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说文学作品阅读(欣赏手法、品味语言).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42392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文学作品阅读(欣赏手法、品味语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说文学作品阅读(欣赏手法、品味语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小说文学作品阅读(欣赏手法、品味语言) 阳江市江城区茶山中学 林进军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快速阅读小说文学作品(一分钟500字以上),懂得大概内容,特别在品味语言、欣赏手法方面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2、以2008至2016年广东中考题为例,让学生做课堂练习,老师从中点拨,总结答题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手法、品味语言 怎样答题,需要哪些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以2016年至2008年广东中考题为顺序,一年年一点点总结答题方法和技巧(规律) 活动先让学生阅读,答题,总结,后老师指正,下面是针对中考题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欣赏手法、品味语言”考点及答题策略 一、从品味句子的含义及分析句子的作用(2016年、2012年): 解题技巧: 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方面的作用;一是结构方面的作用。分析句子在内容方面的作用,要考虑文体特点。在记叙类文章中,重点语句的作用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揭示行文线索、伏笔铺垫等;在散文中,重点句的作用有表达作者独特感悟、揭示文章中心思想等。从结构方面分析句子的作用+要参考语句所在的位置。 总起句:文章开头的语句,有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话题或说明对象等作用。 过渡句:文章中间的语句,有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尾句:文章结尾的语句,有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题目等作用。 线索句:多次出现,散布于全文,具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具有启迪作用,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描写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衬托文章主题。 二、表现手法及作用(2015、2014年、2012、2011年): 1、伏笔:文章先写……为下文写……埋下伏笔,表现人物……精神或情感,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 2 、对比:把……和……对比,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或表现人物……性格、精神品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托深远之意。 4、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作用: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 感情等。 5、铺垫:为了衬托、突出主要人物、事件.情节,有意先对次要的人物,事物,情节作基础性的描写。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精练.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8、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前后文形成对比。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收到出入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突出主题。 10、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1 过渡:承上启下,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 三、体会词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2015年、2014年、2013年):解题技巧:分析词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进行: 1.词语本身的含义; 2.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3.词语的感情色彩; 4.词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 5.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6.近义词辨析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根据词语的属性和文体特点,首先确定分析的角度,然后再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深入分析。 答题格式: 1.动词:这里有……之意,是生动表现出人(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情态), 表现了人物……的心情。 2.形容词、副词,这里有……之意,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特点、情态,反映了人物……心情。 四、理解词语的含义(2012年)解题技巧 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除了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是否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解答此类题目要做到“词不离开句”,要与写词语所在具体语言环境结合起来思考,必要时还要与文章主旨,作者情感结合起来思考,切忌望文生义。 答题格式:……的意思是……,这里指……,写出(表现、表达)了…… 五、语句赏析(2010年、2009年)解题技巧 1.找出或选定符合要求的语句、语段。 2.选取品析语言的角度. (1)从分析修辞的作用入手品析语言表达效果。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刻画)了……,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夸张: 突出了(事 物)的(什么特点)。使(什么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感情。 反问:加强了语气,写出(强调、突出什么观点、态度、情感)。 设问:引起读者对(什么问题)的关注、给人以启迪,突出了(中心思想)。 (2)从品味动词、形容词入手分析语言表达效果。 (3)从赏析描写语句人手分析语言表达效果。 3.描写手法的作用。 (1)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气氛。 ②衬托……心情。 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④为下文作铺垫。 ⑤衬托文章主题。 (2)人物描写的作用:对人物的……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的……特点,深化了……主题。 (3)细节描写的作用:详细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的……特点,深化……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