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39651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至4页“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会写“铁、沟、推、脉、滑、跌、敲、密、撒、演、播、尝、乳”等13个生字,会认“淅、沥、篷、叮、沟、蹄、乳”等7个生字,掌握“铁皮、你推我挤、叶脉、滑下来、跌下来、敲响”等13个词语。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2.生字卡片。 3.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交流资料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对,春姐姐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礼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课件)看,这就是春雨,听,这就是春雨的声音,滴滴滴,多么动听啊! 2.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赞美春雨的图片或名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最喜欢的春天入手,自然地引出春雨这个话题。充分体现语文无处不在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搜集关于春雨的资料,汇报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和自然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文,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在互相评价中共同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三、学习生字 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 2.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3.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篷”和“蓬”、“啼”和“蹄”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引导质疑 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课文题目上用“滴”字为什么不用“嘀”?为什么说“整片树木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等。教师归纳、整理,梳理出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教学。 五、观察字形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13个字,指名读。 2.观察: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如:滑、敲、播等字的笔顺和与其它形近字的区别) 3.师范写比较难写的字,学生练写,每个字写三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营造氛围 同学们,你们听到过春雨的歌声吗?你能学一下春雨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板书课题)就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春天的小雨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歌声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讨交流 理解感悟 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课文,说说春雨美吗?美在哪里?可以边读边想边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自读自悟,在讨论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汇报交流: (一)春雨的声音美。 提问: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2-5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1.屋前听雨(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哗啦哗啦”。 (3)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这两个用得好的词,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林中听雨(3-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a.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体会使用打比方句子的好处) b.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c.练习朗读,体会“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这些词的读法,欣赏春雨的声音美。  (2)课件出示句子:   ●嗵——嗵——嗵!咚——咚——咚!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   a,对比这两句中表示声音的词的读法有什么不同,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b.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c.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 (3)为什么说“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a.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b.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c.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3.课件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边欣赏春雨,边练习朗读,感受春雨之美。   4.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二)春雨的形象美。 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请大家继续汇报。 “雨丝细细的,密密的,随风飘洒,如同轻轻地把种子撒在大地上。”春雨很好看,所以说它美。 (三)春雨的精神美 1.课件出示: 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结合课文想想句子的意思. ● 下了春雨,春天就来了。我喜欢春雨,它在树林里演奏,在大地上播种。 ●所有的种子都回到大地的床上,让母亲抱它亲它教它发芽。 让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带点的词一般都用于哪些事物,这样拟人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2.小结:春雨给人们带来了好心情,催发春芽,给树木花草浇水,壮大河流,滋润万物,所以说春雨无私,品质美好。 学习最后一段 读了这节,你能体会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说说你怎么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三、感情朗读 熟读成诵 1.配乐朗读全文,享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明选择本段背诵的理由,能向大家展示。 四、扩展学习 实践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或者描绘一下自己见到的春雨。把自己收集到的春天美景的照片或图片,选一幅配上文字,在教室里举办一个“美丽的春天”的展览,也可以联系实际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五、总结全文 总结写法   1.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文章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多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在写了春雨的声音美的同时,还写出了春雨的形象之美、精神之美,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呢?读一读课后的“指南针”,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提示以后写文时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六、板书设计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声音美 淅淅沥沥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热爱春雨 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 热爱春天 形象美 细细的 密密的 随风飘洒 热爱大自然 精神美 催发春芽 滋润万物 品质美好。 《瀑布》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     这说明瀑布的声音怎样?     谁能把瀑布的声音的大读出来?(个人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是怎样的声音?(谁来模仿)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再听瀑布的声音     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板书:雄伟壮丽)    4、有感情地朗读新 课 标 第 一 网    5、填空:瀑布的声音像()。   四、导读第二节:    1、从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接着,我们跟着作者继续往前走,来看看瀑布的样子。    2、自读第二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学习第二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瀑布的美景。    3、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学生的画:点评     两座高大的青山,根据诗中的“千丈青山”画成     (山很高大,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村)     中是的白色的水:根据“一道白银”画成:     “一道白银”在诗中指什么?     为什么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瀑布的水清澈透明,它从山下直冲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真美啊!)     请喜欢读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面定格,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的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有感情朗读。     (读出作者的惊喜,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6、填空:     瀑布的全身像()。    7、接着作者又情不自禁地来到哪里看瀑布?(完成板书)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完成填空。    3、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觉第三节。 3 古诗两首   【内容简析】   本课选用的是两首写春天景色的古诗,一首是宋朝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一首是宋朝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中描绘了春光的明媚及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全诗语意浅近,诗意深远,含蕴有味,是适合儿童背诵的好诗。   【设计理念】   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课文的接读,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惠、崇”等生字,会写“晓、鸭”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且能背诵。   3.深入理解古诗,了解春天的特点。   4.在学习中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春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配乐朗读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X|k |B| 1 . c|O |m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学过的古诗中,哪些是描写春天景物的呢?谁能背一两首?   2.指名背诵。(可以是《春晓》《宿新市徐公店》《绝句》等。)   3.师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诗,看看诗人是抓住春天的哪些景物来描写的,展现了春天什么样的特点。   (揭示课题,板书。)   4.师述:首先学习第一首《惠崇〈春江晓景〉》。   5.简介苏轼,了解诗人。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又名苏东坡。其文学创作成就极高,文、诗、词均为一代大家。散文为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此诗是苏轼为僧人朋友——惠崇画的《春江晓景》所作的题画诗。   二、初读全诗,认读生字   1.放录音,注意听清楚生字读音。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读顺。   3.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全诗,结合插图和词语解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   (青翠的竹林之中,伸出了两三枝红艳艳的桃花,鸭子在江水里嬉戏,最先感受到江水变暖了。初春时节的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苇同时抽出了嫩芽,这也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   3.同桌互说。   四、细读体会,质疑问难   1.细读古诗,学生对诗句质疑,教师归纳问题。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景物画中有?哪些没有?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他的心情如何?等等。)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互相解疑。   3.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点拨。   A.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B.诗人在江边看到了这般景色,心情无比欢快。   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5.用你熟悉的四个字的词语赞美这美丽的春光。   (可以是“春意盎然、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等,教师可结合百花园一“读读背背”来教学。)   五、作业   1.把全诗背给父母听。   2.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分析题意   1.板书课题,提问:“游园不值”是什么意思?   2.学生作答,教师点拨。   (作者想游花园,但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花园里去。)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   (例如:作者怎么知道主人不在?此行作者真的是一无所获吗?)   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认真朗读诗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互相检查,帮助伙伴纠正读音。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全诗,结合插图和词语解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2.教师引读,随机指导。   A.师: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   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结合诗意理解“小扣”“柴扉”的词义。)   B.师:这是怎么回事,敲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园子里长着满地的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春色的,可我穿着一双木底鞋。哦,主人大概——   生:(读)应怜屐齿印苍苔。新|课 | 标|第 |一| 网   (引导理解“应”“屐齿”的词义。)   C.师:大概是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   生:(读)春色满园关不住。   D.师:是啊,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看——   生:(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形象地反映出春天万物旺盛的生命力。引导理解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新生事物的发展、生成,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3.用自己的语言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教师点拨。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我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园子里的花开得正好,盎然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   4.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开始时失落,后来心情变得愉快起来。)   5.指导朗读,配乐吟诵。   (1、2句声音低沉、失落;3、4句欢快、舒畅。)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范写“欲”和“墙”字,并指导学生“晓”字不能多写一点,“怜”字不要把“令”写成“今”。   2.学生练习书写。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把全诗背给父母听。   3.搜集其他关于春天的古诗。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免费教案-《柳笛和榆钱》 时间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内容 4、柳树与榆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 引导探究法、组织合作法、以读代讲法、 学   法 阅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到10个生字,会写出15个生字。 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地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3、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地兴趣,丰富知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       学       教       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i.              初读课文,了解相关知识。 1、            引导自读 2、            组织小组内交流读后知道了什么? 二、再读文章,熟练朗读。 1、            组织小组学习 2、            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三 交流识字方法 四、思考: 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1自由读课文,了解内容。(自主学习法) 2交流自己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 1组内朗读。(小组读、分段读、同桌读) 2指名读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组内说一说 1、班内交流方法 2、小结   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2仔细读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说话让学生亲身体验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生字卡 lang lie wan zhan ruo 廊   裂  碗   沾  若 cui che run du xi  脆  扯  润 渡 夕   二、              二、感悟理解 1、            词语: 2、            句子: 指导学生找出描写故乡美丽 风光的句子。 三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第二、三部分的朗读)   1、            认读生字 戏xi 易yi 剩sheng 碗wan飘piao 扇shan 浮fu 若ruo散san 润run 渡du 夕xi 越yue骄jiao 傲ao 2、            互相点评     1、            学生自主理解也可讨论交流,如果说的不准确教师再进行 2、            仔细品读,体会作者小时候为什么爱玩儿吹肥皂泡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教 学 教 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积累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并简述理由。 自由说说要求语言简练通畅。 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4、柳树赫榆钱 第一部分:全文总起 第二部分:童年趣事 第三部分:吃榆钱 “翠鸟”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0各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苇杆、颜色”等词语。 2、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背诵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X|k |B| 1 . c|O |m 教学重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养成自觉保护它们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4个字。把词语读正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走近翠鸟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黄鹂、画眉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鸟。 (课件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翠鸟的外形、活动及对翠鸟的喜爱) (二)再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字词,组内自学并交流。 2、集体汇报。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式读、齐读。交流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的读、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正确,课文读得是否流利。) (4)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5)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同学之间做简单地评价。 (三)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 1、默读课文。 2、提出不懂得问题。 (四)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颜、绣、脆、箭、溪”五个字。 2、注意写字姿势的要求。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背诵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翠鸟,大家都很喜欢它,对吗?那你们最喜欢它什么呢?(自由交流)(外形、活动) 二、新授课 这节课,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喜欢翠鸟外形部分的,画一画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捕小鱼的,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谈自己的体会。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一) 自由分组学习 合作探究 1、喜欢翠鸟外形的同学,根据第一自然段的描写画图画。 2、喜欢翠鸟捕小鱼的,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谈自己的体会。 (二)汇报交流 随机教学 1、展示图画,体会描写顺序。 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展示同学送来的画) (1)生描述画,其他学生品评。 (2)师课件展示没涂色的翠鸟,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 A、生练习说。 B、指名到前面指图说。 C、品味好词佳句。(哪写得美?) D、交流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3)美美地把这一部分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朗读比赛 感受翠鸟机灵 谁喜欢翠鸟捉小鱼这部分?能说说为什么吗?(机灵、擅长捕鱼)那我们来比赛,读出翠鸟的机灵吧! A、 师读。 B、 各小组选代表读。 C、 学生评价。(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赏析,哪读得好,读出了什么?) D、 课件出示:(翠鸟蹬开苇杆,、、、、、、水波还在荡漾。) 指名读,注意带点的词语,看出了什么? 学生交流回报。 小结: 这么可爱的翠鸟,你们不想把它的形象永远地留在脑海中吗?那就试着背背吧! 【设计意图】以师生竞读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了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3、善待翠鸟 保护动物 看到翠鸟这么漂亮可爱,你有什么想法吗? A、 指名读第三部分。 B、 同学谈自己的认识。(要保护翠鸟) C、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翠鸟。使学生大开眼界。 小结: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精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的生活吧! (二) 拓展延伸 自留作业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和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 你想完成怎样的作业呢?(学生交流) 小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些收获和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 “翠鸟”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语文出版社 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翠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明确鸟儿是人类的朋友,自觉养成爱护鸟儿的习惯。 2.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本课“苇、秆、绣”等10个生字;会写“泛、待、脱”等14个字;掌握“苇秆、颜色、衬衫、清脆、疾飞、泛着、等待、逃脱、饲养、渔翁、小溪。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鸟儿鸣叫的录音,钢琴曲,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播放鸟儿鸣叫的录音资料)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知道哪些鸟儿呢?说一说你喜欢的鸟儿吧。 2、老师和你们一样也特别喜欢鸟儿,今天老师还要带你们去结识一位非常可爱的鸟儿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从鸟的名字中同学们能发现它的一些特点吗?   3、补充介绍:翠鸟的羽毛鲜艳亮泽,非常美丽;翠鸟的动作十分敏捷,它是叼鱼的高手,能深入水中一米多深去追鱼,小鱼如果被它发现,定难逃命。 4、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教师梳理学生问题并总结出三点:⑴翠鸟是什么样子的?⑵翠鸟是怎样捉鱼的?⑶翠鸟的家在哪里?(板书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没见过翠鸟,对翠鸟的知识了解甚少,在上课伊始为学生补充介绍一些有关翠鸟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5、本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着解答第一个问题,了解翠鸟外形特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观察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 3.检查自读效果。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②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③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秆”和“杆”、“鱼”和“渔”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④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与理解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留待学习课文时探讨,简单的当时解决。(如:理解“橄榄”可出示实物;理解“苇秆”可依图介绍:苇秆就是芦苇的茎,很细,很光滑,中间是空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理清顺序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 2、默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外形的,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   3、指名按课文中叙述的顺序说一说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板画翠鸟各部分的轮廓。)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教师依次给翠鸟各部分涂色。) 4、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下到上)写羽毛的部分呢?(先总说,再分说头部、背部、腹部) (二)抓住特点 1、你能用一个词概括翠鸟全身形状的特点吗?引导理解“小巧玲珑”( 补充介绍: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结合翠鸟停的地方——苇秆的特点进行体会。)生活中你见过什么小巧玲珑的东西吗? 2、哪些语句是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读一读。 3、多媒体出示文字及问题: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①这段话共有( )句,主要讲(),课文从()、()、()三个方面,把这个内容写具体了,因此第()句是总起句。 ②这是些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各部分羽毛怎样鲜艳的?认识“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多媒体出示翠鸟图)什么是“鲜艳”?你能说句话吗?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师生对背、填空背、指名背等多种形式。) 四、欣赏总结 迁移延伸 1、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①认真观察;②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④喜欢翠鸟。) 2、你能像作者这样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写下来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温故知新 1、(多媒体出示翠鸟图)谁能介绍一下翠鸟的样子? 2、这是上节课我们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有两个问题没解决,还记得是哪两个吗?(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的家在哪里?) 3、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个问题,继续学习第5课《翠鸟》。 二、合作学习 理解感悟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二、三自然段。想一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敏捷) 2、翠鸟的行动敏捷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活动时和捕鱼时)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理解“清脆”“疾飞”)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提问: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学习) 5、组织交流: ①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③多媒体出示文字及问题: 翠鸟( )苇秆,( )过去,( )小鱼,( )水面往远处( )。 括号里面的词都是( )词,说明翠鸟捕鱼时(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极其细致认真,用生动准确的语句把翠鸟捕鱼的瞬间动作描写的活灵活现,受到情感的熏陶。 ④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翠鸟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是因为它有( )。  (2)翠鸟能发现“机灵”的小鱼是因为它有( )。 (3)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 )。 (4)翠鸟能贴着水面低飞是因为它有( )。   (5)翠鸟的羽毛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 6、小结:要知道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7、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为什么?   理解“陡峭”。   3、所以,我们只能“在翠鸟飞来的时候”引读……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这么美丽的翠鸟你喜欢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回读全文。 2、(多媒体出示)课文先写了翠鸟的( ),再写翠鸟的( ),最后写翠鸟的( ),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 )。 3、我们还可以在结尾再加上一段保护翠鸟的话。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4、孩子们,世界上有90 多种翠鸟,让我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风采。(多媒体课件)关于它们还有许多的故事,课后自己查找资料,了解他们丰富的世界吧!并以“鸟儿是人类的朋友”为题办一期手抄报。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自己办。要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第六课 飞吧,海鸥 相关内容: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甚至人们一提起海鸟就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海鸥。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海鸥欢腾雀跃,它们有的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游泳,觅食,有的低空飞翔、有的……偶尔见到两只海鸥突然如离弦之箭,在空中直矢海面,瞬即又腾空而起,互相奋力争夺着一条鱼。一般说,哪里有海鸥,'哪里就会有鱼,船在哪里撒网捕鱼,哪里也就会有海鸥光顾。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众鸟集荣柯”,海鸥当然也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因此,哪里发现有大群海鸥,哪里的水域必然充满着生命。碧海群鱼跃,蓝天鸥鸟飞,使富饶的海洋充满勃勃生机。   海鸥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港口、码头、海湾、轮船周围它们几乎是常客。在航船的航线上,也会有海鸥尾随跟踪,就是在落潮的海滩上漫步,也会惊起一群海鸥。   夏天,海鸥飞到繁殖场地,在海岛的岩礁缝隙或坑洼里,在草地的杂草里、在灌木丛里,它们用枯草、树枝、羽毛、海草等筑起皿形巢。有的地方鸟巢的密度很大,两个巢之间相距l一2米远。各亲鸟都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准其他鸟入侵,所以"邻居"间难免要经常争吵。   海鸥的归家本领很强,雌、雄都能回到它们上一年筑的巢里。每巢产卵2-4个,双亲都孵卵,约25天就能孵出雏鸥,40天后小海鸥飞向大海,开始独立生活。《飞吧,海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友人和海鸥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所表达的人应该学会关爱动物的道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弥漫、气息、一抹、乖巧、歇脚、触摸、欢愉”等词语的意思,理解有一定含义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人和自然界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 理解、听写词语: 来临、弥漫、气息、一抹、乖巧、歇脚、触摸、欢愉、勺子、平淡、寄托、猜测、纠缠、 仿佛、喂食、默契、斩钉截铁、期待、(重点指导:“乖、佛、截”等字。) 弥漫:布满;到处充斥着。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默契:暗相契合。 复习课文: 1、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 课文写了()和( )交上朋友,并结下了( )的故事。 2、划出写海鸥的句子,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海鸥?写了它哪些方面的特点? (羽毛、眼睛、神情、动作活跃) 3、课文选取了哪三个不同地点的情景来体现友人与海鸥的深厚情谊?(窗台、蓝天、海峡)用——划出具体的句子。 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友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 4、重点品读句子。 (1)“友人和这只小海鸥结下了友情,常常为它留一勺清清的淡水,一盘青色的鲜虾,任它自来自去。他有时还把海鸥托在手心上喂食。” 抓住“常常、自来自去、托在手心上喂食”感悟友人对海鸥亲人般的关爱。 (2)“‘它飞得多自在呀!’友人微微地笑着说。 ‘它并没有受到伤害,还在飞呢!’友人无比兴奋地说。”抓住“微微地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