师喜欢,但是社会交往却比较复杂。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四年级第二个学期初,在日记里他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努力。我已经不用努力了,我的前途很明确,那就是‘家里蹲’”!在大家看来,他是属于“无药可救”了,从策略上讲可以放弃了。但是我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能不能考进好中学,继续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我多次和方晓明促膝谈心,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我在中学时,数学十分薄弱,也曾经灰心失望。但是经过努力拼搏,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最终考进理想学校继续学习)同时我又通过多次家访,帮助家长重拾信心。工夫不负有心人,方晓明最后以骄人的成绩考进了大庆一中,而且还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参加了体育小组,并多次荣获省市级的奖项,每想到这些事情,我总会心想: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我要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 在差生转化工作中,我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找准教育后进生的切入点。如我班有一个叫邓洪亮的男生,是降级生,由于基础差,连基本的拼音也不认识,不能够读完整一篇课文,很自卑,性格也很孤僻。但我平时注意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他对绘画极其感兴趣。于是在“国庆”书画比赛中,我专门找他谈话,鼓励他参加这次比赛,指导他对绘画作品进行多次修改,最终他的作品获得一等奖。现在的邓洪亮同学,学习主动了,自信心也强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 在“留守孩”管理方面,我先摸清学生底细,定期对“留守孩”进行校外辅导。我刚接任一年下学期班主任时,不久便发现于海鹏同学,上课时表情呆滞,举止神态与同龄人不相称,经我反复了解得知,于海鹏的父母刚刚离婚,把他就放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又忙于地里的活,家里没有人能够精心地照顾他,平时除了漫骂,不理睬,就是让他去做家务。有一次宿舍阿姨告诉,于海鹏的鞋都露了好几个洞,我跑到了宿舍一看:孩子的脚都冻红得发紫,鞋面和底都是用透明胶歪歪歪扭扭的粘上的。当时这眼前的一切让我心一下就揪了起来,泪水模糊了双眼。当即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个孩子“好”起来,让他也体会到爱的温暖。 在当天晚上,我把他领回了家,从头到脚为他焕然一新,拿出课本从头帮他复习。我还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经多方查找,找到了他的父母,并同他的爷爷奶奶整整谈了一天,把于海鹏在校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向他们讲述,自己也忍不住流下泪水。他的父母一边听一边流泪,母亲搂着孩子早已泣不成声,爷爷奶奶也不住的唉声叹气。经过我的苦口婆心的劝解,他的父母终于答应为了孩子他们也要复婚,爷爷奶奶也露出了笑脸。当我走出他的家门的时候,天早已漆黑,在回去的路上,突然听到后面“妈妈,妈妈”的叫声,我回头一看:于海鹏拿着手电筒追了上来,哭着对我说:“李老师,你就是我第二个妈妈,而且是最亲的那个。”多么稚嫩的话语,却把我深深地打动着,让我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从这以后,于海鹏的自信心又一次找到了他,学习的劲头一天比一天足,而且消除自我封闭之心。慢慢地,于海鹏同学变得开朗了,也乐于与同学们交往,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因为我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在工作中勤奋学习,对学生关爱倍至,赢得了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我每天都能坚持早来晚走,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我是风雨无误,我从来未感到一丝疲惫,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因为我坚信,经过大风大浪中锻炼才会更加茁壮成长,我对工作有了更高的追求。 四、德育进行习惯培养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科学论断,为规范学生的管理,为使我校德育工作富有实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制度。如:坚持开展每月一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认真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常规开展检查,对校徽、红领巾的佩戴、眼保健操、广播操、卫生保洁等工作及时检查,及时公布,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调动了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强化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和爱国情感。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性工作,单靠德育负责人和班主任是绝对无法取得教育效果的。因此,我们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大力倡导人人都是德育者。摈弃“重智轻德”思想,在全校广泛、深入开展转化学困生的活动,要求教师不能只看分数,歧视学困生。 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要生动活泼,学生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我们的任务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掘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重视探索和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创新德育内容,弘扬人类道德文明。开展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手段实践化的实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构建有学校特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如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雏鹰行动”相结合,用“争章”活动检验和强化德育效果。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如通过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班队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情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致力于爱心的培养。开展了“随时随地做好事”“献爱心”“扶弱助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让孩子们从中体验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德育之旅对我来说,刚刚起步,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惟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