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理统计练习
一、填空题
1、设A、B为随机事件,且P(A)=0.5,P(B)=0.6,P(B|A)=0.8,则P(A+B)=__ 0.7 __。
2、某射手对目标独立射击四次,至少命中一次的概率为,则此射手的命中率。
3、设随机变量X服从[0,2]上均匀分布,则 1/3 。
4、设随机变量服从参数为的泊松(Poisson)分布,且已知=1,则___1____。 5、一次试验的成功率为,进行100次独立重复试验,当1/2_____时 ,成功次数的方差的值最大,最大值为 25 。
6、(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则X的边缘分布为 。
7、已知随机向量(X,Y)的联合密度函数,则E(X)=。
8、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方差,k、b为常数,则有= ;=。
9、若随机变量X ~N (-2,4),Y ~N (3,9),且X与Y相互独立。设Z=2X-Y+5,则Z ~ N(-2, 25) 。
10、的两个 无偏 估计量,若,则称比有效。
1、设A、B为随机事件,且P(A)=0.4, P(B)=0.3, P(A∪B)=0.6,则P()=_0.3__。
2、设X~B(2,p),Y~B(3,p),且P{X ≥ 1}=,则P{Y≥ 1}=。
3、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且Y =3X -2, 则E(Y)=4 。
4、设随机变量X服从[0,2]上的均匀分布,Y=2X+1,则D(Y)= 4/3 。
5、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是:
,且,则=0.6 。
6、利用正态分布的结论,有
1 。
7、已知随机向量(X,Y)的联合密度函数,则E(Y)= 3/4 。
8、设(X,Y)为二维随机向量,D(X)、D(Y)均不为零。若有常数a>0与b使
,则X与Y的相关系数-1 。
9、若随机变量X ~N (1,4),Y ~N (2,9),且X与Y相互独立。设Z=X-Y+3,则Z ~ N (2, 13) 。
10、设随机变量X~N (1/2,2),以Y表示对X的三次独立重复观察中“”出现的次数,则= 3/8 。
1、设A,B为随机事件,且P(A)=0.7,P(A-B)=0.3,则0.6 。
2、四个人独立地破译一份密码,已知各人能译出的概率分别为,则密码能被译出的概率是 11/24 。
5、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的泊松分布,且,则= 6 。
6、设随机变量X ~ N (1, 4),已知Φ(0.5)=0.6915,Φ(1.5)=0.9332,则 0.6247 。
7、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则E(X)= 1 。
8、已知总体X ~ N (0, 1),设X1,X2,…,Xn是来自总体X的简单随机样本,则~。
9、设T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若,则。
10、已知随机向量(X,Y)的联合密度函数,则E(X)= 4/3 。
1、设A,B为随机事件,且P(A)=0.6, P(AB)= P(), 则P(B)= 0.4 。
2、设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且,,则P(X =Y)=_ 0.5_。
3、设随机变量X服从以n, p为参数的二项分布,且EX=15,DX=10,则n= 45 。
4、设随机变量,其密度函数,则= 2 。
5、设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和方差DX>0都存在,令,则DY= 1 。
6、设随机变量X服从区间[0,5]上的均匀分布,Y服从的指数分布,且X,Y相互独立,则(X, Y)的联合密度函数f (x, y)= 。
7、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且D(X)=4,D(Y)=2,则D(3X -2Y )= 44。
8、设是来自总体X ~ N (0, 1)的简单随机样本,则服从的分布为。
9、三个人独立地向某一目标进行射击,已知各人能击中的概率分别为,则目标能被击中的概率是3/5 。
10、已知随机向量(X, Y)的联合概率密度,
则EY = 1/2 。
1、设A,B为两个随机事件,且P(A)=0.7, P(A-B)=0.3,则P()=__0.6 __。
2、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且X与Y独立同分布,则随机变量Z =max{X,Y }的分布律为。
3、设随机变量X ~N (2,),且P{2 < X <4}=0.3,则P{X < 0}=0.2 。
4、设随机变量X 服从泊松分布,则=。
5、已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为,令,则的概率密度为。
6、设X是10次独立重复试验成功的次数,若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0.4,则 2.4 。
7、X1,X2,…,Xn是取自总体的样本,则~。
8、已知随机向量(X, Y)的联合概率密度,则EX = 2/3 。
9、称统计量的 无偏 估计量,如果=。
10、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个原理称为 小概率事件原理。
1、设A、B为两个随机事件,若P(A)=0.4,P(B)=0.3,,则 0.3 。
2、设X是10次独立重复试验成功的次数,若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0.4,则 18.4 。
3、设随机变量X~N (1/4,9),以Y表示对X的5次独立重复观察中“”出现的次数,则= 5/16 。
4、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的泊松分布,且P(X=2)=P(X=4),则=。
5、称统计量的无偏估计量,如果=θ 。
6、设,且X,Y相互独立,则 t(n) 。
7、若随机变量X~N (3,9),Y~N (-1,5),且X与Y相互独立。设Z=X-2Y+2,则Z ~ N (7,29) 。
8、已知随机向量(X, Y)的联合概率密度,则EY = 1/3 。
9、已知总体是来自总体X的样本,要检验,则采用的统计量是。
10、设随机变量T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若,则。
1、设A、B为两个随机事件,P(A)=0.4, P(B)=0.5,,则 0.55 。
2、设随机变量X ~ B (5, 0.1),则D (1-2X )= 1.8 。
3、在三次独立重复射击中,若至少有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则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1/4 。
4、设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则的期望EX= 2.3。
5、将一枚硬币重复掷n次,以X和Y分别表示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次数,则X和Y的相关系数等于-1。
6、设(X, Y)的联合概率分布列为
Y
X
-1
0
4
-2
1/9
1/3
2/9
1
1/18
a
b
若X、Y相互独立,则a = 1/6 ,b = 1/9 。
7、设随机变量X服从[1,5]上的均匀分布,则 1/2 。
8、三个人独立地破译一份密码,已知各人能译出的概率分别为,则密码能被译出的概率是3/5 。
9、若是来自总体X的样本,分别为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则~ t (n-1) 。
10、的两个无偏估计量,若,则称比 有效 。
1、已知P (A)=0.8,P (A-B)=0.5,且A与B独立,则P (B) = 3/8 。
2、设随机变量X~N(1,4),且P{ X ³ a }= P{ X £ a },则a = 1 。
3、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且同分布,,,则。
4、已知随机向量(X, Y)的联合分布密度,则EY= 2/3 。
5、设随机变量X~N (1,4),则= 0.3753 。(已知F(0.5)=0.6915,F(1.5)=0.9332)
6、若随机变量X~N (0,4),Y~N (-1,5),且X与Y相互独立。设Z=X+Y-3,则Z ~ N (-4,9) 。
7、设总体X~N(1,9),是来自总体X的简单随机样本,分别为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则;。
8、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的泊松分布,且,则= 6 。
9、袋中有大小相同的红球4只,黑球3只,从中随机一次抽取2只,则此两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 4/7 。
10、在假设检验中,把符合H0的总体判为不合格H0加以拒绝,这类错误称为 一错误;把不符合H0的总体当作符合H0而接受。这类错误称为 二 错误。
1、设A、B为两个随机事件,P(A)=0.8,P(AB)=0.4,则P(A-B)= 0.4 。
2、设X是10次独立重复试验成功的次数,若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0.4,则 2.4 。
3、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
X
-1
0
1
2
P
0.1
0.3
0.2
0.4
则= 0.7 。
4、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则= 。
5、袋中有大小相同的黑球7只,白球3只,每次从中任取一只,有放回抽取,记首次抽到黑球时抽取的次数为X,则P {X=10}= 0.39*0.7 。
6、某人投篮,每次命中率为0.7,现独立投篮5次,恰好命中4次的概率是。
7、设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且,则c = -2 。
8、已知随机变量U = 4-9X,V= 8+3Y,且X与Y的相关系数=1,则U与V的相关系数=-1。
9、设,且X,Y相互独立,则t (n)
10、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个原理称为 小概率事件原理 。
1、随机事件A与B独立, 0.4 。
2、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则X2的概率分布为
3、设随机变量X服从[2,6]上的均匀分布,则 0.25 。
4、设X表示10次独立重复射击命中目标的次数,且每次命中率为0.4,则=_18.4__。
5、随机变量,则 N(0,1) 。
6、四名射手独立地向一目标进行射击,已知各人能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1/2、3/4、2/3、3/5,则目标能被击中的概率是 59/60 。
7、一袋中有2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现有放回地摸球4次,若至少摸到一个白球的概率是,则袋中白球的个数是 4 。
8、已知随机变量U = 1+2X,V= 2-3Y,且X与Y的相关系数 =-1,则U与V的相关系数 = 1 。
9、设随机变量X~N (2,9),且P{ X ³ a }= P{ X £ a },则a= 2 。
10、称统计量的无偏估计量,如果= θ
二、选择题
1、设随机事件与互不相容,且,则( D )。
A. B. C. D.
2、将两封信随机地投入四个邮筒中,则未向前面两个邮筒投信的概率为( A )。
A. B. C. D.
3、已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为,令,则的概率密度为( D )。
A. B. C. D.
4、设随机变量,满足,是的分布函数,则对任意实数有( B )。
A. B. C. D.
5、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 B )。
A. B. C. D.
1、设,为随机事件,,,则必有( A )。
A. B. C. D.
2、某人连续向一目标射击,每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他连续射击直到命中为止,则射击次数为3的概率是( C )。
A. B. C. D.
3、设是来自总体的一个简单随机样本,则最有效的无偏估计是( A )。
A. B. C. D.
4、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 B )。
A. B. C. D.
5、设为总体的一个样本,为样本均值,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 ; B. ; C. ; D. ;
1、已知A、B、C为三个随机事件,则A、B、C不都发生的事件为(A)。
A. B. C. A+B+C D. ABC
2、下列各函数中是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为( B )。
A. B.
C. D.
3、是二维随机向量,与不等价的是( D )
A. B. C. D. 和相互独立
4、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 B )。
A. B. C. D.
5、设总体,其中未知,为来自总体的样本,样本均值为,样本方差为, 则下列各式中不是统计量的是( C )。
A. B. C. D.
1、若随机事件与相互独立,则=( B )。
A. B. C. D.
2、设总体X的数学期望EX=μ,方差DX=σ2,X1,X2,X3,X4是来自总体X的简单随机样本,则下列μ的估计量中最有效的是( D )
3、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 B )。
A. B. C. D.
4、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则=( B )。
A. 1.8 B. 2 C. 2.2 D. 2.4
5、在假设检验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真时拒绝称为犯第二类错误。 B. 不真时接受称为犯第一类错误。
C. 设,,则变大时变小。
D. 、的意义同(C),当样本容量一定时,变大时则变小。
1、若A与B对立事件,则下列错误的为( A )。
A. B. C. D.
2、下列事件运算关系正确的是( A )。
A. B. C. D.
3、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 B )。
A. B. C. D.
4、若,则(D )。
A. 和相互独立 B. 与不相关 C. D.
5、若随机向量()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则①一定相互独立; ② 若,则一定相互独立;③和都服从一维正态分布;④若相互独立,则
Cov (X, Y ) =0。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④
1、设随机事件A、B互不相容,,则=( C )。
A. B. C. D.
2、设A,B是两个随机事件,则下列等式中( C )是不正确的。
A. ,其中A,B相互独立 B. ,其中
C. ,其中A,B互不相容 D. ,其中
3、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 B )。
A. B. C. D.
4、设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f (x),则Y = 5 — 2X的密度函数为( B )
5、设是一组样本观测值,则其标准差是( B )。
A. B. C. D.
1、若A、B相互独立,则下列式子成立的为( A )。
A. B. C. D.
2、若随机事件的概率分别为,,则与一定(D )。
A. 相互对立 B. 相互独立 C. 互不相容 D.相容
3、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B )。
A. B. C. D.
4、设随机变量X ~N(μ,81),Y ~N(μ,16),记,则( B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p1与p2的关系无法确定
5、设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f (x),则Y = 7 — 5X的密度函数为( B )
1、对任意两个事件和, 若, 则( D )。
A. B. C. D.
2、设、为两个随机事件,且,, , 则必有( B )。
A. B. C. D. 、互不相容
3、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 B )。
A. B. C. D.
4、已知随机变量和相互独立,且它们分别在区间[-1,3]和[2,4]上服从均匀分布,则( A )。
A. 3 B. 6 C. 10 D. 12
5、设随机变量X ~N(μ,9),Y ~N(μ,25),记,则( B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p1与p2的关系无法确定
1、设两个随机事件相互独立,当同时发生时,必有发生,则( A )。
A. B. C. D.
2、已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为,令,则Y的概率密度为( A )。
A. B. C. D.
3、两个独立随机变量,则下列不成立的是( C )。
A. B. C. D.
4、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 B )。
A. B. C. D.
5、设总体X的数学期望EX=μ,方差DX=σ2,X1,X2,X3是来自总体X的简单随机样本,则下列μ的估计量中最有效的是( B )
1、若事件两两独立,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B )。
A. 相互独立 B. 两两独立
C. D. 相互独立
2、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f (x)必满足条件( C )。
3、设是任意两个互相独立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它们的概率密度分别为和,分布函数分别为和,则( B )。
A. 必为密度函数 B. 必为分布函数
C. 必为分布函数 D. 必为密度函数
4、设随机变量X, Y相互独立,且均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则服从均匀分布的是( B )。
A. X Y B. (X, Y) C. X — Y D. X + Y
5、设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且,相互独立。令,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近似于( B )。
A. B. C. D.
三(5)、市场上出售的某种商品由三个厂家同时供货,其供应量第一厂家为第二厂家的两倍,第二、第三厂家相等,且第一、第二、第三厂家的次品率依次为2%,2%,4%。若在市场上随机购买一件商品为次品,问该件商品是第一厂家生产的概率为多少?
解 设表示产品由第i家厂家提供,i=1, 2, 3;B表示此产品为次品。
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
答:该件商品是第一产家生产的概率为0.4。
三(6)、甲、乙、丙三车间加工同一产品,加工量分别占总量的25%、35%、40%,次品率分别为0.03、0.02、0.01。现从所有的产品中抽取一个产品,试求(1)该产品是次品的概率;(2)若检查结果显示该产品是次品,则该产品是乙车间生产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表示甲乙丙三车间加工的产品,B表示此产品是次品。
(1)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2)
答:这件产品是次品的 概率为0.0185,若此件产品是次品,则该产品是乙车间生产的概率为0.38。
三(7)、一个机床有1/3的时间加工零件A,其余时间加工零件B。加工零件A时停机的概率是0.3,加工零件A时停机的概率是0.4。求(1)该机床停机的概率;(2)若该机床已停机,求它是在加工零件A时发 生停机的概率。
解:设,,表示机床在加工零件A或B,D表示机床停机。
(1)机床停机夫的概率为
(2)机床停机时正加工零件A的概率为
三(8)、甲、乙、丙三台机床加工一批同一种零件,各机床加工的零件数量之比为5:3:2,各机床所加工的零件合格率依次为94%,90%,95%。现从加工好的整批零件中随机抽查一个,发现是废品,判断它是由甲机床加工的概率。
解 设,,表示由甲乙丙三机床加工,B表示此产品为废品。(2分)
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
答:此废品是甲机床加工概率为3/7。
三(9)、某人外出可以乘坐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四种交通工具,其概率分别为5%、15%、30%、50%,乘坐这几种交通工具能如期到达的概率依次为100%、70%、60%、90%。已知该人误期到达,求他是乘坐火车的概率。 (10分)
解:设,,,分别表示乘坐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四种交通工具,B表示误期到达。
则=
答:此人乘坐火车的概率为0.209。
三(10)、某人外出可以乘坐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四种交通工具,其概率分别为5%、15%、30%、50%,乘坐这几种交通工具能如期到达的概率依次为100%、70%、60%、90%。求该人如期到达的概率。
解:设,,,分别表示乘坐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四种交通工具,B表示如期到达。
则
答:如期到达的概率为0.785。
四(1)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求(1)A; (2)X的分布函数F (x); (3) P (0.5 < X <2 )。
解:
(3) P(1/2<X<2)=F(2)—F(1/2)=3/4
四(2)、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
求(1)k ;(2)分布函数F (x); (3)P (1.5 <X <2.5)
解:
(3) P(1.5<X<2.5)=F(2.5)—F(1.5)=1/16
四(3)、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
求(1)a;(2)X的分布函数F (x);(3)P ( X >0.25)。
解:
(3) P(X>1/4)=1—F(1/4)=7/8
四(4)、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
求(1)A;(2)分布函数F (x);(3)P (-0.5 < X <1)。 )
解:
(3) P(-0.5<X<1)=F(1)—F(-0.5)=1
四(5)、已知连续型随即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
求(1)c; (2)分布函数F (x);(3) P (-0.5 < X < 0.5)。
解:
(3) P(-0.5<X<0.5)=F(0.5)—F(-0.5)=1/3
四(6)、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
求(1)A,B; (2)密度函数f (x);(3)P (1<X<2 )。
解:
(3) P(1<X<2)=F(2)—F(1)=
四(7)、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
求(1)A,B; (2)密度函数f (x);(3)P (1<X<2 )。
解:
(3) P(0<X<2)=F(2)—F(0)=
四(8)、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
求(1)A; (2)密度函数f (x);(3)P (0< X< 0.25 )。
解:
(3) P(0<X<0.25)=1/2
四(9)、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
求(1)A; (2)密度函数f (x);(3)P (0 ≤ X ≤ 4 )。
、解:
(3) P(0<X<4)=3/4
四(10)、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
求(1)a; (2)分布函数F (x);(3)P (-0.5 < X < 0.5 )。
解:
(3) P(-0.5<X<0.5)=F(0.5)—F(-0.5)=
五(1)、设系统L由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L1,L2并联而成,且L1、L2的寿命分别服从参数为的指数分布。求系统L的寿命Z的密度函数。
解:令X、Y分别为子系统L1、L2的寿命,则系统L的寿命Z=max (X, Y)。
显然,当z≤0时,F Z (z)=P (Z≤z)=P (max (X, Y)≤z)=0;
当z>0时,F Z (z)=P (Z≤z)=P (max (X, Y)≤z)
=P (X≤z, Y≤z)=P (X≤z)P (Y≤z)==。
因此,系统L的寿命Z的密度函数为
f Z (z)=
五(2)、已知随机变量X~N(0,1),求随机变量Y=X 2的密度函数。
解:当y≤0时,F Y (y)=P (Y≤y)=P (X 2≤y)=0;
当y>0时,F Y (y)=P (Y≤y)=P (X 2≤y)=
=
因此,f Y (y)=
五(3)、设系统L由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L1、L2串联而成,且L1、L2的寿命分别服从参数为的指数分布。求系统L的寿命Z的密度函数。
解:令X、Y分别为子系统L1、L2的寿命,则系统L的寿命Z=min (X, Y)。
显然,当z≤0时,F Z (z)=P (Z≤z)=P (min (X, Y)≤z)=0;
当z>0时,F Z (z)=P (Z≤z)=P (min (X, Y)≤z)=1-P (min (X, Y)>z)
=1-P (X>z, Y>z)=1-P (X>z)P (Y>z)==。
因此,系统L的寿命Z的密度函数为
f Z (z)=
五(4)、已知随机变量X~N(0,1),求Y=|X|的密度函数。
解:当y≤0时,F Y (y)=P (Y≤y)=P (|X |≤y)=0;
当y>0时,F Y (y)=P (Y≤y)=P (|X |≤y)=
=
因此,f Y (y)=
五(5)、设随机向量(X,Y)联合密度为
f(x, y)=
(1) 求系数A;
(2) 判断X,Y是否独立,并说明理由;
(3) 求P{ 0≤X≤2,0≤Y≤1}。
解:(1)由1==
可得A=6。
(2)因(X,Y)关于X和Y的边缘概率密度分别为
fX (x)= 和 fY (y)= ,
则对于任意的 均成立f (x, y)= fX (x)* fY (y),所以X与Y独立。
(3)P{ 0≤X≤2,0≤Y≤1}=
=
五(6)、设随机向量(X,Y)联合密度为
f (x, y)=
(1) 求系数A;
(2) 判断X,Y是否独立,并说明理由;
(3) 求P{ 0≤X≤1,0≤Y≤1}。
解:(1)由1=
= 可得A=12。
(2)因(X,Y)关于X和Y的边缘概率密度分别为
fX (x)= 和 fY (y)= ,
则对于任意的 均成立f (x, y)= fX (x)* fY (y),所以X与Y独立。
(3)P{ 0≤X≤1,0≤Y≤1}=
=
五(7)、设随机向量(X,Y)联合密度为
f(x, y)=
(1) 求(X,Y)分别关于X和Y的边缘概率密度fX(x),fY(y);
(2) 判断X,Y是否独立,并说明理由。
解:(1)当x<0或x>1时,fX (x)=0;
当0≤x≤1时,fX (x)=
因此,(X,Y)关于X的边缘概率密度fX (x)=
当y<0或y>1时,fY (y)=0;
当0≤y≤1时,fY (y)=
因此,(X,Y)关于Y的边缘概率密度fY (y)=
(2)因为f (1/2, 1/2)=3/2,而fX (1/2) fY (1/2)=(3/2)*(3/4)=9/8≠f (1/2, 1/2),
所以,X与Y不独立。
五(8)、设二维随机向量(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f (x, y)=
(1) 求(X,Y)分别关于X和Y的边缘概率密度fX(x),fY(y);
(2) 判断X与Y是否相互独立,并说明理由。
解:(1)当x≤0时,fX (x)=0;
当x>0时,fX (x)=
因此,(X,Y)关于X的边缘概率密度fX (x)=
当y≤0时,fY (y)=0;
当y>0时,fY (y)=
因此,(X,Y)关于Y的边缘概率密度fY (y)=
(2)因为f (1, 2)=e-2,而fX (1) fY (2)=e-1*2e-2=2 e-3≠f (1, 2),
所以,X与Y不独立。
五(9)、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
设F(x)是X的分布函数,求随机变量Y=F(X)的密度函数。
解:当y<0时,F Y (y)=P (Y≤y)=P (F(X )≤y)=0;
当y>1时,F Y (y)=P (Y≤y)=P (F(X )≤y)=1;
当0≤y≤1时,F Y (y)=P (Y≤y)=P ((F(X )≤y)=
=
因此,f Y (y)=
五(10)、设随机向量(X,Y)联合密度为
f(x, y)=
(1)求(X,Y)分别关于X和Y的边缘概率密度fX(x),fY(y);
(2)判断X,Y是否独立,并说明理由。
解:(1)当x<0或x>1时,fX (x)=0;
当0≤x≤1时,fX (x)=
因此,(X,Y)关于X的边缘概率密度fX (x)=
当y<0或y>1时,fY (y)=0;
当0≤y≤1时,fY (y)=
因此,(X,Y)关于Y的边缘概率密度fY (y)=
(2)因为f (1/2, 1/2)=2,而fX (1/2) fY (1/2)=(3/2)*(1/2)=3/4≠f (1/2, 1/2),
所以,X与Y不独立。
六(1)、已知随机向量(X,Y)的协方差矩阵V为
求随机向量(X+Y, X—Y)的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
解:D(X+Y)= DX+DY+2Cov(X, Y)=7+9+2*6=28
D(X-Y)= DX+DY-2Cov(X, Y)=7+9-2*6=4
Cov(X+Y, X-Y)= DX-DY =7-9= -2
所以,(X+Y, X—Y)的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分别为 和
六(2)、已知随机向量(X,Y)的协方差矩阵V为
求随机向量(X+Y, X—Y)的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
解:D(X+Y)= DX+DY+2Cov(X, Y)=9+1+2*2=14
D(X-Y)= DX+DY-2Cov(X, Y)=9+1-2*2=6
Cov(X+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