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渝人才〔2009〕23号
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关于加强人才交流监管和就业服务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才交流中心及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精神,落实《人力资源市场司2009年工作要点》,各区县人才中心要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加强人才交流监管,加强人才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搞好就业指导服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具体措施
1.加强市场监管。各区县人才中心要进一步巩固“专项执法行动”工作成果,加强人才市场安全管理,定期排查,消除市场安全隐患,并建立健全人才市场安全、消防监管长效机制,制定人才市场安全、消防和紧急情况处置的应急预案。要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各大人才市场醒目位置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坚决查处各种虚假招聘信息、只招不聘等行为;广泛宣传、营造声势,要形成工作常态,切实维护好广大求职者的切身利益。
2.强化公共服务。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创造性地开展人才服务工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
3.加强审批指导。要严格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审批制度(举办日常招聘会须报各区县人才中心审批备案,举办全市性大型招聘会须报市人才中心审批备案),支持、鼓励和引导辖区各类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围绕促进就业开展公益性人才交流活动。
4.规范信息管理。各区县要加强人才供求信息管理,安排专人负责信息收集、统计分析和报送工作,按时上报《人才交流供求情况月报表》(附件1)和人才交流季度报表(按渝人才[2007]30号要求执行)。要完善人才网站在政策信息发布、机构信息发布、供求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功能,利用重庆人才公共信息网各区县人才网站定期发布人事人才动态、现场招聘会预告、网上招聘信息、人才供求关系统计等资讯,加强维护、及时更新。
二、工作要求
1.抓好人才交流监管和人才供求信息管理工作、切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应对危机、确保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当前人才交流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区县人才中心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市人才中心将加大对有关工作的考核力度。
2.请各区县人才中心于3月31日前将人才市场安全、消防和紧急情况处置的有关预案和《2009年人才交流活动计划表》(附件2)报市人才中心备案。
附1《人才交流供求情况月报表》
附2《2009年人才交流活动计划表》
联 系 人:张绪鹏 贾益
联系电话:67765280
传 真:67765509
邮 箱:hanqin1981@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日
附件1
人才交流供求情况月报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人: 填报时间:
现场招聘会(场)
日常招聘会
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其它大型专场招聘会(非固定场所招聘会)
入场招聘单位(家)
国有企事业单位
民营企业
三资企业
大中型
小型
大中型
小型
本地企业
外地企业
网络招聘单位(家)
网站访问人次
网络求职人数
行业分布及职位需求
行业类别
招聘单位(家)
职位需求数(个)
大中专毕业生需求数(人)
计算机/互联网
通信/电子
会计/金融/银行/保险
贸易/营运
轻工日用品制造
机械/重工/汽车及零配件
制药/医疗
广告/媒体
房地产/建筑
专业服务/教育/培训
服务业
物流/运输
能源/原材料
环保/化工
农业/渔业/林业
非盈利机构/其他
合计
入场求职人员情况
入场人数
免费入场人数
入场大中专毕业生人数
达成意向性协议
求职信息登记
推荐就业人数
下月招聘计划
现场招聘会(场)
日常招聘会
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其它大型专场招聘会(非固定场所招聘会)
填表说明:1.请各填报单位认真做好辖区内信息采集和汇总工作,务必如实填报;
2.此表按月填报,统计截止时间为每月底,并于次月3日前上报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附件2
2009年人才交流活动计划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人: 填报时间:
现场招聘会(场)
日常招聘会
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大型专场招聘会(非固定场所招聘会)
场次
时间安排
场次
时间安排
场次
时间安排
人才引进(人)
赴外地引进人才
赴国(境)外引进人才
次
拟招人数
次
拟招人数
其它人才交流活动计划说明
(此页不够可另附页)
2009年人才供求信息报送员
姓 名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QQ)
主题词:人才 监管 就业服务 通知
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行政人事部 2009年3月20日印
展开阅读全文