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42826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课 第一课时:学唱《 猜 调 》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玉溪第一小学 李志华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2、认识民族乐器葫芦丝,知道它的音色特点。在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时,能随乐跳一跳傣族舞,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乐器葫芦丝):看到它,同学们是不是很眼熟?葫芦丝又叫葫芦萧,是我们云南特有的本土乐器,它音色甜美、细腻,表现力丰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今天,就让我们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温云南的风土人情和独特之美! 二、听赏《月光下颚凤尾竹》 1、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安静倾听 师:谁听出来了,这曲子是?(生:月光下的凤尾竹) 师:具有那个民族的特点(傣族)?有谁知道这首曲的作者是谁?(施光南)——师对施光南老师作简单介绍。 2、我们班也有同学能用葫芦丝演奏这首曲子,请他们为我们表演一下吧!(请学生上台演奏)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吗? 师小结:这是一首根据傣族音乐风格特点创作的曲子。整首乐曲给人甜美、舒畅的感觉,葫芦丝演奏中的抹音更增添了乐曲的民族风味,使音乐听起来更甜润、抒情,具有歌唱性。 三、学唱云南民歌《猜调》 师:过完了傣家的泼水节,咱们再随着音乐进行我们的旅程。这次我们到昆明附近的村庄去看看,小朋友们在进行哪种有趣的活动? 1、初听《猜调》,整体感受音乐情绪、风格特点 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对歌)你能唱几句吗?(生学唱) 2、介绍《猜调》 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发问,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师:找一找,歌曲中那句是“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 3、一起学对歌 (1)听范唱,学一学,看谁学得像 (2)我唱谱,你填词,看谁填得准 (3)唱曲谱,我是识谱小能手 4、歌曲分析我最行 (1)歌曲中有没有装饰音?试着唱一唱,有无装饰音感觉一不一样,是要更好,还是不要好?你能自己唱好装饰音吗? (2)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5、赛歌会 (1)我问你答大比拼 (2)男女对歌决胜负 (3)分组对歌比高低 (4)随机组合比默契 四、课堂小结 师:你对今天的音乐之旅满意吗?为自己和老师的表现分别打几分?如果老师下次带其他同学按照这个音乐路线去旅行,你会给老师什么好建议,让我们的旅途更有意义,更有趣味? 第二课时:听赏苗族《飞歌》学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玉溪第一小学 李志华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听赏比较《飞歌》与《牧童短笛》、《苗岭的早晨》、《森吉德玛》的音调特征,分辨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听赏比较三首不同演绎形式的《太阳出来喜洋洋》熟悉音乐旋律和风格特点,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独立视唱歌曲简谱并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比听赏同名音乐作品,并记录感受 2、拓展:对《太阳出来喜洋洋》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继续我们的西南之旅。让我们乘上音乐高铁上路吧!听一听,列车上的这几首背景音乐,你觉得那两首的音调比较相似,把它们的序号记录下来。 二、新课教学 (一)听赏比较《飞歌》与《牧童短笛》、《苗岭的早晨》、《森吉德玛》的音调特征,分辨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1、按顺序播放A《牧童短笛》、B《苗岭的早晨》、C《森吉德玛》、D《飞歌》 (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比较与回报) 2、师简介《飞歌》的形成及苗族的习俗、文化和歌舞特征(PPT简介) 3、复听《飞歌》,加深印象 (二)学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1、(PPT出示中国地图)师:从贵州遵义一路西行,我们就进入了四川省。今天我们讲到素有“山城”、“雾都”之称的重庆去看一看。 2、(PPT播放长江三峡风景图片) 师: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重庆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历史名城,拥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它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不错,其中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景观中最有价值的一段:瞿塘峡、巫峡十二峰、小三峡、三峡红叶,就在重庆境内。听,三峡两岸传来了山民的歌声! 3、初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山歌有谁曾经听过?知道它的歌名吗?是一首在重庆时石柱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你从歌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你认为这首歌中哪些地方最有特色?(衬词,烘托歌曲的情绪和气氛)。 4、学唱歌曲 (1)听歌曲,在有衬词的地方跟着唱一唱。(知识点:上波音、连音线) (2)小组内视唱简谱,学唱歌曲 (3)全班跟琴齐唱简谱,填词唱歌 5、接龙唱、分组唱等方式巩固练习 (三)拓展延伸 1、听赏三首同名《太阳出来喜洋洋》音乐作品,完成课本16页答题卡 2、引导学生尝试用改变歌曲的速度、在有的地方加入特殊表情记号、轮唱等方式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音乐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民歌,是人民大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共同创作、完善和传唱各种山歌、小调、号子的总称。它根植于民间、来自于民间,有着鲜明的区域和民族特色。每个国家的民歌都是这个国家的瑰宝,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歌灿若繁星,不甚枚举,大家如有兴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一找、学一学各种民歌小调,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